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中考物理摩擦力得滿分,一定不能錯過這些考點和題型

2020-12-04 中小學每日一練

《知識梳理》

考點1、摩擦力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考點2、摩擦力作用效果: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而不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①相對運動是兩個物體之間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相對運動趨勢是兩個物體間有運動趨勢,是保持相對靜止,

②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有時也可能是動力。

如人走路時,腳向後蹬地,腳相對於地面有一個向後運動的趨勢,地面對腳有一個向前的摩擦力,使人相對於地面向前運動,此時的摩擦力就是人前進的動力。

例1、關於彈力和摩擦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間有彈力作用,一定存在摩擦

B.物體間沒有彈力作用,一定不存在摩擦

C.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D.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分析】(1)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直接接觸的物體要施加力的作用,這個力叫彈力;

(2)由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可知,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發生相對運動時,產生一種阻礙的力,叫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解答】解:產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相互接觸且接觸面粗糙,有壓力,有相對運動;

A、如果接觸面光滑,即使物體間有彈力作用,也沒有摩擦力,故A錯誤;

B、如果物體間沒有彈力,一定沒有摩擦力,故B正確;

C、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故C錯誤;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彈力與摩擦力的概念,是基礎題。

例2、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當它們相對要滑動,即有運動趨勢時,也會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   

【分析】(1)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2)根據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同,可將摩擦力分為三種:

①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

②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叫滾動摩擦力;

③當兩個物體未發生相對運動,但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解答】解:(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當它們相對要滑動,即有運動趨勢時,也會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靜摩擦力。

故答案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摩擦力的概念、種類的掌握,屬於力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

例3、關於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之間總有摩擦力

B.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到摩擦力

C.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一定存在摩擦力

D.一個物體只有在物體表面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分析】兩物體的接觸面粗糙、物體間存在壓力、物體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間存在摩擦力;如果兩物體相對靜止,則物體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如果兩物體相對滑動,則物體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解答】解: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間如果既沒有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於運動趨勢,則兩物體間不存在摩擦力,故A錯誤;

B、靜止的物體如果跟與它接觸的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則物體受靜摩擦力作用,故B錯誤;

C、如果兩個物體不接觸,兩個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時,物體間不會存在摩擦力,故C錯誤;

D、一個物體只有在物體表面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但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則兩物體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如汽車啟動過程中,相對車廂靜止的木箱與汽車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摩擦力的分類,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題,熟練掌握並靈活應用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考點3、兩種摩擦力: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的區別(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

(1)靜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它們之間有相對運動趨勢,但是保持相對靜止,此時兩個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如圖甲所示。

(2)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相對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如圖乙所示。

(3)滾動摩擦力: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表面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如圖丙所示。

例1、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衝上粗糙斜面後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於木塊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不變

B.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於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

D.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生改變

【分析】因為物體的表面不光滑,所以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一個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據此分析答題

【解答】解:A、木塊在斜面上運動時,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當木塊在斜面上靜止時,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與滑動時的摩擦力不相等,故A錯誤;

B、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於其重力,而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於木塊的重力,故B錯誤;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或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物體靜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趨勢,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C錯誤。

D、木塊衝上粗糙斜面的過程中,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當靜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趨勢,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摩擦力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生改變,故D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了判斷摩擦力方向問題,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即可正確解題,有一定的拔高難度。

考點4、產生摩擦力的條件

①接觸面粗糙。

②兩物體相互接觸並相互擠壓(產生壓力)。

③兩物體間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

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不一定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如:人走路時,腳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就與人行走方向相同。人向上爬杆,人受到摩擦力向上。

例1、如圖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兩個長方形物塊,F是作用在物塊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塊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關於A、B間摩擦力f1和B、C間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分析】物塊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均為零,分別以A和整體為研究對象,研究A與B間、B與地間的摩擦力。

【解答】解:

先以A為研究對象,A做勻速運動,合力為零,由平衡條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則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為零,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再以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分析可知,地面對B一定有摩擦力,故A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關鍵要抓住物塊的運動狀態: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平衡條件分析物塊的受力,要培養根據狀態分析受力的習慣。

例2、將一袋大米放在勻速向右運動的輸送帶上,開始米袋與輸送帶間有一段距離的相對滑動,然後米袋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當輸送帶突然制動時,米袋會繼續向前滑動一段距離後停下。(回答下列小題請選填以下合適的字母標號)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剛放上輸送帶的瞬間,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

(2)當米袋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

(3)當將輸送帶突然制動時,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

【分析】(1)摩擦力是阻礙相對運動的力,總是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的,或者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如果受力只是摩擦力,其他任何力都不受。

(3)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

(1)輸送帶是向右勻速運動的,米袋剛放上時,由靜止變為向右運動,水平方向沒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

(2)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米袋向右勻速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個力與它平衡,因為沒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

(3)輸送帶制動時,米袋由向右運動變成靜止,只有摩擦力方向向左,才能阻止米袋繼續向右運動。

故答案為:A;C;B。

【點評】本題是易錯題,記住摩擦力與相對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並不是與運動方向相反;在傳送帶上勻速運動時是不受摩擦力的。

例3、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常用傳送帶運送工件,如圖所示,工件與水平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時,關於工件受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對傳送帶的壓力與傳送帶對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工件所受到的重力與工件對傳送帶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分析】(1)首先對工件進行受力分析,因為工件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所以它們之間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是相對靜止的,則沒有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只受重力和傳送帶的支持力的作用。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主要區別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作用物體是兩個,而平衡力的作用物體只有一個。

AB、因為工件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所以它們之間沒有發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則工件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B錯誤;

C、工件對傳送帶的壓力與傳送帶對工件的支持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即壓力作用在傳送帶上,支持力作用在工件上),故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

D、工件所受到的重力與工件對傳送帶的壓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而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它們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受力分析的判斷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分析,是一道綜合題。但難度不大,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即可正確作答。

考點5、判斷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通過相對運動,判斷滑動摩擦力

選準研究對象和參照物,明確研究對象相對參照物的運動方向,然後由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斷出研究對象或參照物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②通過假設,判斷靜摩擦力

選準對象與參照物,明確研究對象相對參照物的運動趨勢,最後判定研究對象或參照物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

③通過二力平衡的條件來判斷

選擇研究對象,根據研究對象受力平衡,可知受到一對平衡力,根據平衡力性質可知摩擦力方向。

例1、將彈簧測力計右端固定,左端與木塊相連,木塊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車上,彈簧測力計保持水平,現拉動小車水平向左運動,穩定時運動,穩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木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大小分別是(  )

A.水平向右,2.6N B.水平向左,2.6N

C.水平向右,3.4N D.水平向左,3.4N

【分析】(1)確定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由圖示彈簧測力計讀出測力計的示數;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據此判斷摩擦力方向,對木塊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求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是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6N,即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F=2.6N;

拉動小車水平向左運動時,木塊相對於小車向右運動,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與木塊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由於木塊相對於地面靜止,處於平衡狀態,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平衡,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2.6N。

由以上分析知,ACD錯誤,B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了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知道滑動摩擦力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是正確解題的前提條件,正確對彈簧測力計讀數、靈活應用平衡條件是解題的關鍵。

例2、校運動會爬杆比賽,小明第一個爬到杆頂。如圖所示,小明緊緊握住杆子保持靜止,此時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1;片刻後,小明適度減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勻速滑下,此時他受到摩擦力為f2,則(  )

A.f1、f2均豎直向上,且f1>f2

B.f1、f2均豎直向上,且f1=f2

C.f1豎直向上,f2豎直向下,且f1>f2

D.f1豎直向上,f2豎直向下,且f1=f2

【分析】小明同學靜止和勻速滑下的過程中,受力均平衡。靜止時,其重力與靜摩擦力平衡;勻速下滑時,其重力與滑動摩擦力平衡。

小明緊緊握住杆子保持靜止時,其重力與靜摩擦力平衡,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fl的方向豎直向上,且f1=G;

勻速下滑時,其重力與滑動摩擦力平衡,則f2的方向豎直向上,且f2=G,所以f1=f2.故B正確。

【點評】本題運用平衡條件分析生活中的摩擦問題,關鍵是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根據平衡條件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考點6、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①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②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考點7、影響靜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靜摩擦力與所受外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受外力影響,因此靜摩擦力大小可以在0到最大靜摩擦力之間變化,它是一個被動力。

例1、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選填「必須」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於」、「等於」或「小於」)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在四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小的是(選填「甲」、「乙」、「丙」或「丁」)。

(3)比較甲、乙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有關;比較乙、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有關。(以上兩空選填「壓力」或「接觸面粗糙程度」)

(4)比較甲、丁實驗,發現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於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小明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小明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變,如圖戊所示,重複實驗,發現效果更好。實驗中,小明(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此時物體A相對於木板向   運動(選填「左」或「右」),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   (選填「左」或「右」)。

【分析】(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物塊,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於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等於測力計的示數;

(2)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物體間的壓力有關,接觸面越光滑、物體間的壓力越小,滑動摩擦力越小;

(3)分析圖示實驗,根據實驗控制的變量與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實驗結論;

要探究摩擦力與速度的關係,需使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速度不同;

(4)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題;

(5)根據圖示實驗裝置分析答題。根據相對運動的知識分析,由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回答。

(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處於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於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由圖示四次實驗可知,在實驗丁中,物體間的壓力最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最小,因此滑動摩擦力最小;

(3)由圖甲、乙所示實驗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可以應用甲、乙所示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係;

要探究滑動摩擦力與速度的關係,需使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兩圖壓力大小不同,實驗過程沒有控制物體間的壓力保持不變,因此,不能正確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係,所以她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

(4)由圖甲、丁所示實驗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由於沒有控制物體間的壓力相同,他的結論是錯誤的;

(5)由圖戊所示實驗可知,拉動木板時物塊保持不動,物塊處於平衡狀態,滑動摩擦力等於測力計的拉力,實驗時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向右拉動木板,此時物體A相對於木板向右運動,故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

故答案為:(1)必須;等於;(2)丁;(3)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4)錯誤;(5)不一定;右;左。

【點評】本題考查了實驗現象分析,知道實驗原理、應用控制變量法分析清楚圖示實驗情景即可解題,熟練應用控制變量法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例2、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裝置如圖所示,鋁塊和木塊的外形相同,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不動,鋁塊通過細線與彈簧測力計相連。(忽略滑輪的摩擦)

①圖甲中,將鋁塊放在水平木板上,豎直向上拉測力計,當鋁塊沿水平方向做運動時,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等於測力計的示數F1,則F1=   N。

②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在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③圖乙中當木塊隨鋁塊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N,圖乙實驗完成後,利用原有器材,還可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請你簡要說明實驗方案:   

④請你判斷:圖丙中,鋁塊水平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選填「大於」、「等於」或「小於」)圖甲中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

【分析】(1)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可知,只有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根據指針位置進行讀數;

(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進而得出結論,注意下結論時控制變量;

(3)根據木塊的運動狀態求出摩擦力。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需控制壓力相同,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進行設計方案即可;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

【解答】解:(1)豎直向上拉測力計,通過定滑輪使鋁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鋁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等於測力計的示數,摩擦力的大小。

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圖中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示數為F1=1.6N,即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6N。

(2)分析比較甲、乙兩次可知,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圖中接觸面間的壓力大,測力計示數大,滑動摩擦力大,

故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鋁塊與木塊相對靜止,鋁塊與木塊間既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木塊不受摩擦力,摩擦力為0N。

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需控制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設計方案:

將鋁塊疊放在木塊上,然後放在水平木板上,豎直向上拉測力計,使它們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測力計示數F3,分析比較F3與F2的大小,得出結論。

(4)由圖丙可知,鋁塊在木板上運動時,壓力也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則所受的滑動摩擦力不變,故圖丙中鋁塊水平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等於圖甲中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 1.6;(2)接觸面粗糙程度;壓力;(3)0;將木塊與鋁塊互換位置,重複實驗,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4)等於。

【點評】本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考查了實驗操作、儀器的讀數、實驗結論的歸納與實驗方案的設計等,屬於力學重要實驗之一,平時學習時多總結實驗命題點有助於快速解題。

考點8、求靜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當兩個物體之間保持相對靜止並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間有靜摩擦力產生。

求一個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時,根據物體受力平衡可知,靜摩擦力大小與所受外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物體處於平衡態時,所受合力為零)

考點9、求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①物體在接觸面作勻速直線運動時,處於平衡態,所受合力為零,此時的摩擦力叫做滑動摩擦力,其大小隻與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根據物體受力平衡可知,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所受外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物體處於平衡態時,所受合力為零)

②物體在接觸面做加速或減速直線運動時,處於非平衡態,所受合力不為為零,此時的摩擦力也叫做滑動摩擦力,其大小隻與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可知,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時,其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同等情況下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相等。

(可知: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

例1、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10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於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於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

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10N,方向水平向左

C.B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

【分析】對整體受力分析,通過共點力平衡,求出地面對B的摩擦力,隔離對A分析,得出B對A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解:對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對A向右的靜摩擦力,因為A處於靜止狀態,受到的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10N,故A錯誤;

把AB看成一個整體,處於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於兩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兩個拉力,地面對B沒有摩擦力,故D正確,B錯誤;

B物體處於靜止狀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故C錯誤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能夠正確地受力分析,運用共點力平衡求解,注意整體法和隔離法的運用。

例2、如圖甲所示,相同的兩物塊A、B疊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N;若將A、B物塊按圖乙所示緊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推力F2=   N;

【分析】(1)產生摩擦力的條件,物體間有壓力,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2)根據題目中告訴的通過探究發現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的大小無關,結合甲乙兩圖所示的情況,可以得到F2的大小。

(3)分析乙圖A和B整體的受力情況,根據平衡力條件,判斷推力大小。

(1)由甲圖知,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由於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A、B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木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0N;

(2)從甲圖到乙圖,改變的只是物體A、B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所以物體A、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甲乙兩種情況下,物體都處於平衡狀態,拉力都等於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不變,故拉力F2=F1=f=20N。

(3)乙圖,當A和B的整體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整體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2,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f、水平向左的推力F (其中摩擦力仍然為f=20N);

整體處於平衡狀態,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F2+f=20N+20N=40N。

故答案為:0;20;4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大小的判斷,此題中要明確,摩擦力的方向是隨著其運動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的。

例3、如圖所示,用50N的水平壓力將一重20N的木塊壓在豎直的牆壁上,當木塊沿豎直方向勻速下滑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20N B.30N C.50N D.70N

【分析】首先要明確靜止和勻速下滑時,物體都處於平衡狀態,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兩個力是平衡力,然後根據平衡力的特點解題就可。

【解答】解:物體靜止和勻速下滑時受平衡力作用,在這兩種狀態下摩擦力都是和重力為平衡力,摩擦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即摩擦力為f=G=20N,方向豎直向上。

【點評】解此類題判斷平衡力是關鍵,找出平衡的一對力,根據二力平衡特點解題。

例4、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係和物體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0~2秒,物體沒有推動,是因為推力小於摩擦力

B.2~4秒,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C.2~4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2N

【分析】(1)由v﹣t圖象可知,0~2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從而可知物體所處的狀態,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推力和阻力之間的關係;

(2)由v﹣t圖象可知,4s~6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由F﹣t圖象讀出推力的大小,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求出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3)由v﹣t圖象可知,2s~4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變化即可判斷所處的狀態;滑動摩擦力只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

(1)由v﹣t圖象可知,0~2s內物體的速度為0,即靜止,處於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道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

(2)由v﹣t圖象可知,4s~6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4m/s不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由F﹣t圖象可知,4s~6s內推力的大小為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2N;故D正確;

(3)由v﹣t圖象可知,2s~4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均勻增大,做的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

因滑動摩擦力只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

所以,2~4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並能將v﹣t圖象和F﹣t圖象相結合,判斷出物體的運動狀態,根據平衡狀態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題的關鍵,要注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無關。

考點10、增大與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

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①減小壓力;

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

④使接觸面彼此分離。

例1、下列摩擦屬於有害摩擦的是(  )

A.機械運轉時軸承與滾珠之間的摩擦

B.黑板擦與黑板之間的摩擦

C.傳送帶與轉動輪之間的摩擦

D.騎自行車時手與自行車手把之間的摩擦

【分析】結合生活實際,有些摩擦是有利,需要增大;有些摩擦是有害的,需要減小。

【解答】解:A、機器軸上的摩擦是有害的,對軸有磨損作用,屬於有害摩擦,故A符合題意。

B、黑板擦與黑板之間的摩擦是有益的,便於把粉筆字擦掉,屬於有益摩擦,故B不符合題意。

C、傳送帶與轉動輪之間的摩擦是有益的,避免打滑,不能完成傳送任務,屬於有益摩擦,故C不符合題意。

D、騎自行車時手與自行車手把之間的摩擦是有益的,避免打滑,握不住車把,屬於有益摩擦,故D不符合題意。

【點評】此題考查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辨別,屬於基礎知識。

例2、體操運動員上場前會在手上塗些鎂粉,下列例子與其目的相同的是(  )

A.行李包下安裝輪子 B.冰壺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C.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

【解答】解:體操運動員上場前會在手上塗些鎂粉,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A、行李包下安裝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故A不合題意;

B、冰壺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合意題;

C、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

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合意題。

【點評】本題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問題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解答此題類問題時要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

例3、自行車是「綠色」出行的交通工具,為了減少摩擦的設計是(  )

A.車上安裝有剎車閘 B.輪胎上刻有花紋

C.車軸處裝有滾動軸承 D.腳踏板做得扁而平

(3)減小壓強的方法: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解答】解:A、車上安裝有剎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

B、輪胎上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

C、車軸處裝有滾動軸承,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故C符合題意;

D、腳踏板做得扁而平,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故C不合題意。

【點評】該題以自行車考查了有關摩擦力、壓強等方面的知識,難易程度適中,解答的關鍵是掌握每個知識點的基本概念和各自的影響因素。

相關焦點

  • 想讓2016中考物理得滿分,150句物理要點須熟記!
    原標題:想讓2016中考物理得滿分,150句物理要點須熟記! 如想獲取更多期末考試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北京中考微信公眾號「」 中考物理必須知道的150句話,物理老師教學經驗整理,很多同學最容易錯的知識點總結,建議為孩子收藏!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考點:功的計算和單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考點:功的計算和單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功的計算和單位:   a)計算:在物理學中,把力與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 滿分攻略|初中物理考點技巧總結(一)
    小編橙子為大家準備了初中物理期末考試必備考點、應試方法,分三期發布,希望可以幫你的初中物理拿到滿分。歡迎大家分享收藏,學習提高,加油哦~初中物理期末考試必備考點——簡答(一)1.在遊泳池邊向池底看去,感覺池水並不深,下水後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試分析:為什麼池水深度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 2019中考物理電學題型解題方法
    物理電學是常失分的考點內容,需要大家重點複習。下面 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 物理電學題型解題方法,輔助大家學習。 2019 電學題型解題方法 一、公式運用不熟練,解題找不到突破口 電學計算的特點是公式多,一旦公式記不熟練或者記混就會導致這個題出現問題。
  • 2019年中考物理考點總結(一)
    ■考點一質量和密度質量 1.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量。
  • 3年培養73名中考英語滿分狀元,這個老師的秘訣是……
    哈佛大學特邀訪問學者,近3年培養了73名中考英語滿分狀元的劉夢老師認為:  學英語最重要的是方法,方法,方法!比如初二的知識點會是初一的二倍,一定要從體系上去梳理學習。    劉夢老師是哈佛大學特邀訪問學者,劍橋大學認證TKT(英語教學能力證書)持有者,澳洲昆士蘭大學(QS世界排名 47)英語教育專業碩士在讀;  曾擔任某知名上市教育機構中學部教學總監,近3年內培養出了73名中考英語滿分狀元,2019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所帶班級100%進入「衡中系」和「石家莊系」;
  • 中考物理複習必備,20個常考高頻考點歸納,近4年考題分析
    物理複習期間,大家都知道一定要關注往年考題的知識點,通過比較,可以更有方向性的進行某個知識點的訓練。但是多數學生因為中考複習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去整理,下面小編就廣東省往年考題分析各種題型對應知識點的進行比較和歸納,希望能給你帶來學習上的幫助,同時通過你的分享能幫助更多的人!
  • 想要2020年中考數學「應用題」得滿分,一定不能錯過這10道預測題
    012020年中考應用題解題思路及應對策略最近這些年,河南中考應用題在整張試卷中屬於中等偏下難度的題型,同學們想要數學的高分,這道題是比抓題,一定要得滿分。但歷年中考中不少同學,仍然在丟分。根據河南省中考考試習慣,中考應用題第一問大概率是利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題,第一問大部分同學們都能做對。關鍵在於第二問,第二問往往涉及到方案優化問題。對於方案優化問題中考結合一次函數或二次函數去解題,這時需要同學們把求利潤大化或最省錢等方案優化問題,需要先求出自變量的取值範圍,然後化成一次函數或二次函數求最值問題。
  • 中考物理題精講:利用機械效率和摩擦力關係圖,求滑輪組有用功率
    利用機械效率和摩擦力的關係圖,求滑輪組的有用功率,這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解決這類題型的關鍵是選擇合理的受力分析對象,結合二力平衡條件,求得摩擦力與滑輪組對物體拉力之間的數量關係,利用功和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求得滑輪組做的有用功和,進而用動滑輪的重力和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表示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100多個初中化學方程式和30個化學反應現象匯總,中考滿分必背!
    中考想要考上好的高中,化學這門課千萬要重視。分析歷年中考學生成績,中考總分高的學生,化學考滿分的學生有很多。到了初三各個科目都要複習,學習時間緊,留給化學的時間很有限,所以要注重學習策略和方法,善用資料,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所以名師大講堂老師編著了這份初中化學考點匯總,幫助孩子更高效理解記憶化學知識點,學生只要吃透,化學考試衝刺滿分希望很大。
  • 初二語文成績怎樣提高,要掌握哪些考點和解題技巧才有助於中考?
    初二學生的語文要掌握的東西除了初三課本的課內古文言文和議論文閱讀理解不要求掌握外,其它要掌握的東西完全和中考內容一致。因此初二學生語文成績提升直接關係中才語文成績。而要複習提升的東西同樣源自中考必考內容。也就是說要想提升語文成績首先要明晰所有考點,有的放矢的去複習才不至於浪費時間和精力。
  • 一類出錯率奇高的中考物理圖像題!記住這些得滿分!
    中考物理題中,有一類相對基礎的題型,每隔一兩年就會考一次,這類題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出錯率卻很高。這類題型就是「圖像題」!比如「s-t」圖像、「v-t」圖像、「m-v」圖像、"u-i"圖像等等。這類圖像題為什麼出錯率高呢?
  • 2018中考物理:16大考點之機械效率和功
    機械效率和功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三種不做功的情況:(1)有力沒距離、(2)有距離沒力、(3)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垂直。   3.功的計算:功(W)等於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簡單機械篇(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簡單機械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分析力臂需要注意什麼?回答:力臂分為動力臂和阻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
  • 備戰中考物理 題型不同複習方法不同
    原標題:備戰中考物理 題型不同複習方法不同  中考臨近,如何有效地進行物理備考?很多學生無法理出頭緒,下面我們從中考題型入手,為各位同學做簡單分析。   選擇題 要注意審題   選擇題對考查學生掌握物理概念的準確性有較強的鑑別作用,在中考試卷佔著相當比例。
  •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專題訓練,搞懂這些例題,想不考高分都難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專題訓練,搞懂這些例題,想不考高分都難!儘管同學上了初二之後才會接觸和學習物理知識,可是因為複製玄妙的物理概念知識還是讓很多初中生對於物理這門學科喜歡不起來,特別是力學知識更是讓很多學生在初中物理考試中頻繁丟分!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計算題超經典題型匯總帶答案,中考複習必備(建議收藏)
    對於物理常考的題型,填空題在於知識積累,選擇題和作圖題在於基礎的運用,而計算題就在於知識的運用,實驗探究題就是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今天分享的是系統整理的中考物理計算題,如果需要知識梳理等下面有直達連結。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幫助。
  • 浮力|中考物理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熱點考點,必看
    中考物理專題之浮力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熱點考點,中考生必看,錯過了,那就可惜了。浮力是初中力學部分較難的一個知識點,考點涉及的難度也得到學生們的一致認可,它的考點除了單獨的考點外,還結合液體壓強的考題也是很多學生心中的陰影。
  • 初二物理:求物體間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有點難?掌握這方法快速求解
    求物體間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初二物理的重要題型,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例題現有3塊相同的磚,每塊磚重為10N,一人用豎直的兩板將三塊磚如圖所示夾起,求「2號」磚左側和右側各自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