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深度診斷

2021-01-19 紅網

綜合診斷生態環境問題就是一個醫學上看病的過程,只有把病看準了,查明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動刀,確保療效。每個人去醫院,一般先到檢驗科接受複雜的測試,雖然麻煩,卻是不能跳過的程序。

生態環境出了問題,就是地球的某個局部生病了,其修復原理與人體健康是一樣的,只是診斷手段不同,工程措施不一樣,但也遵循發現問題、分析惡化原因、採取對策和長期穩定觀察等流程。在這個閉環管理過程中,每一階段都有其明確的目標任務,分頭抓落實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實際工作中,往往重視時間要求,把限期完成整改任務擺在首位,而把前期論證簡化為普通程序,質量不高。磨刀不誤砍柴工,實際上,重視路線圖的設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必然為後續的施工圖落地節省時間和成本。相反,匆忙上馬,中途再停工反思,不僅使工程治理效果得不到保證,也挫傷大家的積極性,甚至招致怨言。

從國外的生態環境經驗看,每項重大政策出臺一般要準備2-3年。先精準識別問題,然後全面研究,多層次會商,互相妥協的結果,往往不是一次性將某個生態環境問題徹底解決,而是提出階段性目標,完成有限任務,但這個任務一定是有操作性的,當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也支持,相當於總體設計、分步實施,但周期過於漫長。

雷厲風行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正因為推進有力,而且對考核結果的應用嚴厲,就生態環境方向性問題的把握應避免偏差,這必然要求加強前期的深度論證,確保要幹的事是有現實需求的,而且有可利用技術支持,也就是將蘋果懸掛起來後,努力跳起能摘得到。

以臭氧汙染防治為例,其環境危害是人所共知的,因而濃度值不希望太高。但這種物質一直存在於地球表面,並不是新發生的汙染,模擬生命起源實驗還需要設置較高濃度的臭氧。對臭氧觀測的時間並不長,並且由於技術原因,數據的可比性較差,對其長期變化趨勢下結論為時尚早。總體看來,臭氧濃度達到有害水平的時間相對集中,一般在5-10月份的上午11點到下午4點前,與暑熱同期,人的室外活動減少,相應降低了接觸劑量,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傷害可通過加強勞動防護予以控制,國外也是以預警為主。我國則將這項指標列入考核範圍,在源解析不清的情況下開展了一系列工程防治,結果很多地方越治理,臭氧濃度反而越高。

防治臭氧汙染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場戰鬥何時打,以及使用什麼武器去打,需要先開展紮實的基礎研究,使認識準確、客觀,工程投資直奔主題,以最小成本獲得明顯成效,而不是全面開花,四處出擊,精疲力盡卻不得要領的遊擊戰術。

很多汙染防治攻堅戰不可謂不辛苦,大家的奉獻精神也值得大寫特寫,然而收穫與付出並不匹配,這既要從源頭思考戰略目標的設置適當否,不要出答案尚有爭議的難題;也要重視對戰術的研究,打蛇要盯緊7寸,而抓蛇尾還有被反咬一口的風險。

消除汙染的決心大家都有,但不能打無準備之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定要重視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前期診斷,有了六七成的把握才著手,然後邊幹邊完善。如果不確定性還很大,仍處於研究探討階段,那就多沙盤推演,不要急於大規模實戰,防止代價大而成果少,喪失了銳氣。目前一些進展不利的汙染防治工作要勇於反思,進一步把握戰略上的主動權。

文/羅嶽平 張 琴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存在許多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到位;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城鄉區域統籌不夠,新老環境問題交織,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凸顯,重汙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問題時有發生。
  •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1月13日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綜合運用相關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續推動實施。各地要結合實際提出積極明確的達峰目標,制定達峰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 申論作文寫作素材匯總:生態環境問題、民生問題
    要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真實客觀地公開環境信息,監督企業按規定公開汙染物排放自行監測信息。 三、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就是發展後勁,就是核心競爭力。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速換擋、提高質量和效益的新階段,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用生態文明理念分析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
  • 著眼七大要點 加強「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
    原標題:著眼七大要點 加強「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 【「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建言】 「十四五」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應以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中國的目標為指引,做長長板、補足短板、以點帶面,全面開展目標設定、措施部署工作。具體來看,需開展或加強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 貴陽市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河湖生態綜述
    問渠哪得清如許  ——貴陽市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河湖生態綜述
  • ...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部署——專家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新華社記者高敬、董峻新華社24日播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確定,
  • 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徵程!「十三五」期間,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3年前開始的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讓曾經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一批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徵程。
  • ...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農村環境治理等難度較大,生態破壞、環境違法等問題時有發生。(二)基本原則加強源頭管控。用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約束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從源頭上杜絕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針對不同流域、區域和行業特點,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精準治汙,堅持精準發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並不斷取得新成效。
  •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
    、農村環境治理等難度較大,生態破壞、環境違法等問題時有發生。(二)基本原則加強源頭管控。用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約束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從源頭上杜絕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針對不同流域、區域和行業特點,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精準治汙,堅持精準發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並不斷取得新成效。
  • ...環境與環境問題,高頻知識點匯總,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
    環境問題及其實質  1.環境問題的分類  按表現形式: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發達國家主要是環境汙染,發展中國家主要是生態破壞)  按發生的先後順序:原生環境問題(如自然災害和地方病等)和次生環境問題(如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等)  2.環境問題的發展歷史:一方面人類與環境問題相伴而生,另一方面人類又在不斷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 生態環境材料市場現狀深度調查分析
    《2020-2026年中國生態環境材料市場現狀深度調查報告》,首先介紹了生態環境材料行業相關概念及發展環境,其次分析了生態環境材料行業規模及消費需求,而後對生態環境材料行業市場運行態勢進行了重點剖析和重點總結,接著將生態環境材料行業即將面臨的機遇及發展前景進行詳細闡述,最終給生態環境材料企業、學術科研單位以及個人投資者等提供最為全面最為詳盡的投資指導。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公眾對健康環境和優美生態的迫切需求與日俱增,對進一步擴大和豐富環境監測信息公開、宣傳引導、公眾監督的內容、渠道、形式等提出更高、更精細的要求;對進一步加強細顆粒物、超細顆粒物、有毒有害汙染物、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環境激素、放射性物質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指標的監測與評估提出更多訴求;對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提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響應時效提出更高期待。需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加強重點...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環辦環評〔2020〕36號,以下簡稱《通知》)。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通知》出臺的背景、編制思路、管理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州市環保頭條 | 昆明:聚焦環境問題 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州市環保頭條 | 昆明:聚焦環境問題 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2020-11-30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第一艘專業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出海 為渤海深度「體檢」
    它是生態環境部第一艘專業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也是系統性能最強的專業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7月16日,「中國海監108」船從大連出發執行入列後的首個任務,為渤海做全身深度「體檢」。CTD是Conductivity(電導率)、Temperature(溫度)、Depth(深度)3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是實時高頻測量海水溫度、鹽度(電導率)、壓力、溶解氧等參數的大型自容式監測系統。作業過程中,不同深度海水的多項「身體指標」會在實驗室電腦上實時顯示,如同人們檢查身體的超聲波,十分先進。
  • 蘭州公安五大舉措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蘭州公安五大舉措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8-08-2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關於加強固定汙染源氮磷汙染防治的通知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強固定汙染源氮磷汙染防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將肥料製造、汙水集中處理、規模化畜禽養殖等18個行業作為氮磷汙染防治的重點行業,要求全面推進氮磷達標排放。氮磷排放重點行業的重點排汙單位應於2018年6月底前安裝含總氮和(或)總磷指標的自動在線監控設備並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
  • 堅決抓好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
    1月13日,郫都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2021年第一次工作例會,傳達學習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和成都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專題會議精神,對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區政府副區長徐傳峰出席會議並講話,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存在許多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到位;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城鄉區域統籌不夠,新老環境問題交織,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凸顯,重汙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問題時有發生。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
    一直以來,我國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同時也要看到,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任務十分艱巨,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統籌融合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