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舒德洛將軍在莫斯科家中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記者張光政 攝
11月3日,蘇聯衛國戰爭老戰士舒德洛少將永遠離開了人世!驚聞噩耗,我感到很突然,一時間百感交集。舒德洛將軍8月底曾在家中接受我的採訪,沒承想這次見面竟成了永訣。我清楚地記得,我去採訪時,他親自下樓來迎接。1.90米多的大高個兒,拄著拐杖,走路顫顫巍巍。但他那個時候的精神狀態還是挺好的,說話不緊不慢,思路清晰。
看得出來,當時舒德洛將軍對中國記者的到訪是很期待的。賓主落座後,他略顯激動而又高興地對我說:「您來採訪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其實,我也知道,作為一位93歲的二戰老戰士,作為參加過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役的蘇聯紅軍老將軍,他有很多的傳奇故事。而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有義務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講給世人聽。
8月底,舒德洛將軍在莫斯科家中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記者張光政 攝
見我要用相機拍攝視頻,他問我:「咱們是不是把奈利婭契卡也叫過來?」我欣然同意。他招呼比他小3歲的老伴兒,然後充滿深情地看著她坐到自己身邊。他對老伴兒說:「你好久沒跟我一起拍攝了!」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舒德洛對老伴兒的一往情深以及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眷戀。
採訪舒德洛將軍的時候,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前夕。我圍繞抗戰這個主題,請他回憶1945年隨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參加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鬥故事。我大概向他提了7個問題。我感覺到,現有的採訪素材已經足夠我寫一篇文章了,再加上擔心佔用他太長時間,他會很疲憊,於是, 我建議結束採訪。可是,他意猶未盡地說:「您還有其他的問題嗎?儘管提,我願意回答您提出的任何問題。」接下來,我請他談了談對中俄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看待當下的國際形勢。還問他,近年來每天都做什麼。
8月底,舒德洛將軍在莫斯科家中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記者張光政 攝
採訪他的稿件見報以後,我給他打電話。我答應他,會讓我的同事保留好當天的報紙並託人帶過來,到時候我會給他送過去。我還和他約定,等他有空的時候我再去他家裡,再聽他詳細地講一講二戰時期的那些人和事。後來,由於莫斯科新冠疫情反彈,再加上我還有另外一些採訪任務,我跟他的再次見面一拖再拖,以至於留下了遺憾。如今陰陽兩隔,今生再也無緣見面了!
寫到這裡,我不禁悲從中來。塔拉斯·格奧爾基耶維奇,您撒手而去,怎麼忍心撇下和您相濡以沫67年的奈利婭契卡呢?您答應過再次接受我的採訪,怎麼能夠以這種決絕的方式「爽約」呢?您作為一位堅定的共產黨員和二戰老戰士,那麼熱愛中國,珍視中俄關係,我們都希望您能親眼見證中國人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啊!
願望歸願望,但自然規律不可違。有些人有些事,的確不能等。特別是對那些耋耄之年的前輩,如果你想見他(她),那就抓緊時間去見。如果你想為他(她)做一些事情,那就立刻去做,千萬別拖延!也許你可以等,但他(她)們等不起。
作為國際新聞記者,我感到時不我待。對那些老先生,特別是那些有故事的上了年紀的國際友好人士,也許需要進行搶救性採訪。否則,就有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他們了。讓我們珍惜每一個與自己的生活有交集的人的緣分吧,珍惜每一次見面的機會和共度的美好時光。
舒德洛將軍,一路走好!您將永遠活在中俄人民的心中!
(責編:燕勐、劉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