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具有七維,可以肯定不是三維、四維、十一維。因為空時四維中的時間可以確信屬於光,是光陰,由弦理論發展而來的平行宇宙及十一維從科學走向了燒腦的假說。宇宙處於混沌的狀態,七維之間具有全息的關係。這裡主要對第六維「元」進行探討。
宇宙第六維「元」,「元」是元精元神的結合,可簡稱為「精神」。如果用道家老子的話表述,可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兮望兮,中有象兮!望兮忽兮,中有物兮!幽兮冥兮,中有精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宏大的容貌表象,只遵從於大道。大道這東西,恍恍惚惚似有似無。恍惚不明啊!它裡面有體像;恍惚茫茫啊!它裡面有物質;幽冥隱微啊!它裡面有元精。它的元精非常真實,它裡面擁有可傳達的信息。「孔德」、「幽冥」都可用來形容宇宙,既宏大又窈窈冥冥。其中的規律與事物的顯現,都是混沌的,以此形容量子態最恰當。其中精為陰,神為陽。神為「引出萬物者」(見《說文》),精為根本。
注意「精神」這個概念與我們日常所說的人的精神是有區別的。「精」具有物質屬性,可見可窈冥,在三維空間是能顯現的;「神」具有反物質屬性,能在潛意識、意念中出現,於人於生物體可成為意志意識。人自身帶有精氣神,就是「元」;植物也具有「精氣神」,最終結果成實為「元」。
按《玄女經》「極點元」的說法來看宇宙,就是宇宙太空中有「奇點」的「元精元神」。宇宙之「元」是黑洞,但不限於黑洞。因為恆星、行星等星體都具有「元」,形狀上是圓形(多為橢圓),在電磁場(引力場)中都存在正、負極,放射或吸收正、負電子,正、負電子對應的是「精」與「神」。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具有全息性質,原子核為原子之「元」,黑洞為大星系之「元」。在大星系的「統一場」中,大星系的星體以黑洞為軸心、核心,白矮星、中子星、恆星、行星、星雲等都處在黑洞的電磁場(引力場)之中。

黑洞猶如人頭頂發旋的百會穴。百會穴是人體經脈的匯集點,黑洞則是大星系星帶的「奇點」。人體具有元精元神,含有「精、靈、魂、魄」,中醫理論有「腎藏精、心藏靈、肝藏魂、肺藏魄」,靈魂、魂魄屬於「神」。至於「脾藏意」屬於意念。就是說人是有靈魂、魂魄的,古人講的人有三魂七魄,不是迷信,是屬實的。心理學上對「神」研究的多,但科學界偏重於研究「精」。
人們所說的神靈、靈魂、魂魄、暗物質、反物質等,只是名稱不同而已,用一個概念概括,即是「神」。這個「神」是自然之神,不是人創造的人格化的神。古人崇拜太陽神,是因為太陽是地球上萬物與人的創造者,所以太陽是太陽系之「元」。人體有太陽穴與太陽形成全息。宇宙之「神」在於其運行衍化,帶有規律性與神秘性,其神秘性激發著人類探索求知的欲望。「元」具有守中守恆的規律,也具有循環輪迴的規律。人體有「元」使得人生生不息且有死生,宇宙有「元」使得宇宙永恆且星系有壽命。
不得不說這是全息論的研究成果,機械論與狹隘的宇宙觀是難以理解的。天地、萬物、人具有特殊的全息關係,這與莊子的「萬物齊一」類同。宇宙是宏觀與微觀世界的總和,不是常識中的太空與各種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