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ustralasianscience
生命個體可以說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化學系統,為了維持生命的延續生命也在不斷自我演化。而演化的基礎就是DNA了,DNA用4個鹼基的排列組合完整地保存著遺傳信息,並利用RNA至蛋白的方法進行解碼,構築起整個生命體的基礎結構。這種DNA的4鹼基模式被認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但是DNA只有4種鹼基才能存在嗎?Science上的最新文章給出了答案:8種鹼基的DNA也能存在。
撰文丨楊心舟
哈佛大學帶頭的科學團隊報導了一種全新的DNA,它不是由4種鹼基構成,而是8種。當然這種全新的DNA不是自然界產生的,而是由科學家合成出來的,其被稱作hachimoji DNA(在日語中hachi代表8,moji代表符號)。這種8鹼基的DNA可以正常支持生命體的活動,就像4鹼基DNA一樣。其結構也能按照預期進行鹼基配對,並轉錄成RNA並指導蛋白質合成。
在生物學的研究中,最關鍵也離不開的就是遺傳信息,無論是儲存、傳遞還是演化,都影響著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體的生存。現代生物學已經發現遺傳信息的載體就是DNA,雙螺旋的結構上連接著同樣大小的脫氧核糖核苷酸鹼基,兩條鏈相對應的鹼基用氫鍵緊密結合。
物理學家薛丁格認為,這種穩定的DNA結構得益於鹼基大小剛好合適,可以讓其構建成「非周期性晶體」(Aperiodic Crystal)。一般常見物質都是由周期性晶體構成,組合出來的是一個沒有生命現象的物理世界,如同馬賽克地板,雖然好看卻沒有生氣;而非周期性晶體(好似不規則凸多面體)可以組成千姿百態的生命體世界,出現生命現象。
薛丁格認為非周期性晶體保證了DNA分子信息的儲存能力和無誤的信息破解能力,並且它保證了DNA序列上鹼基出現變化時不會直接對整個DNA結構產生破壞性的影響。南加州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Myron F. Goodman在上世紀末就已經證明,氫鍵並不是必需的。而鹼基的大小統一非常重要。這讓科學家開始創造鹼基類似物,並將其混入到雙螺旋、體外核酸鏈以及活細胞中。7年前,科學家就已經把基因編碼鹼基從4種提升至6種。
第二代6鹼基DNA
我們的高中都學過,DNA就是4個鹼基A、T、G、C(腺嘌呤、胸腺嘧啶、鳥嘌呤、胞嘧啶)組成的。在65年前,沃森和克裡克發現DNA雙螺旋後就隨後證實,它們按照A-T,G-C的兩種方式進行組合。2012年,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合成生物學家Floyd E. Romesberg就創造出了第三對DNA鹼基組合,它稱其為5SICS-NaM。他檢測了在這對新鹼基加入後DNA的效率和保真性,發現能達到99.9%。
這也打開了DNA鹼基合成生物學的大門,時隔2年,Romesberg就將這個6鹼基系統導入了大腸桿菌中。意外地是,細菌對這種外來的新鹼基並不排斥,相反它們還將其當做DNA組件,完成了雙螺旋構建。為了簡化鹼基的名稱,Romesberg將其定義為X-Y鹼基,其表示,儘管只多了兩個鹼基,細胞可以合成的胺基酸數目就將從20種變成172種。
第三代8鹼基DNA
在當年Romesberg的6鹼基系統釋出時,Steven A. Benner稱讚其這是「巨大的成就」,「更新了自然的規則」。6個鹼基的系統,在利用氫鍵進行雙鏈連接後,DNA同樣可以完整地進行複製,並且能夠完成生物學的基礎PCR實驗。這激起了Benner極大地興趣,他提出一個問題,DNA雙螺旋的分子極限在哪裡?變成8個鹼基後是不是還能維持薛丁格的非周期性晶體結構?
5年後,Benner與多個單位合作給出了答案。他開發出了8鹼基系統,他將新增的鹼基命名為Z-P和S-B鹼基,它們與天然的鹼基一樣可以進行一一對應,並利用氫鍵結合。來自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展示了8鹼基DNA的晶體結構,「新的DNA晶體結構完整,保持了正確的鹼基配對,同時沒有丟失天然DNA的關鍵性特徵。」Millie Georgiadis表示。
G (綠色), A(紅色), C (暗藍色), T (黃色), B (青色), S (粉色), P (紫色), and Z (橙色)
來自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Andrew Ellington製造了一種轉錄酶,成功地將hachimoji DNA轉錄成了RNA。在地球上,在演化的初期遺傳信息都是以RNA形式儲存,這一過程中生物也不斷地修飾RNA組成的鹼基,來讓RNA完成一些催化功能。在有了4個鹼基的組合後,地球生命選擇了利用RNA合成蛋白質來完成大部分細胞功能,而轉向更穩定的DNA進行遺傳信息儲存。
人造的外星生命?
Ellington回答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其他星球上是否能合成8鹼基的DNA?他給我們構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生命體有了4個鹼基後並沒有轉向蛋白質,而是繼續進行修飾更新,最後產生了更多的可用鹼基。Ellington 說,「我認為8鹼基DNA系統不可能憑空在細菌裡自我組裝出現,而是DNA-RNA-蛋白質這一中心過程共同完成合作進化而來,其他星球的生命是可能完成這項工作的。」
在去年,NASA就曾投入大量資金資助相關科學家找尋外星生命,在搜尋了木衛二、火星、土衛六都無果後,Benner就提出,外星生命更有可能出現在地球的實驗室。「目前來說,hachimoji DNA還不能說是外星生命,」Benner解釋道,「因為生命系統應該能完成自我延續。」而現在hachimoji DNA 系統還需要人為地添加鹼基和蛋白質維持功能。離開實驗室,hachimoji DNA 也是無法生存的。
現在Benner也嘗試利用它對一些其他分子進行追蹤和綁定,可以明確地是,hachimoji DNA能夠在培養皿中自動追尋和結合到肝癌細胞和乳腺癌細胞上。下一步,Benner正計劃將其改造成「癌細胞獵手」,專門搜尋癌組織和病毒。
8鹼基系統並不是Benner最終極的目標,他目前還在規劃一對新組合K-X鹼基,他想朝著10鹼基系統邁進。鹼基越多,就意味著密碼子的組合更多,這也能為計算機信息儲存提供新方向。DNA可以儲存多少信息,hachimoji DNA就能儲存2倍的信息量。Ellington認為這或許這能成為「密碼基因組學」的開端。「更多的鹼基組合意味著你能完成更大,更好,更穩定的資料庫。」
新技術出現後總是無法避免公眾的質疑,多鹼基系統同樣如此,總會有公眾擔心科學家是不是又創造了毀滅地球的怪物。Benner認為這是誇大其詞,hachimoji DNA離開實驗室後並不會有何作為,更不會吃掉你家養的小孩。但是其對生物醫學貢獻的潛力不容小覷,從目前的表現來看,hachimoji DNA很有可能成為監測疾病和病毒的新型藥物,因此不但不會對你的小孩有威脅,反倒在將來可能成為保護他們的新工具。
參考連結:
Hachimoji DNA and RNA: A geneticsystem with eight building blocks.
DOI: 10.1126/science.aat0971
https://www.pnas.org/content/109/30/12005.long
https://www.wired.com/2014/05/synthetic-dna-cells/
https://epigenie.com/expanding-the-genetic-code-with-synthetic-bases/
A Synthetic DNA Built from Eight Building Blocks.
http://ffame.org/downloads/Hachimoji_PressRelease_FfAME_20190221.pdf
https://www.wired.com/story/doubling-our-dna-building-blocks-could-lead-to-new-life-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