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百合董事長因為海綿原料漲價而抨擊萬華化學,指其「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最終只有被市場唾棄」、「某些人的一己私利總是在傷害行業」。對於這一行為,網友們弄得一頭霧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就來幫大家捋捋。
我查詢了相關網站,雖然我也是在化工行業裡面混了近20年,但是對這些化工產品的名字搞得頭很大,海綿原料的產品是萬華生產的聚氨酯(前端的MDI產品萬華也生產)。
萬華的市場地位相當不錯,在聚氨酯上的巨大的技術成本優勢。於是萬華一樣這樣來做市場的。由於一直市場總體供大於求;但總容量還遠大於萬華的總產能。萬華的技術成本優勢使得其產品質量優、成本低。萬華就讓自己的客戶放心先拿貨,然後再以最優惠的市場價格進行結算。所以夢百合這些年是享受到了萬華在行業內拼殺的紅利的。
但是隨著山東、江蘇不停的關停化工企業甚至園區,隨著近期一批同類生產企業的檢修等原因,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MDI和聚氨酯等產品均大幅上漲,有記者說比6月初上漲了50%以上,我查的結果沒有這麼厲害,但也差得不遠了,當然萬華化學的產品價格肯定也是在上漲的。
化工產品的價格變化非常劇烈,一般的波動幅度都遠高於股票。影響價格的原因很多,比如後端需求的變化、廠家庫容的變化、進口貨船受颱風影響和節日高速禁貨車等等。我們公司的化工產品就曾經兩個月之內在5200至16800之間波動,市場接受就行,隨著檢修裝置的廠家重新開產和進口產品的到港,價格自然就會跌的。
海綿原料的價格雖然上漲,但遠沒有達到熔噴布的恐怖程度,既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也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後端受影響的廠家向前端最大的供應商開炮就顯得有點無釐頭了,要知道萬華化學的產銷量達行業一半以上。對於一家做床墊的廠家來說,不管你是什麼品牌,你的需求量對化工廠來說還是太小太小了,人家根本理都不想理你。萬華的行業地位是可以操縱價格的(很多化工行業就被某些我們熟知的大企業利用其佔市場較大的產能操縱著),但是他們還是在大幅的優惠來擴大市場,應該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