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日本國內自稱「孕婦」的女人為何大增?看看日本資源多緊張

2020-12-05 騰訊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階段,國力空虛的日本耗盡了全部家底,砸鍋煉鐵造出的都是不能吃的子彈炮彈,而億萬「聖戰」的國民卻只能在飢餓線上翻滾。

以偷襲珍珠港而聞名的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曾經是最反對和美國開戰的,理由是那個國家的戰爭潛力遠遠超過日本,然而他卻在一片萬歲聲中將自己和國家一同推向了一場日本國力根本無力承擔的戰爭賭博。

1941年3月,日本已經無法阻止日軍在中國戰場上越來越多的傷亡和作戰物資的日益短缺。遠藤參加完對重慶的轟炸後,被調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參加南太平洋地區的作戰,1943年5月,他被調入陸軍航空本部,在航空兵器總局長官的任期中,遠藤接觸了解到了日本國內已經越來越衰弱的國力的脈搏。每況日下的戰爭進程,無窮無盡的死亡,接近枯竭的資源,讓整個社會如同在地獄裡煎熬。儘管遠藤他們還在奮力試圖挽救正在滑向深淵的命運,但他此時能做的也僅僅是看著兵工廠如何製造出供自殺者使用的「特攻」飛機。

隨著戰場的急劇擴大,日軍對兵員的需求量迅速增長,國內除大學生之外,所有20歲左右的男人都受到了徵召,志願參軍的年齡從17歲變為15歲。由於青壯年男子多被徵入軍隊,許多工作自然轉到女人和孩子肩上,婦女們被要求參加統一的組織,「女子勤勞報國隊」,承擔以前由男人從事的各種工作,到1944年,這一組織又改名為「女子挺身隊」,強制12歲到39歲的未婚婦女全部加入。

成百萬的學生也被分配到軍工企業,從事軍用物資的生產勞動,兵工廠裡的勞動越來越繁重,工人每天要工作12到13個小時,最後變成必須完成定量才能下班,許多工人不得不把鋪蓋搬到廠裡,累極了就在流水線旁邊的地上一躺了事。學生們每天主要的上課時間,被要求用來縫製軍用被服,學習時間已經被縮減到每天僅兩個小時。

在當年日本《應如何使用帝國資源》的計劃中,中國、朝鮮和西南太平洋地區,是獲取的「資源圈」,儘管日軍在南下入侵中,接二連三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勝利,但並非當初設想的一旦佔領就可以快速獲取所急需的資源。受限制的不僅是資源的開發,更大的阻力來自於運輸,即使佔領地生產出東西,也只有一部分能運回本土。

因為日本的商船數目有限,擔任封鎖的美國潛艇又不斷對運輸船隻發動毀滅性的進攻,結果是原料不足造成生產癱瘓,再加上各級機構層層控制和互相不協調,使得情況更加複雜,戰場上消耗和損失的物資很難得到補充。

海陸兩軍爭奪戰略物資的鬥爭,使得雙方由來已久的矛盾更為尖銳,憤怒的海軍大將把陸軍稱為「馬糞」,並公開說寧願將女兒嫁給乞丐,也不會嫁給陸軍軍人。

斷送了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的中途島海戰之後,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開始反擊,幸運開始遠離曾一度風光的日軍。

經濟形勢如同雪上加霜的日本,不得不大量動用原來的「家底」,致使戰略物資儲備很快就消耗殆盡。婦女被要求獻出家中做飯的金屬炊具時,還要保持笑臉,而這只是當時日本成千上萬名被同樣要求的家庭主婦中的一個。

日本國內發起了緊鑼密鼓的金屬「徵集」活動,為此還動用了軍警,公園和火車站裡的鐵製凳子被全部收走,甚至連供奉戰犯的東京靖國神社的青銅大門,都被拆散運到一家兵工廠,一個家庭只被允許留下一個鍋一個桶,有人回憶說,那時要想得到一個鐵釘,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現有的物件中拔下來一個。

政府發動了無窮無盡的政治宣傳,實行「國民精神總動員」,要求人們與國家進行的軍事行動保持一致,忍受戰爭給後方帶來的困難。

由於燃料和零件短缺,公共汽車都無法開動,人們絞盡腦汁尋找可以替代汽油的方法,街道上開始有了冒著黑煙的燒木炭的汽車,任何一項與生產和填飽肚子無關的消費,都被認為是可恥的。口紅、胭脂等化妝品全都遭到禁止,政府限定理髮師給每位顧客燙的髮捲不得超過三個,為防止誤會,這張照片中的告示牌上寫道,「請天生自來卷的女性不要從這裡經過。」

不斷增長的軍用需求,像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口,吞吸著人們賴以生活的有限資源。由於孕婦每天可以得到70克大米的增補量,聲稱懷孕的婦女數量一下子可疑地增多起來,有人看見在領糧食的「孕婦」衣服裡掉出枕頭。

學校的操場和壘球場都被犁開種上了糧食,這個時候生存比運動更重要。駐守在偽滿洲國邊境線日本士兵的生活也隨著發生變化。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滿洲開始實行糧食統制,在宴會上已沒有酒,只有兩碗飯。作為偽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對當時的真實情況是不了解的,溥儀曾說自己是「籤字皇帝」,即便如此,他也能從細微處感受到變化:

日軍在各個戰場失利的消息越來越多,報紙上的「赫赫戰果」,「堂堂入城」的協和語標題,逐漸被「玉碎」字樣代替,物資匱乏情況嚴重,我在封鎖重重中也能覺察出來,不但是搜刮門環,痰桶等廢銅爛鐵的活動伸進「帝宮」裡來,而且「內廷」官員家屬因缺乏食物,也紛紛來向我求助了。

進入1942年以來,關東軍沒有等到與蘇聯開戰的命令,等來的卻是抽調兵力,而被調往的目的地幾乎都是西南太平洋的戰場,這種情況到1944年時開始越來越頻繁。在滿洲駐守多年,熟悉環境與要塞生活的老兵被成批調離,兵營日漸寂靜和空落,有老兵後來回憶,不知被調往何處,烏蘇里曠野遠遠地拋在身後,送走老兵的列車,又帶來了一批一臉稚相的新兵,離去的老兵和剛到的新兵唱著同一首歌,在這一刻擦肩而過。

戰爭初期,日本軍政當局曾規定,大學生不在被徵召入伍的範圍之內,但隨著日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兵力開始極度緊張,國內有13萬名大學生都陸續收到了一張紅色的明信片,提醒他們有「參加陸軍為天皇陛下效忠的光榮使命」。

由於缺乏燃料,整個運輸系統已處於癱瘓狀態,用不了多久,各個城市間就不會再有鐵路交通,甚至連棺材都要反覆使用了。最為嚴重的是,已經被掏光了口袋裡最後一分錢的國民,都在忍受飢餓帶來的痛苦,1944年,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百都被拿去作為軍費了,什麼也沒有給老百姓留下,換句話說,日本人此時能放在嘴裡嚼的似乎只有子彈了。

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國家經濟即便竭盡所有努力,也只能挺到1945年的七八月份。1945年5月7日凌晨2點41分,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了,約德爾上將,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投降書上簽字後說,德國人民和德國武裝部隊的禍福吉兇,已交給勝利者決定了,在這個時刻,我只能表示希望勝利者會寬大地對待他們。此前,義大利的法西斯頭目墨索裡尼在米蘭被遊擊隊處決,他的屍體被憤怒的群眾倒掛在電線桿上,軸心國中的義大利和德國撤離垮臺了。

至此世界上只剩下唯一的法西斯帝國日本,眼看著昔日風光無限的盟友一個個如此下場,整個日本處於絕望之中。柏林被攻克後,遠東的形勢也為之一變,中國黑龍江的虎頭對面,原先每天僅通過一列火車的西伯利亞鐵路通行量急劇增加,蘇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變更正在進行,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時期內進行1萬公裡以上的超長距離跨洲調動,那些剛剛結束與德軍的戰鬥,身上的硝煙味道還沒散去的軍人,又匆匆向遠東開進。由於只能依靠唯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來實施,極度膨脹的運量已達到鐵路忍受的極限。就是這樣,負責的將軍們還是不斷受到史達林的催促,他對這個速度很不滿意,因為他籤署的雅爾達協議規定的最後出兵日期正在臨頭。

納粹德國是5月8日無條件投降的,按照協定,蘇聯最遲應在8月8日前對日宣戰,否則等於自動放棄,如果日本在蘇聯參戰之前投降,那麼還未對日開戰的蘇聯也將自動出局,戰後的遠東就可能在美國的勢力之下,不僅對日後的蘇聯安全是一個相當大的威脅,同時蘇聯在雅爾達會議上已經商定的恢復沙俄時代在中國東北的權益也會付之東流。

作為戰略家的史達林意識到,要想全力阻止美軍進入蘇中、蘇朝邊界地區,蘇聯必須出兵遠東。葉夫塞耶夫·米哈依爾·依萬諾維奇,前蘇聯老兵:我們的許多部隊是從西線調過來的,我們縱隊的先頭部隊的幾個師幾乎都是從西線來的,有坦克兵,特別是坦克兵他們都經過實戰鍛鍊,有作戰經驗。

這一切都是在秘密狀態下完成的,所有行動都在夜間進行,盡力避開日軍的前沿哨所,到1945年8月開戰前夕,蘇聯在遠東共集中了包括諸多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後勤部隊在內的150多萬人,在與關東軍的力量對比中,已經佔有絕對的優勢。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一百五十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四千多公裡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曾號稱"皇軍之花"的關東軍,在蘇軍的打擊下,頃刻間灰飛煙滅.

當那些曾經在車站被送行風光無限的年輕人,回來卻變成一盒盒骨灰的時候,人們對過去深信不疑的觀念開始產生了懷疑,一位叫瀨田萬之助的日軍士兵,在給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很後悔上大學以來一直都是一個無神論者,而現在我正在生死之間徘徊。而在虎頭要塞裡服役的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學生士兵岡崎哲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的最後一刻,也目睹了一場人間地獄般的慘劇。1945年8月9日,蘇聯遠東第一方面軍對虎頭要塞發動了攻擊,日軍守備隊憑藉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激戰至26日,蘇軍終於攻克虎頭要塞。1400名日軍和要塞周邊地區數百名日本開拓團及軍屬除僅53人逃脫生還外,都最終成了不義戰爭的殉葬品。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簡直徹底喪失人性底線
    但是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在國際上賣慘,還將投放原子彈的飛行員告上法庭。但是美國的回覆,一直都是原子彈下無冤魂,下面我們來就來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婦女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她們雖然是個活生生的生命,但是卻失去了顏色,這種令人恐懼的現象,本以為只會出現在書中,然而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呈現出了同書中一樣的殘忍。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究竟能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究竟能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眾所周知,我國近代史上,經歷了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就是抗日戰爭。二戰時期,日軍在我國的殘暴行為,我們至今都不會忘記,即便現在中日友好,也不會將曾經的過錯全部給掩蓋住。而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更是瘋狂至極,讓人感到恐怖。
  •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看看二戰日本女子都在幹啥,個個罪行滔天
    【女子們在磨武士刀】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鼓吹下,日本子女廣泛參與慰勞官兵、資源回收、愛國儲蓄、生活更新、女子挺身、家庭報國等工作。所有女子組織中,以國防婦女會的影響最大。婦人會的口號是「國防從廚房開始」,統一的服裝是象徵著家庭主婦日常生活的白色圍裙,身上斜背白色寬帶,上書「大日本國防婦人會」 。婦人會成員們從事生產、慰問等工作,是日軍的後盾與精神慰藉。
  •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文/侃侃史話事實證明,戰爭是萬惡之源,是整個人類的災難。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們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也挑起了世界人民的憤怒。在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東北長達14年之久,與此同時,日本人還將國內近200萬人口移民到中國的東三省。
  • 二戰時日本人為何被美國潛艇搞得焦頭爛額
    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潛艇共擊沉日本各類艦船1560艘,總噸位高達530萬噸,日本大部分商船包括很多航母都是被美國潛艇擊沉的,美國潛艇部隊可以說是太平洋戰爭中僅次於航母的第二大功臣。囂張的美國潛艇到處襲擊日本船隻,美國潛艇連日本的航母都敢攻擊,美國潛艇甚至公然跑到日本內海活動,就跟去日本旅遊一樣。
  • 二戰時日本為何會戰敗?日本教授:因為日本人的牙沒中國人的好
    關於「日本戰敗原因「這個話題一直都是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各個專家學者給出的角度和理解也都不一樣,可總的來說,日本之所以戰敗和日本人的狂妄有關,日本軍隊領導人自視甚高,引發了太平洋戰爭,最終被過大的野心所拖垮。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二戰日本飛行員為何越打越少?除了缺乏新鮮血液,主要還是養不起
    二戰中的日本航空兵那麼日本在戰爭期間的航空兵為何如如此之弱?在珊瑚海、中途島、瓜島和馬裡亞納的空戰過後,損失慘重的日本航空兵們則是開始走下坡路,飛機型號缺乏更新的零式戰機,被打成了「零式打火機——一點就著」。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在戰爭後期王牌飛行員損失殆盡的情況下,缺乏熟手飛行員補充的日本航空兵們在戰鬥中根本不是數量龐大的美國航空兵對手,連續的戰敗,也讓日本的風神變成了美國人獵殺的火雞。
  • 日本本土不產石油,二戰時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的三大巨頭之一。作為世界第五大工業強國,日本石油消費量巨大。不過眾所周知,日本地瘠民貧,資源匱乏,尤其是石油資源,本土幾乎一滴不產。那麼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 二戰日本也曾造原子彈,全國科學家瘋狂研究,為何終是沒能成功?
    自從原子彈被美國研發出來以後,雖然只在二戰是被美國用於逼迫日本投降時投放了兩顆以外便再沒在戰爭中出現,但僅唯一次顯現的實力便已經給世人的心理留下了陰影。這個問題不少知情也一直很疑惑,畢竟當初日本作為二戰的發起國,實力可是相當不錯的,不然也不會敢去侵略其他國家了。那麼二戰日本也曾造原子彈,全國科學家瘋狂研究,為何終是沒能成功?
  • 二戰最慘的國家並不是日本?此國男人基本被打光,大街上全是女人
    二戰參戰國一度達到60多個,但要問那個國家對我們來說印象最為深刻,日本肯定是大多數國人的回答,抗日戰爭讓日本在國人心中的形象臭名昭著。曾經我們損失慘重,並且艱難的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讓國土得以完整,但這場戰爭無疑成為中國人民永遠的痛。
  • 二戰中輸慘的國家,男人大量戰亡,街上都是女人,並非日本
    之前看到一部電視劇中,日本在侵華戰爭的後期,年輕的日本士兵基本已經折損,日本本土再也找不到年輕的青壯年便將未成年人也拉上了戰場。而且日本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個真正受到了核武器打擊的國家,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日本自然是在二戰中輸得最慘的國家了。
  • 二戰時日本落後歐美一大截,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五強國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二戰時的世界第五強國。二戰中,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猖獗一時。太平洋戰爭中,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差點被日本聯合艦隊一波流幹掉。所以人們往往把日本和美英放到一起比較,認為日本並不遜色於歐美,和英美屬於一個檔次。其實不管是工業還是科技,日本都遠遠遜色於歐美,日本的發達程度其實還沒有義大利和捷克高。那麼二戰時的日本落後歐美那麼多,為何卻能成為世界第五強國?其實,很多人有個誤區,總是認為只有國家發達,國家才會強大。
  • 二戰日軍曾運中國男人給日本女人配種?
    大約在1998年,我們單位外聘了一位70多歲的老技師。老人儘管70多歲了,但是身體很硬朗,十幾米高的滑導線架杆,他爬上爬下,很是穩當。老人不是很善言談,但時間長了,也就慢慢聊得多了。然後,他突然說了句:其實我們當年是準備被送到日本的。  我繼續開玩笑:那好呀,算出國了吧?  老人猶豫了一會,又平靜地說道:日本人要把我們送到日本去下種。  我一時半會竟然沒有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  老人繼續說:日本男人都到外國打仗去了,國內都剩下女人了。
  • 二戰時期,日本婦女有多麼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二戰時期,日本婦女有多麼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毫無疑問,戰爭給老百姓帶來了災難,中國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擺脫了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又遭到了日本的侵略,當時的中國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那麼二戰時期,日本國內是怎樣的景象呢?據說當時日本國內的婦女是非常瘋狂的,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日本曾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對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造成過嚴重破壞。談起太平洋戰爭,一定要提到美國,畢竟,正是因為美國的介入,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二戰的結束。有人認為,日本戰敗是因為中國儘可能地拖延了戰爭進程,但也有人認為,當時日本宣布投降,主要是因為美國當時加入了盟軍,給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傷亡。那時,美國是怎麼加入二戰的呢?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參戰,是因為日本當時正打算偷襲珍珠港,正好讓美國有機會參戰。儘管許多人說日本的這一舉動是荒誕的,但不知是誰給了他們勇氣。
  • 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不是日本,這個國家男性基本被打光了
    在二戰中,全世界的死亡人數達到了七千萬以上。在二戰中受影響的國家,很多都因為在戰爭中犧牲的人太多,給整個社會的生產力都產生了一定的打擊,影響到了戰後的經濟恢復。說起在戰爭中受到打擊的國家,我們一般會想到受到兩顆原子彈轟炸的日本,還在戰後受到了美國的全方位制裁。
  • 二戰時期,倘若日本死而不降有何下場?美軍:統統消滅
    眾所周知,美軍在二戰末期使用了兩個原子彈加快了日本投降的進程。不過,經過我們的了解發現,美軍當時還有著另外的一個方案,那就是對日本本土發動直接的登陸作戰。而且,據當時的戰爭評估顯示,登陸作戰所造成的傷亡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如果當時日本拒不投降的話,恐怖就要被美軍統統消滅了。據公布的資料顯示,在二戰的後期也就是美軍已經基本消滅日本軍事力量的時候,制定了一個名為「滅亡行動」的計劃。其實從名字就能看出來,美軍這下絕對是動真格的了,是奔著滅亡日本的想法去的。
  • 末日掙扎:二戰日本噴氣式戰機研發始末(上)
    一般而言,提到二戰後期的噴氣式戰鬥機,人們最多想到的就是德軍在末日來臨之際各種「黑科技」的垂死掙扎。二戰日本也有多款噴氣戰機計劃一.雖然零戰選擇較小功率發動機也有迎合軍方需要、追求極致機動能力的考量在(小功率發動機尺寸較小、迎風阻力小),但無可否認大功率航發就是日本航空工業的死穴!日本海航二戰後期的主力戰機仍是零戰,改進型零戰52的發動機功率僅為1100馬力,甚至連其他大國戰爭初期的水平都比不上。日本陸航通過引進德國技術為三式戰鬥機「飛燕」裝備了1500馬力發動機,但因為低劣的製作工藝可靠性極低。
  • 獨木難支:二戰中的日本神鷹號護航母艦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二戰中的日本海軍實力?然而,只需要看看二戰日軍對於護航航母的使用方式,就能明白他們與英國老師的差距到底有多麼遙遠。因此,當英美兩國不斷為護航編隊提供航空支援能力的同時,日本的護航母艦卻完全淪為海軍航空兵的搬運工。 長期被當做飛機運輸機使用的 大鷹號 限制日本發展強大護航力量的原因,還在於自身的資源與人口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