據《每日電訊報》報導: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 政府懸賞
澳大利亞政府擬將一條植入晶片的鯉魚在帕拉瑪塔河中放生,能夠釣上這條鯉魚的垂釣者可以獲得100萬澳元(466萬人民幣)的獎勵,這條政令吸引了不少垂釣者前來嘗試。
不就是一條很普通的魚嗎,為何值得發布如此之高的獎金來懸賞呢?為了將其釣獲上岸,究竟需要捕獲多少條魚才行?對於我們來說,鯉魚可能是尋常可見的,但對於一些歐洲國家來說,鯉魚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鯉魚作為一種普通常見的淡水魚種,在國內的大江南北都有分布,但在國內的鯉魚在個頭體型上都相對較小,基本上都很難超過10斤,連「童年」都還未能度過。但在一些歐洲國家,卻能經常見到大型鯉魚出現,體重動輒就是五六十斤甚至上百斤,可謂是胖得像頭豬。同樣都是鯉魚,為何卻能在體重身形上有著如此大的差距?
鯉魚的來歷及形態
作為一種尋常可見且適應能力較強的淡水魚種,鯉魚在生殖繁衍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在國內的大江南北都能發現其身影,以至於不少人誤認為鯉魚只在中國分部。
1、鯉魚的發源地
鯉魚屬於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裡。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鯉魚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做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作為食用魚被養殖。
2、鯉魚的外觀形態
從外觀形態上來看,鯉魚給人一種憨厚老實的感覺,其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在魚唇兩側生有鬍鬚,魚唇較為厚重。鯉魚整體呈流線型,在水體中有著較為迅猛的遊動速度。
小結:從外觀上來看,鯉魚是有些人畜無害的,並且從外觀上來看是比較乖巧的。並在在國內,鯉魚一直有著較為美好的寓意,因此也是深受大家的歡迎。
鯉魚的生理特性
鯉魚的原產地雖在亞洲,但隨著國家化的發展,鯉魚也趕上了這一波浪潮,從只在亞洲分布演變為了分布全球。鯉魚這種常見的淡水魚種,有何特殊之處呢?
1、鯉魚的適應能力
鯉魚雖屬於溫帶性的淡水魚種,但它卻有著耐寒、耐鹼、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在面對一些較為惡劣的生活環境時,仍能順利地存活。當水溫相對適宜且食物豐富時,鯉魚們的生長速度較為迅猛。
2、鯉魚的進食習慣
鯉魚主要以水體中的藻類、青苔、昆蟲幼體等為食,屬於一種雜食性的魚種,對食物的挑剔性較低,因此在眾多水域中都能尋得它們所需的食物。
3、鯉魚的繁殖方式
鯉魚從幼苗到性成熟只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在每年的春季,鯉魚將魚卵產於淺水帶的植物或碎石屑上,受精卵在3~4天後即可孵化。在初夏氣溫適宜時進入快速生長期,冬季則在深水區潛伏過冬。
4、鯉魚的壽命體型
一般情況下,鯉魚的壽命可高達40年,目前被釣獲最大的鯉魚,其體重已超過200斤。而這條鯉魚由來自英國的捕魚者蒂姆-韋布(Tim Webb)在泰國抓釣獲,重達222磅(約合201.3斤),比之前的紀錄多了70多磅,打破了世界紀錄。
小結:鯉魚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繁衍,這也跟它本身的適應能力息息相關,在面對不同的生活環境時,它們仍然能做到隨遇而安且快速適應,這也有助於奠定它們在淡水魚種中的地位。
為何鯉魚在國外能胖得像頭豬
想必大家經常都有看到亞洲鯉魚在國外泛濫成災的新聞,或是經常見到國內釣獲野生大鯉魚而上了頭條新聞,同樣是鯉魚,為何鯉魚在國人就能快樂地成長,並且胖得像頭豬呢。
1、沒有天敵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原產於亞洲地區的鯉魚屬於外來魚種,因此在亞洲鯉魚來到後,是沒有天敵可以抑制它們生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鯉魚們的繁衍生息可謂毫無阻礙,它們不但能順利地長大,並且還容易出現體型較大的鯉魚。
2、食物充沛
鯉魚之所以能從亞洲來到歐洲,最初的原因便是歐洲國家希望依靠鯉魚的力量來遏制當地藻類的生長。對於鯉魚們來說,這些藻類便是它們最好的食物來源,有了如此充沛的食物來源,鯉魚想不長胖都有點困難呀。
3、無人捕撈
對於歐洲國家的居民來說,在面對鯉魚這種魚刺較多的淡水魚種時,他們一時也找不到適合的烹飪辦法。在沒有人願意食用鯉魚時,鯉魚們自然也是能順利的成長。
小結:對於國外的一些國家來說,鯉魚屬於一種外來魚種。在水域中往往沒有天敵存在,加上當地人的不愛食用鯉魚,並且當地環境較為舒適且食物豐富,在這樣的環境中,鯉魚自然是如魚得水,胖得像頭豬也是情理之中了。
鯉魚為何在中國很難長大
在大部分國人眼中,鯉魚不但寓意美好且營養豐富肉質鮮美,以鯉魚為主要原材料製成的美食比比皆是。在面對如此大的市場需求時,野生的鯉魚其實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日常所需,因此大部分地區皆有鯉魚的養殖基地。
1、天敵眾多
在國內的原生水域中,鯉魚不但需要直面水體中的危險,防止在幼苗期被其他肉食性魚種吞食外,還要遭受國人們的捕撈垂釣。在眾多「天敵」的虎視眈眈下,鯉魚想要成長為國外鯉魚那樣的體型,在自然水域中往往是很難實現的。
2、食物匱乏
相比於歐洲國家的「藻類泛濫」,國內自然水域中的食物往往相對匱乏,在沒有較為充足富裕的食物支撐時,鯉魚門的生長速度往往較慢,故而很難擁有較大的體型。
3、人為捕撈
對於我們大部分國人來說,鯉魚是可用於製作多種菜餚和美食的,在國內眾多美食愛好者的需求下,鯉魚也是常常被捕撈的對象。對於熱愛釣魚的人來說,能在自然水域中釣獲野生的大鯉魚,一直都是他們所期待的,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鯉魚想要長大就顯得有些困難了。
小結:在面對鯉魚這種淡水魚種時,大部分國人的反應都是將其捕獲帶回家食用,加上近年來環境的變化,以至於野生鯉魚的日漸減少。而人工飼養的往往1~2年便會上市,因此在國內的大部分地區,體型超過10斤的鯉魚並不多,可謂是童年都沒來得及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