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法是初中數學常用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題設條件和結論的特徵、重新去觀察、分析,運用問題的數據特徵,使用題中的已知條件為原材料,把原來不熟悉的圖形轉化成我們非常熟悉的圖形,利用熟悉的圖形解決問題。
例如求15度角的餘弦值問題,就可以用構造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下面我用兩種方法來求一下15度角的餘弦值.
(方法1)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15度,∠A=90度,求角C的餘弦值.
我們可以採用構造法,找到BC的中點E,作DE垂直於BC,交AC於點D,連接BD,這樣我們就在三角形ABC中構造出一個30度60度90度的直角三角形,我們可以設AB=a,進而通過特殊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表示出其他線段的長度,進而可以求出15度角的餘弦值.
(方法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度,∠C=30度,利用構造法求15度角的餘弦值.
我們可以做出∠BCA的角分線CD,構造出含有15度角的直角三角形ACD,利用角平分線定理,可以表示出線段AD的長度,進而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表示出線段CD的長度,進而求出15度角的餘弦值.
還有一種做法,求15度角的餘弦值,留作課後練習,我給出圖形,同學們自己回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