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藥物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是肝炎的一種症狀,它主要是由於藥物引起的肝臟損害,輕度的症狀一般會在停藥後自行恢復身體。那麼,藥物性肝炎的症狀有哪些?藥物性肝炎的飲食吃什麼好?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藥物性肝炎
藥物性肝炎是指由於藥物,或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害,以往沒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來就有嚴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種藥物後發生程度不同的肝臟損害。
臨床上可表現為各種急慢性肝炎,輕者停藥後可自行恢復,可以表現為肝細胞壞死、膽汁瘀積、細胞內微脂滴沉積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積極治療、搶救。可發生在用藥超量時,也可發生在正常用量的情況下。
目前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藥物及保健品已超過30000種,明確可以引起本病的藥物超過1000種,因此,藥物性肝炎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藥物性肝炎的症狀
藥物性肝炎有一系列的症狀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臨床表現與損肝藥物的種類及引起肝病的機制有關,根據藥物性肝炎的臨床特徵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肝細胞損害中,急性藥物性肝炎最為多見,以肝細胞壞死為主時,臨床表現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的症狀常有發熱、乏力、納差、黃疸和血清轉氨酶升高(為正常值的2~30倍),ALP和白蛋白受影響較小,高膽紅素血症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與肝損嚴重度相關。
病情較輕者,停藥後短期能恢復(數周至數月);重者發生肝功能衰竭,出現進行性黃疸,出血傾向和肝性腦病,常導致死亡。
2.以過敏反應為主的急性藥物性肝炎常有發熱、皮疹、黃疸、淋巴結腫大,伴血清轉氨酶、膽紅素和ALP中度升高,藥物接觸史常較短(4周以內)。
3.以膽汁淤積為主的藥物性肝炎,其臨床與實驗室表現與肝內淤膽、肝外膽道梗阻、急性膽管炎相似,有發熱、黃疸、上腹痛、瘙癢、右上腹壓痛及肝腫大,藥物性肝炎的表現伴血清轉氨酶濃度升高。ALP明顯升高(2~10倍),結合膽紅素明顯升高(34~500 μmol/L),膽鹽、脂蛋白X,GGT及膽固醇升高,而抗線粒體抗體陰性。一般於停藥後3月到3年恢復,少數出現膽管消失伴慢性進展性過程。偶有膽管損害為不可逆,進展為肝硬化。
4.藥物引起的慢性肝炎與自身免疫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相似,可以輕到無症狀,而重到發生伴肝性腦病的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炎的生化表現與慢性病毒性肝炎相同,有血清轉氨酶、GGT的升高,進展型導致肝硬化伴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礙。
藥物性肝炎的診斷
藥物性肝炎臨床醫療上有一些的檢查方法,主要是以下這些檢查方法。
1.實驗室檢查
(1)肝功能檢查。
(2)血清學檢查(檢測病毒特異性標誌物,有助於病毒性肝炎分型)。
(3)其他相關檢查(血常規、腎功能、蛋白、脂肪及糖代謝、血清免疫學檢查等)。
2.影像學檢查
包括腹部超聲、CT、磁共振檢查等。
3.肝穿刺病理檢查
對各型肝炎的診斷有很大價值,對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動度以及纖維化程度等均可得到正確數據,有利於臨床診斷和鑑別診斷。
藥物性肝炎的飲食
藥物性肝炎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一切對肝臟有害的藥物,如果無法避免,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藥物性肝炎可以通過飲食調節,促進病情好轉。藥物性肝炎飲食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患者應該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肉類、魚類、蛋類、奶類、各種豆製品等等,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
2、患者應該限制高糖、高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否則可能會在肝臟處堆積,形成脂肪肝,從而加重病情。
3、患者應該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水果,比如南瓜、胡蘿蔔、菠菜、黃瓜、西紅柿、蘋果、葡萄等,一方面,能夠補充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能夠預防病情惡化,促進病情恢復。
4、患者應該多吃一些菌類食物,比如木耳、香菇、蘑菇等,不但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有抑制腫瘤、抗癌的作用。
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不能多吃油炸、油膩、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總結:閱讀了上文,相信大家對藥物性肝炎有了了解了,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尤其是在使用新藥時,要注意身體的不良反應,如果對藥物有過敏史的人,一定要特別的注意,如果有不良的反應,則要立即停藥,並去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