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許成 | 宇宙萬物的終極理論(五)1

2021-02-11 性命之道

我經過了十幾年的潛心研究,這兩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圓滿解決,下面就以簡要的提綱方式,來向各位匯報解決這兩個難題的方案(具體內容請見原著),敬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認同,並參與研究。

研究結論:元素和原子是組成和構成宇宙萬物生命的基本生命體,元素周期律是宇宙萬物生命的周期律,是統一所有理論的終極理論;融合了東西方科學文化的「元素文化」,是全人類的共同科學文化,是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方向。

1、全息理論的整體觀是認識宇宙萬物的基本理論

人類在現代自然科學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發現,一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1869年3月完成了元素周期表的製作,並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二是1948年物理學家蓋柏和羅傑斯發明了一種新的照相術——全息照相術,相繼物理學家大衛玻姆提出了全息理論,同時科學家又把微觀的全息體又叫量子,即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當然了,也有人把量子理論與全息理論等同起來,而中華文化中的太極陰陽,則是中國版的全息理論,即「一物一太極」。

宇宙中每個全息體,都是不同層級或是不同個體的生命體,全息體既是具有個性的、獨立性的,同時所有全息體或太極,既是聯通的又表現整體性,這也可以理解為是現代科學中的量子糾纏。宏觀量子是由微觀量子構成,微觀量子變化決定宏觀量子變化。微宏觀量子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根據全息理論,宇宙中存在 「三種基本量子體」,或宇宙基本生命體,或全息體、太極體,或佛教微塵。或是構成微宏觀的「三種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這一發現將把人類對生命的認識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這「三種基本量子」是:(1)元素原子——是構成物質生命體的基本微觀量子。(2)細胞——是構成生物生命體的基本微宏觀量子。(3)恆星——是由構成宇宙生命體的基本宏觀量子

這是中華文化中的廣義「三才」,也叫「世宇三分」,是現代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生命的「三綱領」,即是人類認識物質、生物、宇宙這三種不同生命體的基本途徑。與中華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正好對應。

浩瀚宏大的宇宙生命體,是萬物中的最大量子,其基本運行的法則:屬性決定結構(本體),結構決定性質,性質表現結構;微觀決定宏觀,宏觀表現微觀;量變引起質變,細節決定命運。宇宙萬物皆生命。

相關焦點

  • 「萬物理論」是什麼?這個宇宙的終極答案
    歷史告訴我們,對終極真相的每一次追問都有所收穫,只不過收穫到的並非如我們預期。那麼,何為「萬物理論」?這個詞指的是能把物理學所有領域納入其中的單一理論,它就是物理學界的聖杯。包括霍金在內的幾代物理學家已經為之傾盡畢生心血,可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樣一個理論是否存在。
  • 宇宙終極的大統一理論可能並不存在
    我們一般認為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有規律的可以用因果關係來解釋的,但是在本質問題上,量子力學的一些成就已經暗示了物理學的局限,這和我們常規思維相違。事實卻可能如此,我們發現構成宇宙的粒子本身卻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有很多理論公式運用在局部具體事物上,但是實際上,沒有終極的絕對大統一的理論來描述整個宇宙及其中的萬事萬物。如果我們可以確定每個粒子的物理量,宇宙起始的每個參數,理論上這個宇宙一切都是註定的,包括過去和未來都是可以計算出的,那恐怕才是最不可思議的現象。
  • 宇宙的終極奧秘螺旋
    宇宙看似無序,實則有序,我們生活的蔚藍色的地球上,每個生物,每個物質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其中螺旋是才是終極的奧義,我們漫步海灘經常發現有漂亮的貝殼,他的中線是一個點,向四周旋轉展開,伐木工人砍倒一棵大樹,樹心都是圓形,人的眼睛是也是一環套一環,螺旋是一顆種子,太陽系的運行也是向中心旋轉。
  • 萬物理論
    會存在萬物理論嗎?——只一個簡潔優美的公式就能涵蓋世間萬物的關係——人類會找到它嗎?我們還要等多久?
  • 宇宙的琴弦,萬有理論,M理論的五種化身
    M理論看起來像是在不同物理條件下的不同弦理論,但它本身在有效性範圍上並沒有什麼限制,這是萬物理論需具備的一個重要前提。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 David Simmons-Duffin 解釋說:「威滕可以在沒有寫下M理論的方程式的情況下做出這些論證,是十分令人欽佩的,但同時這也留下了許多未被解答的問題。」
  • 終極探索——宇宙真相
    「茫茫宇宙,以智為開,思探寰宇,以達終極。)「宇宙,究其小無所極,探其大無所終。」莊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它揭示了宇宙沒有終極(最小單元)!下面把「棰」比作宇宙空間。假使我們取1立方米的空間,然後無限縮小,實際上永遠達不到最小點。
  • 宇宙的終極候選理論知之超弦理論
    超弦理論是怎麼來的,首先說說目前宇宙中存在四種基本力,及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電磁相互作用產生的力是通過交換虛光子產生的電荷之間的電磁力,由此誕生了量子電動力學。強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膠子產生的夸克相互作的色力,因為人們把夸克相互組合比喻成三原色,由此誕生了量子色動力學。弱相互作用力是主導核裂變和衰變的力,交換的是中間波色子W+,W—,Z0三種波色子,由此誕生了的量子色動力學。唯獨引力子沒有找到或者說它究竟是不是一種力?未被證實。因此,人們迫切尋找萬有理論。
  • 終極理論有啥用?
    圖片來源:《新科學家》(文/MacGregor Campbell)超引力、大統一場論、終極理論、萬物至理,物理學家用各種名稱來稱呼他們歸自然萬象於一統的嘗試。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他們領域中的聖杯,無不堅信有朝一日必得圓滿:物質盡皆由細小的、振動的弦構成;三維之外更有額外的空間維度;空間與時間逼近觀察時,不再光滑而連續,而是斑駁且離散。
  • 萬物起源——宇宙大爆炸
    萬物起源,宇宙大爆炸,這個理論認為宇宙突然生成並且大小有限。直到20世紀中葉,大多數科學家還認為宇宙體積無限大,年齡無限長,直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我們對重力有了更好的理解。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一早期宇宙的遺留意外被發現,這一發現與其他觀測證據一起使大爆炸理論成為了被接受的科學理論。自此以後,類似於哈勃望遠鏡之類的先進科技給我們提供了大爆炸和宇宙結構的優質圖像。
  • 宇宙的終極理論?弦理論以及它的11維時空
    它解釋了很多問題,該理論認為各種基本粒子產生出不同的力相互作用構成了如今我們的宇宙。一切都似乎順理成章合乎情理,不過它卻對解釋四大基本力之一的引力(重力)毫無辦法。四大基本作用力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宇宙中存在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當前公認)組成,而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就存在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作用力。
  • 科學終極理論:大統一理論?我們離萬物理論還有多遠?
    (上圖簡要描述了萬物理論的基本模型,自然界中有四種基本力,即強核力在10^15GeV的能量下,強核力和電弱力統一成為電核力,也就是大統一理論模型,在10^19GeV的能量下,萬有引力和電核力統一,形成萬物理論,能夠用一個方程式描述所有的粒子和力)
  • 被稱為「物理的終極理論」的M理論,到底想要證明什麼?
    就像是幾個世紀前, 物理學家都認可牛頓的經典力學一樣,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理論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辦法全面的解釋宇宙中的所有現象和規律,但是這個理論對於現在的人類已經「足夠」用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到了20世紀的初期,人類開始探索宇宙時,物理理論自然開始高速發展,而現在人類面臨著同樣的窘境,科學家都想尋找到「大一統理論」,但是現在的科技並不足以我們證實這樣的大一統理論。
  • 用超弦理論解釋萬物成因
    超弦理論是一種解釋萬事萬物成因的終極理論,大家已經知道的宏觀世界的物質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還可以再分為夸克,照這個分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宇宙,但是卻存在經典物理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弦理論四種互不相融、觀點尖銳對立的理論,每一個理論都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是四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思想體系,它們唯一的共同點是解析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的運作原理。我們知道,真相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套,我們只需要一套邏輯一致的、可以自洽地解釋宇宙的所有問題的理論,即終極理論。
  • 被稱為「物理終極理論」的M理論,到底想要證明什麼?
    人類可以用科學尋找到宇宙中的一切真理嗎?。就像是幾個世紀前, 物理學家都認可牛頓的經典力學一樣,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理論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辦法全面的解釋宇宙中的所有現象和規律,但是這個理論對於現在的人類已經「足夠」用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到了20世紀的初期,人類開始探索宇宙時,物理理論自然開始高速發展,而現在人類面臨著同樣的窘境,科學家都想尋找到「大一統理論」,但是現在的科技並不足以我們證實這樣的大一統理論。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由亞原子物理產生出的理論分支仍然只是理論。這讓物理學的衍生方式大致與心理學相似。每一個理論既受追隨又受批評,類似於卡爾榮格、阿爾伯特艾利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結構理論。自科學發展以來,物理學家開始逆向分析宇宙:研究各種觀測現象,將思路向更微觀的物理世界拓展。通過這種方式,物理學家正在一步步接近宇宙最終的、最基礎的層面。
  • 現有科學理論全部崩潰?宇宙終極秘密或許就隱藏在黑洞之中!
    黑洞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天體之一。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時,由於自身重力的作用,它將向中心一點猛烈塌縮,勢頭之強連電子和中子間的強大斥力也無法阻止。最終,整顆恆星被壓縮成一個密度無窮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
  • 「萬物理論」講述霍金的人生故事
    《時間簡史》是霍金的一部暢銷世界的科普書籍,即將上演的好萊塢大片「萬物理論」成為全球影迷熱切期待的故事片。電影「萬物理論」講述了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霍金是一位研究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的科學家,他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宇宙學的面貌。
  • 量子理論研究者:潛意識是宇宙萬物發展演變的導師
    你不再懷疑自己究竟會不會「心想事成」的特異功能了,也不再相信「一切都是巧合」了,而是徹底懵然了,甚至有些許的害怕。你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卻感覺自己好像被某種神秘力量給纏上了似的——時不時地「戲弄」自己一下,讓自己感到「幸運」的同時又莫名地帶些茫然的恐懼。
  • 五個無解的宇宙終極秘密,每個都讓科學家無比絕望
    從理論上來說,即便一個四維空間就在人類面前,人類也根本不會察覺分毫,這就是人類身體構造的某種局限性。當然了,如果拋開那些尚且虛無縹緲的問題和可能,只說人類現在已經發現的問題的話,還是能找到五個無解的宇宙終極秘密,而它們幾乎每個都讓科學家束手無策和無比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