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水母的「逆生長」秘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05 新京報網


燈塔水母的原始生命形態——水螅群。

  北歐神話、愛爾蘭民間傳說中也有長生不死的仙人;挪威神話的眾神是可能會老死的,由豐收女神伊登負責看管能使眾神長生不死的魔法蘋果;古埃及人相信將屍體做成木乃伊後,肉身不死,靈魂總有一天會回來,人則能死而復生;在日本,一直有比丘尼吃人魚肉而長生不老的傳說。對於長生不死和返老還童的期望和探索一直存在於世界文明的各個角落,但目前為止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解釋了為何「不死」的燈塔水母能如此被人們所關注,《國家地理》報導稱,燈塔水母有著其他水母乃至其餘已知物種都不具有的能力——返老還童,長生不死。但研究也證明這個長生不死的功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完成的。

  水母的「長生不死」有條件

  燈塔水母的情況相當於布拉德·皮特在《返老還童》中越活越年輕的角色升級版。

  燈塔水母與其他的水母一樣,分為雌雄兩種,通過受精的方式進行繁衍生息,通常情況下,它們也會按照傳統的方式生老病死。

  賓州大學研究員瑪瑞亞·皮亞·米列塔表示,燈塔水母不會像往常那樣死亡,而是「將自己身體的細胞向年輕化逆轉」,不過這種「逆生長」是有條件的,當它們遭遇飢餓、物理性損傷或其他突發危機的時候才會發生。

  米列塔介紹,這時燈塔水母會把自己轉化成水滴一樣的胞囊,然後從這個胞囊再繼續發展成水母的原始生命形態——一個水螅群。據《國家地理》報導,在這個過程中,燈塔水母全身的細胞都會進行轉化,其中肌肉細胞會轉化成神經元細胞,或精子和卵子。通過無性繁殖,這一個水螅群將再次生長成幾百個幾乎和以前的成年燈塔水母DNA一致的水母。

  紐約布魯克戴爾大學醫院研究員馬洪寶說:「水母避開死亡的這種能力使它在生物學上是不死的。」這使得這種水母成為唯一一種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理論上會長生不死的生物。

  重生過程誕生數百「複製品」

  通過重生過程,一個水母變成了數百個一模一樣的水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五大洋中都充滿了基因排列幾乎一樣的燈塔水母。

  米列塔和來自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中心的同事在對比了西班牙、義大利、日本、美國佛羅裡達附近海域、巴拿馬和世界其餘地區海水中的燈塔水母的DNA後驚奇地發現,雖然樣本來自全球各地的海洋,但它們的基因排列完全一樣。

  米列塔猜測這些水母是隨著遠洋貨輪的壓艙水而在全球散播開來的。在不同水域條件下,燈塔水母的外形也不太一樣,在熱帶海域的燈塔水母有8隻觸角,但是在其他溫度水域的燈塔水母則有24隻或更多的觸角。

  來自美國環境保護中心的生物學家約翰·德林稱:「水母實在是太不引人注意了,通常即使它們被舉在人們面前也很少有人能分辨出來不同,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新的變種」。

  來自麻薩諸塞州威廉士學院的潛艇專家詹姆斯·卡爾頓雖然沒有參與到燈塔水母的研究中,但卡爾頓認為這次發現表明了「人類對海洋的認知遠遠不夠,海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

  「逆生長」的成功,人類難複製

  曾在實驗室裡成功繁殖燈塔水母的生物學家辛·庫伯塔表示:「不死水母是整個動物界中最不可思議的物種,我相信這將有益於人類解開長生不老的秘密,並賦予人類不朽的生命。不過米列塔認為人類複製燈塔水母返老還童過程的可能性是極其渺茫的。「可以從燈塔水母身上尋找到破解讓人類返老還童、長生不死的論斷為時過早,現在還沒有人研究這個」,米列塔表示:「並且我也不認為你可以從中發現什麼秘密。」

  米列塔表示,何種原因讓燈塔水母形成如此獨特的生態系統目前還是一個謎。另一個謎團是燈塔水母是怎麼完成它那引人注目的年齡轉化的。米列塔推測稱,或許燈塔水母擁有一套非常有效的細胞修復系統,這套修復系統可以使燈塔水母在不蒙受歲月摧殘的情況下維持年齡的增長。

  有助人類對抗癌症頑疾

  義大利薩倫託大學的生物學家斯特凡諾·皮拉伊諾卻認為,雖然不能讓人返老還童、長生不死,但燈塔水母的這種特性可能會在治療一種人類頑疾——癌症上起到積極作用。

  皮拉伊諾稱:「像癌變了的細胞一樣,本來燈塔水母身上的一些細胞是要死亡的,但是它們有能力脫掉部分基因再換上新的一部分基因,然後整個基因組織就煥然一新,回到了它們生命早些時候的樣子,這樣或許對癌變的細胞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有所幫助。」

  他表示,通過研究燈塔水母的細胞如何完成上述過程,可以有效地幫助科學家找到對付那些頑固的、快速擴散的入侵病毒的線索。

  ■ 小資料

  燈塔水母

  刺胞動物門,水螅綱,花水母目,棒螅水母科,燈塔水母屬。又稱燈塔水母。

  這種水母直徑約4至5毫米,是一種小型水母,呈鐘形,傘形身體的直徑和高度基本相等,身體透明,能夠呈現出鮮豔的紅色消化系統,橫斷面為十字形。

  人類最早發現燈塔水母是在1883年。

  ■ 「返老還童」研究

  「長生不死」的美好願望依然在各種嘗試的路上行進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山中伸彌和約翰·格登,以獎勵他們「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這一發現被世人認為人類已經逐漸接近返老還童的秘密。

  約翰·格登曾在試驗中發現,把美洲爪蟾的小腸上皮細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細胞,結果發現一部分卵依然可以發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繼續發育成為成熟的爪蟾,這就是人類第一次從動物的成體細胞中重新複製出一個新的動物。在這之前,很多生物學家認為生長是通過細胞丟掉無用的基因而實現的。而格登的這一試驗揭示出,生長發育其實是基因開關被打開或者關閉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可逆的。

  而山中伸彌證明了細胞重構可以僅僅利用四個基因來完成。他的研究意味著,人類找到了更安全的方法來修復體內潛在的受損器官或組織。

  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相關焦點

  • 動物界的「天山童姥」,這種水母竟能返老還童,逆生長如不死之身
    水母是一種很原始的海洋生物,在地球上至少已經存在了6億5000萬年,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全世界範圍內至少有250種水母(包括水螅綱則達3000多種),它們的身體外形大都像一把透明的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
  • 有報導燈塔水母可以違背自然規律逆生長獲得永生,是真的嗎?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水螅型是燈塔水母的幼蟲階段,而水母型是其性成熟階段。燈塔水母真的能夠逆生長,循環生長永不死去嗎?一個人如果到了七老八十,又能夠恢復到幼年,又開始長大成熟變老,然後又回到童年。這是一個多麼有趣多麼誘人的前景。
  • 燈塔水母永生不死?不要被騙了!
    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長約為4~5毫米,除了紅色的消化系統外其它身體部分都是透明的,形狀如燈塔因而得名燈塔水母!燈塔水母多生活在熱帶海域,是肉食性動物,以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
  • 極限高空運動挑戰者吳詠寧之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我想拼一把,可我已不知道從何拼起!演戲演技爛,我不是專業的,我沒學過表演。既然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我不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東西,我覺得我對不起我的生命!」  今年2月,吳詠寧第一次上傳了高空極限挑戰的視頻。在一棟大樓的十層樓頂,身型瘦小的他雙腳踏著一輛白色平衡車,謹慎緩慢地在樓頂邊緣滑行,身子微微向室內一側傾斜。
  • 王文興:沒有筆記的書等於白念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王文興:幾十年我都是這麼要求自己,一本《戰爭與和平》我讀了三四年之久,每天多讀的話負擔很重,到後來感覺就遲鈍了,寫得再好你也疲勞了,無法判斷好壞。一首五言絕句20個字,要一句一句慢慢讀,聲音好不好聽,搭配好不好,都要慢讀才能感受出來。你讀一首詩願意慢讀,那讀任何文學作品都應該慢讀。
  • 穿越蛇文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赫拉克勒斯砍下許德拉的頭,然後放火燒熾新長出來的蛇頭,不讓它們長大。然後,趁機砍下許德拉那顆不死的頭,將其埋在路旁,上面壓著沉重的石頭,再用利劍將蛇神砍成兩段。最後,赫拉克勒斯用許德拉的毒液浸泡自己的劍。  「紅顏薄命」蛇發美杜莎  希臘神話中另外一個著名的蛇形象是戈耳工三姐妹,其中最出名的是美杜莎。
  • 天津812爆炸事故七天大事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天,涉事企業受到關注,新京報記者查詢工商登記信息發現,2012年,瑞海公司成立初期,許可經營項目並不包括危化品存儲。  8月15日  11時30分,爆炸核心區救援人員在一處貨櫃附近發現倖存者韓鳳群。  防化官兵進入現場參與搜救,同時進行物質、土壤、空氣的取樣工作。
  • 不能再忽視「不賺錢的感染科」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近段時間,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因其專業人做專業事,說真話說人話而屢屢霸屏。而據《中國新聞周刊》今天報導,張文宏在博士畢業後,曾經因感染科邊緣化、待遇低,想過另謀出路——這並非嬌嗔,在這次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醫院感染科,長期以來都是弱勢的存在。
  • 「非典」改變的人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攝  前 言  十年後回首春天  我們總會在某些時間懷念某些人,就像樹枝在每一次開春,懷念去冬的落葉。  10年前的今天,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病逝。10個親人感染,死了3個,母親、二哥和三哥。  她曾經是個驕傲美麗的女人。她說「2003年之前,我們兄弟姐妹每家人都有車」。  現在一家人誰也顧不上誰。嫂子靠低保生活,聽記者問夠用嗎,她神情索然,「我從來不問,不夠用難道我能給嗎?我自顧不暇」。  在方渤看來,好歹自己活下來了。還要更好地活下去。  他出院沒多久接受了「面對面」王志的專訪。
  • 【最系列】永生的燈塔水母,真的可以永生嗎?逆生長怎麼做到的?
    【最系列】永生的燈塔水母,真的可以永生嗎?逆生長怎麼做到的? 你知道有一種永生的水母嗎? 海底裡有一種叫做燈塔水母的物種, 據說可以永生,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67歲的老人有自己對付新聞的高招。  有時,他會在電話裡賠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時他會用商量的語氣說,「再等等,等這波熱點過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聞的傳播規律,希望趕緊出個新聞,為自己那張被熱炒的照片降降溫,過了兩天溫度沒降,他又略帶委屈地向記者解釋,「本以為這兩天熱度會過去的」,然後在郵件裡和記者商量,能不能以文會友。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表示,高氯酸鹽汙染在各地的地下水、井水等中有檢出,不過濃度很低,「飲用水汙染比日、韓、美情況略好,瓶裝水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  風波  茶葉在歐洲檢出高氯酸鹽 限量標準正交涉中  讓中國茶葉陷入汙染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常被用於火箭燃料、軍工業生產、煙花爆竹等製造的高氯酸鹽。
  • 全國多地陷入嚴重霧霾天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張朋 攝  中東部地區成「重災區」,多條高速封閉、航班受影響;四川盆地、華北平原的霧霾天氣還將持續  新京報訊 (記者金煜)新年第二個周末,全國中東部地區都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汙染天中。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到黃色預警,環保部門的數據則顯示,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汙染。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陳杰 攝  陳吉寧表示,決不允許「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治霾不能靠老天,需付出額外努力  昨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能量金字塔:神秘功效支撐的「傳銷」迷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量子糾纏讓人變輕盈」主持人一邊說金字塔不能治病,一邊又向在場的灌輸金字塔能夠喚醒自愈力,讓人身體變好,「金字塔通過每秒上億次的諧波共振,釋放金字塔能,可以激活人體細胞,喚醒人體自愈力。」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姐站都站不穩,由人攙扶著來聽課,她說「來感受能量,過會兒要去能量倉蒸倉」。一行從安徽、河南等地趕來的15個人,每人買了一個1萬元的金字塔,提著箱子在鴻正科技門口合影,喊起「看不見的能量,看得見的改變」的口號。其中幾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本來都是做直銷的,每個人手上都有幾千人的群,現在回去就做能量金字塔的推廣。
  • 燈塔水母可以長生不死嗎,科學家說:這種水母也未能顛覆生死法則
    它的「長生不老」又有什麼秘訣嗎?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是如今家喻戶曉的傑出文學作品,其故事內容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
  • 十個關鍵詞透析「全腦開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因此,所謂把左腦、右腦分別開發的各類宣傳以及曾經流行一時的右腦革命都不科學。一些機構提出的「右腦開發」,實際上是一種誤讀,無視這麼多年來科學研究的進展。  4 大腦閒置  新京報:「人類的大腦其實只開發了5%-10%,還有90%的大腦是閒置的。」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 尼爾斯·玻爾及其時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文集細讀】  我不是一位人物傳記愛好者,但有兩本傳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我當作「勵志」的書來讀,這兩本書的作者是同一個人,一位物理學家,阿伯拉罕·佩斯,兩本傳記的名字分別是《上帝是微妙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活》《尼爾斯·玻爾的時代》。
  • 馬兜鈴酸肝毒性疑雲待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因為研究者發現,鐵線蓮狀馬兜鈴屬植物在當地麥田中大量生長。農民收割麥粒時,很可能將混雜其中的馬兜鈴酸種子一併收集。當地人食用的麵粉,可能就此被馬兜鈴酸種子汙染。  1991年,比利時的一名醫生發現,在一家減肥診所使用過馬兜鈴酸的女性中,得急性腎衰竭的患者越來越多。這條新聞曾被國內媒體轉載、報導,並在醫藥界引發轟動。  在中國,同樣不乏類似案例。
  • 北京海洋館迎新萌寵「斑紋鬚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工作人員把豹紋鯊引入池中。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工作人員把兩條小斑紋鬚鯊放入池中的培養箱中。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美人魚和白鯨共舞。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快訊(記者信娜)今日,北京海洋館的鯊魚池新增斑紋鬚鯊和豹紋鯊,並將招募美人魚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