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時時有,年底特別多。臨近歲末,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工作將陸續展開。這樣的活動本應通過考核實際、評比先進、比較差距,來回顧過去工作,總結成敗優劣,並且通過適當的褒獎先進、激勵後進,從而形成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更好地促進來年的工作。但是有的單位和部門,有的領導幹部將「對黨忠誠」天天掛在嘴邊,卻幹一些欺瞞組織、迎合領導的虛偽行為。為了爭先進、評優秀、得位次,不在實際工作中想辦法、尋路子、找點子,而是組織「材料大軍」,精心「炮製」總結材料,企圖獲得筆尖上的先進、文字上的優秀、數字上的位次,過多的「水分」讓檢查評比的成果「淡寡無味」。
工作中,我們總能遇到有的單位和部門幹一些造面子、丟裡子的事,實際工作上平平淡淡,匯報材料中精彩紛呈,「只為領導一支筆,真幹假幹有成績」。有的單位和部門為了讓總結材料「出新出彩」,使出各種招數。有的報喜不報憂,寫成績洋洋灑灑、長篇大論,講問題卻蜻蜓點水、輕描淡寫;有的誇大其詞,隨意拔高,加注水分;有的甚至弄虛作假、無中生有,胡編亂造。這種「虛幹」的做派完全與「求真務實」的要求背道而馳,黨員幹部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一味追求這樣「塗脂抹粉」的工作業績,幹事創業就無從談起,全心為民就無從談起,黨的事業就無從談起。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如實向黨反映和報告情況,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反對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反對隱瞞實情、報喜不報憂。」如果自己的工作都不能如實匯報,何談對黨的忠誠?在工作中,不在幹事創業上下功夫,而在材料數據上動心思;不在群眾事業上鼓幹勁,而在迎合領導上吹「好風」,這樣又怎能算是老實?幾分耕耘,幾分收穫。世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黨員幹部要用「實績」說話,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幹出實實在在的業績,破除「總結憑材料、排位看數字、評價靠吹捧」的歪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提出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是黨員幹部轉變作風的基本保證,是幹事創業的行為準則。只有實實在在才能幹出成績,只有實實在在幹事業才是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最大的忠誠。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行為呢?究其根源在於某些上級機關的檢查評比習慣於搞花架子、圖形式、走過場。在檢查評比時,往往停留在看材料、聽匯報上,而不注重實際考核,不多看工作現場,不多聽群眾意見。這種「行走在筆尖上」的檢查評比,更看重「筆頭」的精彩而不重工作的「勁頭」,更看重「材料」的「婀娜多姿」而不重工作「實績」的「豐滿」,不僅褻瀆了先進的榮譽稱號,淡化了排位次、定等次的意義,還助長了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等歪風,挫傷了其他單位的工作積極性,敗壞的是黨風和社會風氣,完全與檢查評比的初衷背道而馳。
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忠誠於組織,就要用「實績」來表忠心。其實,年終的檢查評比關鍵是要「評」平時,「憑」實際,「比」實績,「看」現場、「聽」民意。為了能讓檢查組能夠看到實績、聽到實話,我們的受檢單位要破除「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一切形式主義「花架子」帶來的浮躁效應,做決策、做工作從實際情況出發,從人民群眾願望出發,從事業發展需要出發,在實際工作中說實話,做實事,求實效,腳踏實地,真抓實幹。而我們的檢查組一定要多往基層走一走、看一看,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忌惟「材料」論「英雄」,從源頭上杜絕「創作典型」、「泡沫先進」的粉墨登場,從而評出幹勁,評出實效,在實話、實事、實際中看到廣大黨員幹部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