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老師梳理:代數式知識點在數軸上運動問題中的運用方法...

2021-01-13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良師益友談育兒」分享學習經驗,一起暢遊快樂的學習生活。

數軸上的運動問題是七年級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利用絕對值、代數式的知識點解決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

例題

已知數軸上A,B兩點表示的有理數分別為a,b,且(a-1)^2+|b+2|=0。

(1)求a,b的值;

(2)若點C在數軸上表示的數是c,且與A,B兩點的距離和為11,求多項式a(bc+3)-|c^2-3(a-c^2/9)|的值;

(3)小蝸牛甲以1個單位長度/s的速度從點B出發向其左邊6個單位長度處的食物爬去,3s後位於點A的小蝸牛乙收到它的信號,以2個單位長度/s的速度也迅速爬向食物,小蝸牛甲到達後背著食物立即以原速返回,與小蝸牛乙在數軸上點E處相遇,則點E表示的有理數是什麼?從出發至此時,小蝸牛甲共用了多長時間?

1、求a,b的值

根據完全平方、絕對值的性質和題目中的條件:(a-1)^2≥0,|b+2|≥0,(a-1)^2+|b+2|=0,則(a-1)^2=0,|b+2|=0,可求得:a=1,b=-2。

2、求多項式a(bc+3)-|c^2-3(a-c^2/9)|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A,B兩點表示的有理數分別為a,b,a=1,b=-2,則A,B兩點表示的有理數分別為1,-2;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點C在數軸上表示的數是c,則A、C兩點的距離=|c-1|,A、B兩點的距離=|c-(-2)|=|c+2|;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C點與A,B兩點的距離和為11,A、C兩點的距離=|c-1|,A、B兩點的距離=|c+2|,則|c-1|+|c+2|=11;

當c<-2時,|c-1|+|c+2|=1-c-c-2=-2c-1=11,可求得c=-6;

當-2≤c≤1時,|c-1|+|c+2|=1-c+c+2=3≠11,沒有符合條件的c的值;

當c>1時,|c-1|+|c+2|=c-1+c+2=2c+1=11,可求得c=5;

所以,符合條件的c的值為-6或5。

當a=1,b=-2,c=-6時

a(bc+3)-|c^2-3(a-c^2/9)|=-30;

當a=1,b=-2,c=5時

a(bc+3)-|c^2-3(a-c^2/9)|=-112/3。

3、點E表示的有理數e,小蝸牛甲從出發至相遇共爬行的時間

設食物放置的位置為點D,表示的有理數為d,兩隻蝸牛相遇處點E表示的有理數為e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點D表示的有理數d,b=-2,則BD=|d-(-2)|=|d+2|;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B、D兩點間的距離為6,BD=|d+2|,則|d+2|=6;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D點在B點的左側,則d<-2;

根據結論:d<-2,則|d+2|=-d-2=6,可求得d=-8;

所以,點D表示的有理數為-8。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BD=6,小蝸牛甲的速度v1=1個單位長度/s,則小蝸牛甲爬到食物放置處的時間t1=BD/v1=6;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d=-8,相遇處點E表示的有理數為e,則ED=|e-(-8)|=|e+8|;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E點在D點的右側,則e>-8;

根據結論:e>-8,則ED=|e+8|=e+8;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ED=e+8,小蝸牛甲的速度v1=1個單位長度/s,則小蝸牛甲從食物放置處爬到相遇處的時間t2=ED/v1=e+8;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小蝸牛甲的速度v1=1個單位長度/s,小蝸牛甲從食物放置處爬到相遇處的時間t2=e+8,則小蝸牛甲從食物放置處到相遇處的爬行距離=e+8;

根據結論:小蝸牛甲爬到食物放置處的時間t1=6,從食物放置處爬到相遇處的時間t2=e+8,則小蝸牛甲從出發至相遇共爬行的時間=t1+t2=e+14;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小蝸牛乙比小蝸牛甲晚出發3s,小蝸牛甲共爬行的時間=e+14,則小蝸牛乙共爬行的時間=e+14-3=e+11;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小蝸牛乙共爬行的時間=e+11,小蝸牛乙的爬行速度v2=2個單位長度/s,則小蝸牛乙從出發到相遇處的爬行距離=2(e+11);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小蝸牛乙出發點A對應的有理數a=1,食物放置處點D表示的有理數d=-8,則AD=|1-(-8)|=9;

根據結論:小蝸牛甲從食物放置處到相遇處的爬行距離=e+8,小蝸牛乙從出發點到相遇處的爬行距離=2(e+11),從小蝸牛乙的出發點到食物放置處的距離AD=9,則e+8+2(e+11)=9,可求得e=-7;

根據結論:e=-7,則小蝸牛甲從出發至相遇共爬行的時間=e+14=7;

所以,相遇處所表示的有理數為-7,小蝸牛甲從出發至相遇共爬行的時間為7s。

結語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利用數軸上兩點間距離與兩點所表示的有理數之間的關係進行求解,再結合絕對值的意義、相遇的條件和速度的計算公式,就可以求得題目需要的值。

相關焦點

  • 初一數學培優,老師分享:代數式知識點在分段計費問題中運用方法
    分段打折計費問題是代數式應用題的經典題型,也是中考數學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為了激勵同學們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雙11」來臨之前,王老師準備在天貓店鋪中選擇一家店鋪購買一些筆記本獎勵同學們.已知A、B兩家店鋪中某種品牌的筆記本原價均為10元/本,並且在非活動期間兩家店鋪均在原價基礎上優惠20%銷售,「雙11」活動期間在此基礎上再分別給予以下優惠:A店鋪:「雙11」當天購買可以再享受9折優惠;同時商品原價每滿200元可使用一張價值
  • 初一數學熱點壓軸題:數軸中的動點問題
    Ⅱ 問題:如圖,O為數軸原點,A、B 、C是數軸上的三點,A 、C兩點對應的數互為相反數,且A點對應的數為-6,B點對應的數是最大負整數.請用上面材料中的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一個點從數軸上的原點開始,先向左移動1cm到達A點,再向左移動2cm到達B點,然後向右移動7cm到達C點,用1個單位長度表示1cm.(1)請你在數軸上表示出A、B、C三點的位置,並直接寫出線段AC的長度:(2)若數軸上有一點D,且AD=4cm,則點D表示的數是什麼?
  • 初一數學培優,老師解析:代數式求值方法在求解循環數列中的運用
    代數式求值是初一數學的重要題型,也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代數式求值方法在數列求解中的運用,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我們可以用符號f(a)表示代數式,當a是正整數時,我們規定:如果a為偶數,f(a)=a/2;如果a為奇數,f(a)=5a+1,例如:f(20)=10,f(5)=26。
  • 初一上學期,數軸中的摺疊問題,藉助中點公式找準「新」原點
    數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我們有很多問題可以藉助數軸來解決。數軸中有兩類問題需要重點注意,一類是數軸中的摺疊問題,難度不是很大,關鍵在於找準「新」原點;還有一類是數軸中的動點問題,難度較大。要解決數軸中的摺疊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四個知識點。第一,數軸中原點的作用;第二,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幾何意義;第三,線段中點的作用與中點公式;第四,有理數的加減。
  • 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代數式求值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代數式求值,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代數式的值:用數值代替代數式裡的字母,計算後所得的結果叫做代數式的值。   (2)代數式的求值:求代數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計算.如果給出的代數式可以化簡,要先化簡再求值。
  • 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之代數式知識點回顧,你掌握了嗎
    期末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本篇文章主要回顧下代數式(整式加減法)的相關知識點,考試時不要在基礎知識點上出錯。比如,什麼是代數式?什麼是整式?什麼是單項式?什麼是單項式的係數、次數?什麼是整式的次數?什麼是同類項?等等問題,你掌握了嗎?
  • 初一數學:第一次月考考什麼?看到壓軸題之後,有些學生崩潰了
    國慶節之後,初一數學的第一次月考考什麼?剛升上初一的學生能否在這次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成為眾多初一學生家長的心中所憂。既怕學生考不好,耽誤了之後的學習不說,還對能否學好初中數學產生疑問,信心大打折扣。又怕學生考得太好,輕輕鬆鬆就能拿到滿分,容易產生「初中數學不過如此」的輕視,驕傲自滿!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代數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代數式》,僅供參考!   代數式     1.
  • 初中數學:代數式解題方法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代數式是一個比較常見,又比較重要的數學概念。這篇小文,主要與同學們和家長們分享代數式的概念理解,及解題方法。在數學學習中,其實許多地方用運用到代數式,比如,一個三角形的底邊長為a,高為b+1,那麼,它的面積就可以用代數式來表示,即:a(b+1)。再如,當學到梯形的相關知識時,梯形高可以表示為h,上、下底分別表示為a和b,那麼,梯形面積就是:(a +b)h。
  • 聚焦絕對值: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很難?掌握這些就夠了
    對於剛上初一的學生,數學的學習馬上迎來的就是數軸。並第一次出現了數形結合這一貫穿整個初中學習的數學思想方法。而絕對值的出現,又多了一個分類討論思想。當數形結合思想與分類討論思想結合,有理數的壓軸題呼之欲出。
  • 七年級數學難點|破解數軸上的動點問題的絕招
    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是七年級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困難題,學生遇上了它就一個字——「暈」.但這個知識點又不得不學,因為這個知識比較綜合,也比較抽象,是一類極為常見且重要的綜合題,對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要求較高,涉及到「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數在數軸上的表示、行程問題」等,更是學習「數形結合」思想的第一步.動點問題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非負數的性質:算術平方根》經典例題及解析
    例二【解析】本題考查了代數式求值,非負數的性質:幾個非負數的和為00時,這幾個非負數都為0.根據非負數的性質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代入所求代數式計算即可例三【分析】本題考查了數軸、非負數的性質、絕對值的意義,比較簡單.
  • 初一上學期期末熱點,利用數軸解決相關問題,動點題難度大
    初一上學期,有兩類難題,一類是實際應用題,另外一類就是動點題,動點題中我們首先接觸的就是數軸動點題。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利用數軸解決相關問題,包括數軸動點題的簡單介紹。,由於數軸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因此向右運動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左作運動的速度看作負速度。
  • 初中數學代數部分五大模塊內容簡析
    難度不大,概念的學習要注意去理解,運算的學習要注意運算法則和方法,實數的運算時初中運算的基礎,尤其要注意符號問題。實數包含有理數和無理數,需要掌握識別有理數和無理數的方法;實數包含的概念比較多:正數和負數、有理數的分類、相反數、倒數、絕對值、數軸、科學計數法,其中絕對值和數軸是重點。
  • 初一數學21個知識點
    初一知識點點卡片1.數軸(1)數軸的概念: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數軸的三要素:原點,單位長度,正方向.(2)數軸上的點: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但數軸上的點不都表示有理數.(一般取右方向為正方向,數軸上的點對應任意實數,包括無理數.)(3)用數軸比較大小:一般來說,當數軸方向朝右時,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 初一上學期,已知x=1時代數式得值,求x=-1得值,整體思想的應用
    在代數式求值中,有這樣一類問題,那就是已知x=1時代數式得值,求x=-1時代數式得值。當然,這邊的x=1,也可以變成x=2、x=3等,一般不影響解題。遇到這類題目時,可以利用整體思想來進行解題,因為一般代數式中會含有多個字母,僅僅依靠一個x的值,無法將所有的字母都求出來。
  • 初一上學期,代數式書寫的六項注意點,基礎知識不要扣分
    代數式的書寫是很基礎的知識點,但是還是有同學在此被扣分,主要就是代數式書寫的不規範造成的。用基本的運算符號(加、減、乘、除、乘方等)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數式,代數式的書寫有其基本格式。
  • 七年級數學培優,老師解析:利用代數式知識點求解利潤問題的方法
    利潤問題是關於代數式應用題的經典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某工廠以90元/箱的價格購進50箱原材料,準備由甲乙兩車間全部用於生產A產品,甲車間用每箱原材料可生產出A產品15千克,需耗水6噸;乙車間通過節能改造,用每箱原材料可生產出的A產品比甲車間少3千克,但耗水量是甲車間的一半。
  • 初一數學:代數式知識點講解,指南在手,分數不愁!
    字母表示數在數學中,經常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數,可以使問題中的數量關係表示的更簡明,更具有一般性.代數式1、像a-1、a+6、40-m+n、2a這樣的式子都是代數式;單獨的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 2018初中數學代數基本方法的總結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代數基本方法的總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