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本文經公眾號設計思維商學院(ID:sjswsxy-8839)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封圖設計&責編 |麗麗第 2653 篇深度好文:4472 字 | 9分鐘閱讀
精彩筆記·設計思維
本文優質度:★★★★★口感:內蒙古牛肉
筆記俠說:
為何是先有用戶,後有產品?如何持續地獲得忠實用戶池?
前些日子,我恰好在海上行船,地中海的10月,突然間就下起了雨,氣溫從20來度驟降到10度,很多原來穿得薄的旅人,都縮成了一團,孩子們被抱著側睡在父母的腿上。
風時大時小,船搖晃著在迷霧中前行,我有點暈船,就走出遊船的二層,在雨裡透透氣,船弦激起的浪花打在我的臉上,海水是鹹的。
一艘充斥著苦痛氣氛的船,在浩瀚的海浪中顛簸。
回到座位,我打開手機,美國股市意外暴跌的消息正在刷屏。
糟糕的氛圍,加上糟糕的消息,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讓人心寒。但是當我望著窗外,心裡卻想起了詹姆斯·卡斯在《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中的一句話——
「有限的遊戲,其目的在於贏得勝利;無限的遊戲,卻旨在讓遊戲永遠進行下去。」
一、做海裡的鹽
不做海上的船
是的,眼下雖然各種糟糕,但是哪怕對於昨天和明天而言,今天的糟糕也只是一個片段。
甚至,熬過去,也許一個小時後,雨過天晴,人們又會重振快樂的旅行心情。重點是,現在,不要垮掉。
所以,對抗大海的多變氣候和風浪,與對抗商業世界不確定性的凜冬一樣,就是不要讓遊戲有終局的輸贏,不要垮掉。
卡斯的這本書接下來還有一段:
有限的遊戲具有一個確定的開始和結束,擁有特定的贏家,規則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遊戲會結束。
無限的遊戲既沒有確定的開始和結束,也沒有贏家,它的目的在於將更多的人帶入到遊戲本身中來,從而延續遊戲。
在無限的遊戲中,輸贏只是一時。
回到商業社會,如果一直能把企業經營下去,就要讓一時的輸贏不至於打垮你的企業。
孫子兵法說,善敗者終勝。意思是善於想辦法先立於不敗之地的軍隊勝算最大。這句話在卡斯的哲學中就是,你玩的遊戲,是無限的遊戲。
這裡有一個法門——「將更多的人帶入到遊戲本身中來」。
我滿世界跑,做創業創新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工作坊。
在我的設計思維課程中,「將更多的人帶到遊戲本身中來」,就是將更多的用戶帶到你的經營中來,一家經營用戶的公司,才能進行無限的遊戲。
無論暫時的產品輸贏,或者管理漏洞,甚至戰略失敗,只要手裡有忠實用戶池,你就還有繼續遊戲的機會。
可口可樂有一個古老的段子,「即使一夜之間,我們的工廠和倉庫都付之一炬,只要給我這個品牌,我就可以在第二天重造一個可口可樂。」
在那個品牌忠誠度高的年代,品牌即用戶池。
在設計思維看來,這就是無限遊戲的一個隱喻:擁有忠實用戶池=參與無限遊戲的門票。
經營忠實用戶池的公司,而不只是經營產品、服務、渠道、技術的公司,即便是企業遇到最大的失敗——戰略失誤,你仍然還有機會作為一個遊戲玩家,在「第二天」重造一個企業。
而反之,僅僅會做產品的公司,就是在玩有限的遊戲,輸贏之時即終局。
我看著茫茫的大海,此時雨停風歇,一艘古典帆船在遠處行駛,想想之前嘗過的海水,我突然有所感悟,於是用手機拍下它,作為紀念。
這個領悟是:做海裡的鹽,不做海上的船。
二、把你的一切,都融入到用戶中去
市場是由用戶(這裡指普遍意義上的用戶,包含兩類,一般我們說2C的叫用戶,而2B的叫客戶,這裡只說用戶,不只是為了簡潔,後面有論述。)構成的。
請思考一下,假如所有的用戶匯合起來,就會像我眼前的大海。
作為一家正在經營的企業,你是願做一艘海上的船,行駛在海上,還是做海裡的鹽,把你的一切,都融入用戶中呢?
在這個比喻中,做海上的船,就是有限的遊戲;做海裡的鹽,就是進行無限的遊戲。
無論如何,即便是沒有被風浪顛覆,船再堅固,也會有退役的那一天。
而作為鹽,它對抗風浪的反脆弱能力是無限的,就是它已融入到海水中了,進而透明地融入到風浪的變化中,甚至它本身就是風浪的一部分了。
我們用市場和企業經營的語言,來對應地實用化上面的三點哲理。
把你的一切,都融入到用戶中去。
擁有忠實用戶池,就可以真正對抗不確定的市場變化,甚至一時的重大挫折。因為:
1、你是先有用戶,後有產品的。
就像鹽主動擁抱海水,作為一個創新者,你的產品研發源頭,是用戶真正的需求。
你的產品也會沿著用戶需求的深入,通過迭代不斷滿足和引領他們,從而吸引、存留、積累更多的用戶。
表面上看起來,你是在做產品,其實你是在經營用戶需求,並通過運營的手段,創造一個越來越大的屬於你的用戶池;
2、你是超越用戶期待的。
就像鹽透明融入到風浪中,你努力越來越懂用戶,而越來越多的用戶會也將越來越稀釋你自己的執念。
常常,你越以用戶為中心,用戶也越會推著你要新的產品價值。
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出現了,因為不僅相對於他們在其他產品那裡得到的體驗,而且從用戶直接的同理心更深處,你都是超越他們期待的,他們就會因此深深愛上你,會轉推薦(UR)你的產品和服務。
這樣,你在用戶池中,建造了一個內核——忠實用戶池。
3、你是不斷通過細分需求又創造了新的價值,持續顛覆傳統市場的。
大海仍然是潮起潮落的,每個產品都有生命周期。
因為新的技術、審美、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都會逼迫產品進入衰退期,然而,因為你擁有對用戶的深刻理解,擁有因為創造了更多產品形成的「需求生態」。
你因此擁有了更強大的用戶分層認知,你會智慧地在某一個用戶分層中,創造新的價值曲線來顛覆市場(首先是自己)。
在這個時刻,你其實就是不確定性本身了——你創造了市場的變化,改變了規則和邊界,你吸引了新的細分用戶群進入一個未滿足領域。
我們暫且把這樣的創業方式,叫「海鹽式創業」,這樣的企業,叫做「海鹽企業」。
這樣的企業,因為謙卑和勇敢,擁有強大的忠實用戶池和智慧的自我顛覆能力,無論是用戶終身價值(CLTV)、網絡效應價值(NEV)還是可持續創新發展潛力(SDP),都價值巨大,市場和資本都會擁戴。
即使在凜冬,他們存活的概率更大。
望著窗外驟然明朗的大海,船抵達了坎城港,我也愉快的與遊艇進行了告別合影。
此時我的身體充滿了能量,這次神奇的海上旅行給我帶來的啟發是,作為一個設計思維商學院(D.School)的院長,我其實一直在幫助每個創業團隊、產品經理、設計師和市場經理做海裡的鹽,不做海上的船。
這就是設計思維的價值——提供一套海鹽式生存和創業的實操系統。
三、一切產品和服務的設計
都必須源於人的需求
遊客絡繹不絕地從遊艇上岸,眼前就是舉世聞名的海邊小鎮坎城。
我以新的心境看它,如果讓我來設計坎城這個小城市的發展規劃,我將怎麼讓它變成海裡的鹽?
超級IP+頂級的海邊度假美食酒店服務業+超級方便的交通服務業,是坎城用戶池的增長引擎。
除了最負盛名的坎城國際電影節,它後來又增設坎城國際廣告節,使得坎城繼成為全球藝術家、超級顏值人士、富豪和頂級品牌薈萃之地後,還成為各大品牌主和全球創意頂尖人士集會之地。
坎城匯聚和運營全球頂尖人士這個用戶池,幾十年愈戰愈強,成為全球遊客「海」裡最頂級的「鹽」。
在設計思維的課程中,這些屬於空間、社區或地方的創生設計範疇,一個城市、小鎮、旅遊地如何獲得持續的忠實用戶池?
光靠硬體和人云亦云的抄襲是不夠的,我們國內很多巨資建設的新區,沒有把人持續吸引、留存和發展的軟性創生產品設計,光有漂亮的空間設計,但大多成了空城。
沒有人氣,任何軟硬實體,都如同海上的孤帆,與初衷漸行漸遠。
設計思維,強調一切的產品和服務設計,都必須源於人的需求,特別是源於人的情感需求。
先有用戶,後有產品,積蓄用戶池,並因此形成了一整套如何洞見人的需求痛點,打造爆款的軟硬體產品、服務和IP的方法。
設計思維發源於國際設計委員會的雙菱模型,經歐美兩所D.School(美國的斯坦福,德國的波茨坦大學)的整理和發展,形成了五步或六步流程的設計思維版本,在歐美教育和創業界非常流行。
從2014年我在斯坦福初學設計思維,到近期一年多全球遊學。
經大量實戰工作坊的打磨,我們對歐美設計思維的傳統流程,做了落地中國創業環境的改造和發展,引入反脆弱根本性思考、用戶增長引擎、組織教練、消費行為心理學、網際網路用戶池運營、商業模式設計等工具,改變了原來歐美設計思維教學過於偏遊戲化教育的模式。
使設計思維直接可以進入企業實戰創新的操作,第一次使設計思維的語言系統與創業的語境完全無縫連結。
我們提出的設計思維新模型,是「方向性洞察—用戶同理心—定義正確問題—群智創意—原型—迭代測試和用戶池」創新六步流程。
特別針對中國人原生教育帶來的不擅長群智、同理心、創意的問題,做了針對性的練習和教練示範,學員在課堂上體感收效非常強烈。
四、設計思維能夠幫助
更多創業者做海裡的鹽
此時,我就站在坎城電影節的大廈前,非常確信,如同坎城電影節給坎城這座小城帶來頂級人士用戶池,設計思維也能夠幫助更多創業者做海裡的鹽。
首先,它的基石原則就是基於人本設計。先有用戶,提出正確的用戶需求問題,然後才是產品的設計觀點,後有產品。
在提出正確的問題方面,設計思維流程的嚴謹性和快速試錯,確保了它可以越來越精準,我們叫它圖釘式簡一法。
同時,在所有原型開發、迭代測試的過程中,有工具專門設計,不斷積累種子用戶和KOL用戶,持續積累用戶池,產品上市之時,最初的用戶銷售已經解決。
它是真正基於運營用戶池的一套方法論。
其次,它強調產品的設計觀點要與人的情感共鳴,因為產品往往是由用戶的一系列行為構成的,因此要求產品設計觀點一定深刻理解用戶體驗旅程地圖。
經過我們的實戰改造,它的用戶同理心洞見工具是非常強大的,我們組織的幾十個領域的產品創新工作坊,無論是2C的金融保險、消費類電子、兒童教育、地產空間設計、快速消費品、耐用消費品、在線教育、醫院、大健康、Ai 機器人。。。還是2B的供應鏈電商、廣告營銷、數據決策支持、線下連鎖店運營獲客。。。都在工作坊中找到了用戶需求的痛點,去創造超越用戶期待的產品和服務,並持續的打磨。
超越用戶期待,形成忠實用戶池,是我們對傳統設計思維方法論做的關鍵提升。
而且,我們還發現,今日2B行業,如果能夠掌握2C的需求痛點,才能真正做出超越B端客戶期待的好產品和服務。
第三,對於持續創新,自我顛覆,設計思維本身就是一套基於創新的開放的系統,它是不受規則和邊界限制的無限遊戲。
同時,我們特別強調方向性洞察的平行思考,也就是,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的洞見,有若干種細分市場壟斷的機會,若干種佔領反脆弱高價值區域的機會。
但是目前,必須先選擇一條線先快速跑出來,做到細分壟斷,其他的作為戰略思想儲備,這對於團隊未來實施創新孵化和組織裂變非常有幫助。
在我們的設計思維課程裡,所謂顛覆式創新,是基於以用戶池價值分層為基礎的新細分需求創新,有本可依,有源可溯,課程提供梅奧診所創新中心案例、特種部隊、右邊打左邊、用戶分層的低端逆襲工具、改變規則邊界等相應的方法。
這對於企業創造第二條增長曲線,實施顛覆式創新,非常有實戰抓手價值。公司如何形成創新精神?
設計思維認為,公司一旦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操作思想,就像我的很多學員說的,「現在不去做用戶訪談,都不知道該怎麼做產品了!」達到這種狀態,創新就開始流淌在企業的血液裡了。
好了,風雨之後見彩虹, 坎城有全世界最美之一的海岸大道,讓我好好驅車欣賞一番。
*文章為講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部分PPT來自演講嘉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