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需要知道這點,否則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2021-01-08 玉w頭說教育

原題

原題:如圖所示,在四稜錐P-ABCD中,底面ABCD為正方形,PA⊥AB,PA=6,AB=8,PD=10,N為PC的中點,F為稜BC上的一點。

⑴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

⑵當F為BC的中點時,求二面角A-NF-C的餘弦值。

圖一

對於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常規方法,即過其中的一個面上的點A作另一個面垂線,交於底面與B,在過該點B作兩個面交線的垂線交於垂線於C,連接AC,則∠ACB就是要找的二面角;二是法向量法,即分別求出兩個面的法向量,然後求出兩個法向量所成的角。

但是在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判斷我們要求二面角的範圍。

第一問

第一問是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

要想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只需要找到平面ABCD的垂線,則過該垂線上的所有的面都與該面垂直。

具體做法:

因為PA=6,AB=8,PD=10,所以有PD^2=AB^2+PA^2,滿足勾股定理,所以∠PAD=90度,即PA⊥AD。

又因為PA⊥AB,而AB和AD是相交直線,所以PA⊥平面ABCD。

因為PA在平面PAF中,所以平面PAF⊥平面ABCD。

第二問

第二問是求二面角A-NF-C的餘弦值,即面CNF和面ANF所成角的餘弦值。

不難發現想作出這兩個面的二面角並不容易,而題中又出現了三垂直的情況,所以這道題使用法向量來求二面角是比較容易的。

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上述已經證明PA⊥AD,又因PA⊥AB,又因為ABCD是正方形,所以AD⊥AB,則AB、AD、PA兩兩垂直。

所以以A點為坐標原點,以AB、AD、AP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如圖二:

圖二

第二步,求出各點的坐標。

因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D=8,且四個角均為直角,所以A(0,0,0),B(8,0,0),C(8,8,0),D(0,8,0)。

AP是z軸,且AP=6,所以p(0,0,6)。

因為F是BC的中點,所以y軸長度變為原來的一般,即為4,所以F(8,4,0)。

連接AC,取AC的中點為M,連接MN,又因為N點是PC的中點,則MN=PA/2=3,因為PA垂直底面ABCD,所以MN就是點N到底面的距離。

又因為M是正方形ABCD對角線的中點,所以點M到x軸和y軸的距離分別是正方形ABCD邊長的一半,所以N(4,4,3)。

第三步,分別求出面CNF和面ANF內兩條交線的向量。

面CNF:

向量BC=C(8,8,0)-B(8,0,0)=(0,8,0),向量PC=C(8,8,0)-p(0,0,6)=(8,8,-6)。

面ANF:

向量AF=F(8,4,0)-A(0,0,0)=(8,4,0),向量AN=N(4,4,3)-A(0,0,0)=(4,4,3)。

第四步,分別求出面CNF和面ANF的法向量。

設面CNF的法向量為n1=(x1,y1,z1)。

則有8x1+8y1-6z1=0,8y1=0,所以y1=0,令x1=3,則有z1=4,所以n1=(3,0,4)。

設面ANF的法向量為n2=(x2,y2,z2)。

則有8x2+4y2=0①,4x2+4y2+3z2=0,令z1=1,則4x2+4y2=-3②,用①-②得到x2=3/4,則y2=-3/2,所以n2=(3/4,-3/2,1)。

第五步,求出兩個法向量夾角的餘弦值。

因為n1·n2=|n1|·|n2|·cos<n1·n2>,所以cos<n1·n2>=n1·n2/|n1|·|n2|。

|n1|·|n2|=√(9+16)·√(9/16+9/4+1)=5√61/4.

n1·n2=(3,0,4)·(3/4,-3/2,1)=9/4+0+4=25/4。

所以cos<n1·n2>=n1·n2/|n1|·|n2|=25/4/5√61/4=5/√61=5√61/61.

註:該兩個法向量的夾角的餘弦值不是最後的結果!

第六步,得出二面角A-NF-C的餘弦值。

因為二面角A-NF-C是一個鈍角,所以該二面角的餘弦值應該是一個負數。

所以二面角A-NF-C的餘弦值的餘弦值為-5√61/61。

總結

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餘弦值時,兩個面的法向量夾角不一定是這兩個面的夾角,也可能是這兩個面夾角的補角。

圖三

因為一個面的法向量的方向可能是朝向該面的上方,也可能是朝著該面的下方向。

所以兩個面的法向量的夾角不一定是兩個面的夾角。

給出二面角的餘弦值,問B點是否存在?這樣的題一般規律在這

正方體中P、Q是BC和CC1中點,截面APQ是什麼圖形?一眼看出的妙招

高中: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餘弦值?來者不拒準確求解只需知道這些

高中:解立體幾何需知這些知識點和解題技巧

高中:向量簡單的加法隱藏著什麼已知條件?往往是解題的關鍵!

相關焦點

  • 詳細講解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過程
    何時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在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時,一般是題中所求的兩個面的角不好找或者很難求解出該角的值。而法向量其實也是向量的一種,它無需準確地找到其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根據向量的乘積的形式計算出兩個向量的夾角。
  • 高中數學,F點未知,如何求AF與面PAB的線面角?法向量的雙重使用
    該題的第二問是求直線AF與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這樣的題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但是在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線面角的時候也是需要知道相關點的坐標,根據各個點的坐標求出相關直線的向量。但是這裡點F坐標我們並不知道,也就無法知道直線AF的向量,而要求的就是直線AF和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所以求出F點是至關重要的。那如何求解F點坐標呢?
  • 位置向量、投影向量、方向向量、法向量與直線的點法/向式方程
    大家都知道解析幾何中,直線的方程有一般式、點斜式、斜截式、兩點式、截距式、交點式這6種表示形式,也知道在空間立體幾何通過平面的法向量求線面角或二面角的平面角相對容易些
  • 乾貨來了,向量線性運算和基本定理的四大突破點,知識全,內容清
    結合圖形中各向量的位置關係,將未知向量表示為兩個向量的和或差,再將這兩個向量逐步分解為可以用已知向量表示的形式,整理即可。第三,已知運算結果求參數的值。結合圖形,利用向量的線性運算將向量表示出來,利用向量相等確定參數的值。第四,向量線性運算的幾何性質。
  • 向量方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
    :如果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直線分別與另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平行,則這兩個平面平行;向量法:證明兩個平面的法向量共線;面面垂直:定義:若兩個平面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判定定理: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則面面垂直;向量法:證明兩個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數量積等於0方法與技巧:使用空間向量方法證明線面平行時
  • 高中數學:如何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
    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可以避免複雜的幾何作圖和論證過程,只需通過相應的向量運算即可,在高考中用此法解題,可以避繁就簡。下面我們用一道例題來說明:例題用傳統的幾何法可能略顯繁瑣,我們可以利用空間向量來求解。第1問是證明線線垂直,可直線轉化為證明向量垂直,即兩向量的數量積為0.
  • 每天一類題——求平面的法向量
    事實上,當我們在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後,只要給出的點的坐標足夠,我們可以解決其中任何的長度和角度問題,但解法中多數都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平面的法向量,今天,我們先來練習如何求取平面的法向量。① 空間直角坐標系已經建立完畢,不需要考慮證明坐標軸互相垂直的問題② 各點坐標明確,不需要通過條件確定坐標③ 此種類型的題目通常是一個題的一個部分,高考中不會直接求取法向量,都是利用法向量的應用來求取其它東西。求平面法向量通常由五步過程:
  • 立體幾何-空間角度求法總結
    ,略】(2)異面兩直線求角度:θ∈(0,90°]【方法】  ①定義法:平移到平面內求  ②向量法:建立坐標系,找方向向量的餘弦值(重點掌握)(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向量法例題】(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②向量法:建立坐標系,找方向向量與法向量夾角餘弦值,再轉化去求線面角正弦值(重點掌握)
  • 乾貨二:向量數量積的六大突破點,高考考察的點都在這,重要內容
    求向量a和向量b的數量積a·b,有以下不用的兩種思路:①若兩個向量共起點,則向量的夾角直接可以獲得,根據定義就可以求得到數量積;若兩個向量的起點不同,需要通過平移使他們的起點重合,然後再計算。②根據圖形之間的關係,用長度和相互之間的夾角都已知的向量分別表示出向量a,b,然後再根據平面向量的數量積的定義和性質進行計算。
  • 2017高考數學:掌握這6大類題型,你的成績一定140+
    2.最後一問證明不等式成立時,如果一端是常數,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時,一般考慮用放縮法;如果兩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慮數學歸納法(用數學歸納法時,當n=k+1時,一定利用上n=k時的假設,否則不正確。利用上假設後,如何把當前的式子轉化到目標式子,一般進行適當的放縮,這一點是有難度的。
  • 速求平面的法向量
    直線的方向向量容易解決,只需找直線上兩個已知點的坐標相減就可以;而對於平面的法向量,先看題目圖形中有沒有現成的線面垂直,如果有,那麼這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就是平面的法向量,如果沒有,就得求出平面的法向量了,而這種方法是解決這類問題必須學會的方法,不少孩子們會因為算錯平面的法向量而導致最後結果錯誤。今天我來介紹給大家一種快速有效的計算平面法向量的方法,快到你連算錯的機會都沒有,簡直可以稱為秒殺!!
  • 高中數學:無稜二面角的求解方法
    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是按二面角大小的定義,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平面角的大小即可。但有些題目中沒有給出兩個面的交線,難以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圖1,正三稜柱的各稜長都是1,M是稜的中點,求截面與底面ABC所成銳角二面角的大小。
  • 據說弄懂這6道題,高考數學肯定140+附超全數學公式、定理
    n=k時的假設,否則不正確。利用上假設後,如何把當前的式子轉化到目標式子,一般進行適當的放縮,這一點是有難度的。簡潔的方法是,用當前的式子減去目標式子,看符號,得到目標式子,下結論時一定寫上綜上:由①②得證;3.證明不等式時,有時構造函數,利用函數單調性很簡單(所以要有構造函數的意識)。
  • 高中數學:用向量法求線面角,這道高考真題同學們可以試著做一下
    高考文理分科的時候,空間向量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線面角的求解,文科同學基本上都沒有觸及,我也很少要求文科同學用向量法來求,建系求解雖然簡單,但是如果建系的時候,坐標寫錯了,整道題就會全盤錯誤。實行「3+1+2」的高考模式後,數學不存在文理之分,每一種方法都必須掌握才是關鍵。高二的同學現在基本是在上空間向量這一章節,而高三的同學,已經經歷了第一輪複習,用向量法求解線面角,大家都會要掌握,建系的時候不能出錯。第一問,一般用幾何法就可以了,第二問用向量法求解相對比用幾何法要簡單。
  • 2020高考數學重難點突破: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教研二輪複習推薦
    8.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向空間的推廣始點相同且不在同一個平面內的三個向量之和,等於以這三個向量為稜的平行六面體的、以公共始點為始點的對角線所表示的向量.9.共線向量定理10.共面向量定理 11.對空間任一點O和不共線的三點A、B、C12.空間向量基本定理13.射影公式14.向量的直角坐標運算
  • 高中數學,韋達定理和基本不等式結合求範圍,還需知這些否則會錯
    ③點S,T分別在x軸上,y 軸上運動,且|ST|=3,動點P滿足向量OP=2/3向量OS+1/3向量OT。⑴在①,②,③這三個條件中任選一個,求動點P的軌跡方程;註:如果選項多個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⑵記⑴中的軌跡為E,經過點D(1,0)的直線L'交E於M,N兩點,若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與y軸相交於點Q,求點Q縱坐標的取值範圍。
  • 高考數學,抓住這6大題型,數學高分!
    二、數列題  1、證明一個數列是等差(等比)數列時,最後下結論時要寫上以誰為首項,誰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數列;  2、最後一問證明不等式成立時,如果一端是常數,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時,一般考慮用放縮法;如果兩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慮數學歸納法(用數學歸納法時,當n=k 1時,一定利用上n=k時的假設,否則不正確
  • 向量在不等式中的應用,向量這點需注意!帶你精密解析,透徹見底
    圖一這是一個向量與不等式結合的題型,這裡將向量運用在三角形中,就需要結合圖形來理解和使用向量。為什麼說這道題是向量與不等式結合呢?所以這裡就隱含著需要使用基本不等式,並且根據基本不等式來確定一種特殊的情況,且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求出2x+y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