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看待宇宙?梳理歷史,分析中國古代宇宙觀的起源

2020-12-03 狼叔歷史課堂

古人是如何看待宇宙?梳理歷史,分析中國古代宇宙觀的起源

中國古代的天文理論通常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哲學與道教等信仰混合的產物,有著較為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察理論,也有著諸如「星宿」「天象算命」等玄學觀念。而玄學與樸素唯物觀察彼此之間互相統一,構成了中國古代較為複雜的天體觀念,而在這些天體觀念當中,中國人的宇宙觀也在逐步發生著變化。

下面就對中國人的宇宙觀進行總結分析,看一看中國古代的宇宙觀發生了怎樣的變遷。

首先,中國人的宇宙觀念自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也就是所謂的天圓地方理論,而這個理論在歷史上被總結為蓋天說,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宇宙觀念。

這種觀念有兩種早期版本,其中一種就是所謂的天圓地方說,認為天如同圓頂罩子罩住方形的大地。

而另一種觀念認為天如傘高居於空,地在其下,基於這種理念,之後才誕生了諸如盤古開天與女媧補天等傳說。

可以說最古老的天蓋說是古老的神話時代所遺留的智慧結晶,而這種智慧結晶的構成對於我國的天文理念意義深遠。

春秋戰國時期諸如《甘石星經》等天文著作也是這種理論推測下所產生的天文觀察。

春秋戰國時期,關於宣夜說的理論也開始興起,所謂宣夜說,是古人根據天地關係產生抽象思考所誕生的產物,認為天無形,猶如虛空包裹著大地。

而這種理論的產生,標誌著古代天文學的極大進步,也是這個時期樸素唯物主義的理論成果,與早期的道家學說有著很微妙的關聯。

著名成語杞人憂天當中,勸解杞人的人就是使用了這個理論,認為天不過是無數氣的合一,而星辰與日月不過是精華之氣凝結而成,所以杞人根據天蓋說而產生的憂天是一種多餘的擔憂。

成語後來被理解為不要為虛無縹緲的事情擔憂的一種解釋,但實際上這個故事反映出了此時期新的天文理念取得了進步。

而這種理論對於道家所謂「氣」「太極」等概念得到了充足的支援,是支撐道家進一步興盛的世界觀體系。

如果說天蓋說是殷商時期的神話文化結晶產物,那麼宣夜說則是樸素唯物主義的一種哲學思辨。

到了漢代時期,由於對於天體運動的觀察,出現了另一種天文學思潮,也就是渾天說,渾天說的代表人物與理論完善者即張衡,張衡結合天體運動,提出了天地關係如同蛋殼與蛋黃,星布於其上,周天運動。

而張衡的渾天儀就是這種理論的實踐工具。

這個理論的產生標誌著華夏文明的天文學理念正式開始領先於其他文明,後世雖然大部分人還是受到天蓋說的影響,但天文觀察者的主要世界觀基本上都是宣夜說與渾天說的結合。

而這個理論,由於對於星體運動有了很好的解釋,在此之後星相學理論開始完善,諸如黃道星宿等理論開始出現,對於古代玄學開始興起。

渾天說是漢代科學理念的進步表現,此後這三大宇宙觀奠定華夏的基本天文世界觀,此後的宗教玄學與天文科學都是按照這這三個基本假說進行發展,成為了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古人就已經告訴我們宇宙是什麼了
    宇宙從誕生至今已經過去了137億年,而人類到現在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歷史。雖然我們的科技在這幾百年內有了飛速發展,更是完成了古人「飛天」地夢想。但是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時才發現,宇宙如此浩瀚,存在著許多讓人無法理解的東西。
  • 科學家發現,宇宙起源和中國神話極為相似,難道歷史上有穿越者?
    可是關於宇宙真正的起源和來歷,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現在關於宇宙的一切只不過是一些推論罷了,即使是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也無法說出它的真正來源,但是有些細心大膽的網友卻發現,不管是宇宙起源還是宇宙當中的天體,竟然和中國的神話故事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 探尋人類與浩瀚宇宙起源,古巴比倫人和猶太人如何構建歷史想像?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王國和猶太王國共同存在於西亞肥沃的新月地帶,因而他們共同屬於古代近東閃米特民族。但古巴比倫人和猶太人分別擁有屬於自己的創世神話。這些創世神話體現出了他們的宇宙觀和價值觀。基於對宇宙萬物的好奇,古巴比倫人和猶太人如何解釋世界起源
  • 古代第一個提出宇宙觀的人是誰?有人說是老子,其實是雜家的尸子
    接下來帶領大家分析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被隱藏的聖人——尸子。屍姓起源一說到屍姓,有些不懂得朋友就開始問了:這屍姓是不是與喪葬、古墓、儈子手有關呢?其實不然屍這姓氏主要出自於西周天子的姓氏——姬姓西周初年,召公跟隨周武王討伐紂王成功。
  • 中國古代故事:「天人之際」的宇宙觀與 中國古典園林的境界
    幾乎每一個欣賞者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藝術魅力,儘管它們千妍百媚,各具丰姿,儘管南方庭院中的小橋流水,扮垣低坑不同於北方宮苑中的蒼巖深壑,碧水浮天;儘管同在業京北海之中,「畫舫齋」的精麗端方迥異於『澡波間」的淡泊完曲,然而人們還是不難從它們中休會到萊種共通的意趣,這就是品賞家常說的
  • 中國式宇宙觀的社會效果
    Mote,1922年-2005年)美國著名漢學家、中國史學家。牟復禮的中文名得自《論語》中的 「克己復禮」。他是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的奠基人,並將其發展成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研究中國歷史的中心之一。如果我們像中國人一樣相信,人類多少都在有意識地編制自己的歷史,那我們就有望了解中國人意識中的這一特別之處(即它的宇宙觀)跟中國人獨特的歷史是關聯的。
  • 古人心中的宇宙圖像
    古人心中的宇宙圖像 關鍵詞1:古人宇宙觀 仰望星空,古人很早就開始了思考和想像:「這個宇宙的生成和結構是怎樣的?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些思考以神話的形式流傳下來,雖然今天看起來很幼稚,卻是古人對自然進行觀察和探索的可貴結果。
  • 地心說、二十八星宿、步天歌……中國古人是如何研究星空的?
    所以,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走進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首先,古代的天文學與現代的天文學有所區別,雖然我們常見的觀點是認為古人的宇宙觀僅是天圓地方而已,但或許未有當代先進科技那般嚴密,古人在天文學的造詣遠不止此,他們始終在日月鬥轉之間尋找著自己的精確度,解答著對自然的疑惑。
  • 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為什麼天圓地方未能發展為現代天文學?
    在今天,「宇宙」一詞聽起來十分通俗(在日常用法中往往只取空間、天地之意),其實倒是古人的措辭;而「時空」一詞聽起來很有點「學術」味,其實倒是今人真正通俗直白的表達。  以往的不少論著在談到中國古代宇宙學說時,有所謂「論天六家」之說,即蓋天、渾天、宣夜、昕天、穹天、安天。
  • 古人是如何看待彗星的?竟然預兆著王朝的興衰運勢
    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1700多顆古人是怎樣看待彗星的?在千百年前,當時科學技術還沒有發達到可以了解,揭示宇宙奧秘的程度,因此對這種偶然出現、不同尋常的怪異星體,古人給予了高度關注,認為它的出現預示著某種徵兆,而且在古代星佔學上認為是不詳的天象。
  • 無極而太極——中國古代哲學超前的宇宙觀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宇宙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無極而太極」。本來是一句哲學思想,但是現代的太空科學家傾向以「無極」解釋宇宙的起源。自從1910年天文學家哈勃發布了宇宙「大爆炸後」理論後,世界上的太空科學家都傾向於能量大爆炸為宇宙的起源,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與探討,今天人們觀測到宇宙仍然一直在膨脹,可以說此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然而,宇宙在大爆炸前的是什麼樣呢?是不是毫無任何的物質存在呢?初步判斷是沒有任何物質的存在,僅僅有龐大的能量存在,因為不知道這樣的能量的底細,只好稱為「黑色能量」。
  • 除了知道個宇宙大爆炸,你的宇宙觀是什麼?
    按範圍來說,應該是宇宙觀。當然了,三觀裡的「世界觀」其實應該就是宇宙觀的。但,那得是無限放大的世界觀,才能成為宇宙觀。基本上三觀裡的「世界觀」還局限於對地球的認識,連太陽系都出不了,更別說銀河系,更別說整個宇宙。
  • 絕對光速宇宙觀的人文含義
    三百多年前,牛頓、伽利略發現引力而導致以絕對空間為背景的基督教退出歷史舞臺,從而產生了大量與牛頓的絕對時間宇宙觀相符的哲學家。同樣的故事發生在今天,宇宙大爆炸的發現,將絕對時間及其哲學家一起送進了歷史,這對很多懼怕哲學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我們再也不用去為那些晦澀難懂的、沒有逗號的長句子而發愁了。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所謂的宇宙學研究的是宇宙整體的演化和歷史。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中國的宇宙觀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所謂的宇宙學研究的是宇宙整體的演化和歷史。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代中國的宇宙觀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的古代先哲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 科學大家|宇宙的起源: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張衡他出生在天象觀測世家,他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去積累前人的數據,最後製成了一個渾天儀,推翻了中國過去所持有的所謂天圓地方的理論。在人類文明史上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一直是被地心說和渾天說所統治。另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大航海時代的開始,使當時人類對於科技的需求不斷提高,很快他們把望遠鏡技術應用到天文觀測。
  • 什麼是宇宙?最早這一名詞什麼時候出來的?尋找宇宙的起源
    什麼是宇宙?普通人可能無法立刻說出來。據一些學者說,中國的「宇宙」一詞始於戰國時期。莊子對「灶」這個詞的解釋是:「四面都是上下,過去是古今。」簡單來說,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為了探索宇宙的起源,顧家從未停止過。
  • 霍金曾對宇宙起源進行解釋,不過這理論,中國幾千年前便已得出?
    目前人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其實也就僅限於銀河系,更遠的星空是什麼,大多都是靠不斷的推理和發現,既然宇宙孕育了這麼多星體,它是如何形成的,這些星體又是怎樣誕生的。對此科學家進行了許多辯證,至今比較認可的說法便是大爆炸,可那一片混沌之中,結構模糊,又是如何發生大爆炸,之後又是如何產生如此多的星體,我們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辯證的。
  • 我國古人的多重宇宙和量子理論觀點,與現今宇宙觀對比,令人折服
    古人的幾個哲學觀點與現今宇宙觀的對比,看後令人細思極恐:1、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大約150億年前,一個奇點發生了一次大爆炸,形成了宇宙萬物,這個理論《老子道德經》中早就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有多大?
  • 中國古代天文學: 何為「天極」
    天人之際:中國古代的天文   閱讀索引  -中國古代把天文學看得更是高深,其影響和根基深入社會、文化、政治、思想的所有方面。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天人之際、宇宙人生、古今變化,自然的、歷史的、社會的都融為一體。  -宇宙、社會、人體完全是一種感應的、共鳴的有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