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1
上市公司夢百合(603313.SH)董事長倪張根對上遊原料價格暴漲的連番指責,將這種名為聚醚的化工品置於聚光燈之下。
9月22日晚,倪張根再度就聚醚產品的漲價發文。他轉發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聚氨酯製品專業委員會(下稱聚氨酯專委會)的一份倡議書,並配文稱,「官方回應來了,水軍們可以休息一會了。」這份倡議書發布的時間為9月21日。
聚醚是聚氨酯的原料之一,後者可用於家電、建材和汽車等領域。此前一周,倪張根在雪球平臺連續發文,抨擊近期聚醚等原料價格上漲的現象,稱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並由此引發了大規模討論。
夢百合的主要產品為床墊、枕頭等家居用品,聚醚是該公司的重要原材料。去年,夢百合用於採購聚醚的花費約4.3億元。該公司在2019年採購聚醚的均價為每噸9453元。目前,聚醚的市價已是這一價格的兩倍多。
金聯創向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部分聚醚產品上周的價格已突破每噸2萬元大關,較今年3-4月低谷期上漲了約185%。本周價格有所回落,但仍是2008年以來的新高。
卓創資訊分析師薛麗對界面新聞表示,聚醚的價格在本月上漲了近五成。9月初,該產品的市場價格為每噸1.38萬元,此時已屬於相對較高的價格水平。
聚氨酯專委會在倡議書中向上遊企業喊話,希望它們能從行業、產業及自身長遠發展出發,抑制原材料價格非理性過度上漲,並逐步向下回落,穩定在合理空間,給下遊製品企業留下一定的利潤空間。
聚氨酯專委會是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分支機構,其會員單位主要為國內的泡沫塑料生產企業,夢百合也是協會的成員單位之一。
聚氨酯專委會秘書長劉衛東告訴界面新聞,倪張根並未直接向協會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一事,專委會此次發布倡議書,是由於其他一些海綿企業向協會反映了相關情況。
劉衛東稱,在聚氨酯製品行業看來,聚醚價格在短時間漲幅這麼大是不正常的,尤其是9月以來出現的這波價格急速拉升。
作為生產聚醚的主要原料,環氧丙烷的價格也在9月上漲了超過三成,目前價格接近每噸1.8萬元,同樣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在國內,超過七成的環氧丙烷被用於生產聚醚。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3-4月,環氧丙烷和聚醚的市場需求下降,加之社會庫存高企,兩者的價格陷入低位,一度徘徊在每噸7000元上下。產品利潤萎縮甚至出現虧損,導致了上遊大規模減產,兩者的供應因此下降。
自5月起,環氧丙烷和聚醚的價格開始進入修複式的反彈期,伴隨著下遊需求逐漸回暖,價格上漲的趨勢延續至今。
金聯創分析師黃匯稱,作為聚醚的原料,環氧丙烷價格高企且貨源緊缺,導致國內聚醚工廠成本上升,促成了聚醚價格的不斷攀升。
劉衛東稱,下遊企業並不是反對聚醚漲價,但如果漲價幅度過高,導致下遊無法承受而出現虧損,它們可能會選用別的材料而放棄聚氨酯。
她表示,希望產業鏈上下遊均衡發展,「下遊不好,肯定會也影響到上遊,大漲大跌對全產業鏈都有損害。」
在倪張根此前發布的文章中,還直接點名批評了萬華化學(600309.SH),稱該公司是聚醚價格上漲背後的始作俑者。
界面新聞聯繫了萬華化學,但未獲得其對此事的回應。界面新聞也未能聯繫到倪張根就此說法作出進一步解釋。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稱,聚醚是充分競爭的化工產品,國內並沒有一家公司擁有壟斷市場的能力。雖然萬華化學在國內聚醚行業的產能位居首位,但聚醚細分為多個品種,萬華化學並沒有能力在任何一個細分品種中佔據絕對優勢。
她同時指出,聚醚價格的上漲是由買賣雙方共同決定的市場行為,其中也包括他們不斷變化的交易心態,單純指責賣方並沒有太大意義。
萬華化學的一份公開文件披露,其目前的聚醚產能為40萬噸,環氧丙烷產能為24萬噸,後者主要用於萬華化學自身的聚醚產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