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走進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手掌般大的「小盒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伊波拉病毒核酸測定試劑盒……它們看似「高冷」,卻不斷為守護人民健康迸發「熱力」。
之江生物實驗室人員正在進行實驗操作(之江生物供圖)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江生物全體員工24小時加班加點開足馬力,1月26日,之江生物成為國內首批獲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企業之一,通過快速量產,保證防疫一線市場供應。馳援疫情一線,之江生物迅速調集一支技術骨幹隊伍,攜帶10套全自動核酸檢測前處理系統前往武漢,每天檢測能力可達5000份樣本,助力武漢「應檢盡檢,日結清零」。
今年5月,之江生物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產品被正式列入世界衛生組織應急使用清單,與羅氏、雅培等國際知名企業「同臺競技」。
目前,之江生物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產品的日產能已從10萬人份提升至50萬人份,出口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單排到了明年。
之江生物質檢人員正進行實驗操作(之江生物供圖)
「疫情是檢驗工作的『試金石』,關鍵時刻能不能有擔當,在於平時有沒有腳踏實地的技術儲備,成功沒有捷徑。」之江生物董事長邵俊斌說,成立於2005年的之江生物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生命線,現擁有29項專利,形成20大系列400餘項產品,其中238個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
一切偶然都是必然。記者在之江生物的實驗室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加速技術升級、產品迭代。
比如最新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加流感病毒甲乙型核酸檢測試劑盒,可實現從樣本提取到檢出結果少於30分鐘。該產品現已進入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註冊應急審批通道。
邵俊斌表示,民營企業的一大優勢是「船小好調頭」,而未來的創新一定是多學科融合,包括生物化學、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公司一方面在研製移動式、自動化、高通量的核酸檢測方艙,平戰結合,預計檢測能力能達到每天2萬例樣本,混樣濃縮檢測能達到每天10萬例樣本;另一方面投入了100多名研發人員與其他企業、科研院所聯手合作,希望打造一個「實驗室機器人」,減少醫護人員工作環境風險和防護服穿戴不適,實現行業「零突破」。
「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成為最耀眼的那顆星,也不是每一筆投資、每一次創新都能成功,但是在民營經濟乘風破浪的最好時代,我們幹一行、愛一行,克服困難把產品做好做精,這就是做企業的成就感。」邵俊斌說,生命是永恆的話題,海內外健康市場也足夠大,企業將繼續以信為本、以奮鬥為本,為民營經濟「蓄水池」注入更多原創動力。
文字記者:龔雯、王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