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液體和固體非常難以壓縮,但其實組成物質的原子非常空曠,原子中超過99%都是空的。但由於電磁力的存在,阻止了原子被壓縮成又小又密的狀態。如果把人的原子內空間都去掉,人會被壓縮到15微米。那麼,如果壓縮宇宙中所有的原子,使原子核和電子都緊緊挨著,不留空隙,該物質會有多大?
事實上,在宇宙中就有類似這種狀態的天體,那就是白矮星。對於質量不超過太陽8倍的中低質量恆星,當它們耗盡核燃料之時,將會發生引力坍縮,自身重力會壓碎原子的電子殼層,使得原子核被緊密壓縮在一起,這樣的天體被稱為白矮星。經過強烈壓縮之後,白矮星的平均密度可達10億千克/立方米。
那麼,如果把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壓縮成白矮星的狀態,那麼,該物質會有多大?
首先,這裡討論的宇宙指的是可觀測宇宙,因為我們不清楚整個宇宙的確切大小。其次,這裡討論的物質是指由原子構成的普通物質,不包括那些數量更多的神秘暗物質和暗能量。
據估計,可觀測宇宙中的普通物質總質量至少為10^53千克。根據下式:
m=ρ·V=ρ·4/3πr^3
由此可以算出r≈30光年。
可以看到,宇宙空間和原子空間真的非常空曠。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在壓縮前可達465億光年,而其中的所有物質壓縮成白矮星的狀態之後,半徑僅為30光年,這要遠遠小於星系的尺度。
不過,如果把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壓縮成白矮星的狀態,這並不會穩定。由於自身重力足夠強大,這會導致電子和中子簡併壓力都被重力壓垮,導致物質無限坍縮,最後的結果將會成為黑洞。那麼,這個黑洞會有多大呢?
根據史瓦西半徑:
這個黑洞的視界半徑只與質量有關,代入數據可以算出為157億光年。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範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逃出該區域。
此前,有人猜測,我們會不會就在一個黑洞的內部呢?
雖然這個猜測看似合理,但計算結果表明並不成立。因為可觀測宇宙半徑遠大於157億光年,而整個宇宙的大小更是不可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