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論和多重宇宙算不算偽科學?

2021-01-08 網易科技

來源:環球科學公眾號

弦論是科學嗎?過去十年來,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如今,這個社群開始向哲學尋求幫助。

2015年12月初,為了控訴理論物理的部分分支與實驗科學脫節的現象,一群吵得不可開交的物理學家找到科學哲學家,一起舉辦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研討會。按照會議組織者的說法,科學方法的完備性以及科學在大眾中的形象正處在危急關頭。

一年前,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宇宙學家喬治·埃利斯(George Ellis)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瑟夫·西爾克(Joseph Silk)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表達對物理學的擔憂,稱理論物理正遭遇「一個令人擔憂的轉折」(G. Ellis and J. Silk Nature 516, 321–323; 2014)。而這次(2015年12月7日至9日)在慕尼黑大學舉行的研討會,就是為了討論這個問題。

「一旦遇到難以應用到可觀測的宇宙的基礎理論,」他們寫到,一些科學家就會爭辯說,「如果一個理論足夠優雅並且解釋清晰,那它就不需要實驗檢驗」。

會上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可測性。看一個科學理論是否成立,科學家常常會去檢驗,是否存在一種能在原則上把它排除,或者說將其「證否」的實驗。這就是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理論。埃利斯和西爾克在文章中指出,某些領域的一些理論物理學家已經偏離了這個指導原則——甚至辯稱應放寬驗證科學理論之真偽的條件。

兩位作者把弦論作為主要例子。為了使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容,弦論用無限細的弦來代替基本粒子。今天的科技無法探測如此微小的弦;但一些人辯論道,即使實驗永遠不能測出弦的存在,弦論也值得探索,就是因為它看起來是很多難題的「正確」解答。

埃利斯和西爾克同時提到了另一個看似背叛了「波普爾主義」的理論:多重宇宙理論,該理論聲稱大爆炸產生了許多宇宙,其中大部分都與我們的宇宙迥然不同。

但在開場演講中,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說,這兩種理論有本質的區別。他把弦論列為「原則上」可以測量的理論,所以完全是科學的,因為弦的存在將來或許可以探測。

他說,更讓人感到困擾的是類似「多重宇宙」這樣的概念,因為從我們的宇宙很可能觀察不到這些假設的宇宙,甚至在原則上都是做不到的。「僅僅因為現階段無法驗證弦論就說它不是科學,這是非常荒謬的。」格羅斯說。格羅斯對於強核力的研究使他在2004年分享了諾貝爾獎,而且該研究在實驗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他對弦論也有重要貢獻。

來自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卡洛·洛夫裡(Carlo Rovelli)參與了會議,認同「弦論現今不可測不代表不值得研究」的觀點。但埃利斯和西爾克的文章的主要針對的是慕尼黑大學哲學家理察·戴維(Richard Dawid)在他《弦論與科學方法》(Cambridge Univ. Press, 2013)一書中的觀點。戴維寫道,弦論學者已經開始遵循貝葉斯統計的原理,即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估計特定預測正確的概率,並在不斷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斷修正預測。但是,戴維指出,物理學家已經開始使用純粹的理論因素(比如理論的內在自洽性,或者缺乏可靠的替換者)來修正預測,而不是依據真實的數據。

會議上,格羅斯認為,缺乏替換理論使得弦論更有可能是對的。洛夫裡持相反觀點,他在圈量子引力領域工作數年,斷然否定了沒有可用的替換理論的假設。與此同時,埃利斯不認同理論因子會有更高的成功概率。「我對貝葉斯主義的回應是:新的證據必須是實驗證據。」他說。

其他人圍繞「使用貝葉斯統計來支持弦論」提出了其他看法。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扎比內·霍森費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說,弦論的流行或許讓人們以為這是唯一方法。社會學因素或許幫助弦論積攢了人氣,她說:「舉個例子,年輕的研究人員可能會轉向弦論,因為相比其他知名度低的領域,從事弦論可能有更好的工作前景。」

來自丹麥的奧胡斯大學的科學史學者黑爾格·克拉格(Helge Kragh)從歷史的角度看待這些事情。「之前也有人建議說我們需要『新的科學方法』,但是使用其他標準替換『實驗上的可測性』的嘗試都失敗了,」他說。好在問題只局限在物理學的少數領域中,他補充道。「弦論和多重宇宙在大多數物理學家工作中只佔很小比重。」

洛夫裡對此並沒有感到寬慰,他強調了明確區分由實驗建立起來的科學理論和試探性理論的重要性。「如果大街上有人攔住你,並對你說『你知道世界是由弦構成並且存在平行世界嗎?』這種感覺相當糟糕的。」

臨近會議結束,物理學家仍然爭論不休,完全沒有達成共識。與埃利斯、西爾克等人一同組織這次會議的戴維說他並不指望人們能從根本上改變立場。但他希望人們或許能在交流中「建立更加融洽的關係」。埃利斯建議採用更加沉浸式的討論形式,比如為期兩周的暑期學校,這對達成共識或許更加有效。( 撰文:達維德·卡斯泰爾韋基(Davide Castelvecchi)翻譯:寒冬)弦論和多重宇宙,這些難以驗證的理論算不算偽科學?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是物理學基石還是偽科學?神秘的弦論能否被驗證
    來源:環球科學圖片: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弦論被視為解決量子物理和引力難題的重要候選理論。但是,弦論無法解釋宇宙發展理論中的暴脹現象,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弦論就一直會被質疑是否能夠真的成立。
  • 是物理學基石,還是「偽科學」?神秘的弦論能否被實驗驗證
    圖片: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弦論被視為解決量子物理和引力難題的重要候選理論。但是,弦論無法解釋宇宙發展理論中的暴脹現象,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弦論就一直會被質疑是否能夠真的成立。現在,有科學家提出了新的猜想,他們認為暴脹可以在弦論中存在一段很短的時間,並且能限制暴脹。
  • 弦論和宇宙
    弦論三部曲一年前看完了,現在又有新想法,正好總結一下。宇宙的基本要素,時空、能量、物質。相對論已說明時空是一體的,能量物質也是可以相互轉化。弦論進一步認為物質的基本結構是某種空間形態的弦,所有的物理量都是弦的不同運動方式造成的,物理學變成了高維幾何學。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和多重宇宙有何區別?
    嚴格的講,在天文學名詞中並沒有「平行宇宙」一詞,它被叫做「多重宇宙」。多重宇宙中的不同宇宙可被稱為「平行宇宙」。目前這種理論在物理學裡只是尚未被證實的一種假說,但量子論中的一些方程式可以描述它,如薛丁格貓。本文將粗略講解下多重宇宙。
  • 為什麼弦論需要 11 個維度解釋?
    最近,網上開始流傳一個微信稿《一張圖弄明白:從零維到十維空間》,其實這篇偽科學我在08年在網上就看到過了,看了以後覺得跟什麼李大師的那一套有點相似,於是沒有理睬。但不知道誰又把它給刨出來廣為流傳,連我的同學都開始找我問我是不是真的,我覺得有必要看帖闢謠了。
  • 弦論能用千萬億種方式,創造出我們的宇宙?
    一些物理學家堅信「弦論景觀」,認為得出的大量的數學上的解,每個解對應的方程可以描述一個宇宙。偶然之間,他們發現在這些解中,有一個與我們的宇宙有著相同粒子組成的方程子集。這是一個至少有千萬億解的解集,也是迄今為止在弦論中發現最大的。
  • 弦論和諾貝爾物理學獎賭局
    70年代,某位物理學家,意外獲得靈感,認為宇宙萬物的基本結構是我們所看不到的細小的弦和多維的膜——而非微粒,並從此出發,試圖發展出囊括全部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弦論就此誕生。之後很多人認為,弦論實際上是意外落入人間的理論,畢竟誕生之初,就連描述理論的基本數學工具還未被發明出來。
  • 弦論
    弦理論用一段段「能量弦線」作最基本單位以說明宇宙裡所有微觀粒子如電子、質子及夸克都由這一維的「能量線」所組成。較早時期所建立的粒子學說則是認為所有物質是由零維的點粒子所組成,也是目前廣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釋和預測相當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但是此理論所根據的粒子模型卻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比較起來,弦理論的基礎是波動模型,因此能夠避開前一種理論所遇到的問題。
  • 什麼叫做偽科學?生活中的偽科學用什麼方法來識別?
    偽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細究起來,是很容易陷入到嚴肅的分析當中,可是我們不這麼做,我們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自己不是科學卻硬要標榜自己是科學,那這個就叫做偽科學,辨識偽科學其實是一個太過寬泛的問題,因為曾經有不少驚世駭俗的科學理論,在他們最初誕生的時候是被那個領域的一部分科學家稱之為偽科學的。
  • 弦論到底是科學還是哲學?
    弦論是科學理論嗎?實驗能證明弦論的正確性嗎?
  • 弦論簡評
    發現超對稱無疑會給弦論帶來極大的促進, 它將表明由弦論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導出的三種基本結構 - 引力、 規範理論及超對稱 - 都是對自然描述的組成部分。 現在還很難說弦論從發現和探索超對稱中可能得到的促進會有多大, 因為我們不知道超對稱質量譜會是什麼樣的, 以及從中能得到有關更高能物理學的什麼樣的線索。
  • 弗裡德曼膨脹宇宙與尚未證實的「平行宇宙」
    宇宙學建立在兩大假設上:第一,假設宇宙介質的分布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第二,宇宙動力學行為服從廣義相對論。宇宙學模型的提出需要觀測來證實,當弗裡德曼提出宇宙膨脹模型時幾乎得不到科學界認可,甚至在哈勃發現紅移宇宙膨脹現象後也被認為是「偽科學」,這是因為宇宙學需要觀測來證實結論。
  • 物理學的不歸路:弦論已經倒掉
    如果弦論最終被證實,那我們眼前的宇宙,再也不是一個僵硬乏味的物質世界,而是一首美麗的交響曲了。但是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經過50年,無數科學家的研究,仍然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成為一種美好的願景。要跨進現實,前面還有一道萬丈深淵的溝壑。這道巨大的不可逾越的溝壑,就是引力和量子力學的統一。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這三種多重宇宙每一種都讓你腦洞大開!
    在物理學中「多重宇宙」一詞通常是指人們提出的三種互不相同且基本上互不聯繫的描述宇宙的物理模型之一,目前它們全都並未經過試驗的檢驗或證實,這三種「多重宇宙」分別是以下幾種:,星系,黑洞和生命。第二種就是膜和額外維度。
  • 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更有甚者,一些科學家認為多重宇宙的存在,即人的死亡,只不過是量子意識從一個身體轉移到另一個身體。多重宇宙的存在,也可以看作是人類的投胎轉世。在一個宇宙中死亡,另一個宇宙就會吸收你的意識繼續存在,也說明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天堂和地獄,有的只是無數的宇宙,讓量子意識能夠無限的延續下去。
  • 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他們認為人處於死亡邊緣的時候,微管內的量子意識會消失,但是這個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回歸到了宇宙中去,就像量子糾纏那樣,會與相距很遠的另一個意識產生聯繫。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量子意識並不能被理解,畢竟宇宙中究竟有什麼,我們並不十分清楚,畢竟它是某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但事實上量子意識同樣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也是一種猜測。更有甚者,一些科學家認為多重宇宙的存在,即人的死亡,只不過是量子意識從一個身體轉移到另一個身體。
  • 中國古人才是多重宇宙的鼻祖,此人已窺知膜宇宙理論真相!
    ————【精彩文章回顧】———— 在多重宇宙論中,有一種膜世界方案,這種理論認為,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其實是一張三維膜 但弦論中的空間維度並不是3個,而是9個或10個,這樣在相同的空間中就可容納更多的三維膜,甚至是無窮無盡的。這些三維膜都是各自獨立的三維實體,每一個三維膜都可以充滿整個空間,所以在我們的身邊可能存在著無限多的膜世界。 弦理論中,構成宇宙萬物的並不是所謂的基本粒子,而是一根根一維的弦,弦的不同振蕩模式形成了各種粒子。
  • 中國古人已窺知膜宇宙理論真相,此人才是多重宇宙的鼻祖!
    在多重宇宙論中,有一種膜世界方案,這種理論認為,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其實是一張三維膜,星系的運動、恆星的演化、人類的活動都在這張三維膜上
  • 星球自轉算不算永動機呢?
    當然不算。機,的目的是要做功,輸出功率,要不然你發明了這種機器幹啥?星球自轉只是一直在轉,並沒有用來拉磨提水送外賣,所以不是物理學定義上的「機」。永動機之所以不可能,就在於能量守恆定律。如今,繼續弄這類研究,可以說是偽科學啦。
  • 量子計算機、肖爾算法與多重宇宙有關聯性,能證明多重宇宙存在
    我們知道,傳統計算機的發明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事件之一,那麼,量子計算機的發明將是21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事件,它的重要性並非僅僅體現在計算機本身,而且將可能顛覆我們傳統的單一宇宙觀——我們的可見宇宙並不是唯一的,多重宇宙確實存在。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純粹是扯淡,量子計算機和多重宇宙有什麼關係?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怎麼會是多重宇宙存在的有力證據?