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西電又獲批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服務航空與航天領域

2020-08-27 西電招生辦

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文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批建設&34;。空間超限探測是對宇宙空間進行更細緻可信的研究和刻畫,是系外宜居行星探測、第一代恆星探測等重大空間探測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陝西省空間超限探測重點實驗室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立了深空環境效應、感知平臺動力學、衛星編隊穩定性和超限光學成像4個研究方向。

超高解析度空間探測對提高我國對天觀測、對地探測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有助於推動陝西省在空間科學前沿領域、交叉學科及新興學科的前瞻性布局,搶佔先發優勢,實現重點科技領域的戰略領先。

實驗室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包為民院士擔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曉靜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已打造出一支在航天領域多學科交叉的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隊伍。同時,實驗室積極開展與政府、相關企業的聯合研製工作,目前已經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未來宇航研究院開展共建空間科學校企聯合實驗室及產學研創新中心工作,以強化合作、資源互補,為&34;等國家重大工程做好支撐與服務。

未來,實驗室將繼續瞄準航空與航天領域發展前沿,緊密圍繞陝西省創新型產業發展的戰略需求,發展空間超限探測技術、深化基礎理論研究、突破關鍵技術、加強內外合作、提升研製能力,致力於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開放式研究基地。


歡迎關注&34;,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兩位院士坐鎮,劍指系外行星丨西電獲批「陝西省空間超限探測重點實驗室」
    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文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批建設「陝西省空間超限探測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空間超限探測重點實驗室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立了深空環境效應、感知平臺動力學、衛星編隊穩定性和超限光學成像四個研究方向。實驗室由包為民院士擔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曉靜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已打造出一支在航天領域多學科交叉的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隊伍。
  • 火星探測、航班化航天運輸! 西電人聚焦航天科技前沿研究
    9月18日至21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西電航天人面向航天科技前沿研究做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共同聚焦中國航天事業未來發展。首日5場主旨報告 西電校友2場引轟動9月18日,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暨開幕式舉辦,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匯聚一堂,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航天領域合作。大會首日主論壇共5場主旨報告,其中2場均是來自西電航天人的聲音,得到了央廣網、澎湃新聞等媒體和大眾廣泛關注。
  • 合肥本源量子科技獲批省級院士工作站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發布的《關於同意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備案的通知》,此次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獲批2019年省級院士工作站。郭光燦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量子信息學家,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
  • 武漢紡織大學獲批一國家重點實驗室!
    日前,科技部批准我校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標誌著我校在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歷史突破,將對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及下一步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我校2010年獲批的「湖北省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校內優質資源組建而成。
  •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行星探測任務的盛大啟航2016年1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獲批立項。從「天舟一號」的圓滿升空再到「天問一號」的盛大啟航;勤勞智慧的中國航天人在70餘載的風雨歷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豐碩成果,而奮勇拼搏的西電航天人亦在中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不朽的功績。
  • 科研再傳捷報:我校1個全省3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近日河南省科技廳公布了河南省省級重點實驗室驗收結果共34個實驗室通過驗收至此我校獲批建設的5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已有4個順利通過驗收我校河南省教育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通過驗收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名單(34個)據了解,這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涉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學、材料、工程、食品、化學化工、資源與環境等學科領域,為衝擊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了堅實的後備力量。
  • 中烏聯合實驗室啟動 將開展航空航天等領域重大科技攻關工作
    央廣網廣州9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9月24日,中國與烏克蘭材料連接與先進位造「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當天,由廣東省科學院中烏焊接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後疫情時期中烏國際科技合作的機遇與發展論壇也在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期間舉辦。
  • 浙江省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主要成效
    2014年,浙江省級重點實驗室共承擔科技項目433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28項,省部級項目1037項;橫向項目2296項。省級重點實驗室全年發表論文626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301篇,在Nature及Science上發表35篇;共獲得授權專利3020件,出版專著126部;共獲得各級科技獎勵269項,其中國家級獎勵50項,省部級186項,多項省級重點實驗室研究的成果達到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 3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獲批
    西工大太倉長三角研究院打造「三高兩核」一流研究機構蘇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 顧志敏 通訊員 張瑜)日前,江蘇省科技廳、人社廳、發改委先後公布一批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立項名單,西工大太倉長三角研究院設立的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江蘇省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單位等3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正式獲批,標誌著該研究院省部級平臺建設再次取得新突破
  • 文獻中心申報「新聞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獲批
    》,逐步完善新聞出版業科技創新體系,提高新聞出版領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前沿技術跟蹤與應用研發,根據新聞出版業實驗室建設的統一部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2016年10月啟動了首批新聞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申報評審工作。
  • 結構衝擊動力學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掛牌
    來自中航工業基礎院、空軍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對強度所結構衝擊動力學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的設立進行了綜合評審。評審組聽取了強度所所長王彬文對重點實驗室設立申請的匯報,審查了相關材料,考察了實驗室現場,經過質詢和討論,進行了現場評分,同意通過實驗室設立評審,並現場舉行了揭牌儀式。
  • 青海省疾控中心獲批2020年青海省傳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省級重點...
    為加快我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科技支撐,適應目前防控需求,青海省疾控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經過艱苦不懈的努力,通過科技廳各位專家的嚴格評審,最終獲批2020年青海省傳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煙臺開發區獲批6家市級工程實驗室!各領域全面開花
    據悉,此次入選名單是獲評數量歷年最多,涉及領域範圍最廣,全市首次一企多個。-煙臺市共融機器人工程實驗室。  獲評數量歷年最多,今年煙臺開發區共獲批6家企業市級工程實驗室,全市共獲批21家,佔3/10。截至目前,煙臺開發區共有32家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佔全市1/5(不含高校院所),其中省級及以上12家,佔比高達1/3(不含高校院所)。
  • 河南10個醫學科學省級重點實驗室獲評優秀
    11月23日,記者從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在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2020年省級重點實驗室評估中,河南醫學科學領域有10家實驗室獲評優秀,22家實驗室獲評良好,2家實驗室被要求整改。
  • 「河南省雷射雷達與大功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批 將打造成光電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基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尹江勇近日,由中國電科二十七所申報的「河南省雷射雷達與大功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2020年度河南省省級重點實驗室審批。這是繼「河南省空間信息生態環境保護應用重點實驗室」後,中國電科二十七所申報成功的第二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也是該所在光電領域的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 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於1995年9月經總裝備部批准、由863計劃航天領域投資建設並由總裝備部統一領導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由北航和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在其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共同承建,實驗室建設總投資5382萬元,建築面積2818平方米。實驗室於1998年4月通過國家驗收並開始對外開放。
  • 核能部件材料及製造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裝備省級重點實驗室...
    近日,貴州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貴州省核能部件材料及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裝備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進行了驗收。  貴州省核能部件材料及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由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貴州航天新力鑄鍛有限責任公司牽頭,並聯合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單位共同建設。
  • 大數據在航天領域的應用:航空航天可視化系統
    航天在研製、運行和發布成果的全過程中,都會產生大數據和要求應用大數據。數據既是航天理論的基礎,又是航天實踐的基石。航天其總量多,要求高,對大數據要求及時而精確、高可靠性和高價值。航空航天可視化系統可廣泛用於航天測發
  • 航空航天:深圳經濟發展「新藍海」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啟達 文/圖 「長五」將於11月擇機發射,航空航天的產業效應再次引起民眾廣泛關注。近年來,深圳將航空航天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從多個領域發力加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並在該領域尋求全國領航地位。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堅定信念,不走「彎路」、不貪「捷徑」、不做「虛功」,經過一年的努力,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崛起了一批優質重點企業、打造了一批高質量平臺載體、落地了一批創新示範項目。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與魯東大學籤署「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共建協議,並於當年獲批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