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登上風口,量子相關企業近三年新增超3120家

2020-10-31 數據雜誌

中國教授獲一年一度的量子計算獎,加上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量子科技,再一次把量子科技推向公眾關注的焦點。作為一項並不算新的科技概念,量子科技近幾年在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上都在持續布局,但距離真正的普及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風口浪尖的量子科技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達成共識: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

就在不久前的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將一年一度的「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頒發給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以表彰其「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接連不斷的消息將量子科技強勢帶回了人們的視野。

從數據來看,我國量子科技產業規模近幾年也在不斷擴大。記者從天眼查APP獲得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4200家企業經營範圍涉及「量子」,53%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500萬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87%的相關企業新增於5年內。其中,2018年全年,我國新增超1300家量子領域相關企業,較2017年全年增量翻了一番,年度註冊增速達到77%。2019年,我國新增近1200家量子領域相關企業。截至2020年10月22日,今年我國已新增量子領域相關企業超過620家。綜合來看,近三年量子領域相關企業新增超3120家。

「要容忍社會做一些今天看起來沒用的事情」

量子科技對於公眾來說已經並不陌生。2016年8月16日,隨著「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量子」第一次以鋪天蓋地之勢登上各家媒體的頭版頭條,構建了2016年國人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然而隨後幾年中,量子信息技術的實用化進程幾近停滯,許多投機者趁機推出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量子科技產品」充斥在市面上:量子床墊、量子眼鏡、量子飲料……甚至還有培訓機構推出號稱能讓小孩10分鐘閱讀10萬字的「量子波動速讀法」。市場中上演的荒誕景象導致「量子科技是偽科學」的質疑聲甚囂塵上。

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力學與信息科學交叉形成的學科。隨著理論認識的不斷深化,以及對微觀物理體系調控能力的提升,人類逐漸將微觀粒子的量子疊加態和量子糾纏效應等物理現象應用於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輸,迄今為止形成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三大主要應用領域。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在行業分布上,44%的量子領域相關企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此外還有29%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13%分布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當前在示範應用方面,僅有量子通信領域中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量子保密通信發展較為迅速。而其它領域的相關技術仍處於基礎研究階段,距離投入實用,真正實現「飛入尋常百姓家」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教授、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王志華接受《數據》記者採訪時也說到:「要容忍社會做一些今天看起來沒用的事情。」他認為量子科技雖然不能取代今天的信息網絡,但「它的用處是肯定存在的」,有待進一步發掘,此外還必須承認的是,現階段量子科技發展已經為社會解決了一部分就業需求。

量子科技賽道上的追逐戰

撇開輿論的爭議,量子科技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生產潛力一直是科學界和世界各國的共識。

比如「無條件的安全特性」的量子通信,在國防、外交、金融和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雖然歐美國家在這一領域具有先發優勢,但進入21世紀以來,陸朝陽用「直道超車」來形容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突破。具體來說,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主持設計的「墨子號」成功發射,開啟了量子星地通信的建設試驗;2017年,全長2000餘公裡的量子通信骨幹網絡「京滬幹線」在合肥完成全網技術驗收;今年9月,郭光燦小組同奧地利專家展開合作,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一系列成就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網絡建設和試點應用方面已實現全面的國際領先。

量子計算同樣是各國角逐的關鍵領域。2012年開始,IBM、谷歌、微軟等歐美科技巨頭開始加大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持續投入,成功佔據了這一賽道的領跑地位。2019年10月,谷歌基於一款53量子比特晶片宣布已實現「量子優越性」。僅耗時200秒,這款晶片就可以完成世界最強超算Summit運行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量子計算的應用前景由此可見一斑。今年9月,IBM公司在其公布的量子計算機發展路線中表示,要在2023年建造一臺超過1000位的量子計算機。

在量子計算領域,中國在國際競爭壓力下奮起直追。近年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科技企業積極同國內高校及科研機構展開合作,推動量子計算雲平臺等項目不斷上馬。今年9月,本源量子公司發布中國第一款量子計算機「悟源」,其搭載的「夸父」晶片系我國自主研發,目前包含6量子比特。據本源量子消息,到2021年底,公司將會推出60量子比特晶片,進一步縮小與國際領先技術的差距。

量子測量涉及地質勘探、空間探索、材料分析、生命醫學檢測等應用領域,其實現難度與量子計算相比較低。目前我國在部分領域同歐美國家依然存在差距,一些關鍵技術仍處於跟隨階段,但借力於國家的頂層設計與政策支持,整體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發展勢頭良好。

通過我國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在量子科技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但同時也要注意到我國量子科技發展依然存在不少短板,需要持續投入和發力。

(圖片來源:攝圖·新視界)

文字|袁曉東
編輯|侯雅薇

相關焦點

  • 天眼查:我國4200家量子領域相關企業,近9成新增於5年內
    新浪科技訊 10月22日下午消息,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目前有近4,200家經營範圍含「量子」,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量子領域相關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近87%的相關企業新增於5年內。從行業分布上看。44%的量子領域相關企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此外還有29%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13%分布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另外,超85%的相關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53%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500萬以上。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量子領域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150家。
  • 量子科技中國按下「快進鍵」,天眼查:我國85%量子領域相關企業新增...
    例如,《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指出,「圍繞腦科學、量子科學、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加快推動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重慶市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指出,「提前布局量子通信網, 探索量子通信信息安全加密服務應用」;《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
  • 超快雷射風口來臨,盤點全球超快雷射企業—中國篇
    截止2018年底,我國共有規模以上超快雷射器研發、生產企業35家(不包括科研機構、已註銷或非正常運營企業),2016年新增3家,2017年新增7家, 2018年新增2家,隨著雷射產業和超快雷射器市場快速發展,超快雷射器行業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才進入。雷射上市公司銳科雷射、創鑫雷射(科創板受理)也不斷加大超快雷射器業務布局的步伐。
  • 2020江門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位列珠三角第8,三年無新增上市企業
    一、資本市場:近3年無新增上市企業,但資產證券化率高於東莞1.僅2家市值超百億,近3年無新增上市企業截至今年11月30日,據iFinD統計,江門市的上市企業合計15家。其中,A股上市企業有12家,港股上市企業有3家。江門市第一家上市企業於1994年登陸主板,此後,僅個別年份有新增上市公司。
  • 「宅經濟」帶火投影儀 投影儀相關企業陝西有712家排名第五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42萬家投影儀相關企業,2019年相關企業新註冊2009家,今年前三季度共新增987家,同比下降34.2%。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擁有3333家投影儀相關企業,遠超全國其他省份,江蘇山東分列二三位。此外,超7成的企業註冊資本在500萬以內。
  • 2017年度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名單出爐 新增53家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
    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2017年度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名單出爐,包括萬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內的53家企業獲評2017年度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合肥市品牌示範企業評選依據「品牌示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從品牌創新能力、品牌管理體系、品牌增長水平、品牌保障機制、品牌拉動效應、獲得各類創新獎、是否實行免費售後服務等方面對申報企業進行量化考核,並根據各企業最終所得分值確定入選企業。
  • 大自然的「印鈔機」農夫山泉股價暴漲,今年純淨水相關企業成立數量...
    上市首日,農夫山泉(9633.HK)高開85.12%,報39.8港元/股,總市值超4400億港元。以農夫山泉開盤價粗略計算,鍾睒睒的身家將隨著農夫山泉的上市飆升至4449億港元,折合574億美元。按照福布斯最新富豪排行榜,馬化騰排在第18位,身家為568億美元,而鍾睒睒將超過馬化騰成為中國新首富。然而,鍾睒睒的首富位置持續時間只有半天。
  •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膠捲相關企業...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膠捲」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膠捲相關企業不足5,000家,超6成為個體工商戶。 地域分布上,北京市的膠捲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700家,佔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14.05%。江蘇省和廣東省位居第二、三位,分別擁有超過400家相關企業。
  • 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
    未來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200家骨幹企業、年產值超500億元的發展目標。,擁有相關核心專利十餘項,研究成果涵蓋吸波機理、電磁吸波材料體系開發、電磁波隱身超材料量產等領域。探索建立領軍企業發展激勵機制,扶持現有龍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挖掘傳統材料產業企業發展潛力,力爭用三年時間培育出3家產值超百億的行業龍頭企業。
  • 2020上半年全國新增34.8萬家保健品相關企業
    國內生活水平提升,外加疫情刺激,國內保健品企業今年明顯增加。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範圍含「保健品、保健食品」,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以下簡稱「保健品相關企業」)超過269萬家。其中,上半年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超20%。
  • 歐盟瞄準「量子網際網路」附相關概念股
    事件背景:歐盟「歐洲量子技術旗艦計劃」官網近期發布《戰略研究議程(SRA)》報告。報告中表示,未來三年將推動建設歐洲範圍的量子通信網絡,完善和擴展現有數字基礎設施,為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遠景奠定基礎。為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將推動量子通信與傳統的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相結合,利用QKD協議和具有可信節點的網絡開發用於全球安全密鑰分發的基於衛星的量子密碼等。可以說,為了推動建設泛歐量子通信網絡,歐盟正式瞄準「量子網際網路」的遠景。
  • 仕佳光子已正式成為光通信領域第一家登上科創板的企業
    打開APP 仕佳光子已正式成為光通信領域第一家登上科創板的企業 南山 發表於 2020-03-25 10:21:49 據上交所披露,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成為光通信領域第一家登上科創板的企業。
  • 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快公司」】在量子計算將改變世界,並革新醫學、通信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夢想風口下,中國正尋求打破美國、歐洲在這一領域近乎壟斷的局面。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目前中國有超過4200家量子領域相關企業,85%的相關企業註冊新增於5年之內。其中2018年全年,中國新增超1300家量子領域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09%。截止12月,中國2020年新增近700家量子領域相關企業。目前,量子領域相關企業註冊總量是5年前的6倍。
  • 湖南省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超3000家 長沙市佔比77%
    全省人工智慧相關企業數達到3126家,長沙市佔比77%。通報指出,人工智慧與傳感器產業鏈保持較快增長。百度完成對湖南微算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收購,在長沙設立全資子公司發力人工智慧領域,投資20億元建設的國內最大ARM雲手機產業總部基地在長沙正式揭牌。
  • 中微公司: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比超30%
    發行股份數量:5348.62萬股募集資金投向:高端半導體設備擴產升級項目(投資額度40058.96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4億元);技術研發中心建設升級項目(40097.22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額度2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2億元)近三年研發投入
  • 大事件日報|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加劇;近60天飲料企業新增8.8萬家
    國內大事件專家預計年內退市公司數量或超10家據證券日報,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2020年創業板退市企業數量可能明顯高於此前,按照舊規,樂視網、暴風集團等存在退市的可能;按照新規,目前創業板殼資源公司超過80家,如果按照20%的退市比例計算,預計退市的企業數量將會超過
  • 3年新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魔都捧紅的遠不只熊爪咖啡
    當然,火的不只是獨特的門面,還有那只會把咖啡從「洞口」遞給客戶的「熊爪」,以及這家咖啡店背後與殘障人士相關的暖心故事。這家網紅咖啡店誕生於上海,絕非偶然——這是一座獨具海派文化基因的城市,也是引領全國「首店經濟」發展的創新沃土,既吸引了全球各大產區的咖啡豆雲集於此,由此成為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也讓「首店效應」成為了魔都商業的新名片。
  • 瞄準量子密鑰分發:華為新增量子信息領域重磅專利
    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孕育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  同時,國內外科技企業、研究所陸續在量子計算領域進行布局,力求在量子領域取得成績。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華為再次進軍量子相關領域,將目光投向了量子密鑰分發技術。
  • 量子科技概念站上風口 這些大漲個股成色如何?
    (原標題:量子科技概念站上風口,老賴公司也20%漲停,這些大漲個股成色如何?)
  • 航運業受益:我國共4.7萬家航運相關企業,福建獨佔49.1%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4.7萬家航運相關企業,2019年相關企業新註冊8452家,今年前三季度共新增6433家,同比增長11.1%。從地區分布來看,福建以2.3萬家企業排名第一,佔全國總量的49.1%,廣東、廣西分列二三名。此外,全行業32%的企業註冊資本高於1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