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航天局將發射太陽軌道探測器:或揭開太陽神秘面紗
2月7日,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將於本周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太陽軌道探測器。 報導中指出,該飛行器是與美國宇航局聯合開發的,預計將為科學家帶前所未有的來有關太陽大氣、風以及磁場的信息。同時,它還將首次獲得一些恆星的未知極地的圖像。
-
NASA發射「太陽軌道飛行器」 將揭示太陽磁場奧秘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9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歐洲航天局與美國航天局聯合進行了「太陽軌道飛行器」的發射,它被安裝在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Atlas V411型運載火箭上。
-
人類首顆冥王星探測器「新地平線號」甦醒 已航行9年48億公裡
電影《星際穿越》熱度尚未過去,一個又一個太空任務接踵而來,5日,美國新一代飛船「獵戶座」首飛成功,今天,中巴合作資源衛星04型成功發射,同日,還有一個更遙遠的消息傳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s,臺灣譯作「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在飛行了近9年,今日凌晨4點從休眠中轉醒,開始人類首次冥王星(Pluto)探測工作。
-
歐洲「織女星」火箭發射失敗!人為錯誤導致2顆價值3.15億歐元衛星...
11月1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1:52分,這枚運載了兩顆衛星的火箭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共耗資3.15億歐元(2.815億英鎊)。飛行8分鐘後,在點燃上部引擎後,「織女星」火箭偏離了計劃路線,並與地面跟蹤站失去聯繫。
-
阿聯領先中美,2月9日進入火星軌道!
希望號探測器計劃利用一個火星年的時間研究火星,相當於地球兩年時間。距離阿聯「希望號」探測器抵達火星軌道不足兩周時間了,目前,該國科學家表示,我們正在進行倒計時,迫切期待著希望號抵達火星軌道!2020年7月,阿聯發射「希望號」探測器,這是三個利用最佳發射窗口前往火星的任務之一。
-
歐美「太陽軌道探測器」順利升空,將首次近距離拍攝太陽兩極圖像
美國東部時間2月9日深夜,歐洲宇航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聯合打造的「太陽軌道探測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成功發射升空,展開前所未有的太陽極地探測之旅。
-
NASA 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成功,四十年後人類終向太陽又邁進一步 |...
北京時間 8 月 12 日下午 3 點 31 分,NASA 耗資 15 億美元研發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飛行 43 分鐘後順利進入前往太陽的軌道,就此開始了為期 7 年的太陽外層大氣探索之旅。
-
印度月船2號成功進入月球軌道:預計9月7日著陸
當地時間7月22日,印度成功發射了「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如果一切順利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以色列已失敗並放棄),而且會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由於推進動力不足,印度月船2號在地球附近進行了多次變軌,本月14日才進入月球轉移軌道。
-
4年前的9月2日,在彗星67P上神秘失蹤的菲萊著陸器被找到
2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現代科技的發展,不僅可以將人類送往月球著陸,而且也能夠將一艘太空飛行器遠程著陸在一個彗星上,這個彗星就是被稱為67P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而這艘太空飛行器就是菲萊(Philae),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韭菜」,4年前的9月2日,菲萊的母船羅塞塔號終於找到了神秘失蹤的菲萊,20多天之後,由於電力耗盡,羅塞塔號也受控墜毀在彗星67P上。
-
4年前的9月2日,在彗星67P上神秘失蹤的菲萊著陸器被找到
important}【ALENG 自媒體】9月2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現代科技的發展,不僅可以將人類送往月球著陸,而且也能夠將一艘太空飛行器遠程著陸在一個彗星上,這個彗星就是被稱為67P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而這艘太空飛行器就是菲萊(Philae),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韭菜」,4年前的9月2日,菲萊的母船羅塞塔號終於找到了神秘失蹤的菲萊
-
「帕克」太陽探測器正式升空
8月12日,美國宇航局耗資15億美元研發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始了史上最「熱」的旅行,為什麼探測器距離太陽那麼近不會熔化?
-
小行星探測器花了2年時間12月3日 到達貝努小行星神秘接觸
美國時間今天12月3日,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將到達一顆叫貝努小行星上。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歷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於2016年9月份發射一枚探測器來收集一顆小行星的巖石樣本。
-
中國: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目前,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21個,美國最近一次是發射的名為&34;的探測器與2018年5月5日升空,歷時205天,航行4.84億公裡,與同年11月27日凌晨3時54分著陸火星。除了中國&34;,阿聯&34;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已經在日本發射升空,預計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而美國航天局,計劃本月30日向火星再次發射&34;火星探測器。
-
那些年人類發射過的行星探測器
次年也就是1967年,蘇聯吸取失敗的經驗發射&34;探測器,&34;是第一個成功將數據從另一個星球的大氣傳回地球的航天探測器,但是它在金星表面的巨大壓力之下堅持了很短一段時間就崩潰了。而世界上第一個到達金星並成功進行實地考察的探測器是蘇聯的&34;,&34;在1970年8月搭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於12月15日首次成功在金星表面軟著陸,為人類後續探索金星提供了寶貴的實測數據。
-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今天,2020年7月23日上午12點41分,天問一號任務在長徵五號火箭上從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個完全國產化的火星探測器!代表了我國強大的科技實力以及航天力量!天問一號將在第一次嘗試時繞軌道、著陸和釋放一個漫遊者,並與軌道飛行器協調觀測,這將是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測量火星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抵達這顆紅色星球。
-
歐洲探測器在4億公裡外對彗星進行拍照,拍到神秘光線和人形物體
在宇宙中存在三類對人類生存威脅比較大的天體,一是隕石、二是小行星,還有一種就是彗星,目前人類對小行星、隕石的了解已經比較深入,但是對彗星知之甚少,對彗星的認識只保留在它是拖著一條長長尾巴的天體,彗星上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彗星性質是什麼一無所知,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彗星光臨地球的機會很少,像著名的哈雷彗星軌道周期長達76年,也就是說需要
-
...號探測器原定於杜拜時間7月15日凌晨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
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擬於17日升空;①阿聯原定於15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於日本發射場地天氣不佳推遲至17日。這將是阿拉伯國家首個火星任務。據悉,「希望」號探測器原定於杜拜時間7月15日凌晨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下一個計劃發射時間是杜拜時間2020年7月17日凌晨;②阿聯火星任務自2014年展開,「希望」號將由日本火箭搭載,預計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該任務耗資2億美元,由阿聯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合作研發。
-
漢莎航空7至9月虧損逾12億歐元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德國民航巨頭漢莎航空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7至9月,該公司息稅前利潤(EBIT)出現12.62億歐元的赤字。而去年同期則為盈餘12.97億歐元。夏季是民航一年中收入最高的季節,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導致國際航班表現持續低迷。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它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在成功發射地球衛星之前的1925年,德國工程師霍曼(W. Hohmann)就計算出從地球到其他天體的最節省能量的路線,被稱為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計劃發射時間更新至7月20日
杜拜當地時間7月17日,阿聯航天局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聯合宣布,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最新的計劃發射時間為杜拜當地時間7月20日凌晨1時58分(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5時58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最初計劃於杜拜時間2020年7月15日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後因天氣原因推遲至杜拜時間7月17日,然而7月17日發射場天氣仍然不好,發射再度推遲。7月15日的發射日期是阿聯火星飛行任務發射窗口的開啟日,該窗口一直持續到2020年8月13日。如果受天氣等原因影響,發射時間也可以在這個窗口期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