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用Math.cos()求餘弦值

2021-01-11 青石野草

1. 基本概念

Math.cos()方法用於求一個角的餘弦值。它的語法形式如下所示:

Math.cos(x);

參數x代表的是要計算餘弦值的角的弧度值,而不是角度值。x應該是一個數字,即它的類型應該是Number。如果x不是Number類型的,那麼它會先被強制類型轉換為Number類型。

Math.cos()方法的返回值由下面的規則決定,規則中x的值指的是x被轉換為Number類型後的值,如果它原本不是Number類型的話。

1. 如果x是NaN,那麼結果也是NaN;

2. 如果x是+0,那麼結果是1;

3. 如果x是-0,那麼結果是1;

4. 如果x是無窮(Infinity或-Infinity),那麼結果將是NaN;

5. x為其它數字,結果是以x為弧度值的角的餘弦值。

我們知道在數學上任意一個角的餘弦值都處於區間 [-1, 1] 內,因此在正常情況下Math.cos()返回的值也是 [-1, 1]之間的數字。

2. 示例

我們分3種情況來查看Math.cos()方法的實際效果,這3種情況都是按照參數來進行分類的,它們分別是:參數為正常數字、參數為特殊數字和參數不為數字的情況。

2.1 參數為正常數字

所謂參數為正常數字,就是參數不是-0、Infinity或NaN等這樣的特殊數字。在該例子中,我們通過列印出幾個常見弧度值的餘弦來看看Math.cos()方法的作用,它的執行結果如圖1所示。注意圖1中顯示π/2(Math.PI / 2)的餘弦值為6.12乘以10的-17次方,這一結果非常接近於精確值0。

圖1 參數為正常數字的情況

2.2 參數為特殊數字

JavaScript中有幾個特殊的數字,它們分別是+0、-0、Infinity、-Infinity和NaN。本示例演示的就是以這些特殊數字為參數而調用Math.cos()方法,它的執行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參數為特殊數字的情況

2.3 參數不為數字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Math.cos()的參數不是Number類型的情形。此時參數會先被轉換為Number類型,再對該數字代表的弧度值求餘弦,該示例的執行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參數不為數字的情況

(完)

相關焦點

  • JavaScript用Math.acos()求反餘弦值
    基本概念  Math.acos()方法用於求一個數的反餘弦值。它的語法形式如下所示:  Math.acos(x);  其中參數x應該是一個數字,即它的類型應該是Number。如果x不是Number類型的,那麼它會先被強制類型轉換為Number類型。  參數x代表的是某個角的餘弦值,而Math.acos()方法返回的正是用弧度值表示的這個角。
  • JavaScript - Math對象
    中其實是有很多數學計算的需求的,不過不必擔心系統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數學運算的方法供我們使用而這些方法全都存在於我們的Math對象中Math常用的屬性:Math.PI 相當於π 3.14159Math對象常用的函數:1.Math.round() 四捨五入舉個小例子:<script type = 「text/javascript
  • 學會 Math 對象這 10 個方法,能讓你事半功倍!
    簡介JavaScript中的math 對讓我們能夠對執行一些數學操作
  • 構造法求15度角的餘弦值
    例如求15度角的餘弦值問題,就可以用構造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下面我用兩種方法來求一下15度角的餘弦值.(方法1)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15度,∠A=90度,求角C的餘弦值.我們可以採用構造法,找到BC的中點E,作DE垂直於BC,交AC於點D,連接BD,這樣我們就在三角形ABC中構造出一個30度60度90度的直角三角形,我們可以設AB=a,進而通過特殊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表示出其他線段的長度,進而可以求出15度角的餘弦值.
  • 「高中數學三角」求sin(15°)、sin(18°)的值舉例
    如果角α的度數為有理數,則α的三角函數值都是代數數,其中少部分是有理數。今天我們來嘗試求15°、18°的正弦值(餘弦值、正切值同樣可求,不贅述)題目一:求sin(15°)的值解:由sin(15°)=sin(45°-30°)知,用正弦差角公式得sin(15°)=sin(45°-30°)
  • 餘弦定理及其應用的深入剖析
    2.對餘弦定理推論的理解餘弦定理的推論是餘弦定理的第二種形式,適用於已知三角形三邊來確定三角形的角的問題.用餘弦定理的推論還可以根據角的餘弦值的符號來判斷三角形中的角是銳角還是鈍角.探究點1 已知兩邊及一角解三角形
  • JavaScript參考文檔之Math(數學對象)
    Math是一個對象,定義了引用有用的算術函數和常量的屬性。Math對象對這些函數 和常量進行了分組,使用語法如Math.sin(x); Math.PI。Math.acos( ) -> 計算反餘弦值。Math.asin( ) -> 計算反正弦值。Math.atan( ) -> 計算反正切值。Math.atan2( ) -> 計算從X軸到一個點的角度。Math.ceil( ) -> 對一個數上捨入。Math.cos( ) -> 計算餘弦值。Math.exp( ) -> 計算e的指數。
  • 乾貨|解三角形之餘弦定理證明
    2.對餘弦定理推論的理解餘弦定理的推論是餘弦定理的第二種形式,適用於已知三角形三邊來確定三角形的角的問題.用餘弦定理的推論還可以根據角的餘弦值的符號來判斷三角形中的角是銳角還是鈍角.探究點1 已知兩邊及一角解三角形
  • Python內置模塊math介紹
    print(dir(math))# math 是python中內置的數學模塊,封裝了許多浮點數的數學運算函數# 可以讓我們查看每個函數的使用方法help(math.pow)# 冪運算:求2的5次方 ,其它寫法 2**5,內置函數pow(2,5),math.pow(2,5)
  • 宏程序——三角函數正弦SIN 餘弦COS的理解與實例應用
    正弦sin=對邊比斜邊  餘弦cos=鄰邊比斜邊  正切tan=對邊比鄰邊  餘切Cot=鄰邊比對邊  這裡講一下常用的正弦sin,餘弦cos,其它後面再說。請看下圖:    示例圖  已知角A=30度,AB=R(100),  求AC=X, BC=Y,  帶入公式 ,正弦sin=對邊比斜邊  SinA=BC/AB
  • 成考數學出現40°、110°這類角的時候,如何計算正弦和餘弦值?
    神一般的題目確實出現了我查閱了一下這兩年的成人高考數學真題,確實發現有上述問題出現,然而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根本沒有學過這類非特殊角的正弦值和餘弦值的求解方法,那出題者真的是需要同學們算嗎?今天我們分析一下如何對它們進行計算吧!
  • JavaScript用Math.sqrt()求平方根
    因此,Math.sqrt()方法的作用就是用來求一個數的平方根。它的語法結構如下所示:Math.sqrt(x);參數x應該是一個數字,即它的類型應該是Number。如果x不是Number類型的,那麼它會先被強制類型轉換為Number類型。在數學上要計算一個數的平方根,那麼這個數就不能為負數。
  • JavaScript用Math.asin()求反正弦值
    基本概念Math.asin()方法用於求一個數的反正弦值。它的語法形式如下所示:Math.asin(x);其中參數x應該是一個數字,即它的類型應該是Number。如果x不是Number類型的,那麼它會先被強制類型轉換為Number類型。參數x代表的是某個角的正弦值,而Math.asin()方法返回的正是用弧度值表示的這個角。
  • 為什麼 Math.min() 比 Math.max() 大?
    Infinity 是 javascript 中全局對象的一個屬性,在瀏覽器環境中就是window 對象的一個屬性,表示無窮大。 而 Math.max() 沒有傳遞參數時返回的是 -Infinity。因此 Math.min() 要比 Math.max() 大。 後續: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這種疑惑,是因為犯了想當然的錯誤——望文生義。
  • 學會Math 對象這 10 個方法,能讓你事半功倍!
    簡介JavaScript中的math 對讓我們能夠對執行一些數學操作。它具有數學常數和函數的屬性和方法。在今天的文章中將介紹 Math對象的一些有用方法。
  • sin105度的值是多少 sin105度的值是多少啊
    sin105°的值可以根據三角函數的兩角和公式計算,先將105°分為60°和45°兩個部分,即sin105°=sin(60°+45°)=sin60°*cos45°+sin45°*cos60°=√3/2*√2/2+√2/2*1/2=√6/4+√2/4。
  • 淺談「兩角差的餘弦公式」之推導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在推導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蘊涵著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轉換思想,是數學家創造發明的法寶,也是我們進行再發現、再創造活動的探索方式。本文針對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的推導」章節進行學習,分析並推導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實踐檢驗。筆者在近年來的各省數學高考試卷中發現,經常會出現考查數學教材中相關公式或定理的證明試題,比如證明兩角和的餘弦公式及餘弦定理等等。
  • 給出邊和角的關係求△ABC內切圓半徑?根據內心特點求半徑?太複雜
    若AB=2,AD=2DC,BD=4√3/3,求△ABC內切圓半徑r的值。設AD=2DC=2x,因為BC=a,在△ABC中根據餘弦定理有AC^2=AB^2+BC^2-2ABBCcos∠ABC,整理得到9x^2=4+a^2-4a/3①.不難看到①式中有兩個未知量,所以要想求出a的值,即BC的值,我們還需要一個等式。
  • 特殊三角函數值表圖及sin cos tan相關方程式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確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熟記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能根據函數值說出對應的角度。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三個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的推導過程,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數的運用方法。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3:餘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考點分析:餘弦定理;正弦定理.題幹分析:(Ⅰ) 在△APC中,由余弦定理得AP2﹣4AP+4=0,解得AP=2,可得△APC是等邊三角形,即可得解.(Ⅱ) 法1:由已知可求∠APB=120°.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可求PB=3.進而利用餘弦定理可求AB,在△APB中,由正弦定理可求sin∠BAP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