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神奇的小魚,會噴「火」的魚!

2020-12-03 風雨一飄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的神奇更是讓人嘆服,今天我給大家講講噴火魚,可以在海裡「噴火」的魚。

首先,來介紹一下噴火魚,噴火魚,天竺鯛的一種,廣泛分布在大西洋的熱帶海域和印度洋之中,體長20釐米左右。喜吞食介形蟲,介形蟲被吞食時,特殊腺體產生含有螢光素和螢光素酶的液體,兩種液體混合,發出藍色的冷光,噴火魚為自保將介形蟲吐出,形似「噴火」。

關於網上的一些謠傳?

網上傳說它有一種微妙的護身「武器」,平時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並不斷地貯存於體內,一旦遇到敵害或船隻,數以萬計的噴火魚就會吐出這種有機物。在氧氣中自燃,能噴出一束3米多長的火焰射向敵人,致使敵人害怕得轉身就逃。

網絡上確實能搜到很多噴火魚的視頻和照片。幽暗的視頻畫面上,隱約能看見一群小魚在水中遊來遊去。突然,其中一條魚兒變得全身透亮,接著便噴吐出了一團藍光閃耀的類似火焰的東西。

「噴火魚」口中的火從何而來呢?

噴火魚平時覓食中會攝取許多含磷的有機物。海洋裡會有許多礦石和火山噴發的固體物質,它門經過一系列反應會得到一個含磷豐富的叫磷塊巖礦石,這些礦石為「噴火魚」提供了豐富的磷資源,並不斷把磷貯存在體內。「噴火魚」喜好群遊,一旦遇到敵人襲擊或受到過往船隻的打擾,數以千計的「噴火魚」就會向空中噴出這種有機物。因為「噴火魚」體內的磷是白磷,這種物質燃點很低,能自燃,當魚群向空中噴出白磷時,極快的速度讓磷與空氣摩擦並燃燒,就形成一束束較長的綠色火焰。這火焰既驅走了敵人,又成了一道壯麗的景觀。

關於噴火魚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根據調查我們知道事實上噴火魚是一種名叫暗色天竺鯛的小魚,在大西洋的熱帶海域相當常見。然而暗色天竺鯛不具備任何生物發光的能力,真正發光的是介形蟲。介形蟲是一類纖小的海洋甲殼類動物,長相和大小都有點像淡水中的魚蟲。介形蟲發光是它們的防禦技能,在遇到天敵或其他危險時,介形蟲們就會突然發出明亮的螢光,試圖在對方眼花繚亂的時候乘機逃脫。如果被敵人吞下肚,介形蟲就會立刻噴出大量螢光液體,把對方的身體照得像個透亮的藍色小燈籠。為了不成為更強大捕食者的顯眼目標,暗色天竺鯛只得立即把介形蟲吐出來,這就是我們在所謂的「噴火」。

噴火魚把介形蟲吃進去時,介形蟲噴出的能發光的液體,把噴火魚的身體照得像個透明的藍色小燈籠。使他在海洋裡很容易成為別的動物的美食。當它自身被介形蟲「點亮」時, 它便更容易引起天敵的注意, 就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 以免「引火燒身」, 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關於噴火魚我們知道了什麼呢?

噴火魚在吃介形蟲時,會發光吸引天敵,給自己造成危險。這就給了我們啟示,當我們想要得到某些東西的時候,會發覺我們會因為得到這些東西而受到危害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就要學會取捨,適當的時間捨去會給我們造成危害的東西,才是讓我們得到最大利益的有效辦法。生存之道,在於取捨之間,有舍才有得,有得才需舍。

相關焦點

  • 魚趣魚樂,盤點那些鬧鉤的小魚,又愛又恨的鰟鮍魚
    鰟鮍魚屬鯉科,鰟鮍亞科,種類很多,在中國分布廣泛,有五屬十二種之多,地方叫法也非常多,四方皮,鏡魚,彩圓,東北叫葫蘆籽,北京叫火鱗片,因為在繁殖期,雄魚的身上會出現七彩顏色,因此,它也屬於一種觀賞魚,很多觀賞魚的原生玩家,特別鍾愛這種魚,此魚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進入歐洲觀賞魚市場,是我國非常出色的原生觀賞魚,被稱之為中國彩虹。
  • 海中出現會「噴火」的魚?模樣就是普通小魚,張嘴卻吐出一口藍焰
    大海的浩瀚是我們人類這麼多年來都沒能領悟透徹的,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對於生活在海洋中生物總是充滿了好奇,這不僅僅是因為海洋中的生物比較神奇,還因為海洋中存在著一些有詭異行為的生物。我們都知道點火是需要在有氧的環境下才能完成的,一旦火焰遇到水就很容易被熄滅,更別說在水中點燃火了,可是在大海中最近卻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魚,它們就可以在大海中做出類似噴火的行為,海中出現會「噴火」的魚?接下來自然君就帶大家來了解下吧。海中噴火不是夢?
  • 自然界的神奇
    讓大家看看這兩張神奇的圖片。離這麼遠也要往它身上爬 藤蔓離不開竹竿的依靠子兩張圖片是不是很神奇啊,自然界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比如魚水之情,魚是離不開水的。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這就是自然界的神奇之處。
  • 如何打造一條會噴火的龍:可從自然界尋找靈感
    自然界中似乎可以找到能讓一條龍噴火的所有要素,而不必藉助人造的噴火器。只需要一些化學物質和一些微生物,以及某種小型沙漠魚類的啟示。當然,首先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所說的龍,主要是西方神話故事中的龍。火的產生需要三種基本要素:一些點火的材料,保持燃燒的燃料,以及在燃燒時與燃料反應的氧氣。氧氣是最容易找到的,因為地球大氣層中有21%是氧氣。更大的挑戰是如何點火和添加燃料。
  • 多久可以生一次小魚?
    孔雀魚是我們現在水族市場上面觀賞魚門類的寵兒,許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非常喜歡孔雀魚。那麼關於孔雀魚幾個常見的問題,除了一些生病之外,今天我們想探討一下,大家會經常問的是孔雀魚能活多久多久生一次小魚,諸如此類,生命周期的問題。
  • 能在水中噴火的魚!
    大自然作為造物主確實太神奇了,我們都知道亞馬遜河流域中有一種會放電的魚,電鰻,這種電鰻可以瞬間擊暈鱷魚或者花豹,也聽說過能躍出海面自由滑翔的魚類,飛魚,在海面飛舞的畫面確實震撼人心。但是你們聽說過能在水中噴射火焰的魚類嗎?今天就來說說這種在印度洋中特有的罕見魚類——暗色天竺鯛。
  • 傳說中的噴火魚,其實噴的根本就不是火
    這不,令人腦洞大開的噴火魚怪談又閃亮登場了!噴火魚怪談:有圖有真相一眾網站上,如此描述傳說中的噴火魚:「它們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並不斷地貯存於體內……磷在氧氣中自燃,能噴出一束3米多長的火焰射向敵人……「真是厲害了我的魚!不過,泡水可是保存白磷的基本方法,又有哪一種磷化合物能在水中燃燒呢?
  • 因好吃懶動而聞名的魚,比較容易飼養,而且會認主人
    很多人喜歡在室內飼養觀賞魚類一樣,魚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活潑的魚兒也為室內增添了很多的生機。種類非常的多,其中地圖魚就深受人們的喜愛。這種魚類比較皮實,因好吃懶動而聞名,相對來說比較飼養,可能很多朋友對地圖魚還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地圖魚到底應該如何養。養好地圖魚水質的保持很重要,地圖魚喜歡老水,可以不用經常換水,但是水質要求新鮮。一般有過濾系統的情況下,換水時要用吸管吸出箱底積分,殘餌等汙物和下層的水換水量為1/3。
  • 魚生(5):大魚和小魚
    隔離結束,好心的同事用礦泉水瓶裝了兩條小魚送給我,一路長途跋涉,隨我回到了城裡。魚實在是太小,路上我只能湊到瓶子底兒去看它們有沒有被顛出去。不過還好,兩條魚快樂的遊著,沒有意識到已經到了繁華的大都市,無知無覺的做了兩條「南漂」魚。兩條小魚還分不清雌雄,尾巴上有一點兒青色,我就叫它們為大青和小青。
  • 神奇的小魚會行走:難道是去求偶?-彈塗魚,行走,魚,動物,求偶...
    長久以來,彈塗魚的奇特外貌、特殊行為都受到科學家的關注,但令人為難的是,這種魚主要棲息在海邊的潮間帶上,由於漲潮退潮時海水浸潤洗禮,此處的泥沙非常泥濘溼滑,這令觀察和研究彈塗魚面臨著許多困難。近年來,日本的科研團隊在北九州地區對這種魚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科研人員在泥灘上摸爬滾打,日夜觀察。彈塗魚神秘而有趣的求偶行為,漸漸揭開了面紗。每年的5月到7月是日本北九州地區的彈塗魚的繁殖期。在此時的海濱灘涂上,很容易觀察到忘情求愛,相互尾隨的彈塗魚。
  • 「噴火魚」,真的會噴火嗎?
    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千奇百怪的「妖孽生物」,噴火魚便是其中之一。噴火魚,又名暗色天竺鯛,屬於鱸形目天竺鯛科天竺鯛屬,廣泛分布在大西洋的熱帶海域和印度洋之中。噴火魚身長20cm左右,體側扁,有比較大的頭部和眼睛。口略大,上下頷及鋤骨有絨毛狀齒帶,鰓蓋主骨有2小棘,體側被櫛鱗或圓鱗。背鰭2枚互相遠離,第一背鰭6至9枚硬棘;第二背鰭1枚硬棘及8至14枚軟條。
  • 世界上最神奇的雨,天上下起「魚雨」?難道天上真有另一個世界?
    世界上最神奇的雨,天上下起「魚雨」?難道天上真有另一個世界?大自然是非常神秘的,自然界中的神奇天象。有很多今天就介紹一下世界上最神奇的雨。天上居然下起了雨雨,這道題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天上真的存在另一個世界不成。
  • 孔雀魚為什麼吃小魚?它們是真的無情,正確飼養方法是公母魚分養
    孔雀魚是熱帶魚,水溫低的時候會致命,可是當水溫適宜的時候,孔雀魚可是能高效地造命啊!好久沒和大家聊孔雀魚了,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孔雀魚大魚吃魚苗的問題。大家肯定多少有疑惑:不是自己生的小魚嗎,幹嘛還自己吃掉,孔雀魚真是無情啊。
  • 除了螢火蟲,這7種神奇的動物也會發光!你見過嗎?
    人類發明電燈不過一百多年,在這之前,神奇的大自然早就創造出了會發光的生物。說到發光動物,除了最常見的螢火蟲,你還能知道其它的嗎?一起來認識一下,7種會發光的神奇動物。打著燈籠出門的安康魚在漆黑的深海裡,如果你看見一抹亮光,可別以為是潛艇的探照燈,那很可能是一隻頭上打著燈籠的安康魚。這種深海怪魚之所以要帶燈籠出門,不是為了看清路,而是為了誘捕小魚。就像飛蛾喜歡撲火,生活在黑暗中的深海小魚,也對亮光有著好奇心,這讓它們成了安康魚的美食。
  •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那麼可能有人腦中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的魚都是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死,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那魚會自然老死嗎,還是說他們會有永恆的生命。,就算人類不捕殺他們,大家也都知道大自然的生存規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海洋這個大環境裡更是如此,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弱小的魚終歸是會被那些強大的魚吃掉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 神奇大自然:噴火魚
    「注意,海面有魚!」鰹鳥媽媽提醒小鰹鳥,「捕魚的動作是:收攏雙翅,頭嘴朝下,看準目標,一箭擊中。」「媽媽,我怕。」小鰹鳥看著海上跳躍的浪花,心想,從空中這樣栽下去,不把自己摔個粉身碎骨才怪哩!「別怕,勇敢的孩子。」鰹鳥媽媽為小鰹鳥鼓著勁兒,「你不是看過小朋友高臺跳水嘛!
  • 大魚吃小魚是天性,誰也沒說慈鯛科的親魚就一定不吃小魚!
    由於最近養魚老道一直在講七彩神仙魚和其他小型魚的繁殖,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關於慈鯛科觀賞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養魚老道給予的解答是,因為大魚不習慣,停一段時間就好了。有些魚友就不理解了,說是別扯了,停一段時間到底是多長時間,為什麼連續七八窩了,這個大魚還是在吃小魚呢?
  • 野外拍到這種小魚,能看到它的骨頭呢,有人知道是什麼魚嗎
    對於魚,我們都不陌生,而且很多人都吃過呢。但魚的的種類很多,要說認識的魚,相信沒幾個人敢說自己認識很多魚。平時喜歡釣魚,在河裡也常常釣上一些沒見過的魚,有時候根據它的形狀在網上查閱也不知道是什麼魚呢。像最常見的魚可能就是羅非魚、草魚、鯉魚這些的了,但常常有一些釣魚遇到一些奇怪的魚,比如身體透明的魚,可以看到它的骨頭呢。比如這名釣友在野外河流釣魚就遇到了一些自己沒見到過的魚呢。魚個頭不大,很小,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魚身體是透明的,身上的骨頭和內臟都看清楚了,要是抓是時候,指甲長一點,一抓就劃破了。但說實話,這些魚還真漂亮。
  • 腹黑的美麗小魚——日本下鱵魚(圖)
    今天的主角是日本下鱵(zhēn)魚,這條瘦成一道閃電還自帶避雷針的清秀小魚,大家是不是看著眼熟卻又有些陌生呢?   日本下鱵魚身體呈修長而流線的圓柱形,最顯著的特點是那尖尖的魚嘴。體長可達40cm。
  • 聽說過「噴火魚」嗎?竟然真有這種魚,知道它是怎麼噴的嗎
    我們都知道水火不容的道理,魚都是生活在水中的,怎麼可能會噴火呢?然而世界上還真有種魚叫做「噴火魚」,它也正是因為看上去的確在「噴火」而得名。之前網絡上有文章報導說在印度洋沿岸有一種魚,名叫天竺鯛,它就是傳說中被認為會噴火的噴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