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日本關東軍的蘇聯老戰士舒德洛將軍走了!

2020-12-01 人民網

8月底,舒德洛將軍在莫斯科家中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記者張光政 攝

11月3日,蘇聯衛國戰爭老戰士舒德洛少將永遠離開了人世!驚聞噩耗,我感到很突然,一時間百感交集。舒德洛將軍8月底曾在家中接受我的採訪,沒承想這次見面竟成了永訣。我清楚地記得,我去採訪時,他親自下樓來迎接。1.90米多的大高個兒,拄著拐杖,走路顫顫巍巍。但他那個時候的精神狀態還是挺好的,說話不緊不慢,思路清晰。

看得出來,當時舒德洛將軍對中國記者的到訪是很期待的。賓主落座後,他略顯激動而又高興地對我說:「您來採訪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其實,我也知道,作為一位93歲的二戰老戰士,作為參加過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役的蘇聯紅軍老將軍,他有很多的傳奇故事。而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有義務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講給世人聽。

8月底,舒德洛將軍在莫斯科家中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記者張光政 攝

見我要用相機拍攝視頻,他問我:「咱們是不是把奈利婭契卡也叫過來?」我欣然同意。他招呼比他小3歲的老伴兒,然後充滿深情地看著她坐到自己身邊。他對老伴兒說:「你好久沒跟我一起拍攝了!」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舒德洛對老伴兒的一往情深以及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眷戀。

採訪舒德洛將軍的時候,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前夕。我圍繞抗戰這個主題,請他回憶1945年隨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參加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鬥故事。我大概向他提了7個問題。我感覺到,現有的採訪素材已經足夠我寫一篇文章了,再加上擔心佔用他太長時間,他會很疲憊,於是, 我建議結束採訪。可是,他意猶未盡地說:「您還有其他的問題嗎?儘管提,我願意回答您提出的任何問題。」接下來,我請他談了談對中俄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看待當下的國際形勢。還問他,近年來每天都做什麼。

8月底,舒德洛將軍在莫斯科家中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記者張光政 攝

採訪他的稿件見報以後,我給他打電話。我答應他,會讓我的同事保留好當天的報紙並託人帶過來,到時候我會給他送過去。我還和他約定,等他有空的時候我再去他家裡,再聽他詳細地講一講二戰時期的那些人和事。後來,由於莫斯科新冠疫情反彈,再加上我還有另外一些採訪任務,我跟他的再次見面一拖再拖,以至於留下了遺憾。如今陰陽兩隔,今生再也無緣見面了!

寫到這裡,我不禁悲從中來。塔拉斯·格奧爾基耶維奇,您撒手而去,怎麼忍心撇下和您相濡以沫67年的奈利婭契卡呢?您答應過再次接受我的採訪,怎麼能夠以這種決絕的方式「爽約」呢?您作為一位堅定的共產黨員和二戰老戰士,那麼熱愛中國,珍視中俄關係,我們都希望您能親眼見證中國人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啊!

願望歸願望,但自然規律不可違。有些人有些事,的確不能等。特別是對那些耋耄之年的前輩,如果你想見他(她),那就抓緊時間去見。如果你想為他(她)做一些事情,那就立刻去做,千萬別拖延!也許你可以等,但他(她)們等不起。

作為國際新聞記者,我感到時不我待。對那些老先生,特別是那些有故事的上了年紀的國際友好人士,也許需要進行搶救性採訪。否則,就有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他們了。讓我們珍惜每一個與自己的生活有交集的人的緣分吧,珍惜每一次見面的機會和共度的美好時光。

舒德洛將軍,一路走好!您將永遠活在中俄人民的心中!

(責編:燕勐、劉潔妍)

相關焦點

  • 近60萬關東軍噩夢,在西伯利亞受虐,朱可夫:就該打得服服帖帖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正式宣戰,150萬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和蒙古軍從中蒙邊境、蘇朝邊境長達數千公裡的邊境線上發起進攻,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垮盤踞在東北的近70萬關東軍。這時的關東軍已是強弩之末,根本就沒有進行像樣的抵抗就被擊潰了,近60萬日本關東軍士兵成為了蘇軍的俘虜。
  • 二戰後日本投降,蘇聯是如何處理日本俘虜的?
    身為戰敗國的日本可謂是經歷了太多悲慘戰事了,偷襲珍珠港不成還碰上個最不好惹的美國,於是便遭受了兩顆原子彈的攻擊,想要進軍東北,卻提前被蘇聯截住去路,硬是俘獲了六十萬日本戰敗軍。各方面的壓力讓日本終究選擇了投降,而在投降之後忙於恢復生產的日本對於這六十萬被俘虜的日本關東軍也是無暇顧及,任由蘇聯處理。不過反觀蘇聯,雖然國家龐大國力強盛,但是打了這麼久的仗任憑有多大的實力也受到了不曉得打擊,而面對這六十萬左右的俘虜也很是頭疼,也不能直接槍斃,畢竟日本人已經宣布投降了。
  • 專訪俄中友協副主席伊萬諾夫:東北抗聯的蘇聯教官(圖)
    其實,房主人是個地地道道的俄羅斯人,名叫瓦西裡·伊萬諾夫,現任俄中友協副主席、俄羅斯老戰士委員會中國組負責人。中國抗戰勝利59周年前夕,記者專程走訪了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記者的到來使老人格外興奮。雖然他心臟不好,醫生囑咐不宜長時間會客,但伊萬諾夫把中國記者當成自己的親人,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相冊,細數在華歲月的點點滴滴。
  • 抗戰勝利後進入東北蘇聯軍隊為何紀律渙散,搶劫民女還殺害司令員
    當年跨過中蘇邊界進入我國東北的蘇聯大軍,在中國人民的英勇配合下,向盤踞在這裡的日本關東軍發起攻勢,以摧枯拉朽之勢,僅一周時間,一向驕橫的關東軍主力便潰敗。幾天之後,日本關東軍宣布投降。隨後,進入中國的蘇聯軍隊,受到中國百姓的熱烈歡迎,路邊擠滿了歡慶的中國民眾,可見看出,中國老百姓對解救自己結束日本人統治的蘇軍是懷有好感的。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些事情,東北人民一開始對蘇軍的歡迎態度,慢慢隨著事情的發展悄然地改變著,甚至成為中蘇後來關係破裂的原因之一。
  • 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時,開拓團老幼婦孺為何自殺?原因很出乎意料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63,閱讀約2分鐘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向關東軍發起總攻。到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時,蘇軍已陣亡八萬三千人,俘虜六十多萬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選擇了自殺。他們深受軍國主義的洗禮。自殺並非偶然。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東北的開拓團成員也上演了集體自殺。以黑龍江省馬山地區為例。
  • 白山忠骨——楊靖宇將軍犧牲的前前後後
    日本侵略者無法理解,楊靖宇是靠什麼支撐了五天五夜?他們殘忍地剖開楊靖宇的胸腹,發現他的胃裡儘是枯草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日本人被震撼了,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說:「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 楊靖宇將軍紀念碑就矗立在三道崴子。那棵扭筋子樹早已枯死,後人在將軍熱血浸染的位置上栽植了一棵杉松,生長已逾半個世紀。
  • 日本投降後還有一支「鬼軍」,藏在山洞裡,吃老鼠也不出洞
    看到自己的老大哥被西方列強欺負,日本在自己改革之後也想試試水,在上個世紀末一直到建國之前,日本就沒有停止過想亡我們的念頭。尤其是在二戰的時候,日本對外聲稱要三個月結束戰爭,結果一打就是八年,最後在我們的奮起抵抗下,以失敗告終。  咱們今天聊的就是二戰失敗以後,日本的一支「鬼軍」,見過的人都直呼可怕。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二、諾門坎戰役,日軍徹底放棄北上戰略1939年冬天,日本陸軍決定對遠東地區的蘇聯軍隊發動試探性的攻擊,雙方在諾門坎地區發生了戰爭,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開始進攻蘇聯支持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而蘇聯政府依據《蘇蒙互助協定》開始介入。諾門坎戰役中的蘇聯軍隊6月18日,蘇聯名將朱可夫將軍被任命為第57特別軍軍長,開始在諾門坎地區集結兵力對日作戰。
  • 不可遺忘的偉大友誼:二戰中蘇聯與中國互相援助
    我們不可以忘記曾經為中國抗戰事業付出巨大幫助的蘇聯朋友,不可以忘記給中國抗戰輸血的國際大動脈,不可以忘記曾經浴血長空的蘇聯援華航空隊,不可以忘記為中國軍隊運籌帷幄悄然隱身的蘇聯軍事顧問……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中國作為蘇聯堅強的盟友,以巨大的民族犧牲不停地抗擊日軍,使其始終無力北上侵略蘇聯,由此在戰略上對蘇聯的衛國戰爭給予了堅強的策應。
  • 人類距離滅亡最近的一次,只差23分鐘,蘇聯的一位將軍拯救了地球
    其實,之前還有過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事情要追溯到古巴飛彈危機,那是冷戰時期兩大巨頭最為激烈的一次衝突。在當時的情況下,核戰爭一觸即發,幸運的是,這場危機最終以蘇聯的妥協收尾。直到現在,古巴飛彈危機也被外界認為是人類史上離滅亡最近的一天。
  • 一份特殊新春禮:新四軍老戰士給小學生講故事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春節到來前夕,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劉石安,應長寧區華陽街道建寧居委地區部分小學生家長的要求,給當地部分二年級小學生講述解放時解放軍「瓷器店裡打老鼠」的故事,小學生們高興地翹起大拇指說:「解放軍真神,解放軍真勇敢!」
  • 日本戰俘在西伯利亞生不如死,聽說要被送去中國,寧願待在地獄
    次日凌晨,蘇軍一百多萬士兵突然出現在東北,他們的目標是盤踞在中國與朝鮮半島多年的日本關東軍。這支號稱「日本王牌軍團」的隊伍,在強大的攻勢下,他們精心布置的陣線,很快就土崩瓦解。  8月15日這天上午,關東軍第59師團54旅團機關槍中隊下士官石渡毅,正在和其他日本士兵一起挖戰壕,修築陣地。
  • 抗戰末期,日本人已經餓得受不了!
    日本歷史學者吉田裕曾撰寫過一本史考書——《日本陸軍士兵》,該書通過大量歷史數據,描繪了許多日本兵在「大東亞聖戰」中,因糧食短缺而營養不良、叛逃、自殺的悲慘經歷。,駐紮偽滿的關東軍則要舒服得多。從1868年明治維新,到昭和年間走上侵略擴張道路,日本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換了三代天皇,卻從未吃過敗仗。大敗清軍、擊潰沙俄、吞併朝鮮、侵佔東北,日本從落後蠻夷一躍成為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的東亞霸主。
  • 蘇聯真的是因為美國的恐嚇而放棄對日本本土的佔領嗎?
    德國投降後,對日佔領問題成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核心議題,佔領並肢解日本的「白隊計劃」呼之欲出,根據該計劃蘇聯將佔領北海道和本州島的東北部。可是日本投降後,美國便開始積極策劃單獨佔領日本,蘇聯曾多次向美國表達了參與佔領日本的訴求,但是遭到拒絕。「假如有一名蘇軍士兵未經我同意開進日本,我就把包括你在內的整個蘇聯代表團投進監獄!」
  • 二戰後期日本國內自稱「孕婦」的女人為何大增?看看日本資源多緊張
    進入1942年以來,關東軍沒有等到與蘇聯開戰的命令,等來的卻是抽調兵力,而被調往的目的地幾乎都是西南太平洋的戰場就是這樣,負責的將軍們還是不斷受到史達林的催促,他對這個速度很不滿意,因為他籤署的雅爾達協議規定的最後出兵日期正在臨頭。
  • 國寶級人物,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僅剩三位健在,他們分別誰?
    當時詹大南已經當上了營長,當地一個維持會的會長出於良心發現,善意提醒了詹大南一個事,日本即將來此掃蕩。維持會是日本人操控的傀儡,其會長傳遞的情報讓人難以信服。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挫敗美帝國主義野心,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老戰士詹大南再次參加戰爭。這一次他擔任二十七軍的副軍長,他率領驍勇善戰的士兵們,打出了氣勢打出了成績,消滅了美軍的王牌第7師「北極熊團」。
  • 馬佔山將軍紀念館邀您穿越歷史...
    今天,請讀者諸君隨封面記者一起,將時光回溯至近百年前,去看看在黑河通電全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馬佔山將軍:視頻時長1'44" 無wifi亦可觀看據悉,馬佔山將軍紀念館的建造,系參照原有馬佔山故居的建築的照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設計營建。施工方為了更好還原歷史,去多個城市收集了無數上百年「老磚」,回到黑河之後再進行加工、打磨,精細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