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的肉比較鮮美,含蛋白質在30%以上。它肉內含有很多人體必備的胺基酸,而且它的脂肪含量特別低。它的養殖規模在不斷的擴大,在養殖它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它小時候飼養是比較麻煩的。那麼它是怎麼養殖的呢。
一、育雛的方式
養殖幼年鷓鴣的方法可以籠養或者是平養。也可以用平常養雞的籠子來養它,在籠子的四周和頂部要用鐵絲網圍住,一般用1*1CM的即可,籠底可以用0.5*.05CM的。如果是平育可以用背風向陽的房屋來養殖,室內最好是水泥地面,這樣可以防止老鼠傷害它也比較方便打掃消毒,在地上可以鋪一些木屑或者是稻殼。在養殖之前需要把籠舍和水槽等工具都進行消毒,在放養的前3-6個小時要給籠舍裡面加溫。
二、溫度
溫度是養殖是能否養殖好它的重要條件,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晝夜的溫差比較大,所以早夜晚也是需要加溫的。開始飼養的第一周溫度應該在36--37.5之間,以後每周下降1度,保溫的時間實在30--45天,如果溫度太高,鷓鴣有遠離水源他會張口喘氣,會不斷的喝水。如果溫度太低它們胡食慾下降,飲水量也會減少,會擠在一起引起壓傷。
三、溼度密度
它是一種喜歡在乾燥的環境裡面生長的動物,在養殖場裡面空氣的溼度在65%左右是最好的,從第二周開始保持在55---60%之間,做好防潮的工作並且定期的清理它們的糞便。養殖的時候注意它的密度,密度太大會影響它的生長,而且會相互瞎啄。10日齡內每平米可以養殖40--50隻,四周齡的每平可以養殖30隻,5-8周齡的每平米可以養殖20--25隻。
四、通風
在做好保溫的情況之下要保持空氣清新,我們可以適當的打開門窗他透氣,排除汙濁的空氣,在通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它們吹到冷風,避免會著涼。還有要注意看室內的空氣是不是潔淨,人進去之後如果感覺悶或者是刺眼刺鼻就要清理環境了。
五、光照
光照的時間對它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一周齡的幼雛每天需要光照21--23個小時。從第八天開始就只需要照射10個小時,在低三周之後可以停止人工燈光照射,每天自然光照射即可。如果想加快它的成長速度可以在一周之後給它20個小時的燈光照射。
六、飲水
在它出殼之後12--24個小時內就可以給它喝水,提前準備好沸水然後冷卻到室溫,如果溫度太高會影響它的健康,嚴重會使它死亡。如果剛出生的鷓鴣不會喝水就需要人工誘導它,把它的嘴放到水槽裡面,然後把水槽裡面放一些好看的石頭,這樣它就會去啄石頭從而喝到水,前3天它喝水的時候可以加入0.02%的土黴素。要注意水槽的寬度和高度,防止它掉進去身上沾水或者是溺死。
七、飼餵
在它飲水之後就可以進食了,需要把食物全部打碎,用單料開食會不利於它的生長,因為在後期換食會非常的麻煩。剛出殼的鷓鴣兩腿會比較軟弱,需要在籠子下面墊一些草紙使它可以慢慢的站起來行走,要注意草紙的衛生,及時更換,在餵養的時候可以直接把食物撒在紙上面,讓它們自由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