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這10個關鍵詞籠罩著化工行業,這些情況會在2018年延續嗎?
一、環保風暴
2016年,各種各樣的環保檢查讓大小企業頗受影響,總以為2017會風平浪靜。但是2017年的環保風暴卻讓各企業避之不及,對化工行業來說,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是一個噩夢。
2017年,多部環保方案發布:8月21日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已於2016年12月27日由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就是簡單舉個例子,別緊張,這些方案沒落實之前小編是無所畏懼的;發布之後,小編簡直嚇成狗,這也太雷厲風行了吧!一夜之間,各個地區的關停倒閉消息接踵而至,如同浪潮般席捲全國:
浙江染廠、紡織廠:關閉377家,搬遷140家,籤訂搬遷協議54家,斷電1631家。2577家「三無」企業下月將全部關閉。廣東關閉623家,搬遷265家,斷電4263家。所有三無企業10月份將全部關閉……江蘇:2018年年底關停低端落後化工企業2000家.......
環保部日前通報,截至6月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已經核查出「散亂汙」企業17.6萬家。
二、全國案件督查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分多個批次,分別對全國的各個省市進行了挖地三尺式的安全檢查。四月下旬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開始進駐天津、山西、遼寧、安徽、福建、湖南、貴州等,於是全國的大小企業無不進入地獄模式:
京津冀地區
督查時間:第四批督查從7月14日開始,今年每個城市要督查25輪次。
督查範圍:「2+26」城市具體為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市,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開封市。
督查內容: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查。
吉林省
督查時間:7月份啟動。
督查範圍: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
督查內容: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吉林省掛牌督辦的突出環境問題、水汙染防治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山東省
督查時間:2017年6月28日-2018年3月31日,為期9個月。
督查範圍:7個傳輸通道城市,即: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
督查內容:一是重點行業企業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二是「小散亂汙」企業排查、取締情況。
江蘇省
督查時間:7月7日-8月5日。
督查範圍:徐州、南通和揚州市。
督查內容:重點了解市級黨委和政府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環境保護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情況、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推進情況、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和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等內容,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督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263」專項行動進展情況。
四川省
督查時間:2017年5月-2018年2月(2017年11月-2018年2月為重點督查時間),為期10個月。
督查範圍:以成都、德陽、綿陽、遂寧、樂山、雅安、眉山、資陽8市為重點。
督查內容: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查。
廣東省
督查時間:2017年6月-2018年2月,為期9個月。
督查範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清遠、雲浮9市。
督查力度:全省調動約20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9市開展為期9個月、18輪次的大氣和水汙染防治專項督查。
督查內容:包括各地落實省「氣十條」、「水十條」、大氣強化措施工作進展情況,「散亂汙」、「十小」企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的取締情況,重點信訪案件處理情況,重點行業汙染整治情況,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情況,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情況,以及交辦的其他督查任務。
除了上述地區有詳細安排外,青海、西藏、新疆、浙江等地區環保督查組已於7月底8月初進駐。安監督查全年無休,所到之處了無生氣,不過可謂是碩果纍纍,收穫頗豐。
三、環保稅
喊了大半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已經正式實行了。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2003年1月2日國務院公布的《排汙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環保稅是中共十八大後中國出臺的首部單行稅法,為中國第19個稅收種類。它的出臺不只意味著綠色稅收體制的建立,同時標示著存留幾十年的排汙制度退出歷史舞臺。除此之外,環保稅的落地也給新能源行業帶來很多期望。
環保稅按照「稅負平移「原則將現行排汙費證書制度改為稅收制度徵收,以原排汙費徵收制度為基礎實行平移。根據現行排汙費項目設置稅目,將排汙費的繳納人作為環境保護稅納稅人;將應稅汙染物排放量作為計稅依據;將現行排汙費徵收標準作為環境保護稅的稅額下限。
環保稅的出臺,在法律層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以費改稅」原則,排汙費變為環保稅,由收費變成納稅,成為一種義務。環保稅的納稅對象為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根據汙染治理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汙染防治的要求和經濟、技術條件以及排汙者的承受能力制定的排汙費徵收標準,主要對象為直接向環境排放汙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按規定繳納排汙費。
程序規範
環保稅相對於排汙費層級更高,徵收的標準和程序受到嚴格規範,稅收收取具有一定標準,使不能隨心所欲收取。環保稅將應稅汙染物的排放量作為計稅依據,使得稅收徵收有了具體依據。
責權明確
環保費改稅後,徵收部門由環保部門改為稅務機關,環保部門配合,實現了「企業申報、稅務徵收、環保監測、信息共享」的稅收徵管模式。
環保稅施行後,若環保不過關,管理的官員和直接排汙者都將會受到影響。
四、搬遷入園
國家有關通知表示,各地要加快實施人口密集區域危化品和化工企業生產、倉儲場所安全搬遷工程,到2020年現有位於城鎮內人口密集區域的危化品生產企業全部啟動搬遷改造。
山西關停、退城入園,啟動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工程。山東化工企業入園率不足50%,2018年將全面啟動危化企業搬遷工程。江蘇關停、轉移、升級、重組,全省現有各類化工生產企業6341家,入園率僅30%左右,有的地區入園率甚至只有10%。重大危險源隱患年內全部整改。湖南嚴禁在化工園區外新建、擴建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省政府出臺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廣東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全面啟動搬遷 。天津指定區域外禁建危險化學品項目,不再新批核新建化工企業,老化工企業將逐漸搬遷至南港工業區。河北八城嚴控新建化工企業,28家企業「退城搬遷」。福建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全面啟動搬遷。南京今年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外化工企業,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內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企業的新(改、擴)建化工項目,到2020年,全市化工企業入園率達80%以上。蘇州2018年底前,對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落後、達不到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化工企業,堅決淘汰,到2020年化工企業入園率達50%。揚州共有各類化工企業617家,其中化工生產企業601家,2017年推進關停轉移72家化工企業的工作目標,截至4月底,已有28家化工企業完成或正在拆除設備。到2020年,將要減少157家化工企業。
關停企業千千萬,化工企業佔一半!你們說,化工行業苦不苦?!
五、停工令
最嚴停工令已於2017年11月15日起實施。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採暖季唐山等城市鋼鐵限產50%,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產。
「2+26」城市要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按照汙染排放績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錯峰限停產方案。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採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採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務,水泥、磚瓦窯、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業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方案要求,各地應結合本地建材行業產業特徵,提出更大範圍錯峰生產要求。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採暖季電解鋁廠限產30%以上,氧化鋁企業限產30%;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全部停產,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50%以上;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在採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工業企業大宗物料實施錯峰運輸。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除了民生保障物資等,環渤海地區港口集疏運車輛禁止進出港區。
六、原材料暴漲
2017年,化工原材料漲得有多狠你知道嗎?
片鹼破「5」直接創了歷史新高!
燒鹼4個月暴漲近千!
環氧丙烷之前還在9000元/噸上下浮動呢,現在已經破11000了!
苯胺國際價格沒怎麼漲,國內價格上月暴漲近2000!從9000多直接破了11000,繼續創出新高!
環氧氯丙烷從7000多直接暴漲到12000多,僅用了三個月,價格更是達到了2017年的高位。 除了受到環保因素影響,生產企業開工率下降之外,上遊甘油貨源緊缺,原材料大幅漲價也是環氧氯丙烷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廠家產量有限,且市場上有裝置停產檢修,導致供應進一步緊張,因此預計短期內市場仍將以高位運行為主。
TDI雖然近期在暴跌,但是它六月份價格才24000,現在價格37000-39000!對比6月價格,暴漲70%!
以上只是盤點了漲幅較高有亮點的原材料價格,事實上,2017年以來,化工原材料市場價格就一直處於「神經質瘋漲」狀態,因為漲價還很可能沒貨!有錢也買不了貨!
七、關停、倒閉
2017年關停倒閉不斷:
1、山東關停30%以上危化品企業
為打擊企業非法違規生產行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山東省2017年6月啟動了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共排查發現化工企業安全隱患約10.3萬項。7月份以來,已關閉轉產化工生產企業558家、停產整頓2109家。
2、江蘇2018年年底關停低端落後化工企業2000家
其中,南通市化工企業關停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今年計劃關停121家(個),目前已關停122家(個);印染企業關停超額完成全年指標,計劃11家,目前已關停13家;鋼絲繩企業關停穩步推進,對53家企業實行責令停產,拉電關停17家。
3、3年內,蕭山將關停企業1000家以上。
早在10月26日上午,有「中國衛浴之鄉」的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黨山片區,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526家衛浴企業中有381家「違法、違規、違章」企業被關停整治,其中144家被現場吊銷工商營業執照。這顯示了蕭山徹底整治「低小散」行業的決心。
以上是各省份、地區關停化工企業的新聞,這些只是極小的一部分,還有很多!
八、轉型升級
國家環保治理力度空前強勁,不管是順應政策,還是挖掘未來廣闊的市場商機,中國化工企業都迫切需要企業技術轉型提升。以化工大省山東為例:
「山東是化工大省,但粗放式發展、環保壓力大等問題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傳統化工企業要想在行業唱衰中逆勢崛起,必須轉型走綠色路線。」談到當前我省化工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山東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倜如是說。
在山東榮信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副部長譚洪金看來,要實現綠色就要高效節能,通過產業鏈的延伸,把原料及產物「吃幹榨淨」。
在這些重點企業的帶動下,鄒城綠色化工逐步形成以點帶面的產業鏈構成,凝聚綠色化工創新資源,打造行業發展新動能。
九、物流
為了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提出,從2017年10月起,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7個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政府組織公安機關交通管理、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安全監管、城市綜合執法等部門,在貨車通行主要道路、物流貨運通道、進京主要卡口等,每天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對違法車輛一律從嚴處罰。
十、事故
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披露,2017年前11個月,化工行業共發生事故203起、死亡238人,事故總量依然很大,重大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國有近30萬家危化品生產經營單位,其中安全保障能力比較差的小化工佔80%以上。
2017年以來全國發生的化工事故暴露出當前安全生產工作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突出問題:
一些地方和企業安全發展理念沒有牢固樹立;部分地方政府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重點工作不落實,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力;沒有認真吸取歷史上同類事故教訓;設計、建設、安全評價等第三方機構履責不到位,埋下安全隱患。
總局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堅決遏制化工事故多發勢頭。
2017年化工行業的關鍵詞不要太瘋狂,只願2018年沒有這些!
PS:本文來自蒂凱姆特種溶劑,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