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果番茄棚室高效栽培技術
王雅娟
近幾年,水果番茄在國內外都頗受歡迎,是高檔西餐廳涼拌菜的主原料,也常作為餐後的水果。水果番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糖、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C 的含量高,並且多食水果番茄還能幫助人體解除某些毒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近幾年,水果番茄棚室高效栽培技術為農民帶來增收。
1 優選品種
水果番茄進行棚室栽培時,應儘量挑選早熟、耐低溫、耐弱光且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如草莓番茄、鐵皮番茄等高產優質品種。其次,對於品種選擇時還需要考慮其是否滿足市場的需求,是否能夠經得起長時間的運輸和儲藏。
2 播種育苗
2.1 合理配製營養土。取不含病菌、蟲卵、無農藥殘留的園田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按照 6∶4 的比例進行充分混合、過篩,同時,每立方米混合好的糞土中加入增效瑞毒黴或 50%多菌靈 40 g、過磷酸鈣 200 ~250 g、尿素 25 g,拌勻。然後用塑料膜蓋上進行升溫。2 ~ 3 d 後把塑料膜去掉,進行翻土,隔 1 ~ 2 d 再翻 1 次土,等到營養土中的藥味充分揮發後播種育苗。
2.2 種子消毒和催芽處理。將種子放入透氣的尼龍袋中,並將其浸泡在水溫為 20 ℃的溫水中,半小時後再將其放入水溫恆定在 55 ℃的熱水中,通過不斷攪拌使溫度逐漸下降至 35 ℃後,繼續浸泡 3 ~ 4 h,可以有效防止病害。另外,還可以將種子放入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 20 ~ 30 min,再撈出用清水漂洗,浸種完成後將種子放在溫度為 25 ℃ ~ 28 ℃的條件下進行催芽,當大部分的種子露白後進行播種。
2.3 播種。將露白的種子置於苗床上,覆蓋 1 cm 左右的營養土,再蓋上地膜進行保溫,保持白天溫度為26 ℃ ~ 30 ℃,夜間溫度為 24 ℃左右。當有 70%的出苗撤掉地膜。
2.4 分苗。當水果番茄的幼苗長到 1 葉 1 心時,就需要對其進行分苗處理,選擇晴天,用塑料營養缽或營養紙袋分苗,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控制好種苗生長所需的溫度。
3 定植
選晴天,待苗葉有 2 ~ 3 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在棚內 65 cm 壟上單行種植,溝間距以 60 cm 左右為宜,按照 30 cm 的株距將苗缽擺放。移苗時不要散坨,栽植不要過深,以免影響緩苗。
4 定植後的管理
4.1 溫度管理。當種苗定植後,就需要合理控制好溫度,加強保溫促進緩苗,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 24℃ ~30 ℃,當溫度超過 30 ℃時,就需要放風使溫度降下來。夜間溫度維持在 15 ℃ ~ 18 ℃。緩苗後的溫度則與定苗後的溫度差異不大,只是要改善棚內光照,一般是張掛反光幕。緩苗後要及時綁蔓搭架,開花前不對番茄植株進行整枝打杈,開花後,需要對植株的第三花序的第一側枝留 1 葉摘心,去掉其餘側枝,對於主行留 3 穗花,副行留 2 穗花,有利於水果番茄早熟。當第一穗的果實成熟後,對主行第三花序以上的側枝不再進行摘心,但仍要及時摘除下邊的黃葉。進入結果期,為防止早衰應將溫度降低 1 ℃ ~ 2 ℃,在晴天時要注意通風,降低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
4.2 水肥管理。種苗定植後的 5 ~ 7 d 適度澆水,但不要大水漫灌。春季水果番茄生長量較大,對其進行追肥澆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定植時要施足底肥,直到坐果後再增加施肥。一般在水果番茄坐果時對其追加尿素 12 kg、過磷酸鈣 20 kg、磷酸鉀 10 kg或三料過磷酸鈣 15 kg。當第一穗的果實採收後,追施過磷酸鈣 20 kg,並澆水。追肥後澆水選在晴天上午,灌水後閉棚 1 h 增溼,再放風排溼。
5 病蟲害防治
棚室水果番茄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細菌性葉斑病、晚疫病、灰黴病和葉黴病等;蟲害有溫室白粉蝨、蚜蟲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防治原則,嚴格科學使用農藥,選用低毒、低殘留、安全、高效的農藥,並嚴格執行其用量、安全間隔期。
6 適時採收
水果番茄一般在開花後的 30 ~ 35 d 開始成熟。當氣溫比較高時,其成熟較早。因此,應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溫度情況進行適時採收,避免收穫過晚影響品質,同時也會延緩下一批水果番茄的發育。最早採收時間也應控制在初熟期,否則果實無法完成轉色。同時還要考慮供應及運輸情況,對於附近市場供應,可選擇在完熟期採摘,需遠途運輸的,可在早熟期或中熟期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