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編 導 讀
在古代典籍或古裝劇中,常有這樣一個情節:醫生一邊摸著病人的脈象,一邊滿面痛惜地搖了搖頭,其中含義不言而喻——病人沒救了。那麼,醫生到底摸到了什麼脈象,才斷定病人命不久矣的呢?這是故事的戲劇效果還是真實可信的醫術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這診脈斷人生死(或病情輕重)的「神奇」方法,快來文中看看吧!
作為合格的中醫師,不僅要能夠辨證施治,達到「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的程度,還必須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視死別生」。不能因為病人拿來的化驗單結果表現病重就認為他病重,也不能因為病人拿來的化驗單結果表現病輕就認為病易治,我們必須有自己判斷病人病情輕重的方法。
中醫眼中的重病人在西醫眼中甚至可能認為沒病,而很多西醫認為重病不治的病人,來到中醫這裡看可能是很簡單的小病,當然更多的是中醫看是大病,西醫檢查結果也是大病。下面我就通過脈象和症狀來說明中醫決死生之法。
中醫從脈象判斷是否病重,一般看脈「是否陰陽離決」與「是否有胃氣」。
判斷陰陽是否離絕用人迎氣口診法,即關前一分與關脈的差異,如果關前一分遠遠大於關脈,甚至關前一分是關脈的三四倍,這為外關脈,說明陰陽馬上就要分離了。如果關前一分遠遠小於關脈,甚至關脈是關前一分的三四倍,這為內格脈,也說明陰陽馬上就要分離了。關格者與之短期,很快就有生命危險,「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判斷病人死生還要看是否有胃氣,即使沒有出現關格脈,病人出現沒有胃氣的脈也是死脈。
知常篇
提綱要脈,總歸浮、沉、遲、數、滑、澀六類。包括表裡、陰陽、寒熱、虛實、臟腑氣血。浮為陽為表,沉為陰為裡;遲為在髒,為寒為虛;數為在腑,為熱為實;滑為血有餘,澀為氣獨滯。浮沉以舉按輕重言。洪、芤、弦、虛、濡、長、散,皆輕按而得之類,故統於浮;短、細、實、伏、牢、革、代,皆重手而得之類,故統於沉。遲數以息至多少言。若微、弱、緩、結,皆遲之類,故統於遲;緊、促、動皆數之類,故統於數。滑雖似數,澀雖似遲,而其理各別,因遲數以呼吸定其至數,滑、澀則以往來察其形狀,且滑、澀兩脈,多主氣血,故此兩脈雖無所統,平列於浮沉遲數為六綱。
1.浮脈
浮以候表,其象輕手即得,重手不見,動在肌肉之上。浮為風、虛、眩之候,陽脈浮為表熱,陰脈浮為表虛。浮而有力是風熱,浮而無力是血弱。
洪:浮而有力為洪,即是大脈,又名鉤脈,其象極大而數,按之滿指,如群波之湧,來盛去衰,來大去長。洪為經絡大熱,血氣燔灼之候。凡久嗽咳血忌見此脈。形瘦多氣者大忌。凡病脈見洪是病加重之象。洪為表裡皆熱,為大小便秘,為煩躁,為口燥咽幹。
芤:浮而無力為芤,其象浮大而柔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指下成窟,診察在浮舉重按之間得之。芤為失血之候,為氣有餘,血不足,血不足以載氣之徵。火犯陽經則血上溢而見吐衄,火侵陰絡則血下流,而見便血、崩漏。
弦:浮而端直為弦,其象按之不移,舉之應手端直,如新張弓弦之狀。弦為血氣收斂,為陽中伏陰,或經絡間為寒所滯之候。弦緊數勁為太過,弦緊而細為不及,弦而軟病輕,弦而硬病重,輕虛以滑者平,實滑如循長竿者,病勁急。主痛,為瘧,為疝,為飲,為冷痺,為勞倦,為拘急,為寒熱,為血虛,為盜汗,為寒凝氣結。弦兼數為勞瘧,弦兼長則中有積滯,兩手脈皆弦為脅急痛。
虛:浮而遲大為虛,其象遲軟散大,舉按少力,豁然空虛,不能自固。虛為氣血俱虛之候,多為內臟不足之症,為傷暑,為虛損,為煩躁,為自汗,為小兒驚風。
濡:浮而遲細為濡,即軟脈。其象虛軟無力,應手細散,如棉絮之在水中,輕手相得,重手按之即隨手而沒。濡為氣血兩虛之候,亦主脾溼,為虛損,為自汗,為痺,為下冷,為亡血少氣。
長:浮而迢亙為長,其象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指下有餘,過於本位。長為氣血皆有餘之候,有三部之長,有一部之長,按之如牽繩則病。為壯熱,為癲癇,為陽毒內蘊,為三焦煩熱,為陽明經熱盛。
散:浮而虛大為散,其象有表無裡,有陰無陽,按之滿指,散而不聚,來去不明。散為氣血耗散,臟腑真氣消耗。若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猶為平脈。倘病脈見代散者病危,主虛陽不斂,心氣不足,多非佳兆。
2.沉脈
沉脈以候裡,其象輕手不見,重手乃得,按至肌肉以下,著於筋骨之間。沉為陰逆陽虛之候,主陰經病,主氣,主水,主寒,主骨,為停飲,為癖塊,為脅脹,為厥逆,為洞洩。沉兼細為少氣,沉兼滑是宿食停滯,沉兼遲是痼冷內寒,沉兼伏主吐瀉,沉兼數是內熱甚,沉兼弦是心腹冷痛。
短:沉而不及為短,其象兩頭短縮不滿,不及本位,應手而回。短為氣血不足之候,俱主不及之病。亦主三焦氣壅,宿食不消。短脈兼浮為血澀,短脈兼沉多痞塊。短脈一般只見於尺寸,若見關部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則是陰陽危絕之候。
細:沉而微軟為細,其象小於微而常有,細直而軟,指下尋之,往來如蠶絲狀。細為血冷氣虛不足以充之候。主諸虛勞損。為元氣不足,內外俱冷,虛弱洞洩,憂勞過度。或為溼侵腰脊,為積為痛,俱主在內在下之病。
實:沉而弦長為實,其象舉按不絕,迢亙而長,不疾不徐,動而有力。實為三焦氣滿之候。俱主有餘之病。為嘔,為痛,為利,為氣塞,為氣聚,為食積,為伏陽在內。
伏:沉極幾無為伏,其象極重按之,直至透筋著骨,指下始覺隱隱然。伏為陰陽潛伏,關格閉塞之候。關前得之為陽伏,關後得之為陰伏。見脈伏者,不可發汗。主痛甚,為積聚,為疝瘕,為吐瀉,為水氣,為食不消,為營衛氣閉而厥逆。
牢:沉而有力為牢,其象以沉似伏,實大而長,少弦,按之動而不移,若牢固然。牢為沉寒裡實,或勞傷痿極之候。沉寒裡實者,為疝症瘕。勞傷痿極者,多近乎無胃氣之危殆病證,是虛病反見實脈。此外,有見於骨節疼痛之表證。
革:沉失常度為革,其象沉伏實大,如按鼓皮一般。革為虛寒失血之候(其實即芤弦兩脈相合之象,芤為虛,弦為寒,虛寒相搏)。主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產漏下,又為中風感溼之證。
代:沉而更代為代,其象動而中止,良久方還,復動,前後歇止均勻,而有定數。代為髒氣虛衰,氣血不足之候。若病羸瘦見此,是為一髒衰竭之象。若因病氣血驟損而至元氣卒不相續,或因風因痛而致則為病脈,妥善調治,仍屬無妨。
3.遲脈
遲脈以候髒,其象呼吸之間,脈僅三至,來去極慢。遲為陰盛陽虛之候,陽不勝陰,故脈來不及。居寸為氣不足,氣寒則縮。居尺為血不足,血寒則凝。主寒,主虛。兼浮為表寒。陽不足,身必惡寒。兼沉為裡寒。陽不足,常致髒寒下利。
微:遲而細軟為微,其象極細而軟,若有若無,按之如欲絕。微為氣虛血弱之候,又主陰寒。亦有外感蓄熱在裡,脈道不利,不屬於寒者,當分別之。總之,氣血微脈亦微,主虛弱。為虛汗,為洩瀉,為少氣,為崩漏不止。
弱:遲而無力為弱,其象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輕取則無。弱脈為陽陷入陰、精氣不足之候,亦主筋。為痼冷,為烘熱,為洩精,為虛汗,為筋痿,為虛虧。弱而兼滑,為有胃氣。弱而兼澀,多為久病。陽浮陰弱,則為血虛而筋急,惡寒發熱。
緩:遲而有力為緩,其象比浮而稍大,似遲而小疾。一息四至,來往迂緩,呼吸徐徐。緩為氣血向衰之疾。若不沉不浮,從容和緩,無徐疾微弱之偏,則為神氣充足,脾胃正常之象。倘為病脈則為風,為虛,為痺,為弱,為疼。在上為項強,在下為腳弱。兼浮為外感風邪,兼沉為血氣虛弱。
結:遲而時止為結。其象來時遲緩,時一止又復來。結脈為陰獨盛,而陽不能相入之候。此為陰脈之極,為亡陽,為汗下,為疝瘕,為積聚,為宿痰滯結,為氣血凝結,為食飲留滯,為七情鬱結。兼浮為寒邪滯結,兼沉為積氣在內,雖多因氣血凝滯所致,但應注意其因陰陽虛損病變而來,以免貽誤病機。
4.數脈
數脈以候腑,其象一息六至,搏動疾速。數為陽熱亢盛,陰液虧損,為有熱的徵象。數而浮多為表熱,數而沉多為裡熱,數而有力為實熱,數而無力多為虛熱。
緊:數而弦急為緊,其象來時勁急,按之長,左右彈指,舉之如牽繩轉索之狀。但至數卻不及六至,又名急脈。緊為寒風激搏伏於營衛之候,主寒,主痛,內而腹,外而身,有痛多見緊象。亦有熱痛者,但必兼實數。熱為寒束,故急數如此,但須有神氣為妙。緊而兼浮,為外感風寒身痛。緊而兼沉,為腹中有寒,或為風癇。
促:數而時止為促,其象來時數,時一止復又來,徐疾無一定之狀。促為陽獨盛,而陰不能相和之候。怒氣逆上,亦令脈促。此陽脈之極,為氣痛,為鬱悶,為毒疽,為瘀血發狂,為三焦鬱火,為痰積咳嗽,為喘逆。
動:數見關中為動,其象數而獨見於關。形圓如豆,無頭無尾,厥厥動搖,尋之有,舉之無,不往不來,不離其處。動脈為痛,為驚,為洩痢,為拘攣,為崩脫,為虛勞體痛,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
5.滑脈
滑脈候氣。其象往來流利,如珠走盤,不進不退。滑脈為血實氣壅,血不勝氣之候。主痰飲諸病,為血瘀血盛。婦女經停無病,諸脈調,惟尺獨滑,為有胎。上為吐逆,下為氣結。滑而兼數,為熱結。
6.澀脈
澀脈候血。其象虛細而遲,往來極難。或一止復來,三五不調。澀為氣多血少之候,主血少精傷之病,為無汗,或為血痺痛。婦女有孕,而見澀脈為胎病。無孕而見澀脈為敗血之候。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長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
大體的意思為春天脈象稍微弦一點,說明這個人沒有病,如果秋天摸到病人脈象稍弦,可以推測春天這個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因為春天的天象會使弦脈加重。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能明顯摸到弦脈,都說明這個病人當下就處於肝病的象,為鬱郁欲發之象,《內經》形容這種脈為「盈實而滑,如循長竿」。如果脈象弦硬而有力,沒有一點柔和之象,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肝死象,不管哪個季節摸到,逢春病情會加重或逢春會發病,到秋天便死。《內經》形容這種脈為「急益勁,如新張弓弦」。
時處夏天,脈象微鉤為正常,任何時候能明顯摸到鉤脈,「喘喘連屬,其中微曲」,都說明病人當下處於心病象,如果脈象鉤到過極,無一點柔和之象,「前曲後居,如操帶鉤」,說明病人當下處於心死象,活不過夏天。
時處長夏,脈象微弱為正常,任何時候能明顯摸到弱脈,「實而盈數,如雞舉足」,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脾病象,如果脈象代到過極,無一點柔和之象,「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脾死象,長夏病情會加重,活不過冬天。
時處秋天脈象微毛為正常,任何時候能明顯摸到毛脈,「不上不下,如循雞羽」,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肺病象,如果脈象毛到過極,無一點柔和之象,「如物之浮,如風吹毛」,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肺死象,入秋病情會加重,活不過夏天。
時處冬天,脈象微石為正常,任何時候能明顯摸到石脈,「如引葛,按之益堅」,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腎病象,如果脈象石到過極,無一點柔和之象,「發如奪索,闢辟如彈石」,說明病人當下處於腎死象,入冬病情會加重,活不過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