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通常我們看到一個人的面貌看起來比她的年齡還要年輕,都會用「逆生長」這個詞去形容,但是我們知道真正的逆生長是無法在人類身上實現的。那麼在其他生物上是否存在這種現象呢?還真的有,它就是多赫尼水母。
雖然我們都知道死亡是每個生命最終的結局,但是大多數人並不能正確地看待這種現象,因為除了死亡前會經歷的肉體痛苦之外,更多是精神上的痛苦,死去之後就永遠和這個世界告別了,因此畏懼死亡是可以理解的。歷史上或者我們周圍也有不畏懼死亡的人,但這些人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真正的看淡了生死,另一類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相比之下大多數人對生活還是充滿了期待,這也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
正因為生命最終會走向滅亡,那些畏懼死亡的人想方設法來延長生命,甚至是追求長生不老。這樣的想法在古人看來是可以理解的,在今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無論是生物還是非生物,都會有誕生和消亡的時刻。這似乎可以作為自然界普遍的規律,但是人類恰恰在自然界中找到打破這條規律的特例,它們就是多赫尼水母。
據了解多赫尼水母生活在地中海區域,多赫尼三個字在那片區域的語言中有著「不朽」的寓意。經過科學家的長期研究之後,他們發現多赫尼水母能夠從性發育成熟的形態退化成性發育不成熟的形態,然後機體中的各個部位仿佛都變「年輕」了,換句話說,它能夠實現真正的「逆生長」。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古人千辛萬苦追尋的長生竟然出現在這種水母身上。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多赫尼水母的生命不被外界因素所威脅,例如天敵的捕捉、環境的劇烈變化等等,那麼它能夠一直重複這個循環,從不成熟發育成熟,然後再從性成熟退化為不成熟。那麼它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並非所有的水母都像多赫尼水母一樣擁有逆生長的能力,大多數種類的水母在走完生命道路之後會從息肉狀態轉化為水母狀態,但是多赫尼水母具備在這兩種狀態進行切換的能力,因此它們也能夠逃出死亡的「魔爪」。
研究人員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後,發現多赫尼水母這一轉化過程的實質。一般生命體內擁有不計其數的細胞,這些細胞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不同細胞的生命周期不同,有的只有幾天的時間,有的則陪伴人類一輩子。所有細胞都不可避免地要從新生走向成熟,成熟走向衰老,衰老走向滅亡。然而多赫尼水母可以讓成熟細胞轉化為另一種類型的成熟細胞,從而避免細胞走向衰老和滅亡。
後來他們又發現,也並非所有的多赫尼水母都能夠實現生命周期的不斷循環,只有遇到特定時期特定的環境,它們才能夠從水母形態轉化為息肉形態,尤其是在它們受傷或者飢餓時。通過對多赫尼水母的研究,科學家們揭示了自然中獨一無二的現象,同時他們發現壽命越長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也就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