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團隊探究鋰空氣電池大孔動力學過電位行為獲進展

2020-12-0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非水鋰空氣電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綠色環保等優點,是目前備受關注的電化學能量存儲體系,但存在著倍率性能低、過電位高和循環性能差等一系列問題。傳統的陰極催化劑往往被設計成介孔結構以提供鋰空氣電池所需要的大量的氧還原或氧析出的活性位點。然而生成的微米尺寸的放電產物往往會堵住陰極催化劑材料的介孔孔道,不僅影響充放電過程的電解液的輸運和空氣的擴散,還會引起催化劑的失活,導致充放電過電勢過高。一般認為,大孔結構只是促進電解液或反應物在活性位點上的傳輸,而不會增大催化劑的活性表面。作為微米尺寸放電產物的主要儲存空間,大孔對鋰空氣電池的性能有著怎樣的影響,鋰空氣電池過電位高與哪些因素相關是研究人員廣泛關注的問題。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陳接勝教授、王開學研究員團隊在探究鋰空氣電池大孔的動力學過電位行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以氧化鋅納米棒陣列為硬模板,通過反相途徑引入了蜂窩煤狀大孔孔道,獲得了多級孔結構的自支撐碳膜;通過調節前驅體溶膠在氧化鋅模板中的浸漬高度,製備了具有導通大孔結構的多級孔碳膜和一面閉孔、一面通孔的碳膜,用作鋰空氣電池無粘結劑自支撐的陰極,獲得了優異的倍率性能。發現電極表面大孔的橫截面積是影響鋰空氣電池恆流放電曲線電壓滯後的一個主要因素,並基於大孔橫截面積和鋰離子遷移的固相反應過程,建立了鋰空氣電池過電位的動力學方程。 



圖1. (a,b)導通孔碳膜(HPCM)正反面的掃描電鏡圖;(c,d)盲孔碳膜(HPCM/C)的正反面掃描電鏡圖。正面指電池組裝時,正對著鋰片的碳膜表面。



圖2. (a)不同大孔結構的碳膜組裝鋰空氣電池示意圖;(b)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的充放電曲線。(c)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的倍率性能。(d)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容量保持率。

該成果「Free-Standing Li-O2 Battery Air Cathode Based on 3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Membranes: the Kinetic Overpotential of Through Macropores」發表在最近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博士生許樹茂是第一作者,王開學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1472158, 21331004) 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4CB932102) 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ge.201801399


相關焦點

  • 【微宏動力】技術 | 交大團隊探究鋰空氣電池大孔動力學過電位行為獲進展
    關鍵詞:鋰空氣電池;前沿技術;負極材料來源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通過調節前驅體溶膠在氧化鋅模板中的浸漬高度,製備了具有導通大孔結構的多級孔碳膜和一面閉孔、一面通孔的碳膜(a)不同大孔結構的碳膜組裝鋰空氣電池示意圖;(b)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的充放電曲線。(c)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的倍率性能。(d)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容量保持率。    非水鋰空氣電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綠色環保等優點,是目前備受關注的電化學能量存儲體系,但存在著倍率性能低、過電位高和循環性能差等一系列問題。
  • 長春應化所新型鋰-空氣電池關鍵材料及電池組研究獲進展
    電池比能量不足嚴重製約了電動汽車的發展。鋰-空氣二次電池因具有比現有鋰離子電池高出1~2個數量級的理論比能量,是最能夠取代汽油的電池種類,已成為電動車電池的明日之星。然而受限於電解液和空氣電極等性能的嚴重不足,現有鋰-空氣電池存在能量轉化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和循環壽命短等亟待解決的難題。
  • 鋰空氣二次電池的現狀與展望
    鋰空氣電池利用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正極活性物質,利用金屬鋰作為負極活性物質,從而具有最高理論能量密度。鋰是最輕的金屬和最易於被氧化的元素(低電極電位),因此是理想的負極活性物質。另外,氧氣不需要保留在電池內部,從空氣中吸收即可,因此通過鋰和氧氣的組合,可以得到最輕的電池。
  • IIT利用新型催化劑開發鋰空氣電池 充放電1200次仍保持初始性能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使用磷化鉬(Mo3P)作為充放電反應催化劑,證明了鋰空氣電池可以具有更好的能量和穩定性能。(圖片來源:pv-magazine)鋰氧電池或鋰空氣電池是改善當今儲能技術的眾多途徑之一。
  • Chemical Reviews:固態電池中鋰負極的物理化學概念
    【工作簡介】開發高倍率可逆鋰金屬負極是當前電池研究的中心目標之一。鋰金屬負極不僅是開發鋰-空氣或鋰-硫電池等創新電池所必需的,而且還可以匹配插入式正極來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固態電解質可以充當機械屏障,避免鋰通過電池產生不必要的枝晶生長,其使用更有希望開發出性能良好的鋰金屬負極。
  • 吳浩斌&盧雲峰:離子整流半固態界面助力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
    背景介紹面向高能量密度二次電池,鋰金屬因其超高比容量和低電位被認為是負極的終極選擇。然而,因為鋰枝晶生長和循環效率低等問題使其實際應用受限,這本質上是不均勻的離子傳輸和電極-電解質界面副反應造成的。儘管對於鋰金屬負極保護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進展,但是其實用化仍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如採用高比面容量正極、薄鋰金屬負極和貧量電解液的同時保持良好的循環壽命。因此,調控離子傳輸實現鋰金屬均勻沉積,對於實用化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亮點(1) 離子導體的通用設計原則用於穩定鋰金屬負極。
  • 上海矽酸鹽所在固態電池界面激活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鋰金屬作為負極材料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3860 mAh g-1)與低的氧化還原電位(-3.04 V vs. 標準氫電極), 能滿足高比能電池的要求,然而不可控制的鋰枝晶生長會引起與有機液態電解質的嚴重副反應,甚至導致電解液耗幹。差的循環性能以及高的安全風險(例如電液洩漏和電池爆炸)嚴重阻礙了鋰金屬電池(LMB)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 具有超疏水鋰保護層的鋰空氣電池
    儘管近年來對鋰空氣電池的研究已取得了逐步改進,但大多數先前的研究仍集中在真正的鋰空氣電池,必須在環境空氣中啟用電池操作。通常,Li-O2電池的理想反應基於Li2O2的形成和分解,當切換到環境空氣時,CO2,H2O和N2可能與Li2O2反應,鈍化鋰金屬負極,並加速鋰空氣電池的降解。正極中的副反應會導致副產物(即LiOH和Li2CO3)的積累和電池在循環過程中的極化。
  • 大連理工大學膜科學與技術團隊取得新進展
    大連理工大學膜科學與技術團隊非對稱膜電極材料用於高性能鋰電池儲能取得新進展鋰硫電池由於具有理論容量高(1675 mA h g-1)、能量密度大(2600 Wh kg-1)、硫資源豐富等特點,被廣泛地認為是未來大規模儲能領域應用發展的方向。
  • NIMS發現鋰空氣電池充電電壓升高的原因
    原標題:NIMS發現鋰空氣電池充電電壓升高的原因   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NIMS)首次發現,在充電過程中,鋰空氣電池會之所以出現電壓升高的現象,是與過氧化鋰
  • 鋰空氣電池研究獲新突破
    由於其理論比能量高,鋰空氣電池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的潛在替代品。然而,迄今為止,這樣的系統主要限於純氧環境,並且由於涉及陰極、陽極和電解質的副反應而具有有限的循環壽命。在存在N2,CO2和水蒸氣的情況下,這些副反應可能變得更加複雜。此外,由於需要儲存O2,鋰-氧體系的體積能量密度對於實際應用而言可能太小。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電池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節能與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2030 年電池比能量達到 500 Wh/kg,目前的鋰離子電池都滿足不了此要求。加快新型動力 電池的開發勢在必行,當前主要進行研發的新一代動力電池 包括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等。
  • :Li-O2體系中,過電位降低與過氧化鋰結構轉變的關係
    因此其充放電過電位主要與Li2O2的形成和分解過程有關。通常,ORR的過電位約為0.3 V,OER的過電位大於1.0 V。儘管之前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固態Li2O2較低的電導率、較慢的動力學、嚴重的粒子團聚以及複雜的副反應產物等都會導致產生高的過電位。但是目前尚未有關於和Li2O2結構演變相關的電化學反應過程與過電位之間關係的詳細研究。此外,OER的充電機制也仍不明確。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水體系鋰空氣電池的發展現狀
    鋰離子電池與其它可充電電池相比,具有比能量大、工作電壓高、循環壽命長、自放電低等優點,已成為21 世紀重要的新型能源之一。但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Li-EAD 計劃中設定了至2030 年蓄電池達到700 Wh/kg 的高性能指標。這是目前比能量較大的鋰離子電池也不能達到的數值。而鋰空氣電池擁有非常高的能量,比能量可大於1000 Wh/kg,存儲時間可以很長。
  • Nature:重大突破,鋰空氣電池在美國研發成功!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984過去的鋰空氣電池工作受到生命周期短和需要使用純氧(因此稱為鋰-氧電池)的阻礙;因此氧氣罐必須是電池系統的一部分,由於但由於所佔空間大,使其一般不能用於電動車輛
  • 鋰空氣電池工作原理究竟是什麼_鋰空電池的優缺點及反應方程式
    理論上可實現大容量的「鋰空氣電池」作為新一代大容量電池而備受矚目。不過此前的鋰空氣電池存在正極蓄積固體反應生成物,阻隔了電解液與空氣的接觸,導致停止放電等問題。   負極(金屬鋰)採用有機電解液,正極(空氣)方面則使用水性電解液,兩極由固體電解質隔開,以防止兩電解液發生混合。由於固體電解質只通過鋰離子,因此電池的反應可無阻礙地進行。
  • 廈門大學董全峰團隊&陳嘉嘉團隊Chem:鋰硫電池Li2Sn的作用機理研究及性能提升策略
    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多電子反應的二次電池體系,鋰硫(Li-S)電池已取得眾多頗有價值的進展,包括對於硫載體材料和鋰負極材料的開發、對硫氧化還原反應的機理探究等。多硫化物電化學/化學反應過程中涉及的熱力學和動力學行為對於硫正極、鋰負極以及電解液存在著深刻影響。因此,作者從多硫化物的物理化學行為出發,全面闡述多硫化物對於電池正負極材料的功能化設計、電解質和隔膜的功能調控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最後,該文對未來Li-S電池設計和應用化研究進行展望,並指出界面工程技術和新型表徵技術對於指導鋰硫電池單電極設計和全電池研究的重要意義。
  • 上矽所:「計算電化學」設計電池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聚焦「計算電化學」設計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領域,形成計算局域結構(表/界面結構、配位結構)電荷轉移能力表徵電化學活性的特色方向,結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設計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近日,該科研團隊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鋰氧氣電池正極材料和金屬有機電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 學習筆記 初步認識鋰空氣電池
    由於使用有機溶劑作為電解液,解決了金屬鋰的腐蝕問題,該電池展現了良好充放電性能。空氣電極由碳、粘結劑、非碳類催化劑、溶劑混合均勻後塗覆在金屬網上製成。製備好的空氣電極應具備良好的電子導電性( > 1S / cm) 、離子導電性( > 10 ~ 2 S / cm)和氧氣擴散係數。對電池性能影響最明顯的因素是空氣電極的電極材料、氧氣還原機理以及相應的動力學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