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通報八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2021-01-10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今天,生態環境部通報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一批8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和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此後,又印發《關於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相關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導各地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目前,32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均制定印發落實正面清單工作實施方案並確定首批納入正面清單企業名單,合計6.5萬家。

此次公布的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包括:

一、浙江杭州臨安日興造型材料有限公司未按規定使用環保設施環境違法案件

2020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某小區居民反映周邊環境異味擾民,杭州市生態環境局臨安分局採用移動監測車走航監測、無人機探測等科技手段進行排查。3月26日,臨安分局在排查過程中發現,臨安日興造型材料有限公司當日正常生產,醇基塗料生產車間配套的活性炭廢氣處理設施未開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未經收集處理直接排放。杭州市生態環境局臨安分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執法,考慮到企業疫情期間經營困難,臨安分局責令企業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給予企業整改機會。3月30日,臨安分局對企業的整改情況進行複查,檢查中發現該公司仍未按要求及時整改。4月2日,臨安分局對該公司屢次再犯的惡劣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依照《杭州市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量罰辦法(2018)》,擬處罰款人民幣5萬元。

二、山東濟寧華盈醫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幹擾在線監測設施採樣、偷排廢氣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3月15日,山東省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人員在網上巡查時,發現華盈醫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外排廢氣在線數據異常,氧含量接近2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均接近零,類似停產數據。執法人員調閱了該企業2019年以來的在線監測歷史數據,經綜合分析,判定該公司疑似在線監測造假。根據該線索,執法人員赴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在線監測採樣管線被人為斷開,在線監測設施採集的是空氣,經人工監測,該公司外排廢氣二氧化硫濃度為579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濃度為2652毫克/立方米,分別超出《山東省建材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 37/ 2373-2018)4.79倍、12.26倍。

濟寧市生態環境部門及時啟動聯動機制,配合公安部門第一時間固定相關證據,控制涉案人員,目前已刑事立案,該企業因環境違法失信行為,未被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三、遼寧瀋陽國潤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超標排汙案件

2020年3月6日,遼寧省瀋陽市渾南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對瀋陽國潤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存在利用雨水井直接排放水汙染物嫌疑。執法人員詢問了公司負責人,並對該公司雨水井中的存水進行採樣監測,結果顯示COD濃度值超標7.44倍、氨氮濃度值超標6.11倍、總磷濃度值超標0.4倍、總氮濃度值超標5.67倍、氟化物濃度值超標6.66倍,證實該公司存在利用雨水井以逃避監管的方式直接排放水汙染物的違法行為,且超標情況嚴重。

瀋陽市渾南生態環境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之規定,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100萬元。

四、河北邢臺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超標排汙案件

2020年3月5日,根據河北省汙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平臺超標督辦信息推送,邢臺市生態環境局臨城縣分局執法人員對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在線數據超標問題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水泥熟料生產線現場已止料停產,自動監控設備運行正常,調取該企業3月4日0時-3月5日11時投料生產時段窯尾排放口小時數據,顯示窯尾排口氮氧化物折算濃度存在超標現象,經調查詢問該企業現場負責人,該企業因頻繁調試投料不正常,窯尾排口氮氧化物數據頻出高值,導致汙染物排放濃度超標。

針對該公司超標排放違法行為,邢臺市生態環境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決定對該企業處以25萬元罰款。

五、浙江瑞安大能環保科技公司篡改自動監測數據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3月24日,瑞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人員在對全市汙染源視頻監控進行日常巡檢時,發現瑞安市大能環保科技公司(溫州市大氣重點排汙單位,為印染園區集中供熱單位)廢氣自動監控室內,當日多個時間點有工人對廢氣自動監控分析儀進行手動幹擾操作,且連續多日出現該問題。

根據視頻監控和自動監測數據分析,執法人員初步判定該公司存在通過幹擾廢氣自動監控設備,實現篡改氮氧化物自動監測數據的違法犯罪重大嫌疑。經過半個多月時間對自動監測數據分析和視頻分析判斷,2020年4月10日,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瑞安分局啟動環保、公安聯合辦案機制,現場控制正在實施違法操作的工人郭某,同時控制視頻監控中有違法操作的另一工人白某以及該公司分管負責的項目經理孫某。經現場詢問,查明因該公司脫硝設施老化和管理不善,導致廢氣氮氧化物無法穩定達標排放,為逃避監管,孫某縱容郭某、白某、汪某等三名工人,通過拔插自動監控分析儀背後的採樣管,抽取空氣做樣,造成氮氧化物自動監測時均值達標排放的假象,從2020年3月24日開始至4月9日,手動幹擾自動監控儀器多達百餘次。

因涉嫌構成汙染環境罪,4名涉案人員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六、福建寧德沙江鎮圍江村廢舊鉛酸蓄電池加工廠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4月4日,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生態環境局接到「12369」環保舉報熱線電話,稱沙江鎮圍江村有一加工廠非法從事廢舊鉛酸蓄電池加工。霞浦縣環境執法、環境監測人員快速響應,聯合霞浦縣公安局沙江鎮派出所民警到現場展開調查。現場檢查發現,該加工廠正在從事廢舊電動車鉛酸蓄電池拆解、極板熔煉,廠房內地面堆放有大量已拆除塑料外殼的鉛酸蓄電池極板和大量未拆解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廠區外堆放熔煉產生的除塵灰、煉鉛爐渣等。經查,該加工廠未取得廢舊鉛酸蓄電池處置許可,2019年12月投產至今總共處置3批次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共採購廢舊鉛酸蓄電池130餘噸,銷售鉛錠所得款項合計80餘萬元。經過磅稱重,該加工廠已拆解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危險廢物類別為HW49)56.54噸、廢棄的煉鉛爐渣(危險廢物類別為HW48)22.2噸、含鉛除塵灰(危險廢物類別為HW48)16.19噸。

因該加工廠拆解廢舊鉛酸蓄電池的行為涉嫌汙染環境犯罪,寧德市霞浦生態環境局已將案件移送霞浦縣公安局進一步偵辦。

七、江蘇宿遷章某某、王某某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3月27日,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生態環境局接到舉報電話,反映在沭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某廢棄化工廠院內發現不明鐵紅色液體。沭陽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並及時聯繫公安部門到場展開聯合調查。經查,當事人章某某、王某某在沭陽縣桑墟鎮非法開設了一個化工作坊,二人將離心甩幹機產生的廢母液直接排入院內的溝渠和滲坑中。同時,部分廢母液被二人用車輛運輸至沭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某廢棄化工院內傾倒,傾倒數量約100噸。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鑑定報告,該批廢水的pH值均小於2,屬於強酸性危險廢物,當事人章某某、王某某非法傾倒危險廢物行為涉嫌構成犯罪。

3月31日,沭陽生態環境局將該案有關材料移送到沭陽縣公安局,桑墟鎮政府已委託有資質的企業對該批危廢暫存處理。

八、浙江寧波中意園區非法退鍍加工點超標排放含重金屬廢水涉嫌犯罪案件

2020年3月24日,根據群眾信訪舉報線索,浙江省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餘姚分局的執法人員趕赴中意寧波生態園,對投訴人反映的非法退鍍加工情況進行排查。在一偏僻的臨時搭建棚戶房內發現多個生產用的塑料桶隨意棄置,現場存在明顯的退鍍生產痕跡。執法人員立即對現場情況進行拍照、攝影取證,並對案發現場進行證據保全和場地封堵。

3月25日,餘姚分局聯合工業園管委會、公安機關再次進行實地勘查、取證,確定汙染源、汙染後果等情況,發現棚戶南側的廢水收集池內黑色廢水積存,佔地約30多平方,散發著刺鼻性酸味,廢水呈黑褐色,沿一條泥溝流淌,最終匯入河道。執法人員現場對收集池和入河口廢水採樣送檢。經餘姚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收集池內的廢水總銅、總鎳、總鋅、總鉻均嚴重超標;入河口正在排放的廢水總銅濃度14毫克/升、總鎳濃度29.2毫克/升均超過《電鍍汙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表2排放標準)規定的排放標準10倍以上,已涉嫌嚴重汙染環境。

因該非法退鍍加工點相關業主已涉嫌汙染環境犯罪,餘姚分局在第一時間將案件移送餘姚市公安局。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責編:牛鏞、嶽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伊春通報6起破壞生態環境典型案例
    人民網哈爾濱5月22日電(鄒慧)據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日前,伊春市紀委監委通報6起破壞生態環境典型案例。 友好公安分局原黨委委員、森偵大隊大隊長仇志違規處置盜伐林木案件、非法採石問題。
  • 2019上半年常州生態環境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出爐
    昨天,常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常州市生態環境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 新樂重拳懲治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典型案例通報來了!
    今年以來,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新樂市分局嚴格執法,始終保持對汙染環境違法犯罪嚴查重處的高壓態勢,重拳懲治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現公布第二批環境違法典型案例:1、王某成養殖利用滲坑排放水汙染物案2018年10月17日,王某成負責經營的養殖場利用滲坑排放汙水,汙染環境,被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王某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由生態環境部門處以10萬元的罰款。
  • 柞水通報3起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
    近日,柞水縣紀委監委通報了3起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分別是:1.下梁鎮四新村黨支部副書記趙德祥違法挖山取土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
  • 雲南省檢察院通報10個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典型案例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1月1日上午,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近三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切實服務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進行通報,會上還發布了10個典型案例。  雲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施建邦表示,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通報十起水汙染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年初以來,瀋陽市委、市政府綜合採取工程措施、生態措施、管理措施,全面向水汙染宣戰。然而,仍有一些單位和個人無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無視社會責任,心存僥倖,違法排汙,造成惡劣後果。為切實以案示警,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公開通報十起水環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 瀋陽通報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最高罰款100萬!
    2020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瀋陽市生態環境局針對群眾關注的水體汙染、大氣汙染等問題,集中開展了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截至3月底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12件。現對其中10起典型違法案例進行公開通報,希望全市各單位以此為鑑,引以為戒,自覺守法,切實維護我市生態環境質量。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原標題:   近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相比於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部職能有哪些變化?黨的十九大將汙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未來工作將如何開展?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一、生態環境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落實「八個走在前、作表率」,不斷加強部黨組和部領導班子自身建設,近日,生態環境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環境部將加大正向激勵力度,總結推廣真抓實幹的正面經驗典型,通報曝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反面典型。堅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推動基層減負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
    2019年是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的開局之年,是江蘇省生態環境質量取得顯著改善的一年。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得到各設區市積極響應,共徵集55項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入選案例,在逐級評選推薦基礎上優中選優,評選出「江蘇省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各地細化工作重點、加強工作指導、積極發動群眾,及時發現環境違法犯罪線索;加強與公安和檢察機關的協同作戰,各部門各展所長、互補短板,形成執法合力,嚴懲了一批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的大案要案。2020年9月18日,生態環境部在新聞媒體上公開發布《生態環境部公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一批)》,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答:經過60多年的發展,全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地事業健康發展,十八大以來,多次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下大氣力抓破壞生態環境的典型問題,扭住不放,不徹底解決絕不鬆手,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確保綠水青山常在,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
  • ...市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積極組織參加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知識競賽
    近段時間,這成了市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的同志們見面最常問的一句話。從10月21日生態環境部組織的首屆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知識競賽鳴鑼開戰以來,市支隊精心組織、精銳盡出,在競賽活動中考出優異成績交出滿意答卷。
  • 廣元市環保局通報9類15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張庭銘)7月28日,廣元市環保局通報9類15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例。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建設案2、省環保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旺蒼縣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存在道路、觀景平臺等多個未批先建項目,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旺蒼縣環境保護局立即對該自然保護區12個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依法進行了立案查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共處罰款101.9萬元。
  • 最高檢首次發布海洋環境汙染類典型案例
    廣東中山市檢察機關成功查辦的彭某權等4人汙染環境案,近日成功入選最高檢首次發布的服務保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成為此次評選唯一海洋環境汙染類典型案例。為保證案件得到快速有效辦理,中山市人民檢察院迅速依託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及時與漁政、城管、住建、航道等行政執法部門取得聯繫,並聯合該市環保部門、公安機關、檢測機構多次召開案件分析會,就準確認定汙染源、合理確定取樣範圍、規範送檢鑑定操作規程等進行深入研究。中山市公安局主動將了解到的案件情況向中山市人民檢察院作了通報,並就案件是否已達追訴標準徵求意見。
  • 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環境資源審判五大典型案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5日訊 6月5日,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通報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和五起典型案例。案發後,被告人袁某福、宋某閣、孟某坦自願交納生態環境修復費57513元。【裁判結果】無棣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袁某福、宋某閣、孟某坦無視國家法律,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汙染環境,其行為構成汙染環境罪,依法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犯罪事實成立。
  • 【2018全國環境網際網路會議】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
    一、生態環境宣傳工作面臨新的歷史機遇今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大會結束後的第十天,5月29日至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了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李幹傑部長出席會議並做了近3個小時的重要講話。在講話中,李幹傑部長明確指出了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
  • 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檢對危險廢物犯罪亮劍 將嚴懲一批環境違法...
    眼下,由生態環境部、公安部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三部門)共同開展的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動正在進行中。三部門之所以對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亮劍,根本原因在於,近一段時間以來這類違法問題頻發,有些案件性質惡劣。今年疫情以來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了兩批案件,其中,至少有6起案件涉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