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找到第一條新冠病毒感染鏈:早在一月底,德國感染者飛往上海

2020-08-30 有趣播

德國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研究過程中,發現了歐洲第一條記錄在案的感染鏈,其中一位感染者曾經搭乘航班,從慕尼黑飛往上海……

1月23日,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1號通告,暫時關閉機場、火車站等離漢通道,武漢進入「封城模式」。

當時,除了我們大敵當前、嚴陣以待,全世界其他地方,還是波瀾不驚歲月靜好,甚至有人還在惡意滿滿地等著看笑話。

實際上,幾乎在武漢封城的同時,德國已經出現了新冠病毒傳染病例。

德國軍方微生物研究所發現,早在一月底,新冠疫情還沒有籠罩歐洲,偉巴斯特集團(Webasto SE)辦公樓內,爆發出新冠病毒集體傳染。

偉巴斯特集團,創建於1901年,是汽車工業領域著名供應商,業務覆蓋全世界,特別是汽車天窗方面,全球市場份額高達50%,今年再次入選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歐洲第一條新冠病毒感染鏈,就發生在偉巴斯特集團辦公樓裡。

這座辦公樓處於慕尼黑城外,專門負責汽車零配件研發和銷售,1月22日,大樓裡首位感染者,在食堂就餐時,用桌上調料瓶給自己的飯菜撒鹽,隨後,調料瓶被其他同事拿走。

就是這樣一抓一握,在看似簡單隨意的日常動作裡,新冠病毒開始傳播。

兩天後,大樓裡兩名員工,共用一個電腦工作站,病毒再次傳播;次日,這兩名員工中的一個,參加了一場九十分鐘的公司會議,在隨後的十二天裡,參會者中有十六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通過調查發現,其中有一位女性感染者,在結束德國會議後,從慕尼黑機場搭乘航班離開德國,在她的行程裡,上海是目的地之一。

德國醫學界把偉巴斯特集團的感染者,稱為「慕尼黑集群」,不過,令醫生們困惑不解的是,新冠病毒為什麼在人群中,能夠如此輕易地傳播?

要知道,「慕尼黑集群」中每個人,都是正常工作關係,沒有頻繁肢體接觸、更沒有親密接觸。

於是,醫學研究人員,對偉巴斯特員工進行檢測,一方面是排查病毒感染者,一方面是為了揭開病毒傳播的謎團。

但是檢測結果讓研究小組極為震驚,他們發現在許多員工樣本裡,並沒有檢出感染性病毒顆粒,可是對應的咽拭子樣本,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不單是陽性,而且是強陽性,意味著每毫升唾液中病毒含量超過十億個。

也就是說,新冠感染者並不用咳嗽、打噴嚏,只要正常對話交流,病毒就可以通過口腔飛沫,導致他人感染。

隨後,研究小組對「慕尼黑集群」感染者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發現了新冠病毒另外一個恐怖的秘密。

2003年非典爆發,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就是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將之稱為「SARS病毒」;今年引起全球疫情的新冠病毒,也是一種以前從未在人類身上發現過的冠狀病毒。

而且,不管是非典還是新冠,病人都出現了乾咳、發熱和肌肉疼痛的症狀,研究小組將二者進行對比,驚異地發現,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外觀極其相似,另外,還發現了二者之間最大的不同——複製方式不一樣。

SARS病毒的複製部位,在人體氣管和肺部,研究小組確信,新冠病毒的複製部位,要比SARS病毒淺得多。新冠病毒有能力在上呼吸系統中複製,集中在鼻腔和咽喉部位,我們一些日常動作,都可能有助於病毒傳播,這使得新冠病毒防不勝防。

病毒複製位置不同,傳播效果也不同,這個發現同樣解釋了,都是冠狀病毒變種引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為什麼非典在全球傳播到了3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病例8400多例,而新冠爆發成為全球大流行傳染病,超過2000萬人確診,將近80萬人罹難。

如果當年非典是顆手榴彈,那麼,今年的新冠就是原子彈。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到底源自哪裡?歐美病例早於中國
    2月底往前拉到2019年秋季,當時在義大利北部城鎮科多諾(Codogno)發現了歐洲大陸的首批病例。凱庫勒教授還說,儘管中國發現了病毒,並發出了警告,還示範了阻止病毒傳播的方法,但其他國家並沒有及時的採用,這導致病毒的傳播沒有被阻止。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布的一份新報告,新冠病毒最早在2019年11月底就在義大利傳播,這為其它一些表明新冠更早出現在歐洲的研究又增加了一份證據。
  • 「全球疫情追蹤」已有十多個國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專家稱暫...
    昨日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0例(境外輸入16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4例(境外輸入3例);當日無解除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267例(境外輸入219例)。韓國【韓國疫情最新消息】據韓聯社:韓國報告第一例英國的變種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韓國新增80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美國紐約新冠病毒最初大流行的源頭找到!應該還中國清白了
    大流行在紐約和長島暴發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當時有數十人感染了主要來自歐洲的毒株。文中指出,美國在此前在3月3日的檢測中發現了第一例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調查人員還發現,95%以上感染新冠病毒的紐約人所攜帶的病毒變種可能使其更容易傳染給他人。莫蘭諾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病毒在紐約傳播如此迅速,即使是在這個城市人口密度很高的情況下。在基因測序中,研究人員比較遺傳密碼的小片段,以確定只在特定毒株中發現的突變。莫蘭諾說,這些「標記」可以用來追蹤菌株是如何在一段時間內傳播的,類似於用於追溯人類祖先的測試。
  • 去年9月曾去義大利旅遊,英國一男子自稱是英首例新冠感染者
    這名男子懷疑自己可能是英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今年2月份歐洲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布賴恩認為自己當時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媒體公布的症狀與我的每一個症狀都相吻合,我確信自己是新冠肺炎,絕對是。現在有一項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9月就在義大利出現了,我就是那時去的義大利,9月13日,我相信我就是那個時候感染的。
  • 新冠感染率突破8%!警告:變異病毒很可能已全美擴散
    新冠住院病人7559人。重症病人1222人。717人使用呼吸機。據PIX11報導,州長葛謨表示,在短短兩天時間感染率上升這麼高是非常快非常急劇的。葛謨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節日期間檢測的人數減少了約一半,且參加檢測的人中有更多人已出現了感染症狀。FDA前局長:變異新冠病毒很可能已擴散到美國新冠病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變異的病毒已開始悄然來襲。
  • 河北4天新增上百例感染者!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變長了?如何看待超級...
    無症狀感染者30例; 1月5日,河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0例,無症狀感染者43例; …… 4天,河北已有上百例新冠感染者。 1月6日晚,河北石家莊市、邢臺市分別召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發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 科學家找到了10秒內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
    據外媒BGR報導,新冠病毒的檢測是利用PCR檢測來分析鼻拭子的內容,這使得篩查活動在某些情況下變得很麻煩。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縮短檢測時間。訓練有素的狗可以嗅出疾病特有的氣味,已經在芬蘭赫爾辛基機場部署。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美國:去年11月新澤西州一市長感染新冠病毒
  • 專訪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病毒起源說含三層意義,ABC三種類型...
    這份新冠病毒變種報告分析了從病患身上取得的前160份完整病毒基因組,得出新冠病毒通過突變產生的不同病毒譜系:全球的新冠病毒已經變異為A、B、C三種類型。其中較為原始的毒株A型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毒株最接近,而A型更常出現在美國和澳洲感染者身上,在武漢更常見的是從A型突變的B型毒株。另外,由B型變異而來的C型主要出現在歐洲。
  • 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感染者神經症狀獲解
    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3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這一發現或有助於解釋在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症狀,並為感染的診斷和預防措施提供借鑑。新冠病毒不僅累及呼吸道,還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感染者出現諸如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神經症狀。雖然最新研究已經在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病毒RNA,但病毒如何進入以及如何在腦內分布的問題仍不清楚。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高等衛生研究院曾在官網發布報告稱,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便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 多國新冠病毒最早感染時間提前,源頭到底在哪?
    首發病例是指在一起暴發疫情中符合病例定義,最早發病的病例,它是整個疫情能追蹤到的起點,但不一定就是此前疫情的最早的傳染源,因為暴發調查受到環境、人員和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傳染源往往很難找到,即便是首發病例,在有的情況下也很難最終確定。新冠疫情全球大暴發,最早感染病例出現在哪裡?這是各國一直在探尋的問題。
  • 美媒:研究證實紐約市疫情來自多個歐洲源頭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紐約和長島的新冠疫情暴發比之前認為的開始得要早,很多人感染的都是來自歐洲的病毒毒株。一項新的分析還表明,多數傳播是社區內進行的,而不是來自曾去旅行的人。報導稱,之前的檢測在3月3日發現了首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後,整個紐約暴發大規模感染,到5月中旬已有260600例確診病例。
  • 研究證實:紐約市疫情來自多個歐洲源頭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紐約和長島的新冠疫情暴發比之前認為的開始得要早,很多人感染的都是來自歐洲的病毒毒株。一項新的分析還表明,多數傳播是社區內進行的,而不是來自曾去旅行的人。報導稱,之前的檢測在3月3日發現了首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後,整個紐約暴發大規模感染,到5月中旬已有260600例確診病例。
  • 德國大舉啟動充滿希望的新療法:利用抗體克制新冠病毒
    ,應該從2月25日,北威州發現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算起,至今已經41天過去了,德國的感染人數累計達104408,死亡人數1823人。這項動物試驗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恢復健康的猴子不會再次被感染。他表示對德國慕尼黑第一批感染新冠患者的追蹤調查顯示,他們體內確實產生了不同類型的抗體。這些人,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對病毒是具有免疫力的。 人體的免疫功能複雜、多元,抗體只是其中被激活的一個「捕手」,並不一定是殺滅病毒的最直接的機制。
  • 研究: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 新冠病毒溯源,有新發現!
    米蘭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指出,新冠肺炎的症狀會出現類似「川崎病」的多系統炎症,並伴隨水痘、麻疹等病毒感染,而年紀較小的患者通常發病較晚。但儘管如此,這一研究結果仍具有重大流行病學意義,它擴展了對新冠肺炎傳播時間和途徑的認識。論文認為,這一成果較好地解釋了米蘭所在的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第一波疫情的迅猛程度。
  • 德國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12月1日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的這一發現或有助於解釋在新冠疫情感染者身上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症狀,並有望為感染的診斷和預防措施提供借鑑。新冠病毒不僅累及呼吸道,還累及中樞神經系統(CNS),導致感染者出現類似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神經症狀。雖然最新研究已經在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病毒RNA,但病毒如何進入以及如何在腦內分布的問題仍不清楚。
  • 新冠病毒源頭找到了?
    圍繞新冠病毒溯源的課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德國科學家:全球99.5%新冠感染源都來自義大利,而非武漢德國頂級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庫庫勒11月26日在德國電視二臺的一檔節目中表示,目前正在傳播的新冠病毒中,99.5%可追溯到來自於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並非來自中國武漢。
  • 上海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此為中國大陸首次報告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