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過是在一起吹吹牛,中國咋都當真了呢?

2020-12-12 擂茶傳

前兩天,嫦娥五號成功上月球挖土去的事兒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

不僅有去有回,還要帶4斤月壤回來,這對中國航天來說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探索

3號晚上23時10分,挖完土的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月壤出發返回近月軌道

點火前,在月球上亮出五星紅旗的這一下,不知道duang~進多少人的心裡去了

好傢夥,還整挺萌

不過,這一次上九天攬月,還有著另一種裡程碑式的意義

因為嫦娥五號的成功,不僅代表著從2004年開始的中國探月工程,正式完成繞、落、回的循環過程

為中國的探月收官之戰,畫上了一個完美的感嘆號!

同時,也代表著15年前各國定(吹)(的)(牛)(B),只有中國真的做到了

最近,有網友翻出了2005年的報紙,上面有一則關於各國對於探月規劃的報導

日本: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

印度:2008年發射無人登月飛船

俄羅斯:2005年登月飛船試飛

美國:再次登月時間最遲不超過2020年,並建立多國太空站

中國就更詳細了

直接精確到「繞、落、回」的具體年份

你品品

大家聚團吹牛B,沒想到中國當真了

2007年,嫦娥一號拉開中國探月工程的序幕。3年內,get√

2013年,嫦娥三號帶著第一輛月球車玉兔成功登月,首次拍回了一張月球角度的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6年內,哎呀遲了一點,不好意思

2020年年末,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趕在最後一個月達成了,get√

我願稱之為最強凡爾賽大師:

「那個什麼…就……十幾年前吹了個牛,現在我好像真的整成了呢…」

「唉,月球怎麼也這麼順利的拿下了,我又得想想自己該吹什麼牛B了真難受」

再看看各國:

日本,繼2007年發射了「月女神」1號月球探測衛星,到現在也沒什麼動靜,不過距離flag還有5年,加把勁能行

印度:2008年發射了「月船」1號,2009年與地面失去無線電聯絡,印度探月計劃,卒

俄羅斯:登月?什麼登月?是伏特加不好喝還是大黑熊不可愛

美國:沒人 比我 更懂 月球

更正一下「只有中國做到了」這個說法,人家印度也做到了,畢竟人家的計劃僅僅是「發射」出去就行

仔細看了下各國的計劃,留給美國的時間還有21天,去掉周末雙休就只剩半個月了

當年陳刀仔能用20塊贏到三千七百萬,美國半個月建個太空站努努力不是問題

話說回來,有了這前15年的說到做到

當我再次看到中國全球航天運輸系統未來25年的展望和規劃時,就覺得完全沒有問題呢

一小時全球抵達

怎麼看著有點眼熟

算了,這都是小事情

反正中國說到做到也不是第一次了

回想這些年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有了質的飛躍

背後不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說到做到嗎

首先,我們說基建

就拿最難的青藏鐵路來說

1949年,整個西藏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駛汽車,20世紀50年代,中國決定要把鐵路修到拉薩

那個年代,別說中國,就是放眼全世界,這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沒有誰信,更沒有人看好

就像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索魯說的那樣:「有崑崙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但是,1958年,這條天路開始正式動工了

眾多的鐵路工作者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破解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開通

鐵路強大的運貨能力,給青藏高原地區帶去了不一樣的生機

而這的確只是一個開始,回頭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基建能力

說要10天建成一個可以容納1000張床位的重症醫院,火神山做到了!

1500人同時施工,100多臺大小機械同時開動,9個小時建成一個火車站,福建龍巖做到了!

1988年,中國才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立志要用30年時間形成8.5萬公裡國家高速公路網

然而截至2012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裡程已達9.6萬公裡,超越美國的9.2萬,位居全球第一

其次,我們說生態

治理環境治理到改變地理課本,這事兒中國幹出來了

2017年,根據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的目標,中國制定了荒漠防治計劃

說是制定,但其實中國的沙漠防治早都進行很多年了

然後,今年4月,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交界處的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素烏沙漠,被宣布即將從陝西版圖上消失

因為它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快要變成綠洲了

什麼?2030年達到土地退化零增長

哎呀,2020年就做到了

然後,我們說製造

去年,一段關於中國「大國重器」的視頻在YouTube上熱傳

引眾多外國網友感嘆:以前是中國向我們學習,現在該我們向中國取經了

這段視頻,就是中鐵裝備出口的盾構機從零件到組裝完成的場景

為不了解的小夥伴解釋一下,盾構機是一種隧道掘進機,用一臺盾構機挖一條大型隧道僅需5個月

是不是看起來非常厲害的樣子

但是,這種設備以前我們是沒有的,甚至在90年代的時候,我們都要完全依賴進口,即使對方要價頗高,為了基礎建設,我們也得買

比如西康鐵路的秦嶺隧道,就是我們花了7.2億元人民幣從德國引進了兩臺掘進機才修建完成的

所以,在高價購入兩臺機器後,中國立志一定要有自己的盾構機

即使這個機器的工藝複雜到爆,且中國當時幾乎可以說是零基礎零技術

但是那又怎樣,說到就一定會做到

2008年,我們研製出首臺複合式盾構機,實現了技術突破

從這以後,我們快速實現了劣勢到優勢的強勢扭轉,直至今日,中國憑一己之力改變了全球的盾構機市場

不僅讓以前的世界盾構機行業巨頭趕不上我們的技術,甚至開始併購他們

最直觀的改變是,中國讓國外的盾構機價格從當初的七億,降到現在的五千萬每臺

你看,真的說做就做到了呢

最後,我們說說生活中的諸多細枝末節

比如脫貧

比如利民便民

比如汙染防治

比如社會治安

比如生活休閒

這短短幾十年來,中國各個層面的發展,有的是從弱到強,但更多的都是從無到有再到強

在此期間,受過很多「30年研發不出來」、「50年都整不明白」、「中國根本做不到」的嘲諷

但最後,大到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這種國之重器,小到吃穿住行、休閒娛樂這種生活小事

我們有了太多太多可以證明實力的成績

細細想來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是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的

全都是腳踏實地的穩步走著

但每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又好像都在提前交卷

有人調侃說,中國是那種悄悄在家裡熬夜刷題的學霸

看見別人好,就一定要暗搓搓的做到比別人更好,生怕趕不上別人,落後就要挨打

但往往努力到最後,發現別人不過是打打嘴炮而已,然後自己就不知不覺成了第一

但在我看來,中國哪裡是什麼學霸,不過就是一個踏實的普通人而已

只是這個普通人有一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堅韌,又懂得一步一個腳印

所以最後,就總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呀

相關焦點

  • 大家一起吹吹牛,怎麼就中國當真了呢?
    「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11月24日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2004年月球探測工程啟動以來,嫦娥家族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讓奔月神話一步步成為現實。
  • 大家一起吹吹牛,你怎麼就當真了呢?
    11月24日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2004年月球探測工程啟動以來,嫦娥家族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讓奔月神話一步步成為現實。2004年2月,國防科學工業技術委員會領導對外宣稱: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將分「繞」「落」「回」三步。
  • 美俄怎麼都沒想到,當初說好的一起「吹牛」,中國卻當真實現了
    中國向來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世界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的科技實力與日俱增,以前在航天領域,中國是處在落後、學習的階段的,但是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工作者們從事航天事業的研究,很多在海外求學的科學家們也願意回到祖國,為祖國效力。
  • 從登月到雷達、從五代機到飛彈……中國最大的缺陷就是太實在
    大家都還下意識地認為,中國只能早一些低水平、低技術、低附加值的玩意兒。所以,很多國家認為,只要中國說要搞的,就一定不是啥特別難的事兒——也就是所謂的「中國行我也行」。還是先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修好吧,這都進塢3年半了還沒個頭呢。再要不然把蘇-57整清楚也行。前不久才跟阿爾及利亞籤了第一個出口大單,這才是好消息啊。登月飛船?那是啥?日本?直接不提登月這茬,轉而專心研究小行星去了。前兩天整了個小行星探測器,也挺順利的,順便也能刷一波流量。知道這叫啥嗎?這叫差異化競爭。就不愛跟你們這幫湊熱鬧的一起玩,一個個都去登月,有意思嗎?
  • 當年說好一起上月球,如今只有中國實現,其他國家都在「吹牛」?
    網上都在熱傳一張老圖,是15年前全球各大航天強國制定的探月計劃,中美俄,日本歐洲印度都立下了宏大的志願,但到如今只有我國基本實現了當初的夢想,我國網友評論:當初大家只是吹吹牛而已,怎麼你就當真了呢?雖然任務還沒有全部完成,但世界多個國家都在關注嫦娥五號的進展,並且希望和中國展開合作。
  • 燈塔讀歷史4: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宋朝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的歷史老師在講近代史,他說中國最屈辱的時代應該是宋朝,而不是晚清。大清朝面對的可是已經工業化的歐洲國家,軍事裝備上領先了一個時代,這打不過很正常,但是宋朝就特別窩囊,誰都能欺負他,連西夏小國,高麗都能欺負到頭上來,還跟遼國搞什麼澶淵之盟,每年還要給人家保護費。
  • 撲克牌的吹牛玩法
    吹牛是一個撲克遊戲,和骰子的大話骰差不多一個意思,不過這個玩法很簡單,就是運用我們的小學數學,把數字加起來的一個遊戲。
  • 「吹牛」用英語怎麼說?居然和cow毫無關係!
    ps:【麥田新平臺上線啦】更多純英文影片,每日更新,文末登錄哦 說起吹牛,中文能找出一堆同義詞來,比如誇口、炫耀、誇大、說大話等。讓我們看看英文裡對於吹牛都有哪些表達吧!
  • 過去一年裡,餘承東「吹的」三個牛全都沒實現!他盡力了嗎?
    科技圈「吹牛」的現象是非常常見的,前有羅永浩收購蘋果,後有餘承東取代安卓。作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核心人物,餘承東就經常喜歡吹一些奇奇怪怪牛,試圖造一些「大事情」出來,因此也被網友調侃為「餘大嘴」。不過餘承東「吹牛」的本事是非常的厲害的,比如在2015年MWC上,餘承東說:未來華為的主要對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未來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將消失,華為將成為市場領軍者。不得不說,如今再看這句話確實是神了!再到2015年10月份的時候,餘承東說:榮耀品牌將會超越小米品牌,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品牌。
  • 呃……拿中國幼兒園教材當內參,戰忽局北美分局暴露了?
    這兩天有一個笑話,據說美國惠普的CEO安東尼奧在接受採訪時大放厥詞:中國的科技落後於美國一到兩代、「中國仍然需要西方的教導」、「中國的路子還長著呢」……充滿著傲慢與偏見。一家營收增長處於近乎停滯、上個月還宣布要大裁員的落魄戶企業,有什麼底氣來吹牛逼呢?
  • 2019年,餘承東吹了三個牛,一個也沒實現,但他真的盡力了
    眾所周知, 關於餘承東吹牛,大家是一邊調侃,一邊佩服。調侃自然是因為吹牛吹得有點大,有時候讓人覺得難完成,所以要說笑幾句,而佩服則是發現餘承東吹的牛大部分都實現了,不得不讓人佩服。但2019年過去之後,我們發現餘承東在2019年吹的三個牛,一個也沒有實現,不信我們來看一看是哪三個牛。1、2019年華為銷量要達到2.5億臺這個說法是餘承東在3月份提出來的,他表示,2019年華為+榮耀的全球手機銷量目標是2.5-2.6億臺,成為或者接近全球第一。
  • 「吹牛」英語怎麼說?介紹一些有關「吹牛」的英文,讓你花式懟人
    ,這個我們經常說,但是卻很少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吹牛」的英文。He does not have a girlfriend yet.吹牛,他連女朋友都沒有呢。這樣讓單身狗情何以堪……You are windy!「windy」我們最熟悉的意思便是「有風的」,但是這裡它不單可以表示天氣,也可以表示「吹牛的」。
  • 會吹牛的馬斯克,危險的腦機接口技術
    吹牛估計是全世界男人的通病,中國有句俗話「十個男人九個吹,還有一個沒學會」。回憶一下小時的作文《我的理想》,有說要做科學家的,有許多要做飛行員的,當然也有要拯救全世界的。馬斯克可以說是頂級吹牛王,國人覺得最大的牛就是吹破天,馬斯克的牛真的吹破天了。
  • 星鏈計劃取得成功,離不開馬斯克的「吹牛」,SpaceX公司的火箭
    一些中國網友對馬斯剋星鏈項目,其認可度也非常的低,認為是在搶佔國際衛星頻譜,並不能夠實現全球高速上網服務。在一片棒殺之下,馬斯克卻贏得了投資者的信賴,這離不開自己的「吹牛功底」。馬斯克在特斯拉汽車的發展上,便依靠到火星去的藍圖,成功賦予了其豐富多彩的高科技內涵。
  • 火爆《吹牛大王科學秀》來東莞啦,令孩子腦洞大開,一起愛上科學!
    《吹牛大王科學秀》舞臺劇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有大量的現場互動,小朋友們可以和愛迪生一起了解燈泡的奧妙,居裡夫人也會邀請小朋友一起,了解她的發明的用途。後臺回復關鍵字:吹牛大王根據提示操作,將有機會獲得《吹牛大王科學秀》門票2張/人
  • 你們的男神女神要在一起了,你們是祝福呢還是祝福呢?
    氣質小書生李易峰,中國內地男演員,07年參加《加油!大長腿江疏影那麼這個女子到底是誰呢?有些人可能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江疏影。江疏影是上海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不過對於觀眾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俊麗的外表了吧。
  • 從黑到吹,為什麼特斯拉在中國忽然這麼受歡迎?
    如今,特斯拉在中國可謂風生水起,關於特斯拉的正面報導撲天地蓋。技術要吹一波,充電要吹,價格也要吹。凡事只要跟特斯拉沾邊,基本就是一個字評價:好!很多人似乎已經忘記了,在特斯拉進入中國之前,其口碑貌似並不咋好。說一句全世界都在黑特斯拉,一點也不為過。從電池自燃到無人駕駛,再到充電、車身質量、價格,等等,這些統統是特斯拉黑點。那麼,為何進入中國之後,特斯拉忽然這麼受歡迎了呢?
  • 中國切開58000億噸海水?將南海12座島嶼整合,外媒:咋又是中國
    甚至在全球知名的工程項目當中,也常常看到中國公司的身影,一時間「基建狂魔」這一樣的稱號享譽海內外。建造諸多知名的建築,比就如三峽、關高築大橋等等,曾經有一段中國建造高樓的視頻,讓許多國家都為之震驚。在湖南長沙,一座57層的建築,我們只用19天便完成了整棟大樓的施工,而且,這棟大樓還能抵抗9級地震。
  • 回春沒多久的楊紫,咋又腫成這樣了?
    聽宣傳我都動心了。羊:脂肪膠?這個又是啥? (嘿嘿嘿,新項目拔草系列上線) 老規矩,我們先來看看脂肪膠是咋吹牛逼宣傳的吐槽一下,剛還說70%的存活率現在就是90%了··· 再吐槽一下,咋老喜歡用納米吹哇?
  •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這還咋雜交呢?而後~~美國、日本也都找到具備不育特質的水稻不過研發搞來搞去,結果都不大理想「另一半」培育出的也是優良的後代喔所以~~知道大家為什麼這麼敬重袁老了吧因為袁老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