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幾個哲學觀點與現今宇宙觀的對比,看後令人細思極恐:
1、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大約150億年前,一個奇點發生了一次大爆炸,形成了宇宙萬物,這個理論《老子道德經》中早就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宇宙有多大?直到今天,現代的科學家仍然無法知道,但在東漢天文學家張衡認為,宇宙是無窮大的,他說道:
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
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
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2、有沒有最小的粒子?
粒子指的是能夠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我們現在知道的有分子、原子、電子、中子、夸克,將來還會不會發現更小的粒子呢?
《莊子-天下篇》提出:一吃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尺長的木棍,一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這就是物質無限分割的觀點。
3、什麼是宇宙,究竟有多少個宇宙?
宇宙無奇不有,那麼什麼是宇宙呢?從宏觀理解,它大到極致是宇宙,從微觀理解,它小到極致也是宇宙。
佛經《華嚴經》中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本身也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
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那裡就是它們的宇宙,對於生長在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宏大的智慧生物來說,地球只是一個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