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東營市生態環境局河口區分局始終堅定「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核心目標,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堅持精準化治氣、系統化治水、效能化治土、規範化治廢、智能化監管,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突出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取得較好成效。
1-10月份,我區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4.51,同比改善10.9%,位列全市第2位;空氣優良率70.6%,同比提升11.4個百分點;2條國控入海河流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水源地穩定達標,近岸海域水質大幅改善,整體環境質量再創新高。
一、聚焦精準治氣,全力守護「河口藍」
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不定期組織開展夜查、化工異味專項檢查、畜禽養殖汙染專項檢查等活動,及時查處汙染源,組建了30人的「民間嗅辨師」志願隊伍,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構建起全區異味「查、防、治」網絡,確保了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特別是今年9月份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空氣異味聯合集中排查專項整治行動,共清理整頓「散亂汙」企業6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起,有力地震懾了打擊和震懾了違法排汙和非法排汙行為的發生。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借用市局走航監測車多次來我區走航監測,發現問題線索6起,對發現的問題立即進行了查處。針對霑化區濱海工業園異味汙染問題,多次向省駐區督察辦、市生態環境局反映,霑化區濱海工業園跨境異味汙染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異味汙染頻次較往年明顯減少。加大揚塵防治力度,對全區638萬平方米範圍實施抑塵劑噴灑項目,全區14處建設工地全部落實「六個百分百」揚塵防控措施,道路保潔達到「以克論淨」標準。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對全區21家重點企業、39家加油站開展了專項檢查開展監測執法,查處違法行為15起,整改各類問題180餘項,華聯石化、匯海醫藥2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得到生態環境部大氣司調研組認可並予以推廣。
二、聚焦系統治水,實施河海共治
開展入河入海排汙口清理整治,對轄區7條河流及214公里海岸線進行全面摸排,奠定治理基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河濱路、德勝街等9條主次道路雨汙分流和義和鎮、新戶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配套建設工程。發揮河口區溼地優勢,實施草橋溝溼地、城東溼地、海風溼地、荻花溼地建設,讓人工溼地成為河流標配。強化面源汙染治理,完成77家畜禽養殖場糞汙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對5處工廠化海水養殖企業尾水配建處理設施,確保尾水得到有效處置。
三、聚焦效能治土,清查土壤隱患
開展土壤風險摸排,對全區93家重點行業企業建立「一企一檔」。完成18個關閉搬遷企業地塊、9個再開發利用地塊進行疑似汙染地塊排查。與5家重點企業及2家採油廠籤訂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定期開展土壤汙染監測。
四、聚焦規範治廢,提升固廢管理水平
對68家涉危險廢物企業實施「一企一檔」管理,提升企業危險廢物管理水平。在關鍵路口安裝攝像頭,強化環保公安聯勤聯動,打擊違法傾倒3起。2020年我區在全省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考核中,規範化管理達標率達到98.5%。
五、聚焦智能監管,創新環境監管模式
21家排汙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裝置39套,並實現與環保部門聯網,實現了對重點汙染源的實時監控。12次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周邊開展走航監測;聘請第三方輔助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現場執法檢查,提升了監管的精準性、科學性。實施環保有獎舉報,開展環保「隨手拍」活動,廣泛徵集環境問題線索。
六、聚焦項目建設,提升汙染治理能力
堅持以大投入帶動環境質量大提升,近年來我區先後投資40餘億元實施溼地建設、雨汙分流改造、汙染治理設施提升等水氣土汙染治理項目76個。2020年全區投資17億元實施城東溼地、河濱路雨汙排改造、中車浸漆工序有機廢氣治理等重點水氣土汙染治理項目26項,有效提升了汙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降低汙染物排放量。河口區分局主動為項目服務,積極推動項目納入上級項目庫,僅2019年以來就爭取中央、省環保資金1.3億元,為我區城東溼地、草橋溝溼地、新戶鎮海風溼地等12個項目提供了資金保障。
七、強化環境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加強重點汙染源監管力度,累計開展「夜查」夜查60餘次,專項執法9次,累計檢查企業1000餘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48起,形成強力震懾。
【來源:東營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