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柯林頓擔任過美國總統,任職期間雖然爆發了舉世震驚的「萊文斯基拉鏈門」事件,但不得不承認柯林頓仍然是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總統。佛蒙特州前州長霍華德·迪恩評價柯林頓是美國自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之後「白宮最傑出的戰略家」。 在任期間美國經濟得到復甦及快速增長。

2000年的時候,柯林頓完成了兩屆美國總統的任職,正式卸任總統職位,此時正直哈佛大學校長換屆遴選,由於柯林頓執政期間政績斐然,有人因此提名由柯林頓出認哈佛大學校長候選人,消息一出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柯林頓執政經驗豐富、社會資源廣泛且執政期間對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精準,有足夠的實力競選校長職位,但是美國的校長選擇不是美國總統競選,最終哈佛大學校董會及學校監事會沒有選擇柯林頓,柯林頓在校長考核中「名落孫山」。

不禁有人會疑惑,一國總統難道還不能勝任一校之長嗎?哈佛大學校長人選需要哪些素質和要求,哈佛大學校長是個什麼規格的「官」?柯林頓都不夠格。
薩默斯是柯林頓時期的財政部長,也就是這個柯林頓的老部下最終克敵柯林頓,最終被哈佛大學校董會看中當選哈佛大學第27任校長,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這柯林頓的面子往哪擱,如果是中國的大學會拒絕這種情況嗎,中國的大學校長有些是副部長級領導,如果省長來競選大學校長,省長是正部級,大學會拒絕嗎,我想也許會拒絕也許不會,畢竟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如果省長也是一位學術理論專家,也未嘗不可,但是在美國這是不會出現的狀況,首先你的前提就不是因為你是省長或者部長來競選,美國的學校是沒有行政級別的,而且美國很多的著名大學都是私立學校,比如哈佛大學就是。
這也許是西方高等學府先天優勢,學校是獨立的社會體,且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源源不斷的輸出優秀人才和文明火種,大學引領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大學校長是大學的掌舵者,其個人素養和領導力決定著這艘「精神領袖巨輪」行進方向和社會影響力。校長人選的個人素養、領導力以及學術能力是是否能成為大學校長的基本條件,也是全部條件。
哈佛大學對於選擇一個合適的校長遴選十分慎重。董事會專門成立「校長搜尋委員會」,和校長搜尋教師顧問團、學生顧問團,從全球搜尋最佳校長人選。並從大量候選人中逐一甄別出候選人進行面試。如2007年,哈佛大學首個女校長德魯·福斯特歷時一年多面試競選,終於成為最終候選人,並由校監會最終表決通過。成為哈佛大學第28任掌門人。

福斯特1968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布爾茅爾女子學院,1971年和1975年分別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在賓大工作了25年,期間被授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這位德魯·福斯特校長有多厲害?她是一位十分的學術巨匠和管理天才,是研究美國史的權威;畢業後在校任職達25年,對教學管理有著深度思考,曾兩度獲得「傑出教學獎」;進入哈佛大學之後,依然拾筆奮卷,接連出版6本專著,獲得美國歷史學家協會獎。哈佛大學校長搜尋委員會主席詹姆斯·休頓稱讚德魯·福斯特「了解哈佛、了解高等教育,她的興趣涵蓋了所有大學的學科,包括文學藝術與科學以及職業領域。」十餘年的任期,德魯·福斯特也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她是「一個鼓舞人心、成就卓著的領導人,一位卓越的學者,一位熱心的教師,一個善良的人」。
可以說,哈佛大學的每一任校長,無不具有學術和管理兩方面卓越的才能。現任校長勞倫斯·S·巴考被認為是美國高等教育行業中最有成就、最受尊敬的、最有效率的領導人之一。從今天看來,巴考所具有的戰略性思維、非凡的領導才能和突出的個人魅力,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高等教育管理大師的風採。
因此美國高等學校校長遴選是真正的人類靈魂導師,是真正的人類命運社會進步力量的驅動者和引領者,至於當了總統後是否能否擔當一校之長尤其是哈佛大學這樣的世界頂級大學,這個問題筆者也不妄作結論,讀者朋友們可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