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2020-12-06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志強 通訊員 黃欣英

又一次生命的奇蹟,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665g、880g超早產雙胞胎兒於近日順利出院。

看著懷抱中睡得香甜的雙胞胎兄弟,他們時不時伸伸懶腰、打打哈欠,萌態可掬的樣子,唐先生夫婦(化名)實在無法將他們與100天前僅巴掌大的嬰兒聯繫在一起,想起生產和救治這兩個小不點「驚心動魄」的過程,他們仍心有餘悸。

出院的雙胞胎寶寶

2020年3月21日,孕25周餘的龔女士(化名)生下雙胞胎兒子,出生時兩個寶寶體重分別665克、880克,經過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100天的救治,體重增長至2.96公斤、3.24公斤,於6月30日健康出院。

此前,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曾成功救治了包括出生體重550克、胎齡23周等在內的眾多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但像這對胎齡只有25周餘,出生體重那麼輕的雙胎寶寶尚屬首例,在省內也頗為罕見。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肩負著整個順德地區早產兒特別是危重的極早早產兒的搶救工作,為順德人民保駕護航。

張應金主任醫師在為小寶檢查

「疫」中新生,驚喜來得太突然

3月21日中午,懷孕六個多月的龔女士覺得下腹部有些不適,以為吃壞了肚子,上廁所時仔細一看,破水還有「見紅」了!她嚇壞了,趕緊和家人來醫院就診。

趕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時,產科醫生發現龔女士已經破水和陰道出血,對於懷孕只有25周餘的準媽媽,這種情況極為危險,很可能危及胎兒生命。

龔女士好不容易懷上了雙胞胎寶寶,她實在無法接受寶寶可能無法存活的結局。她反覆向醫生諮詢,希望能夠「搏一搏」。

看到龔女士如此堅決,產科醫生馬上請來新生兒科進行會診。新生兒科醫生會診後認為,寶寶的胎齡只有25周餘,發育不成熟,而且是雙胎妊娠,出生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甚至搶救無效死亡的機會很大。但這對寶寶對龔女士一家來說意義非凡,家人積極救治的願望十分強烈。

看到一家人渴望的眼神,新生兒科主任黃潤忠、蘇永棉主任醫師、張應金主任醫師、李劍鋒副主任醫師及多位新生兒科醫生立即成立重症救治團隊,為這對還未出生但卻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的寶寶們制定了詳細的救治方案,時刻準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21日中午12點17分,龔女士在順產分娩下兩個男孩。

出生時,哥哥體重僅665克、身長32釐米、頭圍23釐米,弟弟體重880克、身長34釐米、頭圍25釐米。每個寶寶的體重比一瓶可樂重不了多少,皮膚薄如蟬翼,都可以看見皮下纖細的血管,體長如成人的手掌一般大小。小寶出生的時候自主呼吸極微弱,大寶則是完全沒有自主呼吸。

早就等在一旁的新生兒科救治團隊,立即對寶寶進行有條不紊的救治,裹上保溫的薄膜、在短短幾秒鐘內完成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正壓通氣、穩定呼吸及心率等,小心翼翼的將寶寶轉運至新生兒科NICU。

平安到達NICU後,新生兒科醫護團隊立即為兩位寶寶接上呼吸機,往氣管內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質,成功完成臍靜脈置管,建立通路,讓剛出生的寶寶生命延續下來。

攻克極早早產兒三大生存「難關」

「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生命體徵極不穩定,諸如嚴重顱內出血、肺出血、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敗血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較高等,每一種都可能危及生命及遠期預後。」該院主任醫師張應金介紹道,這對寶寶出生後也曾經面臨過很多問題,經歷了三大生存挑戰的難關。

「第一關」是肺發育的極度不成熟。兩位寶寶出生時幾乎沒有自主呼吸,生後立即予氣管插管下呼吸機輔助通氣。哥哥生後第25天成功拔管撤機改為無創輔助通氣,弟弟在出生後第3天出現嚴重的肺出血,經過搶救弟弟也在第48天成功拔管撤機改為無創輔助通氣。

「第二關」是顱內出血。胎齡越小的早產兒,顱內出血的風險和機率越大,相當一部分的超早產寶寶就是因為嚴重顱內出血導致救治無效死亡或腦癱。新生兒科的醫護團隊嚴密監測可能影響顱內出血發生的血壓、血氧、凝血功能等變化,給予適當的鎮痛鎮靜,實施個性化護理,定期頭顱超聲複查等,生後第3天及時發現小寶有輕微的顱內出血,在有效的幹預下出血沒有進一步加重,為下一步的神經功能保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關」是餵養關。超早產兒消化系統發育極度不成熟,在餵養過程中,極易出現腹脹、腹瀉、返流、嘔吐、消化不良、便血,甚至是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疾病。在制定的嚴格的個體化營養計劃下,護理團隊通過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技術為兄弟倆打通生命通道,出生第5天兄弟倆就開始腸內微量餵養以促進胃腸道發育,並輔以靜脈營養保證足夠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兩個寶寶在生後一個月就實現了完全的腸內營養,不再需要輸注「營養液」,整個住院過程沒有發生嚴重的消化系統併發症,出院時,兩個寶寶都追趕上了同等孕周的寶寶體重。

醫患同心一起創造生命奇蹟

孩子剛出生,就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為避免交叉感染,家屬不允許探視,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領導班子根據疫情迅速啟動「5G智慧醫療+新生兒遠程探視平臺」,為疫情期間的家屬排憂解難。

雙胞胎寶寶的媽媽說:「哥哥長得像我,弟弟像爸爸。大寶性格比較憨,就知道吃和睡,小寶則很機敏」,龔女士一臉幸福地說,但過去的這100天裡,也是每天提心弔膽。

爸爸則表示,孩子住院這100天,每一天都是掰著手指頭度過的。尤其是孩子剛出生後的那一個月,每天既想接到醫生的電話,又害怕接到醫生的電話,有時候心情跟坐山車一樣。「幸好有張應金主任醫師和他們的NICU團隊,他們基本上下午一有空就用網上遠程探視系統讓我們看看兩個寶寶,還不停地安慰我們,給我們打氣,我們才一直堅持過來。」

「其實家屬對我們的信任非常重要,他們毫無保留的信任和配合,讓我們能夠更加放開手腳,更專心地去救治。」張應金主任醫師感嘆地說道,「許多出生時情況比這對雙胞胎還好的早產兒,其實通過積極救治可以活下來,但家長可能缺乏信心沒有堅持下去,非常可惜。」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醫院抗疫工作導致醫護人力緊張,另一方面,早產兒及產婦的抗感染能力相當較弱,診治、護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抗「疫」同時,保證小寶寶們健康成長,對醫護人員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

但在詳盡嚴格的診治和防護方案和團隊成員不斷努力之下,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終於成功救治了包括這對小寶寶在內的眾多小患兒,順利渡過各種難關。疫情之中,這對健康出院的雙胞胎兄弟,如同籠罩在疫情陰影下的光明使者,讓用心守望者看到最美的生命之花。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馮小靜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何際紅

相關焦點

  • 早產雙胞胎體重2斤,只有15個雞蛋那麼重,巴掌大的身體插滿管子
    當喬敏得知自己懷上雙胞胎的時候,緊張中帶著一些興奮。從懷孕開始,一家人就小心翼翼的照顧著她,滿心期盼著寶寶們的到來。由於喬敏身體比較虛弱,直到12月份的時候,入院三次進行保胎。離預產期越近,一家人越是緊張。本來預計38周生產,可是喬敏到27周的時候身體就開始出現異常。
  • 早產三胞胎體重共六斤 體重差別大最小僅650克
    通訊員 梁建鍾 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攝  信息時報訊 今年4月13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生了自然懷孕的罕見三胞胎寶寶,昨日三胞胎剛好滿月,因三胞胎寶寶屬於29周早產,出生時體重極低且有多種併發症,經過一個月治療,目前病情基本穩定體重也有所增長,但因肺部發育不良後續仍需密切觀察。目前擺在父母面前的是出院時50萬元左右的醫療費。
  • 極早產嬰兒出生僅29釐米,體重580克,在保溫箱住140天後出院
    1月13日消息,近日,中科大一附院(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個極早早產兒,孩子只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出生時的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體重只有580克。讓人欣喜的是,經過140多天的護理,體重長到4斤多,目前孩子已經出院。
  • 深圳龍崗24周早產兒體重1斤!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6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譚旭東 張可欣)24周早產,體重只有500克,今年2月15日,家住深圳龍崗的劉女士在龍崗區婦幼保健院產下這個超低體重早產女嬰。
  • 早產試管龍鳳胎均不超3斤生命垂危 後續費用需20萬
    生下一對龍鳳胎嬰兒,對父母親來說應該是件特別高興的事,可在坦洲打工的曹慶錢和陳金紅夫婦,卻為一對雙胞胎寶寶發愁不已:這對早產試管嬰兒在宮內感染,體重等多方面不達標,經過18天的治療,兩嬰兒至今仍在中山市博愛醫院新生兒ICU病房住院治療,每天寶寶的治療費用就需要5000多元,夫婦倆實在拿不出那麼多的治療費
  • 26周超早產兒僅重800克!「小八百」闖關3個月,體重終於長到4斤
    剛出生時,他體重只有800克,僅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被醫護人員愛憐地叫做「小八百」。如今,經過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89天的悉心呵護,「小八百」闖過一道道難關,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小八百」是北京天壇醫院新生兒病房建立以來,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和體重最輕的超早產兒。1月29日,孕婦李女士到北京天壇醫院產檢時,因有早產跡象被收住院。
  • 湖北最輕「鉛筆寶寶」有望出院 出生體重僅500克
    早產兒秋秋(小名)一出生就創下一項新紀錄,體重只有500克,胳膊沒有成人的食指粗,只比鉛筆長一點。他是目前湖北省體重最輕的新生兒,此前的紀錄是520克。  這是一項誰都不願意上榜的苦澀紀錄,520克的「巴掌娃娃」雖經全力搶救,還是憾別人世。相比之下,秋秋顯然要幸運得多,雖然體重更輕,但他在新生兒科呆了4個多月後,體重已經增至2400克,情況日趨穩定,近期有望出院。
  • 早產寶寶住進保溫箱,寶媽分享,這3次收費最貴,早做好準備
    孕媽最擔心的就是孕期早產了,可有時候千防萬防,孩子還是早產了,尤其是雙胞胎孕媽,寶寶更容易提前出來,早產的寶寶是不可以直接送到媽媽身邊的,他們需要住進一個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保溫箱,根據新生兒發育的情況,住的時間長短也是不一樣的,除了寶寶健康,父母可能最關心的就是花費問題了,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貴
  • 雙胞胎寶寶,一個有6斤一個才1斤多:雙胎妊娠警惕這個「病」
    但並不是所有的雙胞胎都這麼「相親相愛」,有一種情況,可以讓他們開始「弱肉強食」的搶奪大戰,不僅體重相差數倍,身體機能也天壤之別。雙胞胎一個6斤一個才1斤多在一個婦產科類的紀錄片中,就上演了這樣的真實一幕,孕媽小劉懷了一對雙胞胎,結果還沒來得及欣喜很久,在孕20周的產檢中卻被醫生告知,她的這兩個胎兒大小相差很多,恐怕小的那一個很難生存下來。
  • 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 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
    原標題: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 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今天是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基金會和臺當局「衛福部」提出3項政策,目標是早產率10年減半。
  • 湖北:愛心接力鑄奇蹟 900克早產兒「挺挺」出院啦
    去年12月,湖北鹹寧的36歲高齡產婦黃珍霞,在當地醫院誕下一個胎齡只有25周、體重只有900克的男嬰。孩子出生後,因為情況非常不好,今年2月份被送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接受護理和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出生時體重不到2斤的小傢伙,現在已經長到了11斤。
  • 「最美孕婦」升級當媽 雙胞胎兒僅存一個(圖)
    令人惋惜的是,她懷的雙胞胎兒只保住了一個。在安徽省立醫院度過7天後,來自宿州靈璧的「最美孕婦」彭偉平今天就將出院了。情況危急:連夜轉合肥救治如果您看過相關報導,一定會對當時那個勇敢的「準媽媽」敬佩不已。
  • 世界早產日,關愛提前到來的小天使~|早產兒|...
    有研究顯示,早產兒中腦癱的發生率約為3%,若出生體重小於1500g,腦癱率為10-15%。由於神經發育不完善,早產兒智力低下發生率達7.8%。國外有數據顯示,體重小於1500g的早產兒,發生驚厥的比率高達25%。
  • 雙胞胎寶寶出生後比單胎寶寶普遍智商低?
    ——雙胞胎智力,受到出生體重影響1.單胎與多胞胎,智力遺傳有差異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不一定高,因為寶寶的智力,受到先天遺傳及後天教育兩部分共同影響。而智力遺傳對於單胎和多胞胎來說,也的確存在差異。除了生養孩子的負擔以外,因為多胞胎易早產、低體重等現象,孩子在出生之初就比單胎的孩子「先天不足」,而且多數多胞胎小孩在兩三歲之前容易生病。2.雙胞胎中,體重大的IQ高臺灣大學等單位曾經對近1700名雙胞胎及20萬名單胞胎作為樣本進行調查比對,參考數據位試驗者的大學錄取率及大學成績。出人意料的是,雙胞胎的成績及大學錄取率明顯低於單胎。
  • 雙胞胎兄弟差10歲:「復甦」冷凍十年胚胎成功受孕,出生月份、體重...
    經過一番努力,王女士終於順利的懷上了寶寶,並於今年6月份成功的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兩個寶寶是同一批胚胎,同樣的性別,同樣的體重,同樣在6月出生,王女士和丈夫欣喜地給二寶取名「同同」。 相隔十年出生,也算是雙胞胎嗎?從醫學上來看,路路和同同是雙胞胎兄弟的,只不過,相差這麼久出生、還有這麼多共同點的還真是少見。 雙胞胎出生時間相差幾天的案例有很多,德國有一位媽媽懷了雙胞胎,但卻是分兩次生產的,兩個孩子的出生時間相差有97天。也就是說一個先出生之後,另外一個小孩還在子宮裡待了97天。
  • 菏澤早產雙胞胎視網膜病變惡化 已完成眼部手術
    大眾網菏澤7月31日訊(記者 張鵬)今天下午,大眾網記者了解到,菏澤早產雙胞胎已於昨日進行了眼部複查,檢查結果顯示兩個孩子視網膜病變惡化。今天中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緊急安排了手術,下午3時許,這對雙胞胎平安走出手術室,但手術效果如何,需在一周後才能知曉。
  • 求子路上歷經磨難 齊魯醫院多學科成功救治超早產雙胎
    幸運的是,經過產科、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等多個科室密切協作,到7月23日,隨著最後一個寶寶出院,現四個早產寶寶已經平安與家人團聚。出院當日,小嬌夫婦和孩子奶奶與產科醫護人員合影留念兩位孕婦早產雙胞胎 多學科協作成功搶救雙胎試管嬰兒、宮頸機能不全、妊娠糖尿病、免疫指標異常……任何一項異常都意味著巨大的、未知的風險。
  • 女子流產10次後生下早產兒 嬰兒體重僅1.1斤
    (原標題:廣州一早產「珍貴兒」僅1.1斤 媽媽懷抱當溫箱)
  • 美國女孩出生時體重不到500克 如今身體健康即將高中畢業
    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的Courtney Jackson出生時僅1磅(約454克)重,被醫生斷言僅有50%的機會存活。但是現在的她馬上就要高中畢業了,而且身體十分健康。  據悉,由於媽媽Jennifer在懷Courtney的時候身體狀況不佳導致Courtney不得不在23周的時候就早產,剛剛出生時的Courtney僅有1磅重。醫生曾經預言Courtney僅有50%的機會存活,因為這麼小的早產嬰兒通常呼吸困難,易受感染,需要大量的檢測設備,就算是活下來也會有智力等方面的缺陷。
  • 南安雙胞胎女嬰早產追蹤:母女隔保溫箱初見 還差3萬救命
    還沒坐完月子,張秋梅就趕來醫院看望雙胞胎女兒掃碼捐款  探視時間在昨日下午4點,還在月子中的張秋梅,抑制不住對雙胞胎女兒的想念,心急如焚地趕到醫院,探望兩個小傢伙。萬萬沒想到,5月1日中午,張秋梅的羊水破了,雙胞胎早產,生命體徵微弱,丈夫黃世斌一度在病危通知書上簽了字。幸運的是,兩個女兒順利出生,大寶寶2斤5兩、小寶寶2斤3兩。不過,早產寶寶被送進重症監護室,至少要住4周的保溫箱(前續報導:南安雙胞胎女嬰早產還需住4周保溫箱 請幫幫他們!)。  「這麼可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