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10秒取出,有人開胸手術!魚刺卡「喉」,有多嚴重?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有人10秒取出,有人開胸手術!魚刺卡「喉」,有多嚴重?

大部分人都有被魚刺卡到的經驗。

在社交網絡蓬勃興盛的今天,各種特殊病例也被當做賣點不斷傳播,「卡魚骨結果大動脈破潰出血致死」之類的故事屢見不鮮。聽得多了,很多人難免有談「魚」色變之勢,來門急診的不少患者會糾結「卡在裡面不會感染了吧」「我不會也卡在主動脈上了吧」,即使醫生反覆解釋也未必能疏解。

那如何正確應對「骨鯁在喉」這種情況而不至於走入誤區呢?

題圖來源:123rf正版圖片庫

魚刺卡喉?魚刺卡咽!

俗話講「如鯁在喉」,但實際上,人體進食和呼吸是兩條通路。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大小腸,呼吸道則包括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咽部是兩者的共用通道。而卡魚骨最高發最常見的部位就是咽部,其他少見的存留部位包括食管、口腔、胃和腸道等,真正的喉部異物則很少見。

會卡住的除了刺狀魚骨外,也可能是魚頭蓋等處的片狀骨,前者易存留於咽部,後者易存留於食管狹窄處

在咽部,魚骨會卡住的常見部位包括扁桃體、舌根和下咽部梨狀窩。只有卡在扁桃體內側的魚骨張嘴就比較容易發現,如果卡在扁桃體上隱窩、扁桃體下極、舌根、會厭谷和梨狀窩等部位,就只能依靠耳鼻咽喉科醫生通過不同的檢查方式來尋找了。


及時就醫,別慌張


吃魚時咽部突然有刺痛感,那可能就是卡魚骨了,首先不要慌張,不要用食物強噎,也不要嘗試喝醋以軟化魚骨,假如醋有那麼強效,先軟化的也不是魚骨。當刺痛感不能自行緩解時,最安全有效的取出辦法是至醫院急診,由耳鼻咽喉科醫生檢查後取出

醫生檢查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並非每個患者都能一下子檢查得很清楚,有可能需要做喉鏡進一步檢查。咽部沒有發現異物時,甚至需要做食道鋇餐或CT檢查。如果夜間不能做檢查,第二天務必至門診完成。

提供給醫生準確的信息是很有幫助的,比如疼痛在左邊還是右邊或是中間,比如疼痛的大致部位,若是胸骨後疼痛,則食管異物的可能性更大,應更積極做食管的影像檢查。比如卡異物的時間過長伴有發熱,則有感染甚至穿孔等可能。

不過,並不是咽喉疼痛就一定有骨刺還卡在那裡,刺傷和劃傷也可以有疼痛不適。所以有時只能觀察,如果疼痛沒有緩解甚至加重再就診。

不同部位的魚骨取出來的難度分布從非常容易到極其困難,簡單的10秒即可處理完畢,複雜的病例可能需要全身麻醉做食管鏡,甚至需要做開胸手術處理大血管。每個人每一次卡魚骨的部位也不一定相同,可能前一次很好取,下一次就很困難。

任何一種病都可能出現併發症,最嚴重的併發症可能導致生命無法挽救,但最嚴重的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很低,不需要過於擔心,也不要忽視,遵循醫生的診治意見即可。

還要記住一點,醫院的人員和檢查設備永遠是白天比夜間和周末齊全,門診比急診齊全。中午卡的魚骨不要等下午下班再上醫院,那時醫院門診也下班了。

預防永遠是第一位


魚骨是消化道最常見的異物,其次是棗核、假牙以及其他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對於咽喉和食管異物,預防永遠是第一位的,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勿說笑;兒童和老年人(尤其是戴假牙的老年人)若要吃魚,儘量吃魚丸,老年人儘量不要吃含棗核的棗糕、粽子或粥等。


「誤入歧途」的假牙。作者供圖。

消化道中取出的魚骨和棗核。作者供圖。

總之,吃魚卡魚骨自古有之,不陌生也不可怕,只要合理應對和處理,大部分情況下,很快就又是一條好漢了。

作者:耳鼻喉醫生 inspire_fate

編輯:odette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果殼網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殼網

建議你關注一下

對,這是一個二維碼

給果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

點讚了嗎?

相關焦點

  • 魚刺卡喉後,他做了個開胸手術才取出來
    黃杰沒想到的是,這場聚集了 10 個科室、30 多位醫生、耗時一整天的「生死急救」,竟始於患者一個小小的疏忽。吃魚,卡住了患者老林是半夜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急診的。來這裡之前,他已經跑了好多家醫院。老林今年 50 多歲,湖北鹹寧人。兩天前,家裡吃了一次魚,他不小心吞下一根魚刺,卡在了喉嚨裡。
  • 別再用「土方法」處理魚刺卡喉
    原標題:魚刺卡喉處理不當真的會要命 這些「土方法」別再用一根小小的魚刺,無情地奪走了他的生命。有媒體報導,廣州的陳先生喝魚湯時,喉嚨處卡了根魚刺卻沒有及時就醫,3天後突然開始嘔血。
  • 吞進一根魚刺竟然要開顱?魚刺卡喉,這些土辦法試不得
    1根魚刺 2次手術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黑框內為術中在腸內的魚刺)在右側腹腔發現一根長約4cm的不規則魚刺將小腸對穿,且穿孔周圍有壞死渾濁膿性液體積聚,將魚刺取出、吸盡周圍膿液,切除部分穿孔小腸。
  • 女孩誤吞魚刺 用醋化解卻差點刺穿心臟主動脈
    目前,魚刺經內鏡零損傷的情況下手術取出,小張的病情穩定,還在住院觀察。據醫生介紹,本次手術難度及風險極大,一旦並發主動脈破裂大出血,死亡率極高。小張的成功救治有賴於各學科專業團隊的密切配合與協作。↑患者食道裡被取出的魚刺酸菜裡藏魚刺 女孩被卡「一端逼近心臟主動脈,一端緊挨奇靜脈」2021年1月1日中午,小張家特地買了一條3斤的白鰱做成酸菜魚。
  • 武漢女子魚刺卡喉硬吞飯 食管被扎穿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尹茜)近日,武漢市普仁醫院耳鼻喉科收治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她吃魚時不小心誤吞下一根魚刺,於是便硬吞饅頭、飯糰,結果導致魚刺扎穿食管,不得不頸外切開取物。  據了解,王芳(化名)家住青山,11月29日在家吃晚飯時,不小心將魚刺卡入喉中,由於不知魚刺大小,王芳第一反應便是趕緊吃東西咽下去,於是強忍著喉部疼痛硬吞了幾大口飯糰和饅頭,王芳原想著也許等兩天魚刺下去了就好了,誰知疼痛感不減反增,到後來不僅吃飯連吞口水時都感覺到有異物感,於是才到醫院做檢查。
  • 中藥「威靈仙」專治魚刺卡喉
    核心提示:威靈仙是一種毛茛科植物的根莖,此藥性味辛、鹹、溫,有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的效果,常用於治療風溼痺痛、屈伸不利。《本草正義》認為此藥走竄消克,積溼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因此,威靈仙有很好的疏通、止痛之效,歷代醫書記載,它對治療「骨鯁咽喉」效果較好。
  • 看完這些魚刺引發的大病,才明白被卡過喉嚨的自己有多幸運
    最終通過全麻手術醫生取出了這根「寄生」了半年之久的魚刺,才讓患者擺脫了困擾多時的病痛。患者喉腔中的魚刺魚刺卡在口、咽喉部位還算是比較小的問題,但「如鯁在喉」這個詞已經表明了這個情況足以讓人難受萬分。而如果盲目嘗試以吞咽的方式解決魚刺,還可能將魚刺推向食道等更危險的位置。
  • 隆昌一醫生被3釐米魚刺卡喉仍堅持工作6小時
    喉嚨卡了魚刺怎麼辦?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一時間去醫院取刺,然而,在醫院工作的向乾生卻有不一樣的選擇。向乾生是隆昌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生。接診間隙,向乾生向記者說起被魚刺卡住那天的經歷——1月11日,向乾生給病人做完手術,洗漱完畢,在下午1點左右吃上了盒飯。一上午的手術後,向乾生有些疲憊,下午還要給病人做腸鏡,為了在午餐後能夠有時間休息,他加快了吃飯速度。不料,吃得著急,一根魚刺卡入喉嚨,吞咽和咳嗽都沒有奏效。要不要先把刺取出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在向乾生的腦子裡做著多種假設。
  • 杭州七旬老人連續經歷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兇手」竟是一根魚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旭婷 記者 何麗娜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家住杭州今年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周老先生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 杭州七旬老伯因誤吞魚刺,先後經歷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杭州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他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記憶力下降 行為異常周老先生第一次住院是因為家人發現其行為異常。
  • 杭州大伯1年內2次手術,都因為這一根魚刺……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家住杭州今年73歲的周先生(化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他的這根魚刺隱藏在他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還讓他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在廚房小便卻無記憶,他的腦中抽出黃色膿液!
  • 誤吞魚刺如何處理?正解來了
    《一根魚刺引發的開胸大搶救》……為何魚刺卡喉事件今年特別多?記者從廣州部分三甲醫院急診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接診的魚刺卡喉病例明顯比往年病情嚴重,多是因疫情原因不方便或不敢來醫院就醫而導致病情耽延,因此極端案例會顯得比較多。
  • 上海大叔誤吞魚刺刺入心臟 4小時手術後取出
    8月9日深夜,來自上海的李大叔(化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歷了一場4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手術,中大醫院多科聯合,從李大叔的心臟中取出了一根兩頭無比尖銳長近4釐米的魚刺,這個「不速之客」差點要了李大叔的命。
  • 浙江老伯吞進一根魚刺,竟然又要開顱又要開腹……
    來源:杭州網 記者 楊威 通訊員 徐思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在右側腹腔發現一根長約4cm的不規則魚刺將小腸對穿,且穿孔周圍有壞死渾濁膿性液體積聚,將魚刺取出、吸盡周圍膿液,切除部分穿孔小腸。取出的魚刺手術順利結束,術後在外科護士長王文花、主管護師劉丹等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周老先生病癒出院。
  • 杭州73歲老伯吞進一根魚刺,竟開顱開腹!醫生:這些「土辦法」有危險
    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討論後大家一致認為該周老先生需要手術,否則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經過充分的準備,普外科的沈海濱主任為周老先生進行了「腹腔鏡探查+小腸部分切除術」,手術時發現周老先生腹腔內腸子與大網膜、腹壁之間廣泛緻密粘連,狀似蠶繭,小腸多處可觸及質硬結節。
  • 一根魚刺,讓他花費50萬!醫生:喝酒不吃魚,吃魚不喝酒!
    日常生活裡,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吃魚時被魚刺卡喉的情況。2020年5月據信息時報報導,廣東的梁先生因為誤吞了一根魚刺,付出了50多萬元的代價,甚至險些丟了性命!情況為何如此嚴重? 據報導,該名男士在家吃飯喝了點小酒,吃了鯽魚,飯後並無不適感。但到了4月10日出現了胃不舒服,他以為自己胃病犯了。
  • 誤吞魚刺刺入心臟:4小時手術取出4釐米魚刺 醫生和家屬都嚇了一跳
    2017年8月11日訊,8月9日深夜,來自上海的李大叔(化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歷了一場4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手術,中大醫院多科聯合,從李大叔的心臟中取出了一根兩頭無比尖銳長近4釐米的魚刺,這個「不速之客」差點要了李大叔的命。
  • 喉嚨被魚刺卡住,要喝醋、吞飯糰?大錯特錯,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小孩子被魚刺卡住,要儘量做到多安慰讓寶寶不哭不鬧,以免將魚刺吸入喉腔或者食管中。接著緩慢低頭,做出咳嗽的動作。或者壓迫舌根,誘發讓其嘔吐、噁心。如果魚刺扎的不深,是可以吐出來的。鑷子取出,若發現了魚刺,就可以用鑷子或者筷子試著夾出,如果仍然沒有緩解疼痛,那麼則表明魚刺的位置很深,難以被人發現。
  • 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謠言   很久以來,在網上和民間有許多所謂有效治療誤吞魚刺的好方法。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 吃了冬瓜燉魚湯,佛山一女子小腸被魚刺刺穿!主診醫生:她算是幸運的
    面對醫生的疑問,陳姨道出她前一天吃過冬瓜燉魚湯,但未有明顯不適。沒想到第二天凌晨腹部就出現不適。經驗豐富的急診醫師馬上意識到病因可以是魚骨作祟了,經CT拍照顯示,陳姨的板狀腹出現了明顯的腹膜炎,再不手術可能發生危險了。而且當時,魚刺已經完全穿透了小腸,如果再不及時取出,還會隨著腸蠕動繼續遊走。最後,遺留在腹腔內化膿甚至有穿破其他臟器血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