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絕對值: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很難?掌握這些就夠了

2021-01-08 中考數學分享

對於剛上初一的學生,數學的學習馬上迎來的就是數軸。並第一次出現了數形結合這一貫穿整個初中學習的數學思想方法。而絕對值的出現,又多了一個分類討論思想。當數形結合思想與分類討論思想結合,有理數的壓軸題呼之欲出。

華羅庚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

然而,在初一數學的學習中,數形結合究竟怎麼用呢?

我們先閱讀下面材料:

點A、B在數軸上分別表示實數a、b, A、B兩點之間的距離表示為AB.

當A、B兩點中有一點在原點時, 不妨設點A在原點, 如圖甲, AB=OB=∣b∣=∣a- b∣;

當A、B兩點都不在原點時,

① 如圖乙, 點A、B都在原點的右邊,AB= OB - OA = | b | - | a | = b - a = | a -b |;

② 如圖丙, 點A、B都在原點的左邊,AB= OB - OA = | b | - | a | = - b - (-a) = | a -b | ;

③ 如圖丁, 點A、B在原點的兩邊AB= OA + OB = | a | + | b | = a + (-b) = | a -b |.

綜上, 數軸上A、B兩點之間的距離AB=∣a - b∣.

(2) 回答下列問題:

① 數軸上表示2和5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是______ ,

數軸上表示 -2和 -5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是______ ,

數軸上表示1和 -3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是______ ;

② 數軸上表示x和 -1的兩點分別是點A和B,則A、B之間的距離是______ , 如果AB=2, 那麼x=________ ;

③ 當代數式∣x+2∣+∣x -5∣取最小值時, 相應的x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____.

④ 當代數式|x-1|+|x+2|+|x-5|取最小值時,相應的x的值是_________.

⑤ 當代數式|x-5|-|x+2|取最大值時,相應的x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3,3,4; ②|x+1|,-3或1; ③-2≤x≤5; ④1; ⑤x≤-2。

了解基本的數形結合思想之後,再看一看其綜合運用。這一在初一上冊壓軸題中的常客,掌握好,離滿分就不遠了!

綜合運用

已知數軸上三點M,O,N對應的數分別為﹣2,0,4,點P為數軸上任意一點,其對應的數為x. (1)如果點P到點M、點N的距離相等,那麼x的值是;

(2)數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點P到點M、點N的距離之和是7?如果存在,求出x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如果點P以每秒鐘6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O向右運動時,點M和點N分別以每秒鐘1個單位長度和每秒鐘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也向右運動,且三點同時出發,那麼經過幾秒鐘,點P到點M、點N的距離相等.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數軸;兩點間的距離.

【專題】幾何動點問題.

【分析】

(1)根據三點M,O,N對應的數,得出NM的中點為:x=(﹣3+1)÷2進而求出即可;

(2)根據P點在N點右側或在M點左側分別求出即可;

(3)設經過t秒點P到點M、點N的距離相等,則P點表示的數是6t,M點表示的數是﹣2+t,N點表示的數是4+3t,根據PM=PN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數軸上三點M,O,N對應的數分別為﹣2,0,4,點P到點M、點N的距離相等,

∴點P是線段MN的中點, ∴x=(﹣2+4)÷2=1. 故答案為:1;

(2)存在;設P表示的數為x,

①當P在M點左側時,PM+PN=7, ﹣2﹣x+4﹣x=7, 解得x=﹣2.5,

②當P點在N點右側時, x+2+x﹣4=7, 解得:x=4.5;

答:存在符合題意的點P,此時x=﹣2.5或4.5.

(3)設經過t秒點P到點M、點N的距離相等,則P點表示的數是6t,M點表示的數是﹣2+t,N點表示的數是4+3t,

由題意,得 PM=PN, 則6t-(﹣2+t)=|4+3t﹣6t|, 解得t=0.25.

答:經過0.25秒鐘,點P到點M、點N的距離相等.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以及數軸,關鍵是理解題意,表示出兩點之間的距離,利用數形結合法列出方程.

相關焦點

  • 初一數學考點難點專題講解及訓練,數軸兩點間距離的求解
    在初一數學上冊,我們在學習了基本的正數、負數、有理數後,對有理數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應該能夠掌握有理數的分類,「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也是期末常考題型,一般會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而這基本上就是送分的題目。學生應該熟練掌握兩點:1、表示的意義相反;2、他們是同類量。基礎知識之後就是我們的數軸,注重考察數形結合思想,不僅期末考試要考,中考也是常考題型。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僅供參考!   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1.對於數軸上的兩點,設它們的坐標分別為,,則的距離為,的中點的坐標為.     由於表示數軸上兩點與的距離,所以在解一些簡單的含絕對值的方程或不等式時,常藉助於數形結合思想,將問題轉化為數軸上的距離問題加以解決.例如,解方程時,可以將問題看作在數軸上求一點,使它到,的距離之和等於.     2.對於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設它們的坐標分別為,,則兩點的距離為,的中點的坐標滿足,.
  • 2019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下面是《 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僅供參考! 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1.對於數軸上的兩點,設它們的坐標分別為,則的距離為,的中點的坐標為。 由於表示數軸上兩點與的距離,所以在解一些簡單的含絕對值的方程或不等式時,常藉助於數形結合思想,將問題轉化為數軸上的距離問題加以解決.例如,解方程時,可以將問題看作在數軸上求一點,使它到,的距離之和等於. 2.對於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設它們的坐標分別為,則兩點的距離為,的中點的坐標滿足。
  • 七年級數學難點|破解數軸上的動點問題的絕招
    必備知識:1.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如何表示?可用絕對值來表示,即兩點所表示的數差的絕對值.如,數軸上點A,B所表示的數是a,b,則AB=|a-b|或|b-a|.2.數軸上一個動點如何字母來表示?用有理數的加法或減法即可解決,就是起點所表示的數加上或減去動點運動的距離,向正方向用加,負方向用減.如,數軸上點A對應的數為-1,點P從A出發,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設運動的時間是t,則點P所表示的數是-1+2t.3.怎樣求數軸上任意兩點間的線段的中點?
  • 2021中考數學一輪複習——第2講:數軸
    第2講 數軸一、數軸1、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2、數軸上點的位置:① 在原點左側的數為負,在原點右側的數為正,原點對應的數為O;② 數軸上的點,距離原點越近,其對應的數的絕對值越小;距離原點越遠,其對應的數的絕對值越大。
  • 初一數學,老師梳理:代數式知識點在數軸上運動問題中的運用方法...
    數軸上的運動問題是七年級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利用絕對值、代數式的知識點解決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已知數軸上A,B兩點表示的有理數分別為a,b,且(a-1)^2+|b+2|=0。
  • 初一上學期期末熱點,利用數軸解決相關問題,動點題難度大
    01類型一:利用數軸解決距離問題在講動點題之前,需要掌握利用數軸解決距離問題。那麼,首先需要知道絕對值的幾何應意義,數軸上表示 a 的點到原點的距離,原點用「0」表示,即一個數與0的距離。比如5到原點的距離為5,那麼|5|=5;-5到原點的距離也等於5,那麼|-5|=5;如果一個數到原點的距離等於5,那麼個數可能是±5。
  • 初一上學期,數軸中的摺疊問題,藉助中點公式找準「新」原點
    ①則數軸上數3表示的點與數 __________表示的點重合.②若數軸上A、B兩點之間的距離為7(A在B的左側),並且A、B兩點經摺疊後重合,則A、B兩點表示的數分別是__________ .③若數軸上C、D兩點之間的距離為d,C在D的左側並且C、D兩點經摺疊後重合,求C、D兩點表示的數分別是多少?
  • 新初一難點——絕對值化簡,掌握不好要吃大虧
    絕對值的意義:幾何意義:表示數軸上的點到原點的距離代數意義:正數的絕對值等於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等於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還是0。我們來看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幾點,根據絕對值的代數意義相反數的表示符號與括號再來看一個結合數軸的題,
  •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案例分析
    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解析幾何的基本公式。它為後續點到直線距離公式、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方程的建立,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綜合等問題做好鋪墊。
  • 迎戰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數軸上的「中點」引發的動點問題
    數軸上的「中點」問題,堪稱「退化版」的「一維」中點坐標公式,在七年級數學學習中,常常會以「數軸摺疊」或數軸上的動點行程問題等形式呈現,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而掌握數軸上的「中點」「模型」,對於快速解題至關重要,本文簡要闡釋一下:如圖,數軸上,M是AB的中點,A對應a,B對應數b,M對應m,請探究a,b,m三者關係。根據「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等於右數-左數」由方程思想立證:中點m等於"兩頭"a+b和的平均數,將這個結論作簡單的「公式變形」,還可以得到另外幾個形式,並且這些基本結論在考試中都可以直接使用,特別方便。
  •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設計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及其運用,以及會用重點坐標公式求出相應的解。【過程與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 教學研討|4.3.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分析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是學生已學的知識,不難把平面上的知識推廣到空間,遵循從易到難、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利用類比的思想方法,藉助勾股定理得到空間任意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從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x2 +y2 =r2 表示以原點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推廣到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x2 +y2 +z2 =r2 表示以原點為球心
  • 根號2減根號3的絕對值 根號二減去根號三的絕對值
    根號2減根號3的絕對值等於√3 - √2。任何數的絕對值為正數或0,如果絕對值裡是負數,那麼去掉絕對值後前面要加負號。如果裡面是正數,那麼去掉絕對值後不變。  什麼是絕對值  絕對值是指一個數在數軸上所對應點到原點的距離,用「| |」來表示。
  • 18.七年級數學:有理數a,b,c在數軸上位置如圖,怎麼化簡絕對值式子?
    七年級數學:有理數a,b,c在數軸上位置如圖,怎麼化簡絕對值式子?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8.七年級數學:數軸摺疊後,A和B兩點表示的數分別是幾?點的對稱探究
    七年級數學:數軸摺疊後,A和B兩點表示的數分別是幾?點的對稱探究。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你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數學】向量的模和絕對值有什麼關係?
    對於符號「| |」,眾所周知代表絕對值意思,如-1的絕對值表示為|-1|。學習高中數學後,這個符號「| |」還代表向量的模意思。向量a的模表示為|a|,向量AB的大小,也就是向量AB的長度(或稱模),記作|AB|。
  • 初一數學熱點壓軸題:數軸中的動點問題
    Ⅰ 閱讀:數軸上表示-2和-5的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2)-(-5)=3數軸上表示1和-3的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1-(-3)=4一般地,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右邊點對應的數減去左邊點對應的數.Ⅱ 問題:如圖,O為數軸原點,A、B 、C是數軸上的三點,A 、C兩點對應的數互為相反數,且A點對應的數為-6,B點對應的數是最大負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