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百年前外來物種逃跑,花費千億治理失敗

2021-01-20 行走在陌路

1927年,美國密西西比河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洪災,導致近千人因此喪生,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因此,聯邦政府將前身為陸軍修築工事設施的軍用後勤部隊轉型為水利機構,主要負責工程規劃,施工以及運營等等,全團僅文職人員就有3.4萬名,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工程機構,所建造和解決的水利難題可以說數不勝數。但陰溝裡翻船的卻是因為一隻逃脫的魚,導致整個陸軍工程部團疲於奔命,至今都沒有滿意的解決方法。

1910年,為緩解多數湖泊因疏於管理而水草叢生的局面,美國政府從亞洲引進了13種以水草為主要食物的魚類,並將其統稱為亞洲鯉魚。其中有5種屬於經濟類淡水魚允許人工養殖並上市銷售,又因無人購買而滯銷,大量養魚場被迫廢棄或轉而飼養其他魚類,尤其是聖路易縣和北美中南部區域,幾乎每個城區的湖泊都被亞洲鯉魚佔領。

20世紀70年代後,美國政府發現亞洲鯉已經向北遷移至美國中西部,侵襲密西西比河,密蘇裡河和伊利諾斯河的流域。所過之處所有的河流生態系統都被破壞,供應美國人60%水源的五大湖生態系統岌岌可危。從民間到政府,全美僅應對亞洲鯉入侵的組織就有多達近千個,其中最大也是有官方背景的亞洲鯉地區協調委員會,直接和商業漁民籤署了ACRCC合約,每捕殺一定量的亞洲鯉就可以獲得免稅額度和補助等等優惠措施。

然而,這些招數在亞洲鯉強悍的繁殖與破壞能力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越捕殺越多,甚至令亞洲鯉變得更加兇悍,不僅將湖床水草吃的乾乾淨淨,連其他魚類也成為亞洲鯉的食物來源之一。20世紀因外來物種侵襲導致本土魚類幾近滅絕的案例由此誕生,直至21世紀後,美國人才找到主要原因:這些亞洲鯉因魚刺又小又密而被食客嫌棄。不得不將這些物種大量投放在汙水處理廠以及排汙專用河流內,導致惡性循環更加無人食用。

當亞洲鯉的威脅涉及到全美上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招數都來了:有投放除草劑一律通殺的,也有不斷捕撈亞洲鯉集體掩埋的,甚至為了斷流而修建水壩,直接將湖水放幹曬死亞洲鯉的......經過20年的反覆試驗,期間有遊客誤食湖水而導致中毒事件的,也有排乾湖水導致生態比之前更差的,美國人最終承認這些做法逐一失敗,不得不請求野生動物學家和陸軍工程兵團的介入。

生物學家給出的建議是,大面積使用最新研製成功的電子聲波武器,通過聲波將亞洲鯉驅逐至特定的捕殺區域,然後再用密集的漁網將其批量捕殺並填埋。但現實情況卻是,亞洲鯉有極其強悍的適應能力,經歷了最初的幾次聲波驅離後就無動於衷了,自此,生物學家「認輸」。

而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實施的是手動捕殺,在伊利諾斯州超過10平方公裡面積的湖泊內布置8-12艘捕撈船,通過人工方式將成年繁殖期的亞洲鯉捕殺殆盡,等待科研人員研發「亞洲鯉絕育」藥物。為了起到一勞永逸的作用,後期將花費180億美元在各個湖泊入水口修築水壩以攔截亞洲鯉進入。

截至2018年2月,美國政府以及民間所花費的治理亞洲鯉資金就超過了190億美元,這筆超千億人民幣的費用卻沒有帶來任何實際效用,甚至導致亞洲鯉出現抗藥等進化,再反觀中國,這些讓美國人花費巨資卻不得不承認失敗的鯉魚,卻成為中國人「煎炒油炸」的美食之一,甚至不得不依靠人工養殖才夠供應。想想也對,在歐美稱霸一時的小龍蝦都被中國人吃的供不應求,何況肉多味美的鯉魚呢

相關焦點

  • 珠江水葫蘆成災 外來物種入侵致年損失千億(圖)
    本地水生植被的「殺手」  一般而言,外來物種的進入分為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兩種。無意引入指人們在旅途中無意識地將外來物種攜帶進來,以及海水、風等自然因素帶入的;而有意引入的外來物種,通常是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像大米草、福壽螺等,人們可能追求其經濟價值而有意地大量引入本地,並付出一定科研力量以及人力物力進行培植。
  • 河流汙染治理 美國的百年探索是否有借鑑意義?
    美國州際河流合作治理經歷了百年的探索,他們所遇到的瓶頸及取得的突破,或將帶來一定的啟發。美國實行聯邦制,各州自治是其特色,在河流汙染治理上也是如此。美國與我國一樣,是大川大河縱橫交錯的國度,在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水矛盾日益集中,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河流汙染。當缺水矛盾與水汙染問題交織時,當地方經濟發展與河流汙染衝突之時,跨區域矛盾就越發地嚴峻。河流治理是一個技術性問題。從河流嚴重富營養化到水綠河清,在美國州際河流汙染治理成果顯著的背後,是他們對於合作模式、管理機制、法律保障的不斷探索。
  • 754種外來生物入侵中國,每年損失上千億
    目前中國外來入侵物種的態勢十分嚴峻。可以確認的入侵物種達754種,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千億人民幣。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分別在2003年、2010年和2014年分3批發布。美國白蛾美國白蛾原產於北美洲。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白蛾通過人類活動和運載工具傳到了歐洲和亞洲,1979年在我國首次發現。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但如果有外來物種的侵入,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南方水葫蘆泛濫但是部分外來物種在入侵中國後,被我國豐富燦爛的飲食文化所感染,變成了「瀕危物種」,今天為大家盤點3
  • 美國「亞洲鯉」成災 派專家赴華考察鯉魚消費
    包括鯉魚、青魚、草魚、鰱魚在內的8種原產亞洲的魚類被美國視為最危險的外來魚種,美國政府甚至欲花180億美元修巨型堤壩,防止「亞洲鯉」進入五大湖區。日前,美國亞洲鯉專家組Jim Garvey一行分赴上海、武漢、重慶,與中國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長江水產研究所,西南大學和中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家就如何解決美國入侵物種亞洲鯉魚問題進行調研考察。「這次美國專家訪華的目的之一也是考察中國的鯉魚銷售市場,為在美國成災的「亞洲鯉」尋找商業貿易的可能性。」
  • 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沒有天敵的制約,稍不注意就導致絕產
    不僅對生態影響,對於農業更是帶了沉重的打擊,比較有名的像黃頂菊、加拿大一枝花、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巴西龜等等,讓農民深痛惡覺,一但發現了就可能導致糧食減產。根據保守統計,全國的入侵物種就有754種,植物有265種,動物有171種,菌類微生物有26種。在「世界自然保護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中國發現50種。
  • 水華和外來入侵物種治理應納入新版綠債目錄
    其中,就包括將水華的治理納入綠色債券目錄。水華,是指伴隨著浮遊生物的驟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間接發生的現象。近年,隨著城市和工業廢水的增加而出現了富營養化,水華成了我國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湖泊的一大頭疼問題、一種公害。往往,大量水華現象生物死亡後,在屍骸的分解過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環境,引起蝦、貝類的大量死亡。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入侵研究室研究員劉萬學介紹,從上世紀30年代起,我國為了景觀、治理荒漠等原因主動引進了一批外來植物,當時對外來物種的認識不足,根本沒有意識到入侵生物的危害,及至泛濫成災為時已晚。  跨境購物和走私活動等也是外來物種入境的主渠道之一。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本文轉自【人民網】;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午間社會新聞播報】5、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美國「後院起火」了,重點湖泊被外來物種入侵,當地漁夫苦不堪言
    而河流水域的作用還不僅僅如此,就是在如今,河流水系還承擔了航道航運,灌溉農業,發電節能等等的作用,可以說河流水系在每一個國家都十分重要,這也是我們為何要治理黃河長江的緣故,只有當黃河長江能夠正常無憂地發揮作用,才能讓我們的經濟高速發展。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30%的魚類因此瀕危
    根據《澎湃新聞》6月3日的報導,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6月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物種——小龍蝦。小龍蝦竟也是外來物種?
  • 治理亞洲鯉魚,美國人不靠吃卻投放「天敵」,專家勸告:謹言慎行
    在這種全球化的發展之下,很多的物種開始了它們的「旅行」。我國雖然有很多的外來物種,但是它們基本上都成了大家最為常見的食材,反觀國外的一些外來物種,卻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早在幾十年前,美國人就開始引進這些亞洲鯉魚,它們引進的初衷就是為了處理當地的水質汙染,然而後來卻發現這些亞洲鯉魚身上存在大量重金屬。不僅如此,當亞洲鯉魚適應了美國的環境之後,開始大量繁衍最終達到泛濫成災的地步。
  • 外來物種入侵美國,重點湖泊大面積遭殃,當地漁夫表示苦不堪言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伴隨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和國際交往,一些物種由原生存地藉助於人為作用或其他途徑,移居到另一個新的生存環境,並在新的棲息地繁殖。外來物種的到來可謂是有益也有害,一方面能夠有針對性地引進優良動植物品種,既可豐富引進國的生物多樣性,又能帶來諸多效益,但若引種不當或缺乏管理則會引發較大負面影響,嚴重時還可危害本土物種和本國經濟。
  • 美國又遭外來物種侵襲:計劃抽乾整個湖泊
    亞洲鯉魚在我國可謂是一道美味的食材,卻在美國泛濫成災。現在,又一道食材再次給美國帶來麻煩。據外媒報導,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的一個湖泊受到外來物種河蜆入侵,為了徹底清除這一物種,該州計劃將整個湖水抽乾。該湖泊佔地約60英畝(約合24萬平方米),而外來物種河蜆不知道是如何來到這個湖泊的,並在此後大量繁殖,目前發現的河蜆主要位於淺水區,尚不清楚深水區是否也存在河蜆。當地政府在發現了這個外來物種後,曾想出各種解決辦法,但最終決定抽乾整個湖水,並表示這是唯一能夠徹底清除河蜆的方法。不過該計劃雖然能夠清除河蜆,但同樣也會導致現有湖中的生物滅絕。
  • 水華和外來入侵物種治理應納入新版綠債目錄,綠會BASE建言三部門
    其中,就包括將水華的治理納入綠色債券目錄。水華,是指伴隨著浮遊生物的驟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間接發生的現象。近年,隨著城市和工業廢水的增加而出現了富營養化,水華成了我國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湖泊的一大頭疼問題、一種公害。往往,大量水華現象生物死亡後,在屍骸的分解過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環境,引起蝦、貝類的大量死亡。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中國公布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16個物種危害大
    中新網3月6日電 近日,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公布了首批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名單。同時,中國國家林業局也成立了「國家林業局防止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管理辦公室」。  據介紹,近年來,外來入侵物種已對中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 美國泛濫成災的入侵物種,多到讓水管堵塞,連中國吃貨也無能為力
    物種入侵在世界各地都已經非常普遍,每個地方的生態環境都是通過漫長的進化演變而成的,在生態系統中物種都是經過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以及互惠互利,才形成了大自然生物們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的複雜關係。但一旦有新的物種加入之後,這樣的生態系統就很有可能被打破。
  • 又一外來物種「炒作失敗」,錯把油料當水果,很多人交「智商稅」
    因為,這種水果它不是我國原產地的物種,而是一種外來物種。提到外來物種,估計很多人就印象深刻。比如前幾年大街小巷都在宣傳的瑪卡,那時候的廣告鋪天蓋地,街上的傳單、視頻、音頻裡都有它的存在,很多農村人都知道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