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
分享內容這麼長時間,有時候寫寫產品時,會放一些產品成分表。經常有人說:你放的這個是免稅版本的成分表,你要看專櫃版,功效差很多。所以後來Miya為了嚴謹,儘量放國藥監局網站上的品牌備案成分表。
但即使這樣,再聊到產品時還是時常會有人說:國內版本不如某某地區版本的好。不止這樣,代購圈裡也流傳著:
神仙水分為ABC版本,日本專櫃銷售的是最好的A版本,海外銷售的是B版本,國內銷售的是最差的C版本。所以日代的神仙水即使很貴,但也依舊賣斷貨。甚至還有人以用日版為榮。
大牌在不同地區銷售的產品真的不同嗎?有什麼區別嗎?今天咱們一起聊聊~
某些產品確實可能存在不同;
事實上,確實有一些產品在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版本供貨。但這些不同和大家想的不是一回事。不同產品的區別可能來自2方面:
最典型的是雅詩蘭黛的小棕瓶。之前有一段時間網上風風火火的謠傳雅詩蘭黛作弊,美國版和國內版的核心成分不一樣,國內版本不如美版效果好。
美國版的核心成分是三肽-32,而國內銷售的是英國生產的,將三肽-32換成了紫松果提取物。
三肽-32的重要作用是調節生物節律,也就是雅詩蘭黛宣傳的改善熬夜對皮膚的損傷。但其實在雅詩蘭黛的專利中有提到:雖然最優成分是【三肽-32】,但【紫松果提取物】也是作為替代的有效成分之一。
而在國內專櫃銷售的小棕瓶為什麼不用三肽-32版本呢?主要是因為三肽-32一直到2019年才通過原料審核。前兩天查資料看到雅詩蘭黛在今年5月15日也將小棕瓶重新提交備案,而新的備案成分表已經將【紫松果提取物】更換成了【三肽-32】。
這大概也是前段時間有小夥伴說雅詩蘭黛小棕瓶在清貨的原因吧~
除了受到政策法規等不得已而作出的調整,還有一些產品是為了迎合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受眾需求。
護膚品在生產之前其實是市場部門先做用戶調研,然後配方師們在根據市場需求完成產品配方。而在這個過程中,某些產品就會考慮到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喜好和需求。
例如:很多人說國內版本的妮維雅小藍罐不如日版的好,但其實真的只是膚感的差異。
國內版本的小藍罐使用蠟酯,封閉性更好,而日版的小藍罐主要是用揮發性矽油和甘油和透明質酸作為保溼劑。膚感方面國內版本封閉性更強,更厚重,日版的更清爽。但功效方面,就是一罐普通的保溼霜,而且二三十塊錢你說功效能差多少?
之前和一位業內做市場的朋友聊天,問到一個大家時常關心的問題:
免稅店和專賣店的產品到底有差異嗎?
朋友當時給出的答覆是:正常來說同地區的不同銷售渠道貨是一樣的。但免稅店的客戶群體更關心價格,而專櫃更在意的是服務質量。因此,某些品牌可能會把一些日期不太新鮮的產品調貨到免稅店銷售,而把新日期產品放在專櫃銷售。
之前Miya也一直跟大家強調,不要過分囤貨。因為品牌給的產品儲存日期往往是從產品生產出開始計算,但咱們要考慮2個因素:
二、品牌不會刻意製造不同質量的產品;
為什麼說品牌不會刻意生產不同質量的產品呢?從幾方面來說:
對品牌來說,產品的研發、配方及生產線調試都是巨大的消耗。而一個產品的配方並不是任意成分加一個減一個或者換掉一個那麼簡單。包括在生產線上的調試成本都很高。
因此,品牌方真的不會為了一丟丟蠅頭小利製作不同版本的產品。
對品牌來說,尤其是大品牌。百年品牌做出來不容易,品牌自然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損失市場信譽。對品牌來說:原材料上摳摳搜搜獲得的蠅頭小利遠不如品牌在股市影響上的成本高。
尤其是像雅詩蘭黛、歐萊雅這種大集團,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不會幹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兒。所以,這也是Miya推薦大家儘量買大集團旗下的品牌和產品。價格可以不高,但要值得信賴。
三、一些反思和建議?
原因剛才說過:尤其是很多小代購,本身採購渠道可能很雜,再加上一些產品可能本身採購時日期可能就不新鮮,再加上私人存儲時間長。很可能存在產品日期不新鮮,(反正我朋友圈經常看到代購在低價處理囤貨),而很多小夥伴買回家又放進囤貨櫃,很可能放著放著就過期了。
很多代購其實是有風險的。因為一些小代購自己無法接觸一手貨源,到處採購。有可能連Ta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賣的是假貨。
OK,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