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過了十幾年的潛心研究,這兩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圓滿解決,下面就以簡要的提綱方式,來向各位匯報解決這兩個難題的方案(具體內容請見原著),敬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認同,並參與研究。
研究結論:元素和原子是組成和構成宇宙萬物生命的基本生命體,元素周期律是宇宙萬物生命的周期律,是統一所有理論的終極理論;融合了東西方科學文化的「元素文化」,是全人類的共同科學文化,是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方向。
1、全息理論的整體觀是認識宇宙萬物的基本理論
人類在現代自然科學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發現,一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1869年3月完成了元素周期表的製作,並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二是1948年物理學家蓋柏和羅傑斯發明了一種新的照相術——全息照相術,相繼物理學家大衛玻姆提出了全息理論,同時科學家又把微觀的全息體又叫量子,即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當然了,也有人把量子理論與全息理論等同起來,而中華文化中的太極陰陽,則是中國版的全息理論,即「一物一太極」。
宇宙中每個全息體,都是不同層級或是不同個體的生命體,全息體既是具有個性的、獨立性的,同時所有全息體或太極,既是聯通的又表現整體性,這也可以理解為是現代科學中的量子糾纏。宏觀量子是由微觀量子構成,微觀量子變化決定宏觀量子變化。微宏觀量子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根據全息理論,宇宙中存在 「三種基本量子體」,或宇宙基本生命體,或全息體、太極體,或佛教微塵。或是構成微宏觀的「三種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這一發現將把人類對生命的認識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這「三種基本量子」是:(1)元素原子——是構成物質生命體的基本微觀量子。(2)細胞——是構成生物生命體的基本微宏觀量子。(3)恆星——是由構成宇宙生命體的基本宏觀量子。
這是中華文化中的廣義「三才」,也叫「世宇三分」,是現代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生命的「三綱領」,即是人類認識物質、生物、宇宙這三種不同生命體的基本途徑。與中華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正好對應。
浩瀚宏大的宇宙生命體,是萬物中的最大量子,其基本運行的法則:屬性決定結構(本體),結構決定性質,性質表現結構;微觀決定宏觀,宏觀表現微觀;量變引起質變,細節決定命運。宇宙萬物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