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所320kV高電荷態離子綜合研究平臺應用學術研討會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一、會議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與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高電荷態離子綜合研究平臺、EBIS超低能重離子平臺及分析測試在相關學科領域的合作,促進低能重離子束在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核天體物理、表面物理、材料輻照、X射線及可見光等領域的應用,提升科研人員在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的分析測試水平,增進相關領域科研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溝通,擬定於2018年10月28-30日在中國科技城—四川綿陽舉辦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高電荷態離子綜合研究平臺應用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用戶交流會,現誠邀該領域的國內外相關學者及用戶參加會議。

  現將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二、會議議題

  交流和研討320kV高電荷態離子綜合研究平臺對前沿研究領域及重大科技任務的支撐作用,近幾年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低能、強流、重離子束支持下的研究進展和科研成果,分析測試技術在相關科研領域的應用等,主要議題如下:

  低能重離子在

  1.原子分子物理領域的應用

  2.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應用

  3.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

  4.核天體物理領域的應用

  5.表面物理領域的應用

  6.分析測試領域的應用

  7.其他領域的應用

  三、會議組織

  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承辦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學院

  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協辦單位

  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

  四川省核學會核設施退役及三廢治理專委會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大型科學儀器區域中心

  組委會

  主席:盧忠遠 馬新文 張耀南

  主任:李錦鈺 盧喜瑞

  委員(按拼音排序):

  陳熙萌(蘭州大學)      

  代 波(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籌))

  何建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林 俊(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梅顯秀(大連理工大學)

  劉向兵(蘇州熱工研究院)

  沈寅忠(上海交通大學)

  宋綿新(西南科技大學)

  帥茂兵(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王新剛(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王志光(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易發成(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詹 倩(北京科技大學)

  張崇宏(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章航洲(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趙永濤(西安交通大學)

  鍾巍華(中國原子能研究院)

  朱開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朱小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會務組組長:唐逸、張桐民

  會務組秘書:艾立梅、李軍、王磊、王瑋、徐麗君

  4.聯繫人:王瑋,0816-6089726/6089889,13989281425,xnkdhy@163.com 

       張桐民,0931-4969597,18509316996,ztm@impcas.ac.cn

  四、日期安排

  1.重要日期

  9月20日:第二輪參會回執截止。

  9月30日:摘要提交截止。

  10月10日:論文提交截止。

  重要說明:回執、摘要及論文等參會信息,請用E-mail發送到會議秘書處王瑋(13989281425,xnkdhy@163.com),您將在第一時間內獲得研討會最新消息。

  2.會議時間安排

  10月28日(星期日):全天(9:00-22:00)註冊報到

  10月29日(星期一):8:30-12:00:開幕式,大會報告

            14:00-18:00:學術報告(設分會場)

            18:00-18:30:閉幕式及頒獎

  10月30日(星期二):827風洞考察(8:30-12:00)

  五、交流形式

  會議設置大會報告、分會場報告及青年論壇(主要面向青年學者及在讀研究生),以口頭報告、學術海報形式進行交流。

  會後對優秀用戶代表、優秀青年報告及優秀海報進行表彰獎勵。

  六、論文出版

  會議推出論文(摘要)集。

  七、會議費用

  無會議註冊費,食宿自理。

  八、報到地點

  住宿:綿陽富樂山九洲國際酒店(單間/標間約350左右),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芙蓉路一段1號(靠近富樂山公園)。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學                    

  中科院蘭州大型科學器區域中心

  2018年9月10日        

相關焦點

  • 近代物理所320kV高電荷態離子綜合研究平臺應用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
    一、會議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與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高電荷態離子綜合研究平臺、EBIS超低能重離子平臺及分析測試在相關學科領域的合作,促進低能重離子束在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核天體物理、表面物理、材料輻照、X射線及可見光等領域的應用,提升科研人員在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的分析測試水平
  • 近代物理所在超導離子源高電荷態鈾離子束流強度研究中獲進展
    近代物理所離子源研究組利用超導磁約束結構、磁場新構型和微波饋入新方法,解決了高電荷態等離子體約束和電子碰撞電離產生並引出高電荷態離子束的問題,自主設計研製的超導ECR離子源是目前國際上性能最好的高電荷態離子源之一(如圖1所示)。
  • 「低能量強流高電荷態重離子研究裝置(LEAF)」項目科學目標研討會...
    「低能量強流高電荷態重離子研究裝置(LEAF)」項目科學目標研討會召開 2017-05-31 近代物理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趙紅衛代表項目組,簡要介紹了低能量強流高電荷態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和項目總體進展,重點提出了加強實驗終端建設和特色實驗設計。電子加速器及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張子民深入介紹了高能電子透射成像技術及其結合LEAF裝置的實驗計劃。
  • 近代物理所高電荷態離子雙電子複合精密譜研究獲進展
    電子-離子複合是等離子體環境中重要的碰撞反應之一,精確的電子-離子複合速率係數是天體物理和聚變等離子體建模最基本的輸入參數之一。雙電子複合過程伴隨的退激輻射往往可以作為診斷等離子體中電子溫度、密度的有效探針。
  • 第17屆國際ECR離子源及其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9月17日至21日,「第17屆國際電子迴旋共振離子源及其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舉行。中、外70多位專家參加了會議。    離子源不僅是加速器的源頭,產生各種待加速的離子束流,而且在離子注入、離子束刻蝕、薄膜技術、輻照育種、材料表面改性、離子束沉積等工農業生產和醫學、科研等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    這次會議研討的內容涵蓋ECR離子源最新發展、ECR離子源理論與關鍵技術、微波與等離子體、磁場約束、束流傳輸、束流診斷技術、ECR離子源相關應用、放射性束的產生等多個方面。
  • 2018年度危爆品痕量檢測技術學術研討會在新疆理化所召開
    ,上海新漫傳感技術研究發展有限公司、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及華信中安(北京)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贊助的「2018年度危爆品痕量檢測技術學術研討會」於7月20日至21日在新疆理化所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10餘名危爆品痕量檢測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痕量檢測領域出現的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等科技成果。  本次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帶來了43個精彩的學術報告(包括7個大會報告和36個分論壇報告)。專家們帶來了各自在螢光傳感技術、離子遷移譜技術、氣敏傳感技術等多種爆炸物、毒品痕量檢測技術領域的最近研究進展。
  • 高電荷態離子雙電子複合精密譜研究獲進展
    宇宙中95%以上的可見物質都處於等離子體狀態,在恆星、超新星遺蹟、星系、行星狀星雲、X射線雙星和活動星系核等研究中均涉及等離子體原子物理過程。同時,由於雙電子複合是一個共振過程,共振峰結構中包含了離子的能級結構信息,通過精密的雙電子複合速率係數的測量,可以解析出靶態離子激發態能級結構,進而開展如QED檢驗、同位素移動測量、超精細誘導躍遷壽命測量等系列基礎前沿研究。 重離子儲存環結合電子冷卻裝置為開展高電荷態離子雙電子複合精密譜學實驗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實驗平臺。
  • 2019年度重味物理中的精確標準模型預言和新物理學術研討會在貴州...
    為推動西南地區高校的粒子物理方向與國內各高校及研究所專家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提升地區理論物理研究的學術氛圍。10月19日上午,2019年度重味物理中的精確標準模型預言和新物理學術研討會在貴州民族大學大學城校區第一報告廳開幕。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中科院固體物理所-中科大材料系」所繫結合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為進一步落實中科院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打造「科教結合、協同創新」平臺的要求,切實加強中科院在合肥地區材料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10月26日,在中心的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在中國科大東區共同舉辦了「中科院固體物理所-中科大材料系」所繫結合學術研討會
  • 物理學院召開所繫結合工作研討會
    1月22日,中國科大物理學院所繫結合工作研討會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長三角研究中心召開。中科院物理所、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上海天文臺、蘭州近物所、上海光機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統所、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科院半導體所、中科院等離子體所、中科院高能所的20餘名主管所長、主管教授和研究生部主任,以及中國科大物理學院11個英才班的主管教授和相關學科方向的50餘名教授參加會議。會議由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葉邦角教授主持。
  •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204所)
    ,1957年搬遷至西安,是我國唯一的火炸藥及毀傷技術綜合研究機構,也是國家國防科工局核定的重點保軍單位。※科技平臺中國兵器工業第二○四研究所作為一所開放性的研究機構,氟氮化工資源高效開發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火炸藥燃燒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工業火炸藥一級計量站、國家含能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海關總署委託化驗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均依託我所設立。
  • 中科院大科學裝置理論物理研究中心CSR強子物理工作月成功舉辦
    工作月的活動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參加由蘭州近代物理所主辦的第七屆國際儲存環核物理會議(STORI08,蘭州,9月14日-19日),與國內外同行交流在該領域研究工作的進展,探討今後的前沿工作;第二,總結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北京,9月19日-10月14日),討論在CSR上可能開展的強子物理研究的課題。
  • 離子束功能材料應用國際研討會在山大舉行
    [本站訊]8月19至24日,離子束功能材料應用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on Beam Applications of Functional Materials)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進行。
  • 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孟慶波團隊在探索高性能薄膜新型太陽能電池的同時一直致力於開發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電荷動力學和缺陷態等物理性質的量化測量和分析方法,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成功研製了可調控的太陽能電池瞬態光電測量系統,實現了太陽能電池在實際工作狀態下電荷動力學的測量(Rev. Sci.
  • 張嘉恆教授與國務院參事展開離子液體技術應用研討會
    【圖中前排為國務院參事一行】2019年3月27日下午,張嘉恆教授與國務院參事展開離子液體技術應用研討會。引出了符合綠色化學發展方向的離子液體,因其具有載體功能屬性可在多行業上發揮巨大作用,被稱為「未來的溶劑」以及「設計者溶劑」。張嘉恆教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離子液體作為綠色萃取劑以及離子液體材料兩種技術應用的優勢。獲得了在場國務院參事們的認可以及好評,並就離子液體技術應用展開了研討。
  • 同步輻射應用國際學術講習班及研討會舉辦
    6月22至28日,2004北京同步輻射應用國際學術講習班和中國--歐盟金屬蛋白同步輻射研究進展研討會在高能所成功舉辦。    來自中科院各研究所和全國大專院校的近百位學員參加了同步輻射應用國際學術講習班。講習班邀請9位國外著名專家講授了同步輻射各領域最新進展,為學員帶來譜學和能帶計算等最新軟體以及使用訓練方法。
  • 2020中俄等離子技術及材料應用研討會召開
    2020中俄等離子技術及材料應用研討會召開 2020-12-31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2月21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俄羅斯科學院大電流技術研究所/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大學決定舉辦中俄等離子技術及材料應用研討會,會議以線上方式召開。
  • 近代物理所承辦第28屆光子電子原子碰撞國際會議
    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辦,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科學家參加會議。會議為期1周。ICPEAC會議是世界原子分子物理學界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會議的主題涵蓋光子、電子、離子、原子、分子、團簇、表面和等離子體碰撞研究的最新進展。ICPEAC系列會議於1958年首次舉辦,已成功舉辦過27屆,50多年來首次在中國召開。
  • 「前沿高分子材料與物理」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
    」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東華大學松江校區舉行。  本次活動由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黨支部、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以及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黨支部聯合主辦,旨在深入探討高分子材料與物理前沿研究與產業化應用中的科學問題。我校黨委書記劉承功、副校長陳南梁,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局長、化學所研究員王篤金,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重實驗室主任朱美芳出席,中科院化學所及學校相關部處、學院的領導、黨員及師生等百餘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