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風口丨兩獲金牌的背後,是職業院校與城市命運的同頻共振

2020-12-04 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兵 劉丹陽

當今時代,人工智慧已成為科技創新下的一個「超級風口」,而中國也已成為工業機器人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

11月29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首屆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城陽落下帷幕。作為東道主的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在此次比賽中共斬獲2枚金牌,並捧回了多個獎項。

「21世紀最值錢的是人才。」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尾聲,這句話正在變得愈加有分量。隨著製造業工廠正在逐步走向數位化、智能化,能夠熟練掌握工業機器人操作控制的技術技能人才逐漸成了用人市場的「搶手貨」。

正在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青島,亦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質量人才隊伍。城陽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抓住了這一機遇,憑藉緊跟時代的職業教育,為城市、社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踏準了時代的節拍,與城市的命運實現了同頻共振。

不約而同的「領先半步」

近年來,隨著新舊動能轉換步伐的加快,製造業工廠正在逐步走向智能化,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熟練掌握工業機器人的操作控制的技術技能人才逐漸成了用人市場的「搶手貨」。也正因如此,今年在青島舉辦的這場大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面向人工智慧應用技術領域舉辦的一類職業技能大賽,旨在加快培養和選拔人工智慧應用技術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搭建人工智慧應用技術傳播平臺,持續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健康發展。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及機械行業的520名AI高手,經過前期的比賽同臺比拼切磋競技,共同開闢了中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天地。

作為東道主的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收穫頗豐。其中,周月偉、紀毓濤老師和學生劉輝、任曉鵬組成團隊,代表青島出戰電腦程式設計員(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賽項,取得了學生組全國第一名、職工組全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後,周月偉、紀毓濤老師還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與此同時,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也獲得了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冠軍選手單位、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突出貢獻獎等榮譽,並被授予了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稱號。

這並非是他們第一次斬獲佳績。

2017-2019年,在過去三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獲得了兩次金牌,一次銀牌的好成績。在培養工業機器人技術技能人才領域,這所學校儼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牌學校」。

兩獲金牌的背後,依靠的絕不是運氣。

在當下城市間激烈的角逐中,青島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已經取得了半個身位的優勢,與此同時,在培養工業機器人技術技能人才方面,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同樣領先了別人半步。不約而同的先見之明,展現的是一座城市的頂層設計者與基層實踐者之間的默契。

所有的領先,歸根結底都源於生存焦慮,源於危機意識。改革者、創新者們不安於現狀的憂患感、焦慮感,給了他們不斷進取的動力,也讓他們有了不約而同的先見之明。

2016年,城陽區職教中心校長安華深深地感受到,設置機器人專業已經刻不容緩。作為職業教育從業者,安華首先考慮到的是一個樸素而現實的問題:學生的就業問題。

「現如今社會經濟變革速度飛快,許多行業和技術正在不斷地被更新和替代,有些專業也許現在還存在,但是三年後它還被社會所需要嗎?學生會不會就業困難?十年後他們會不會失業?」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安華的腦海中。

開設新專業,趟一條新路

「教育要為經濟發展服務,我們作為學校要與時俱進,要圍繞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用人市場的需要來設置自己的專業和課程。」安華說,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置一個工業機器人相關的專業,很快成為了學校教職工們的共識。

設置一個新的專業,並不是件拍腦門就可以決定並實施的事情,上報申請開設新專業,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和審核機制,對於專業設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也需要經過專家論證,短時間內很難實現。

「晚一年耽誤的就是一屆學生,我們的腳步不能等待行政命令,所以我們決定先行先試。」安華說。2016年,城陽職業教育中心大膽地邁出了第一步,先在機電專業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方向的課程。據了解,當時在全國範圍內設置這一課程方向的學校並不多,大家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而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走在了同行者隊伍中的前列。

2019年,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正式被批准設立,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也終於順理成章地迎來了第一批該專業的學生。

談及學生與家長們對這個新設專業的認知,學校教研組組長周月偉坦言,最開始大家對這個專業並不了解,不少人對此持懷疑態度,顧慮頗多。

「有家長曾經問我,你們搞的工業機器人,是不是跟變形金剛的『威震天』和『霸天虎』似的?」這個問題讓周月偉有些哭笑不得,也讓他感覺到,向學生、家長以及大眾普及工業機器人的概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讓學生家長們了解這個專業,明白它所蘊含的未來無限的發展場景,學校做了多次宣講,並邀請家長來參觀專業實訓室,並通過家長群,展示學生們製作的小程序、小視頻,與此同時,近年來學校帶領學生、教職工積極參與各項技術技能比賽,取得的優異的比賽成績,也讓給家長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與此同時,學校也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形成了「訂單式」的培養模式。例如與青特集團合作設立的校企合作班,實行招生招工一體化,開展「現代學徒制」+「崗位定製」雙主體協同育人機制;而「工匠班」實行的則是大專業多方向崗位定製發展,向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海泰科模具、英聯模具等企業輸送一批智能製造等高端方向社會緊缺型技能人才。

社會的每一個細胞都要「升級」

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但什麼是人才?或許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只有院士、博士、碩士才稱得上是人才,但事實上,能夠在一線從事專業技術生產的工人同樣也是人才。

安華認為,想要搶佔工業網際網路的高地,加快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一定少不了那些在一線的,懂得專業技術的普通工人。而一所學校,應該服務於國家的大局,服務於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設置專業,設置課程,培養學生。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技能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勞動者素質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我國有8億多勞動者、2億多技術工人,這支隊伍不但是支撐製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發展實體經濟的基礎力量,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寶貴人力資源。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將目光放回到青島,以製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的青島,在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過程中,青島也同樣把「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作為謀劃未來發展的戰略支點。而一個宏大的頂層設計,往往需要一個個細節的基層實踐來實現,否則一切都將只是紙上談兵。

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絕不僅僅只是企業家的事,專家學者的事,還要有千千萬萬的智能工人在一線與之同頻共振。只有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老百姓,社會的每一個細胞都「轉型升級」,參與到時代與城市的使命中來,才能夠讓一個個國家重器提速運轉。

頂層設計者謀篇布局,用更為宏觀的視角和筆墨,勾勒出未來的工業製造的藍圖,而一層層深化、細分下去,我們更需要每一處微小的環節都行動起來,讓智能製造的動能武裝到螺絲釘,只有這樣,青島才能夠群策群力,順勢而為、乘勢而起、聚勢而強,在新一輪城市重構中「垂直崛起」。

相關焦點

  • 同頻共振&同頻共振
    很明顯,第一張圖中的鐘擺指針的方向是雜亂無章的,第二章圖的指針方向是一致的,這就是同頻共振的視頻,很不可思議,但的確發生了。實驗者隨意撥動會發聲的鐘擺。根據鐘擺的聲音和擺動可以看出。實驗一開始,所有擺動雜亂無序。但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鐘擺有的正在慢下來,有的正在加速。
  • 高質量發展進行時(二十)|煙臺職院:同頻共振,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
    ☆王敏斯代表煙臺職業學院團隊領取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銅獎工業設計專業欣欣向榮,「隔壁」的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更是成績斐然。2004年就開設的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可謂是學院響噹噹的金牌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教育部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國家優質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核心專業,專業群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同類專業群第一方陣。
  • 同頻共振,究竟同的是哪個頻?
    都說溝通,要同頻共振,否則雞同鴨講,無論如何講不清,也講不下去的。那麼究竟同的是什麼頻呢?先看看我這次被抗拒的諮詢。某國企領導,近天命年紀,就稱他A先生,因感情問題導致嚴重的焦慮情緒,來做心理諮詢。諮詢結束時,他突然說:張老師,你講的話每句都直戳我痛點, 讓我很有壓迫感。
  • 提升能量的走向在於達到高頻的同頻,進而共振
    我講到一個話題,所謂修行,特別是引領大家共同修行,其一切的一切都在如何更好地同頻共振,而要達到更好地共振,首先要做到同頻。我對同頻的認知就是,這個同頻應該是往高處走的同頻,需要高能量的修為者帶領大家共修而達到那個高頻的同頻,進而共振,產生驚人的能量快速提升。這個秘密是我們每個共修的修行人必須要懂得的。
  • 同頻共振,不同頻會「地震」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同頻」這個詞。比如,兩個人說的東西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時候,就會聽到「我倆不是一個頻道的」。如果兩個人聊天聊得火熱,一見如故「酒逢知己千杯少」。在人際關係中,同頻共振指的是: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共鳴或走到一起。
  • 同頻共振的那個人,是你一生的貴人
    一切生命的本質都是能量,一切生命運動都是能量在振動,一切振動的能量,在同一磁場中最終會共振同頻。共振就像一個紐帶,將萬物相連。根據量子力學的著名共識:萬物都是振動。我們的想法、意識也是一種振動,因此也會產生共振,並相互影響。
  • 你找到那個能與你同頻共振的人了嗎?
    電影《英雄》在秦國捕快的面前,長空假裝被無名刺中,從而幫助無名成功獲得第一塊敲門磚。電影《英雄》飛雪是趙國大將趙震的女兒,她一心想要為父親,為趙國報仇,當無名和她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她毫無猶豫的答應了無名。
  • 人才集聚引項目 同頻共振促發展
    中山不斷推動產才融合,實現高端人才集聚與重點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核心提示以人才聚項目、以項目促發展,中山不斷推動產才融合,實現高端人才集聚與重點產業發展同頻共振。3月17日,中山市創藝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收到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州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
  • 有和你同頻共振的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同頻共振網上的解釋是多用於思想、意識、行為等方面協同統一。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共鳴或走到一起。在生活中和你一起湖吃海喝的人或許有很多,但是和你同頻共振的人卻是屈指可數的,有些人或許根本就沒有能夠跟自己一樣在很多事情上有共鳴的人,一件兩件或許可以,但是共事的多了,起初的那些共鳴看法慢慢的就會消散;而在人際關係中,一般情況下很多關係都是從熱情到漸漸冷卻的,但是一個人遇到一個與他興趣愛好相同、默契十足、一拍即合的人時,這兩個人很快就能成為好朋友。
  • 論找個同頻共振的「她」重要性
    有時會忍不住想,為什麼要找一個與你同頻共振的人?彼此之間有何等的牽連與重要性?答案是肯定的,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磁場】,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也會源源不斷向外傳遞你的三觀和愛好。當你們擁有相同的磁場,就會同性相吸。三觀一致的人也會自動靠攏。反之,即便認識了數十載,但彼此卻不同頻不共振,那也無法交心。
  • 宇宙最神奇的力量:同頻共振(附視頻)
    宇宙萬物皆為能量,能量共振而同頻!
  • 趙賢文:科學實驗,能量同頻共振
    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的能量屬性與信息屬性,在同一場裡,能量與信息會相互影響,同頻產生共振作用。 人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人是一個個的能量點,人與人之間,點與點之間會相互影響,同頻產生的共振作用也會帶動到其他面。 每一個念都是信息,當發出善心、善念、善願的時候,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世界。
  • 高管如何與企業創始人同頻共振?
    作者:王求樂丨名川資本創始合伙人王求樂先生擁有12年風險投資從業經驗,11年通訊領域工程、研發、管理經驗,是技術領域最活躍的早期投資者之一。曾擔任賽富投資基金合伙人,早年曾於聯想控股、愛立信任職,從事投資、戰略、研發等。
  • 心理學:兩個人是不是靈魂伴侶,「同頻共振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其實兩個人是不是靈魂伴侶,"同頻共振效應"會告訴你答案,讓你明白真正的靈魂伴侶是如何感知如何相處的。什麼是同頻共振效應?同頻共振這個概念最先出現在物理學中,指的是物體達到相同頻率就會產生共振現象。而心理學家又賦予了同頻共振效應新的概念,往往指兩個人在思想、意識、言行、精神,觀念等方面的共鳴和協同狀態。
  • 宇宙最神奇的力量|人類思維的同頻共振
    宇宙最神奇的力量|人類思維的同頻共振創新科技理念 昨天01軍隊過橋,為什麼不允許齊步走 04怎樣同頻共振 共振就像一個紐帶,將萬物相連,根據>(如文章開頭的視頻所述)這些看不見的能量會相互影響,同頻相互吸引
  • 交易同頻:K線、均線、共振,靠不靠譜?
    在股票期貨市場,我們經常聽到人家說共振行情,有人說好,有人說沒用,究竟靠不靠譜,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天就給大家來說說。什麼是共振行情?所謂的共振行情,就是多個方法或指標形成一致的同頻效應,沿著同一個方向發展的趨勢。拿白糖日線走勢為例,K線和均線同頻共振,形成了一致的下跌趨勢。共振行情靠不靠譜呢?
  • 把種子埋進別人大腦,等待同頻共振,人和錢就來了
    很多人一直痛苦於此,卻沒有思考這背後,快速幫你找錢找人的一個驚人秘密:聊這之前,先說說有人提出的階級固化,一直沒人去探究這階級固化背後的原因。促成階級分化的表象是財富不均,但剖開體制原因外,造成貧富不均的背後本質,其實是人與人的智慧水平、認知等級、思維層次等的嚴重不均。
  • 運用同頻共振效應,可以幫助你追求心上人!
    什麼是同頻共振原理?同頻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這是有物理效應所引申而來的,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往往會比其他頻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動!也被人們運用到個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
  •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中國第一隻黑白顯像管、第一支被譽為「工業原子彈」的彩色顯像管、第一支溫度係數補償用熱敏電阻器、第一個我國自主設計的無線電測量儀器等重大科技成果,無一不在彰顯成華區輝煌的工業創新歷史。九龍坡
  • 與世界同頻共振
    與中國服務貿易共同成長,與世界經濟脈搏同頻共振。 從誕生於2012年的京交會到作為中國三大對外開放展會平臺之一的服貿會,8年時光,這個旨在打造全球服務貿易品牌的盛會已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的「晴雨表」,成為國際服務貿易高水平合作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