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1年來大峪責任區工作,當時這片就是黃土高坡,望眼一看山光禿禿的,有人上山就能發現身影,現在好了,樹都長起來了,山綠了,看過去美太太!」2020年12月22日,60歲的穆當處一邊摸著松樹枝一邊說。
穆當處自工作起管護渭南市臨渭區花園國有林場大峪責任區20年,負責看護東至藍田界,西至石鼓山界,北至冉溝梁,南至藍田界,共6701畝林場,預防樹木病蟲害,以及防止村民亂砍伐,主要樹種是松樹、柏樹、楊樹以及各種灌木。
20內未發生火災未有村民亂砍亂伐
「2001年我還是村幹部,林業局的人給我說需要找一個家離近方便進山、有責任心、能夠管護好山裡的樹木......的護林人,我一尋思,這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麼,我就申請了。」穆當處說。
穆當處家到山腳需要20多分鐘,從山腳上山共有3條路,每進一次山巡邏需要3個多小時,穆當處每日進山兩至三次。「單走的話其實要不了那麼久,但我得觀察樹葉、樹根、樹的高度,留心各種動物的腳印,看看有沒有樹木被砍伐的痕跡。」穆當處說。
臨渭區花園國有林場副場長張立軍說:「在他看山護林期間,從未發生起火事件,有時山裡遇見村民,他們也只是撿拾掉落毀死的樹枝,大家的素質普遍有很大的提高,現在沒人亂砍亂伐了。」
帶著狗狗上山打破寂靜的世界
「這些樹木大多是在2002年栽種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松樹大概有1.7米,一直往前走,深山裡的樹木有3米多高,裡面更安靜,或許今天能夠看到野生動物。」2020年12月22日,記者跟隨穆當處上山,小道只能一個人通過,一路上看見不少積雪,沒多久記者已氣喘籲籲,穆當處則呼吸平穩地介紹著。
穆當處說:「有時走在深山老林裡會害怕,就會帶著家養的狗狗上山,動物有靈性,它會比人先發現情況,不過我家狗比較蠢,哪一塊有動靜直接衝出去了,可能會發現小兔子、羚羊、蛇等動物,把鳥群驚得飛起,本來很寂靜的世界突然活起來了。
穆當處家門前拴著一隻小黃狗,房屋右側的有一個雞窩,4、5隻雞散漫的在陽光下活動。穆當處說:「之前進過山的兩條狗都老了,這條狗是新養的,還有些小,等這個冬天過去就可以帶進山裡了,山裡又換了一隻『混世魔王』。」
「春天時,山上的野花開了就很漂亮,夏天比較難熬,上穿單衫就會出汗,另一方面越往深處走越悶,還容易遇見大蟲(蛇),樹梢上掛著特別多,一般遇見人就跑了,不會主動攻擊人。」李剛岐說,他是大峪責任區另一位護林人,2015年到這工作。
(野豬腳印)
樹木生病被燒他心疼壞了
2020年8月,穆當處發現部分樹木從樹根處壞死,將情況上報,之後林業局派人來檢查,後發現7畝多的樹木生蟲,這些樹木樹根被刨出來,用塑料泡沫、鐵絲網等捆綁掩埋,樹枝集中燒毀。
「這片林子裡好多樹都是我親手栽種的,看著它們越長越高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我是頭一遭遇見這樣的事情,樹被砍下來的時候可心疼了,但為了避免更多的樹生病只能這樣。」穆當處說。
2020年,穆當處退休了,受他的影響,他的兒子穆西鋒也成為大峪責任區一草一木的守護衛士。「我兒子以前接觸過,但山裡的小路、溝壑......他還不熟,我一起上山帶帶他,老了頭髮全白了,捨不得這片林子,過幾年可能就沒力氣爬山。」
「天際雲根破,寒山列翠回。」穆當處站在自家院子,便可遠遠望他轉了20年的山林,來年開春後定然生機勃勃。
華商報實習記者 馬轉轉
【來源:二三裡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