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2017年10月17日,「中國博士(後)創新中心」啟動儀式暨博士(後)創新發展圓桌座談會在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亦城科技中心辦公區舉行。國研智庫總經理兼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總經理張詩雨博士主持會議並致辭。
圖為「中國博士(後)創新中心」啟動儀式暨博士(後)創新發展圓桌座談會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創新已經處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人才是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富裕幸福、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強調「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傳統增長動力逐漸減弱,必須要依靠創新驅動形成新的增長引擎。
圖為國研智庫總經理兼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總經理張詩雨博士主持會議並致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高度重視,並給予厚望。
圖為國研智庫副總經理王燕青博士。
截至2016年底,我國授予的各類博士、碩士和學士分別達到33.5萬、237.2萬和1380萬。目前我國在校研究生已達到140.5萬,其中博士生20.4萬,共招收各類專業學位研究生90萬人,擁有博士學位人才(含海外歸國博士)約50萬人,在站和出站博士後人員累計達17萬人。張詩雨在致辭時指出,博士(後)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應當具有承擔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歷史責任,要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利用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專業優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圖為國研智庫國際研修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李溦院長主題發言。
「中國博士(後)創新中心」是在部分高校及博士後科研單位的支持下,由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博士智庫等機構聯合發起設立。「中國博士(後)創新中心」作為中國智庫創新科學園的重點培育的項目,旨在充分發揮博士(後)人才的創新創造能力,以創新引領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圖為博士智庫董事長、北京大學國家競爭力研究院研究員張世強博士發言。
博士(後)創新發展圓桌座談會上,國研智庫副總經理王燕青博士、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副總經理趙剛、博士智庫董事長、北京大學國家競爭力研究院研究員張世強博士分別介紹了國研智庫、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和中國博士(後)創新中心的情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郭大剛秘書長作為參會嘉賓代表發言,國研智庫國際研修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李溦院長就《高端人才培養與創新發展策略》進行了主題發言。
圓桌會上,國研智庫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曉鵬博士、北京交通大學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荊竹翠博士、國研智庫產業專家沈家文博士、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歐純智博士後、國研智慧工程研究院執行院長黃偉和博士智庫總經理邵亞博士分別就博士、博士後創新發展等主題發言。有來自北京有關機構博士後代表、特邀專家和中國智庫創新科學園區內企業代表50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與此同時,北京知識城、天河智慧產業、國研智慧工程研究院、國研智庫智能金融研究院、中國博士智庫網、博士智庫農業科學研究院、北電網際網路政務、北京交通大學絲綢之路研究中心、日月輝映、美顏智庫等第一批10戶重點培育的智庫型機構入駐「中國博士(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