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開始,一場以計算機數字處理技術為核心的數字革命,給科學技術、經濟產業乃至整個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變革。進入21世紀以來,這一場數字革命開始表現出新的契機,即電子集成處理的微型化,科技產品的智能化,信息處理和指令控制的網絡化,這一系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產業升級換代。四川發展,要努力抓住這一數字網絡時代的新契機,實現產業跨越升級。
數位技術革命無視「蜀道難」
數字革命的特點,在於它將社會生活和價值傳遞過程中的信息處理,以二進位代碼的形式通過計算機數字處理在比特位元中來實現。一方面,它通過集成電子電路和晶片技術來實現電子智能化;另一方面,它通過網絡的發展實現遠程通信、無線控制。計算機和數字處理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一場數字革命,給產業升級換代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這並不是像第一次產業革命那樣帶來一種新的工業,而是它給人類傳統意義上的產業格局帶來新的面貌。數字革命對於西部特別是四川來說,之所以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源於新技術革命自身的特點,即這種技術的產生和以往的發展條件關聯度不那麼大,技術的運用、發展也是突破性的。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演化為創新體系的競爭,創新戰略競爭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槓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蹟。由於這些特點,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是最難掌控但必須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就像體育比賽換到了一個新場地,如果我們還留在原來的場地,那就跟不上趟了。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隨著數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國廣大地區邁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加入了數字互聯這個全球一體化進程。在全球互聯時代,西部不再是原來傳統意義上的閉塞的西部。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也讓蜀道從此不再難,相隔萬裡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四川的產品,可以更多通過「網際網路+」走出去。在市場經濟年代,要想富,必須先修路。然而,由於先天的地理原因,「蜀道」讓四川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一度困難重重,這一點也是四川幾十年來經濟發展遭遇短板的一個重要原因。數位技術革命改變了這一不利條件,地處西部的四川要在進一步大力發展交通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際網際網路這一數字平臺,努力成為數字互聯區塊鏈中的一個重要單元和重要參與者。
數位技術產業革命的另一個重要契機,便是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工智慧實際早已有之,在數字革命時代,人工智慧有了創造性的飛躍。人工智慧的實現,很大程度依賴於信息處理技術,隨著數字信息處理能力的實現和快速提升,人工智慧得到了極大發展。一方面,數字信息處理電子集成晶片日益微型化,人工智慧模塊得以被應用到各種設備之中;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無線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發展,人工智慧開始向無線控制和遠程控制發展。此外,計算機軟體的運算處理能力正日益提升,基於數據統計、模態分析的具有自我認知和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系統,也出現了突破性的發展機遇。四川要努力在人工智慧晶片設計、人工智慧無線控制、基於自我學習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方面,努力抓住數位技術產業革命帶來的新機遇。
要特別注意打造四川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當前,數字經濟在我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們要抓住發展的新契機,將數字經濟看作中國未來各行各業轉型的方向,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數位技術革命,意味著工業產業從傳統工業向信息工業和智能工業發展。對於四川而言,新的數位技術革命以及與之相應的微電子集成技術、網際網路的發展,意味著一個新的契機,在這個時間節點,也是順利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窗口期。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重點發展五大萬億級支柱產業,構建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5+1」產業體系,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的現代產業集群。抓住數位技術產業革命的新契機,就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牢牢樹立科技領先的意識。要明確地意識到,科學技術表現在產業上,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誰抓住了這次機會,誰將會贏得發展;誰失去了機會,誰就會掉隊。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曾經提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增加一倍,集成電路晶片的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美國人戈登·貝爾則提出,如果保持計算機能力不變,每18個月微處理器的價格和體積減小一半。這就是IT行業的貝爾定律。摩爾定律、貝爾定律等等,揭示了當代數字電子科技發展中的增速效應。跟不上數字電子處理技術的科技增速,即意味著被淘汰。只有樹立科技創新的觀念,加大科研投入,尊重科技人才,才能在科研競速中領先,避免在21世紀的數字產業革命中掉隊。
抓住數位技術產業革命的新契機,要特別注重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數位技術產業的發展,依賴於一系列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數位技術產業的一個重大基礎,便是電子集成電路的微處理技術,目前,它主要集中於電子集成電路晶片的納米微加工技術,頂尖的晶片加工技術,目前主要由美國、荷蘭、韓國等一些企業所壟斷。之前,美國限制向中興公司提供晶片,中興公司的生產即陷入困境。這次事件提醒我們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目前,短期內中國未必有可能在晶片加工等頂壟斷。之前,美國限制向中興公司提供晶片,中興公司的生產即陷入困境。這次事件提醒我們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目前,短期內中國未必有可能在晶片加工等頂尖處理技術上實現突破,但在發展戰略上一定要有核心技術意識,要特別注意打造四川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保持在核心和前沿領域的跟進意識,通過核心競爭力來推動四川產業的發展。
抓住數位技術產業革命的新契機,要努力實現產業向「網際網路+」時代的轉型。數字處理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數字信息的網絡傳輸,並實現了智能控制的網絡化,這是當前產業面臨的一個新的機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的ARPA網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國際網際網路。隨後,隨著無線數字傳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通過智能移動終端、採用無線通信方式將行動裝置連接入網絡的移動網際網路。其後,發展出了將每一個設備實現聯網的物聯網。從國際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到物聯網,這一系列的發展,使得數字信息傳輸實現高度網絡化,並最終達成智能控制的網絡化、無線化和遠程化。
在數字網際網路時代,要善於打好本土牌。在「網際網路+」時代,全球日益一體化,它既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世界市場亦日益同質化。如果沒有自身特點,不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容易被淹沒在數字網際網路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四川要努力打好本土這張牌,大力推出本土品牌,從而實現「網際網路+」時代的跨越式發展,共同迎接中國製造2025。
文章原標題:抓住數位技術革命契機 實現四川產業跨越升級(作者系南京大學教授)方蔚林|文 文章來源:四川日報
本文來源: 四川日報 / 責任編輯:閆茹霞 / 作者:南京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