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講解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過程

2020-12-07 玉w頭說教育

何時用法向量求二面角?

在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時,一般是題中所求的兩個面的角不好找或者很難求解出該角的值。

而法向量其實也是向量的一種,它無需準確地找到其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根據向量的乘積的形式計算出兩個向量的夾角。

一個面的法向量就是這個面垂直的方向向量,一個面的法向量並不唯一,但是它的方向都是唯一的,不同的是模的大小。

所以運用法向量來求解兩個面的夾角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條件,容易算出結果,帶來了方便。

所以面對難以找到二面角的兩個面或者是難以求出二面角的值時就可以使用法向量求解二面角。

題型

圖一

圖一中的第二問就是求二面角的題,而對於這個題中要求解的二面角就很難找到該二面角的位置,即使找到了也很難求解出來,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解出來。

題型思路

要想找到一個面的法向量,就要先求出這個面內兩條直線的向量且這兩條直線是相交的;

要求出一個面內兩條相交直線的向量,就要建立直角坐標系。對於立體幾個來說就要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要想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就要找到三條直線相互垂直的交點;

通過第一問的證明,AE、EF、EB就是三條相互垂直的直線,E就應該是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原點坐標。

具體的做法

(Ⅰ)第一問只需要證明AE垂直面EBCF,AE在面AEFD內即可。

因為AB⊥BC,AD∥BC,E,F又是AB,DC的中點,所以AB⊥AD,AB⊥EF;

又因為AE⊥CF;

又因為CF和EF是相交直線;

所以有AE⊥面EBCF;

AE在面AEFD內,所以有面AEFD⊥面EBCF。

(Ⅱ)第二問運用法向量來求解二面角F-CD-A的大小。

①建立直角坐標系。

做DG∥AE交EF於G點,連接BG。

圖二

注意:這裡E點是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原點,相當於原點O。

②求出相關的坐標值。

因為BD⊥EC;

又因為AE⊥面EBCF,AE∥DG,所以DG⊥面EBCF,所以DG⊥EC;

所以EC⊥面BDG,所以EC⊥BG;

因為∠EBG+∠GBC=90°=∠ECB∠+∠GBC,所以∠EBG=∠ECB;

因為∠BEG=90°,∠CBE=90°,所以∠BEG=∠CBE;

所以△BEG∽△CBE;

圖三

所以EG/EB=BE/BC,解得EB=2√2;

根據題中的已知不難得到各個點的坐標,即:

B(2√2,0,0),A(0,0,2√2),D(0,2,2√2),C(2√2,4,0),F(0,3,0)。

③求出二面角F-CD-A的兩個面的法向量。

根據上述各個點的坐標分別得出兩個面內的相交直線的向量坐標,設兩個法向量為未知數,然後再根據法向量和面內直線垂直的關係,列出方程,從而求出各個面的法向量。

具體做法如圖四:

圖四

注意:只要求出法向量的方向即可,大小可以任取。

④根據法向量求出二面角F-CD-A的大小。

cos<n,m>=n·m/|n||m|=0;

這裡我們需要掌握一個知識點:

當兩個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時,則兩個面相互垂直,反過來當這兩個面垂直時,它們的法向量也相互垂直;

當兩個面的夾角不是90度的時候,則兩個面的法向量的夾角可能是這兩個面的夾角,也可能是這兩個面的夾角的補角。

所以有二面角F-CD-A的大小為90度。

上述分享喜歡大家喜歡,不喜歡不要踩,謝謝!

相關焦點

  • 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需要知道這點,否則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圖一對於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常規方法,即過其中的一個面上的點A作另一個面垂線,交於底面與B,在過該點B作兩個面交線的垂線交於垂線於C,連接AC,則∠ACB就是要找的二面角;二是法向量法,即分別求出兩個面的法向量
  • 高中數學:如何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
    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可以避免複雜的幾何作圖和論證過程,只需通過相應的向量運算即可,在高考中用此法解題,可以避繁就簡。下面我們用一道例題來說明:例題用傳統的幾何法可能略顯繁瑣,我們可以利用空間向量來求解。第1問是證明線線垂直,可直線轉化為證明向量垂直,即兩向量的數量積為0.
  • 高中數學,F點未知,如何求AF與面PAB的線面角?法向量的雙重使用
    該題的第二問是求直線AF與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這樣的題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但是在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線面角的時候也是需要知道相關點的坐標,根據各個點的坐標求出相關直線的向量。但是這裡點F坐標我們並不知道,也就無法知道直線AF的向量,而要求的就是直線AF和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所以求出F點是至關重要的。那如何求解F點坐標呢?
  • 位置向量、投影向量、方向向量、法向量與直線的點法/向式方程
    大家都知道解析幾何中,直線的方程有一般式、點斜式、斜截式、兩點式、截距式、交點式這6種表示形式,也知道在空間立體幾何通過平面的法向量求線面角或二面角的平面角相對容易些
  • 高中:向量簡單的加法隱藏著什麼已知條件?往往是解題的關鍵!
    如果向量a+向量b=向量c,向量m+向量n=向量c,並且向量a和向量m方向相同,向量b與向量n方向相同,則向量a=向量m,向量b=向量n。由3AP向量+BD向量=3BC向量得出AP向量+BD/3向量=BC向量;因為在三角形BPC中向量BP+向量PC=向量BC,且向量BP和向量BD方向相同,向量AP和向量PC方向相同,所以向量AP=向量PC,向量BP=向量BD/3。第二步,由正弦定理得出角的大小。
  • 向量方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
    ;面面垂直:定義:若兩個平面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判定定理: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則面面垂直;向量法:證明兩個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數量積等於0方法與技巧:使用空間向量方法證明線面平行時,既可以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內一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後根據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線面平行,也可以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 向量中等和線的用法
    以上圖為例,如果AB∥DE,設點F和點C為線段AB和DE上的任意一點,如果用向量PA和向量PB表示向量PF和向量PC,則對應的係數有如下關係:根據以上可知,x+y越大,則m越大,反之x+y越小,m越小,因此當求x+y的取值範圍時我們可以通過平移找到m取得最大和最小的情況,進而求出最值。
  • 高中數學平面向量課程:各種單位向量的求法
    常見求單位向量的題型有以下幾種:1、求已知向量方向上的單位向量;2、求與已知向量平行的單位向量;3、求與已知向量垂直的單位向量;4、求與已知向量夾角為某度的單位向量。下面針對這4種題型分別給出具體的解法。
  • 2020高考數學重難點突破: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教研二輪複習推薦
    8.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向空間的推廣始點相同且不在同一個平面內的三個向量之和,等於以這三個向量為稜的平行六面體的、以公共始點為始點的對角線所表示的向量.15.夾角公式16.異面直線17.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18.二面角(1)二面角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稜,這兩個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 乾貨來了,向量線性運算和基本定理的四大突破點,知識全,內容清
    注意事項: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要求「首尾連接」,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要求「起點相同」;減法的三角形法則要求「起點相同」且差向量指向「被減向量」;數乘運算的結果仍然是一個向量,運算過程可類比實數運算。第二,用已知向量表示位置向量。
  • 立體幾何-空間角度求法總結
    ,略】(2)異面兩直線求角度:θ∈(0,90°]【方法】  ①定義法:平移到平面內求  ②向量法:建立坐標系,找方向向量的餘弦值(重點掌握)(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②向量法:建立坐標系,找方向向量與法向量夾角餘弦值,再轉化去求線面角正弦值(重點掌握)
  • 2013考研數學衝刺複習:矩陣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講解
    矩陣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問題是考研數學中一常考點,然而在最後衝刺這一階段,同學們在做真題和模擬題《考研數學絕對考場最後八套題》時對這一考點還存在一些疑惑,對此,文都考研數學的輔導老師特撰此文講解矩陣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問題,助同學們考研成功。
  • 高中數學:無稜二面角的求解方法
    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是按二面角大小的定義,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平面角的大小即可。但有些題目中沒有給出兩個面的交線,難以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圖1,正三稜柱的各稜長都是1,M是稜的中點,求截面與底面ABC所成銳角二面角的大小。
  • 每天一類題——求平面的法向量
    事實上,當我們在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後,只要給出的點的坐標足夠,我們可以解決其中任何的長度和角度問題,但解法中多數都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平面的法向量,今天,我們先來練習如何求取平面的法向量。① 空間直角坐標系已經建立完畢,不需要考慮證明坐標軸互相垂直的問題② 各點坐標明確,不需要通過條件確定坐標③ 此種類型的題目通常是一個題的一個部分,高考中不會直接求取法向量,都是利用法向量的應用來求取其它東西。求平面法向量通常由五步過程:
  • 這組必備、通用的向量基本技能,是有效解決向量應用問題的落足點
    2) 向量分解有關問題(多見於與平面幾何綜合的題型)3) 向量求解與單位化問題① 利用上述向量基本運算方法,可由其它已知向量演算或作圖來得到所求向量——由其它向量表示;② 根據相關已知條件(如幾何性質等)的特點,建立向量坐標系,然後求出所求向量的各坐標的值,由此即可得到該向量的坐標表示。
  • 乾貨二:向量數量積的六大突破點,高考考察的點都在這,重要內容
    圖一今天我們繼續講解向量的數量積以及應用!這塊的內容主要考察的是向量數量積的運算,以及利用數量積去解決垂直、模或者夾角等問題。,一般可以通過構建坐標系,使得向量運算完全代數化,同時將數量積的最大值問題轉化成為函數的最大值的問題,從而藉助函數求最大值的方法求出該向量數量積的最值。
  • 衝刺雙一流,高考數學滿分模板--數列通項求法總結:著重講解秒殺絕招--特徵方程法、構造法
    衝刺雙一流,高考數學滿分模板--數列通項求法總結:著重講解秒殺絕招--特徵方程法、構造法。      數列通項常用求法:觀察法、公式法、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構造法、數學歸納法、特徵方程法。
  • 向量共線應用與相關三角形面積求法實例二
    今天身體稍微好一點,於是小編繼續活躍一下,給大家介紹關於向量共線與三角形面積求法的第二個應用實例。快來跟我一起思考吧。實例二:注意觀察,此題就一個已知數據和一組關係式,但就這一個數據,加上關係式的推導,也將題目解出來了,並且解答過程並不複雜。此題充分說明,處理好向量之間的轉換及應用好共線的相關結論是非常重要的。
  • 高等數學(微積分)-7.3向量的方向角、方向餘弦與投影
    課堂索引:7.3向量的方向角、方向餘弦與投影7.3.2例題12.求平行於向量 求向量課堂索引:7.3向量的方向角、方向餘弦與投影7.3.2例題12.所求單位向量的分解式為:課堂索引:7.3向量的方向角、方向餘弦與投影7.3.3例題23.求
  • 高中數學:兩種方法解決平面向量數量積問題,值得收藏
    2019年的高考中有好幾份卷子都出現了考察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性質題目,難易不一。今天我們就這2019年天津卷(理科)選擇第14題來講解一下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兩種求解方法——基底法和坐標法。試題再現解答分析做平面幾何的題目,數形結合是一種很直觀的方法。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我們做圖,如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