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以來,昆明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以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重點,聚焦問題,多措並舉,切實整治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抓好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生態環境執法效能不斷提升。
突出重點 加強重點領域執法監管
>>>>
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重點加強主要入滇河流的日常巡查,開展滇池流域及周邊地區的專項整治,加強與滇管、水政、公安、城管、農業五家執法部門的聯動,嚴格遵照執法權限,依法遵規履行法定職責。對滇池流域河道管理保護區域內的違規、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從嚴查、重拳打」。
重點對流域內重點排放水汙染物企業市級抽查比例不低於30%的要求,每周組織涉及滇池流域的縣區環境監察大隊對轄區內36條滇池主要出、入湖河道周邊企業進行巡查。
目前,環境監察部門單獨及會同其他職能部門持續對入湖河道開展巡查,共計出動環境監察人員1000餘人巡查河道 3000餘次。
>>>>
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強化打贏藍天保衛戰監管執法
重點加強火電、造紙、鋼鐵、水泥、石化、焦化、電鍍、平板玻璃、原料藥、製革、製糖、紡織印染、農藥、有色金屬、氮肥等重點行業的排查整治工作,結合近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日常監管、違法案件查處、信訪舉報、汙染源自動監控、監督性監測等情況,聯合環境統計、排汙許可證核發等信息,摸清行政區域內工業汙染源底數,按照雙隨機的監管要求加強上述行業的監管。
截止目前,共檢查涉及大氣汙染企業401家次,立案查處涉氣企業40家。
多措並舉 不斷創新執法方式
採取交叉執法、聯合執法,組織區域、流域專項執法,不斷提升執法效能
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園區、重點問題和重點行業,組織各縣區環境監察部門開展交叉執法。以異地交叉檢查、屬地配合的方式開展執法專項行動,直奔現場、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綜合運用調閱檔案材料、現場勘查、核查企業臺帳等手段,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
7月22日至7月29日,由市支隊執法人員5名,西山分局、安寧分局、呈貢分局、晉寧分局、富民分局、石林分局環境執法人員20名、環境監測人員8名組成32人的現場執法檢查組重點檢查螳螂川流域的晉寧區、西山區、安寧市、富民縣境內的涉磷工業企業,以及其他重點工業排汙單位。
聯合交叉執法共檢查企業126家,其中磷肥44家、磷礦6家、磷石膏5家、汙水處理廠8家、危險廢物處置單位7家、餐飲32家、其他重點工業企業24家,發現各類環境問題226個,對6家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立案查處。
開展汙染源日常監管領域推廣隨機抽查
重點加強對汙染源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事中事後的監督管理,規範日常環境監管工作,對被檢查單位的汙染防治設施運行、汙染物排放情況以及環評、「三同時」制度、排汙許可證等環境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同一監管對象的多個檢查事項,一次性完成全面內容的檢查,提高了執法效能。同時做到全面公開、全程留痕,實現責任可追溯。
截至到10月底,全市共檢查重點排汙單位947家次(市級91家次,縣區856家次)、特殊監管對象94家次(市級13家次、縣級81家次)、一般汙染源執法事項1296家次(市級38家次,縣區336家次),信息公開571條(市級公開112條,縣級459條)。
聚焦問題 及時做好環境投訴查處
充分發揮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暢通公眾表達渠道。通過 「12345」、「微博輿情」和微信舉報受理平臺,及時辦理各類投訴並按時反饋處理意見。
加強對工業汙染防治、城鎮生活汙染防治、農業農村汙染防治、流域水生態保護、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保障等重點環境投訴工作整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環境監管執法,高度重視環境投訴,依法及時有效解決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
截止10月底,全市環境執法部門共處理投訴14831件,(市級1339、縣區13492)辦結率100%,未發生因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
(來源:昆明生態環境)
原標題:《州市環保頭條 | 昆明:聚焦環境問題 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